三部(中醫基礎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①基礎理論名詞。一指髒部、上部、下部三部。《靈樞·百病始生》:“三部之氣各不同,或起於陰,或起於陽,請言其方,喜怒不節則傷髒,髒傷則病起於陰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是為三部。”二指身體上、中、下三部。《素問·三部九候論》:“何謂三部?……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三指面部之上、中、下三部。《靈樞·天年》:“三部三里起。”②針灸術語。指針刺時進針深度的三個層次。即三才。見三才。③診斷術語。指診脈的三個不同部位。一出《素問·三部九候論》。指上(頭)部、中(手)部、下(足)部。一出《難經·十八難》。指寸口診脈法的寸、關、尺三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部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內經》
概念,解讀,中醫套用,

概念

指髒部、上部、下部三部;指身體上、中、下三部;指面部之上、中、下三部;三才別名;寸、關、尺三部。

解讀

三部,作為中醫術語首見於《內經》。
《內經》中,“三部”一詞所指有二,一見於《靈樞·百病始生》篇,將百病起因歸結為傷髒、傷上、傷下三者,而將所傷之髒、上、下稱為“三部”。楊上善注曰:“濕從地起,雨從上下,其性雖同,生病有異。寒生於外,清發於內,性是一物,起有內外,所病亦有不同”(《太素·邪傳》卷二十七)。相同性質的邪氣,經由上下、內外的不同部位感受,所發之病便即有別。說明分部辨病因之法頗有其重要價值。後世對此三部病因說的解讀更趨明晰,如張介賓:“百病始生無非外感內傷,而復有上中下之分也,喜怒不節,五志病也,內傷於髒,故起於陰,清濕襲虛,陰邪之在表也,故起於下,風雨襲虛,陽邪之在表也,故起於上,受病之始,只此三部”(《類經·疾病類·二》卷十三)。
《素問·三部九候論》中“三部”亦屬對人體部位的劃分,但其具體的分部方法及理論意義則有所不同:此篇是以“三”之數,對人體上、中、下的不同部位進行劃分。再經“三之”,得天地之至數“九”,以診治百病,判斷生死。基於“天人相應”的思想,三九候成為執天地之道以驗於人的診斷方法。
《素問·三部九候論》篇,論述的三部九候脈診法,主要憑頭面、手足等不同部位的脈動情況,來診斷不同部位或相應臟腑的功能狀態。自王冰對此九候之脈位詳加注釋後,歷代醫家多遵從之。但後世襲用的三部九候脈診法並非來源於此,而是源出《難經》。《難經》將寸口脈一分為三,以寸關尺為三部,並以三部浮中沉的脈位變化合為九候。此雖名曰三部九候,其實為獨診寸口法,與《內經》三部九候之說截然不同。後世醫家在運用脈診法時,多從《難經》。
《靈樞·天年》中亦提及“三部”一詞:“使道隧以長,基牆高以方,通調營衛,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滿,百歲乃得終。”其中三部,楊上善以為“三焦”,馬蒔以為面之三部(即三亭),張志聰以為人身之上中下,其具體所指不甚明了,但其基本含義仍是針對一整體所作的三部類分。

中醫套用

除寸關尺之義外,“三部”在後世已較少使用。在不同醫家的論述中,“三部”則往往表示不同的含義,孫思邈以三焦為三部;竇漢卿《標幽賦》中以三部統指人體上、中、下;竇氏以後,針灸醫家常以“天部”、“地部”、“人部”,合稱“三部”,來表示針刺深淺的不同層次,又稱“三才”,“若遇寒涼之症,病在何經,將穴點清,將針一氣插之地部,待針下覺緊,用九陽數補之;補數次再令病者吸氣一口,將針起至人部,待氣至再用九陽之數補數次;再令病者吸氣一口,將針起至天部,補如前;再吸氣,將針起出,急按穴孔”(《竇太師秘傳·補瀉集要法》)。
“三部”在《內經》中用以表述對人體上下、內外不同部位的劃分,套用範圍以病因及診法方面為主;後世主要用於表示寸口脈診法中寸、關、尺三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