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鎮

三郎鎮

三郎鎮位於崇州市境內西北,處於山區與壩區交接地帶,東與街子鎮為鄰,南與懷遠鎮相連,西與萬家鎮、苟家鄉相連,北面與都江堰兩河鄉、汶川縣白石鄉接壤,轄區內有省級風景旅遊區九龍溝。三郎鎮,因場鎮有三郎殿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郎鎮
  • 所屬地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
  • 電話區號:028
  • 郵政區碼:611241
  • 面積:104.18平方公里
  • 人口:1.5萬人
  • 方言:四川話
  • 氣候條件: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 機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
  • 車牌代碼:川A
  • 行政代碼:510184
概況,沿革,人文地理,三郎鎮櫻花基地,氣候條件,自然資源,經濟狀況,第三產業,九龍溝漂流,黨政建設,文化名勝,

概況

位於崇州市西北部,地處山區與壩區交接地帶,東與街子鎮為鄰,南與懷遠鎮相接,西與萬家鎮相連,北面與都江堰市、汶川縣接壤。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境西北有省級風景旅遊區九龍溝。大(邑)三(河)公路過境,旅遊專用公路直達九龍溝山門。

沿革

1940年置三郎鎮,1941年改鄉,1956年更名和平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和平鄉,1992年1月改為三郎鎮。1996年,面積95.2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天國、玉泉、歡喜、三台、益善、紅紙、茶園、甘河、化成、鳳鳴、翠圍11個行政村和玉泉街居委會。 2000年?,全鎮面積104.18平方千米,總人口15100人,轄天國、玉泉、歡喜、三台、益善、紅紙、茶園、甘河、化成、鳳鳴、翠圍等11個村及玉泉居委會,鎮政府駐地三郎場鎮,距市區28千米。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10184108:~001 121和平社區 ~201 220天國村 ~203 122歡喜村 ~204 122三台村 ~205 220益善村 ~206 220紅紙村 ~207 220茶園村 ~210 220鳳鳴村
三郎鎮,因場鎮有三郎殿得名。元朝稱大柵鎮,明屬清泉鄉,大樂鄉,清末屬懷遠鎮。1941年改為三郎鄉。1953年分為三郎、和平兩鄉。1956年兩鄉合併為和平鄉。1959年1月,和平、雙河(今上元)、街子三鄉合併,成立上元公社。1991年12月,撤鄉建鎮為三郎鎮。
三郎鎮九龍溝山門三郎鎮九龍溝山門

人文地理

三郎鎮,因場鎮有三郎殿得名。歷史近千年,南宋著名詩人陸游曾游居在此多年,鎮內有九龍寺、大明寺、千佛山等多處歷史文化景點遺蹟,被列為省市旅遊發展重點鎮。三郎鎮位於崇州市西北部,處於山區與壩區交接地帶,東與街子鎮為鄰,南與懷遠鎮相連,西與萬家鎮、苟家鄉相連,北面與都江堰兩河鄉、汶川縣白石鄉接壤,轄區內有省級著名風景旅遊區——九龍溝。三郎鎮鎮域面積104.18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95%,丘陵和平原占5%。山區山勢陡峭,海拔在680-2680米之間,從平原拔地而起,形成峰彎無數,山間溪谷縱橫。乾五里河橫貫全境,其水源分別出自令牌山和六頂山,全長27公里,鎮境內長21公里。三郎鎮轄7個行政村,1個涉農社區,分別為天國、歡喜、三台、益善、紅紙、茶園、鳳鳴村和和平社區,總人口1.5萬人,其中場鎮人口6000餘人。政府辦公大樓位於天國村5組,距崇州市區27公里。
三郎鎮三郎鎮
川西旅遊環線穿境而過,境內有至九龍溝旅遊專線、三古路、三化路、三茶路等旅遊專線。
鄉鎮企業有電站、竹木製品廠、衡器廠、消防器材廠等。農業優勢產品有:川芎苓種、茶、棕、漆、水果等。內有自來水供水設備和醫院、郵電所、光纖電視、文化站、程控電話等設施;有初級中學一所,國小三所,幼稚園一所。

三郎鎮櫻花基地

2014年4月,天氣晴好,來自重慶的20餘名團隊遊客慕名前往崇州三郎鎮櫻花基地,著實享受了一番免費的櫻花盛宴。這可能是成都賞花季進入尾聲後,最後的賞花好去處了。而與此同時,記者從三郎鎮政府獲悉,該櫻花基地雖然一直處於低調運行之中,但其美譽卻在遊客的口耳相傳中聲名省內外,該鎮正全力規劃,謀劃轉型升級之路,未來將打造成3A景區,成名副其實的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櫻花種植觀光基地。
據三郎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三郎鎮從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陸續引進日本等地的櫻花種植,之後,以三郎鎮茶園村為核心區的櫻花種植面積逐年增長,主要分布在三郎鎮茶園村、三台村和鳳鳴村黃泥溝一帶,現已達到2.5萬餘畝,涉及多個鄉村,僅花苗年銷售產值已經過億元,遠銷山東、上海、海南等地。

氣候條件

三郎鎮屬於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雨量充沛,無霜期較長。年均氣溫15℃,最熱為7月,平均氣溫為24℃,最冷為1月,平均氣溫為4℃,夏季平均氣溫比青城山景區低2℃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280毫米,雨日和雨量均為夏多冬少;年平均日照1000小時以上,風向頻率以靜風最多,植被覆蓋率90%以上,形成了“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宜人氣候。
三郎鎮三郎鎮
三郎鎮境內生物資源非常豐富,植被良好,種群完整,垂直分布明顯,喬木、灌木、針葉林、闊葉林皆有,有63科200餘種之多。
珍貴樹木有紅豆杉、冷杉、珙桐、羅漢松、紫檀、銀杏、楠木、黃楊等,已得到了很好的保護。九龍溝景區更有高山杜鵑林,每年時值杜鵑開放,成片的杜鵑花美不勝收。茶園村千畝茶園更是讓人心曠神怡。
竹類主要有茨竹、箭竹、荊竹、斑竹、甜竹、苦竹、刺茨竹、龍竹、拐杖竹、牛尾竹、白葭竹、實心竹和楠竹等,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其筍更是屬山中珍品。
藥材有木通(血通、花通、槐通、鐵通)、塊頭(俗稱山烏龜)、黃柏、厚朴、山枝子金銀花、扈柄子、泥檳子、鼻流、烏子、何首烏、刺黃苓、水黃連、黃連、瓜蔞、木鼻、山藥根,香符、陳艾、青藕、車前子、過路黃、紫蘇、野海椒、內寄生包、蛇蛻、山藥、牛膀子、魚腥草、藿香、澤蘭虎耳草、鐵扁擔、二郎箭、牽牛草、土花椒、半夏、左轉藤、白艿、母豬藤、地骨皮、雞虱草、雞血藤、梅子等四十餘個品種。還有天麻、三七等名貴藥材。

自然資源

三郎鎮山區面積占95%,山勢陡峭,山間溪谷縱橫。最高峰大崩槽老頂,海拔高達2591米,其餘蕭家山、令牌石等海拔在680--2000米之間。乾五里河自西北向東南縱穿全境。三郎鎮農業分為種養植業和林業兩部份,林業管護面積7500公頃,退耕還林3400畝,森林覆蓋率85%。在種養植方面以基地建設為重點,以點帶面,培養和扶持專業大戶,走基地加農戶的路子。鎮黨委、政府依據各村實際,指導建立了特色農產品基地,已形成一定規模。已建成:玉米制種基地400畝、川芎苓種基地1000畝、淡季蔬菜基地2000餘畝(主要有鮮豌豆基地800畝,蒜苔、海椒基地500畝,並套種洋蔥、扎耳根、土兒瓜、黃瓜等蔬菜)、茶葉生產基地1500餘畝(年產茶葉7萬餘斤)、脫毒馬鈴薯繁育基地200畝、花卉苗木基地1500畝、竹筍基地8000餘畝等。以點帶面,帶動全鎮的特色農業發展。養殖業以生豬為主,全鎮約存欄7000頭。
三郎鎮三郎鎮
由於三郎鎮全境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少風霜而濕潤多雨,具有完整的植被,層次分明,四季色彩豐富斑斕,更有豐富的負氧離子,環境極佳。三郎鎮境內負氧離子含量是大都市的二千倍以上,是一處偌大的天然氧吧。負氧離子對人體的益處越來越受到現代人的青睞,它的益處最根本在於“洗肺”。

經濟狀況

2005年三郎鎮國內生產總值19354萬元,農業增加值4430萬元,人平年純收入4000元左右。三郎鎮經濟發展以發展旅遊業為主,分別於2002年和2004年請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全鎮進行了綜合規劃,使三郎鎮的發展更加有序、最佳化。

第三產業

依託省級旅遊風景區九龍溝,三郎鎮“農家樂”發展迅速。2008年全鎮“農家樂”已初具規模,已建成“農家樂”260家左右,主要集中在和平社區、歡喜村、益善村、紅紙村一帶,大大帶動了這幾個村的經濟發展,使“農家樂”經濟成為三郎鎮的特色產業。“農家樂”的發展解決了三郎鎮富餘勞動力1000餘人的就業,僅此一項,全鎮人均增收達1000元左右。
三郎鎮三郎鎮

九龍溝漂流

位置:三郎鎮裡
三郎鎮漂流三郎鎮漂流

黨政建設

2007年12月19日下午,三郎鎮在政府二樓會議室召開2007年工作思路交流會,全體鎮村幹部參加了會議。
會上,首先由鎮黨政班子成員對自己分管工作思路進行了講解,提出了在新一年裡工作突破的措施;7個村和1個社區分別對2007年工作進行了小結,在2007年工作的基礎上對2008年工作思路進行了匯報。最後,黨委書記楊德明同志對鎮黨政班子成員工作思路和各村(社區)的發展思路進行了點評,希望各位幹部在新的一年裡,搶抓機遇,緊緊圍繞鎮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使三郎鎮社會和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楊書記還傳達了市委中心學習組會議精神,對市委的新發展思路進行了講解;圍繞市委的發展戰略,提出了三郎鎮2008年的工作思路,並以檔案的形式下發到了各村(社區)和企、事業單位;對當前的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提出了依託三郎鎮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包括生態優勢,交通優勢,特產優勢,空間優勢和後發優勢,加之龍門山脈的發展戰略的千載難逢發展機遇,利用好三郎鎮自身特色,包括旅遊特色,林竹特色和文化特色,將三郎鎮建成以旅遊文化休閒為主的蜀山小鎮。在做好老場鎮拆遷和新場鎮建設的同時,結合三郎鎮宗教文化,貴妃傳說,山水文化,整合資源對外開放,利用好成都傳媒集團的融入,做大做強旅遊品牌。努力促進三個轉化,即資源優勢向資本優勢轉化,潛在優勢向實在優勢轉化,農林經濟向旅遊經濟轉化,實現三郎鎮經濟成長,農民致富,社會發展三個結果的戰略發展思路。
三郎鎮三郎鎮

文化名勝

人文景觀是人類文化直接孕育的產物,是人與物的審美關係的一種物化形式。境內歷史多宗教寺院;而山區農民的生活起居,也是不可多得的一道旅遊風景線
旅遊,必觀名山。“天下名山僧占多”,“山為地之勝、寺為山之勝”,境內歷史上多寺院道觀。境內名勝古蹟有始建於隋代的大明寺(即化成院)陸游任蜀州通判時曾游此地,留有“孤塔插空記,雙楠當夏寒”之詩句,雙楠至今猶存;有省級風景名勝區九龍溝,九龍溝原名龍石岩,是乾五里河的西源,兩岸壁立千仞,蔥鬱青翠,飛瀑流泉,令人陶醉,夏季涼爽,與十幾公里之隔的平原溫差5度以上,是旅遊消夏避暑的理想去處。還有保存完好的千佛山摩崖造像,雕樑畫棟的九龍寺(原名蔣家庵)殿宇,古柏森森,暮鼓晨鐘的深山古寺。眾多的民間傳說更為三郎鎮增添幾多神秘的底蘊,例如玄奘取經留下的石碑、唐代楊貴妃的墓葬、李冰之子三郎治水等。
三郎鎮三郎鎮
以科學的規劃為基礎;以種養殖業及農副產品加工為依託;以發展旅遊(農家樂)經濟為重點;以發展小集鎮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中心,統籌社會經濟發展,紮實推進城鄉一體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