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賢故里(陝西下邽)

三賢故里(陝西下邽)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陝西省渭南市下邽鎮位於臨渭區北端,距渭南城區28公里,是臨渭區古老集鎮之一。

下邽鎮人才輩出。是唐朝名將張仁願、大詩人白居易、宋朝名相寇準的故里,故素有“三賢故里”之稱。

于右任先生於1914年親筆書寫“三賢故里”石碑。

基本介紹

輝煌古鎮,燦爛歷史,人傑地靈,三賢故里,慧照古寺,

輝煌古鎮

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位於渭南中心城市正北20公里處,是臨渭區一座歷史長達2000餘年的古鎮,也是古縣下邽自初至元末650餘年的縣治所在地。鎮上古樸莊嚴,俏偉秀美的古塔、莊嚴肅穆的古佛,品味著已逝的千年時光,向人們展示著這裡古代曾經的輝煌。
下邽鎮的“邽”字本讀guī音,因歷史的原因讀音衍轉,後來當地人一直讀作jí音,至今已達1400餘年。荀子有言:“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為之宜,異於約則為之不宜。”文化革命後期,為達到音字統一,根據“邽”字的民間發音,選定“吉”字。一為音字同一,二也算討個吉利,地名下邽這才正式改寫為下吉。當地民政部門於1978年便正式將“邽”字改寫“吉”字,下邽更名為下吉。2012年,下吉鎮人民政府向上級部門申請並獲得批准,下吉鎮復名下邽鎮。現在,臨渭區下邽鎮已是鎮區總面積107平方公里,轄41個行政村26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8萬人的渭北大鎮。下邽鎮政府新駐地選在渭北葡萄產業園毗鄰,位於原駐地南約600米,雙官路與渭陽路十字東150米處。

燦爛歷史

據清乾隆《渭南縣誌》、《史紀、秦紀》等相關史料記載:邽,本是渭河上游古代一個被稱作“邽戎”的古老部落聚居地的名字,在今甘肅省天水市一帶山區。《辭源》對“下邽”也作解釋:“地名。秦武公移邽戎民於鹹陽以東,渭水北岸,置縣,因隴西原有上邽,故名下邽。”(《晉書·地理志》:“秦武公伐邽戎,置有上邽,故加‘下’。”)上邽下邽相對,雖遙遙千里,兩千多年前秦人就營造出了地理文化的對稱美。春秋時期,先秦於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武力奪得邽戎地,置邽縣,後改為上邽縣.秦王嬴政於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行政上實行郡縣制,發現前代設有"上邽"而無"下邽"便決定在關中東部設下邽縣,至其被徹底取消之1381年(明朝洪武十四年),下邽縣制被撤銷,併入渭南縣,其間共存在2067年。 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登國元年(386年)建朝伊始,即發現下邽的“邽”字與他名字中的“珪”字同音都念“gui”,為了避諱朝廷便令改念下邽的“邽”字為“ji”;後又改“下邽”為“下封”但仍沿用“xiaji”的讀音。一直到隋朝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才恢復了“下邽縣”的原寫法,並恢復“邽”字原讀音gui(歸)。在後來漫長的220年,下邽乃至朝廷都城及關中地區的人們,在封建皇權的高壓下,就這樣指鹿為馬把“邽”字讀做ji(吉)音。對“邽”字都是gui(歸)、ji(吉)兩個讀音並存的。從隋、唐、元、明、清至如今,官方檔案及各類詞典,都把“邽”字音作gui(歸),而下邽當地民間卻依然如故地把“邽”字讀作ji(吉)音,可見約定俗成是一股多么頑固的習慣力量,即使是錯誤的,要改也是那么困難。
隋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下邽縣治(巴邑鎮)遷至當今的下吉鎮址,直到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廢縣為止(元,《元史·地理志》“華州領渭南縣”。《陝西省志》:“元省下邽入渭南,名日“並管”)。也就是說下邽縣作為縣城的時間長達664年之久。
下邽縣雖然被撤銷了,然而古下邽縣之所在地——下邽鎮在渭南縣的重要地位,並未消失,如明代,渭南縣丞魏德仁,就曾分駐於下邽鎮;下邽鎮便是渭南縣的二衙。清代初期,渭南縣副知縣(縣丞)的衙門,也曾設在下邽鎮;直至乾隆十五年(1750),才將駐下邽鎮廨,移併入渭南縣署。而下邽鎮廨,直到清末光緒年間才漸傾圮。

人傑地靈

下邽古縣千年滄桑,歷史悠久,人才輩出,堪稱人傑地靈!清道光年間渭南知縣何耿繩撰寫的《重輯渭南志序》:“渭邑自兩漢以來,明賢接武,香山、萊公(“三賢”中的兩賢)其尤著者;前明科第已盛,而南氏(周家鄉南大吉一族)為最,儒林忠孝萃於一門,不獨軒冕為邑中冠也。”此序名為概述渭南,實則獨贊下邽;簡直是一首頌揚“古縣下邽”人物的讚歌!古縣下邽僅在秦漢之後就出了五公,即唐韓國公張仁願、祁國公王仁皎、太原郡開國公白敏中、宋萊國公寇準、明忠國公石亨;四宰相,即西漢張禹(丞相),唐朝姚南仲、唐白敏中,宋代寇準,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屈武、原陝西省人大副主任李連壁,也分別出生於下吉西關和見莊村。名勝古蹟有慧照寺(晉)、塔(宋)、秦漢下邽縣城遺址、景賢書院遺址等。

三賢故里

下邽鎮人才輩出。下邽鎮人才輩出。是唐朝名將張仁願、大詩人白居易、宋朝名相寇準的故里,故素有“三賢故里”之稱。于右任先生於1914年親筆書寫“三賢故里”石碑。
唐朝名將張仁願
三賢故里(陝西下邽)
張仁願(?-714),本名仁擅,改仁願,華州下邽人,曾任殿中御史大夫,幽州都督、并州都督長史、屯衛大將軍兼洛州長史、朔方軍總管。景龍二年(708年)春任左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拜為宰相,封韓國公。其為相秉政不阿,執法嚴正,用人得當,為將則“號令嚴明、將吏信服”,與李靖、郭元振、唐休景齊名,是整個唐代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宰相。
唐朝詩人白居易
三賢故里(陝西下邽)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下邽(今陝西渭南)人,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一生創作了近3000首詩篇,在唐人中為數最多。他曾將自己的詩分成諷喻、閒適、感傷、雜律四類。其中諷喻詩廣泛反映社會黑暗和民生疾苦,閒適詩多寫歸隱田園,潔身自好的志趣。感傷詩隨遇感詠,以敘事長詩《長恨歌》和《琵琶行》最有名。雜律詩多抒情寫景,以白描手法勾畫生意盎然境界。
宋朝名相寇準
三賢故里(陝西下邽)
寇準(961年一1023年),字平仲,宋華州下邽縣人。他是北宋時著名的政治家。寇準從小就非常聰明,七歲時隨父登華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的詩句。19歲時赴汴梁(開封)會試就被錄取。先後任大理評事、大名府成安軍,後又被提為尚書虞部郎中。因他剛直不阿,敢於向皇帝犯顏直諫,所以宋太宗就稱讚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

慧照古寺

提起下邽,不得不說在渭北享有盛名的四月初八古廟會,以及省級重點文物———慧照寺、塔。下邽鎮古廟會歷史久遠,至於下邽古廟源於何朝,沒有史書記載。人們只知道下邽的慧照寺起創於晉代,歷史上的各朝各代慧照寺的香火都很興盛。農曆四月八日是釋迦牟尼佛祖的誕生日,而且下邽鎮佛教活動起源較早,據光緒《新編渭南縣誌》記載,當時下邽鎮周遍還有許多佛教寺院,如“洪福寺,在仕西南里。金蓮寺,在仕西北里。宏化寺,在官莊裡(寺內原有二塔,皆毀於20世紀50年代。寺址在今官底鎮麥張村)。化佛寺,在仕西南里;有塔,明洪武中重修(後均毀於20世紀40年代。寺址在官底鎮化佛寺村。)”。此外,下邽城南村西的仁惠寺,官底鎮四縣廟的萬緣寺(二寺均毀於清末明初)等。下邽鎮的佛教中心———慧照寺,在晉代之後的唐、宋、元、明、清,佛教活動一直未斷,尤其在大唐時期,出生下邽的大詩人白居易和女皇武則天手下的愛臣張仁願都有崇佛思想。相傳,武則天從把持朝政開始,毎年的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都要來此祭拜菩薩,四鄰八鄉來此上香的善男信女會絡繹不絕,燒香拜佛,購物雜耍。舊時的廟會,占地方圓十多里,規模宏大;數萬人匯聚,人數眾多;前後一個月或會期更長。十里八鄉的人們,東來的三晉煤、鹽,西來的巴蜀煙、茶,南來的江南魚蝦、海帶,渭北的棉、糧、土特產以及外省的中西藥材等,車水馬龍,人山人海,從四面八方潮水般湧向下邽鎮,有的燒香拜佛,有的在市場物資交易,有的觀看抬神祭祀儀式和戲劇、馬戲等文藝演出活動逛廟會的老老少少,在廟會買東西、看雜耍、去慧照寺燒香拜佛,使下邽鎮的佛教文化和古廟會這一民俗講究融合一體。建國後,這一風俗繼續保留。文革期間,好多廟宇在破四舊中被毀。惟有慧照寺廟在僧人和民眾的保護下免受其毀,倖存保留,依然矗立在下邽大地的古塔見證著歷史的滄桑與輝煌。 慧照寺又名銅佛寺,臨渭區唯一對外開放的一個佛教活動場所。慧照寺塔是陝西省人民委員會於1957年5月31日公布的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它肇建於一千七百多年前的晉代,重修於唐。宋代景德年間再度修葺,寇凖返鄉時曾為修塔施銀資助,寶塔修成,僧人繪刻寇凖於塔下碑上(此碑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歷徽、欽二帝,元代接修,至泰定帝九年(公元1331)告竣。二百多年後,毀於明嘉靖三十四年大地震。無盡、榮庵等常住僧侶花園募捐,再次復修,於萬曆九年(公元1581)建成,迄今已逾431年。年久失於維護,塔基沉陷,身略北傾;1972年和1985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撥專款,對塔身進行了維修,並加固了塔基,增添了排水設施。古塔為方形九級樓閣式磚塔,塔身中空,頂有銅剎,造型別致;高三十六米,每層均有四個圓拱券洞。現存於底層塔門東西之兩方碑石,記載了寶塔的源流及明代修葺史實;圓拱門楣浮雕“二龍戲珠”,凸刻花紋細膩,工藝奇巧,精美絕倫;兩側有筆力圓潤之對聯一幅,曰“雲護諸天垂象教,虬盤萬劫奠皇圖”。塔基四角各有一力士石雕,造型生動,姿態各異。據史料記載,香火旺時,寺內僧眾人等多達千餘。信眾眾生熙熙攘攘,香裊祥雲,雅樂盈空,終日不絕。竟引得時為大宋朝宰相的下邽人寇準寇萊公一時間樂不思蜀,一再推遲返朝歸期。相傳,大宋皇帝頗為不悅,質問寇準何故歸朝遲日?雖說此時的寇準身為當朝一品大員,也算得上能夠呼風喚雨,權傾一時的角兒,但他若如實相告,那也就很難說他能不能保住自己的職位。他剎時靈機一動,順口答曰:只因慧照寺前官道溝深坡陡,難以逾越,故耽誤了行程。此事真實與否,已無從考證,只是說明了一點,昔日的盛況,由此可見一斑。
民國初年,塔前重建一座五開間硬山式銅佛殿(即今之大雄寶殿),建築面積約190平方米。殿內供奉著五尊明代銅佛,高約2米,凡五尊銅佛:中者釋迦牟尼佛,東者延壽藥師佛,西者阿彌陀佛,再東者彌勒佛,再西者觀世音菩薩。諸佛坐於蓮花之上,慈眉善目,或微笑,或沉思,或開懷,或頷首,姿態各異,氣宇不凡,造型莊嚴,神態慈悲。佛菩薩均跏趺坐於蓮台之上,蓮花三重,中央三座蓮台的每個蓮瓣上都有一尊浮雕小佛像,姿態優美雅致。
慧照寺慧照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