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略·中略

三略·中略

《黃石公三略》簡稱《三略》,它是一部專講韜略即戰略的兵書。《中略》命名為“御將統眾之計”,說的就是怎樣管理將領、統一軍隊的計謀、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略·中略
  • 外文名:Three slightly ·Middle slightly
  • 簡稱:《三略》
  • 命名為:“御將統眾之計”
  • 出自:《軍勢》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評析,國學故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夫三皇[1] 無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無所歸功。帝[2] 者,體天則[3] 地,有言[4] 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讓[5] 功,四海化[6] 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禮賞有功,美而無害。王[7] 者,制[8] 人以道,降心服志;設矩[9] 備衰,四海會同[10] ,王職[11]不廢。雖有甲兵之備,而無鬥戰之患。君無疑於臣,臣無疑於主。國定主安,臣以[12]義退,亦能美而無害。霸[13]者,制士以權,結士以信,使士以賞。信衰則士疏,賞虧則士不用命[14]。
《軍勢》曰:“出軍行師,將在自專;進退內御[15],則功難成。”《軍勢》曰:“使智、使勇、使貪、使愚:智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16]趨其利,愚者不顧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軍之微權也。”《軍勢》曰:“無使辯士談說敵美,為[17]其惑眾。無使仁者主財,為其多施而附[18]於下。”《軍勢》曰:“禁巫祝,不得為吏士卜問軍之吉凶。”
《軍勢》曰:“使義士不以[19] 財。故義者不為不仁者死,智者不為暗主[20] 謀。”主不可以無德,無德則臣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失權。臣不可以無德,無德則無以事[21] 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國弱,威多則身蹶[22] 。
故聖王御[23] 世,觀盛衰,度[24] 得失,而為之制[25] 。故諸侯二師,方伯三師,天子六師。世亂,則叛逆生;王澤[26] 竭,則盟誓相誅伐。德同勢敵,無以相傾,乃攬英雄之心,與眾同好惡,然後加之以權變。故非計策無以決嫌[27] 定疑,非譎奇無以破奸息寇,非陰謀無以成功。
聖人體天,賢者法地,智者師[28] 古。是故《三略》為衰世作。《上略》設禮賞,別奸雄,著成敗;《中略》差[29]德行,審權變;《下略》陳道德,察安危,明賊賢之咎。故人主深曉《上略》,則能任賢擒敵;深曉[30]《中略》,則能御將統眾;深曉《下略》,則能明[31]盛衰之源[32],審治國之紀[33]。人臣深曉《中略》,則能全功保身。
夫高鳥[34] 死,良弓藏;敵國滅,謀臣[35] 亡。亡者,非喪其身也,謂奪其威廢其權也:封之於朝,極[36] 人臣之位,以顯其功;中州善國[37] ,以富其家;美色珍玩,以說[38] 其心。夫人眾一合而不可卒[39] 離,威權一與[40] 而不可卒移。還師罷軍,存亡之階[41] 。故弱之以位[42] ,奪之以國[43] ,是謂霸者之略。故霸者之作[44],其論[45]駿也。存社[46]稷羅英雄者,《中略》之勢[47]也,故世主秘[48]焉。

作品注釋

[1]三皇:關於三皇的說法有很多。有以下幾種:燧人、伏羲、神農(《風俗通義·皇霸》所引的《禮緯含文嘉》);伏羲、女媧、神農(《風俗通義·皇霸》);伏羲、祝融、神農(《白虎通·號篇》);伏羲、神農、共工(《通鑑外紀》);天皇、地皇、泰皇(《史記·秦始皇本紀》);伏羲、神農、黃帝(《尚書》、《帝王世紀》)。最後一種說法由於《尚書》的影響力而得到推廣,伏羲、神農、黃帝成為中國最早的三位帝王。此外,漢朝的緯書中稱三皇為天皇、地皇、人皇,是三位天神(《河圖》、《三五歷》)。後來在道教中又將三皇分為初、中、後三組:初三皇具人形;中三皇則人面蛇身或龍身;後三皇中的後天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後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媧,後人皇牛首人身,即神農。但是比較統一的看法是“三皇”指燧人、伏羲、神農。
[2]帝:指五帝。歷史上也有不同的說法。黃帝、顓頊、帝嚳、堯、舜(《大戴禮記》);庖犧、神農、黃帝、堯、舜(《戰國策》);太昊、炎帝、黃帝、少昊、顓頊(《呂氏春秋》);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堯(《資治通鑑外紀》);少昊、顓頊、帝嚳、堯、舜(偽《尚書序》)。這種說法因為經書地位的尊貴,因此以後史籍皆承用此說。於是這一五帝說被奉為古代的信史。
[3]則:效法。
[4]言:教化的言語。
[5]讓:辭讓、推讓、謙讓。
[6]化:教化。
[7]王:指三王,即夏商周三朝的開創者:夏禹、商湯、周文王(或者是周文王和周武王)。
[8]制:統治、管理。
[9]矩:原本的意思是畫直角或者方形的工具,此處引申為法度。
[10]會同:古代諸侯朝見天子叫做會同。
[11]王職:朝廷官員的職務。
[12]以:憑藉、通過。
[13]霸:指“春秋五霸”,這一名詞也有幾種說法。(1)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吳王闔閭(《白虎通·號》)。(2)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孟子·告子下》)。(3)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夫差(《荀子·王霸》中楊倞注)。其中第二種說法較為常用。
[14]用命:服從命令。
[15]內御:請示上級,指由朝廷控制。
[16]邀:追求。
[17]為:因為。
[18]附:依附。
[19]以:用、通過。
[20]暗主:昏庸的主子。
[21]事:服侍。
[22]蹶:跌倒。引申為傾覆。
[23]御:治理、管理。
[24]度:觀測、預測、估計。
[25]制:這裡用做動詞,制定製度法令。
[26]澤:恩澤。
[27]嫌:嫌疑。
[28]師:效法、仿效。
[29]差:劃分等級、區別。
[30]曉:明白。
[31]明:明白、知道。
[32]源:本源,根淵。
[33]紀:綱紀、根本。
[34]高鳥:即飛鳥。
[35]謀臣:參與出謀劃策的屬下。
[36]極:極點、極致。
[37]中州善國:中原最好的國土。
[38]說:通“悅”,取悅,使……高興。
[39]一合:統一。卒:通“猝”,突然。
[40]一與:交給一個人,指掌握在一個人手中。
[41]階:階梯。這裡指關鍵、根本。
[42]位:高位。
[43]國:國土。指分封土地。
[44]作:作為、行為。
[45]論:道理、理論。駿:通“駁”,駁雜。
[46]社:土地神。稷:穀神。因為古代帝王都祭祀社稷,因此後來社稷就成為了國家的代名詞。
[47]勢:權勢。
[48]秘:這裡用做動詞,當作秘密、寶貝的意思。

作品譯文

在遠古的三皇時代,儘管他們沒有治理國家的言辭、政令,卻有良好的風氣自然流傳四海,所以天下人都不知道這個功勞應該歸於誰。到了五帝的時代,他們效法順應自然規律,設教施令,天下太平安樂。君臣之間相互謙讓而不爭功,因而教化流傳於四海,百姓也不知道為什麼如此太平安樂。所以使用臣屬不必依靠禮賞有功的人,也能相處得和諧而無矛盾。到了三王時代,注重以道德治人,使人心悅誠服;制定各種法規以防世道衰亂,四海諸侯按時朝見,朝廷職權就不衰落。這樣,雖有軍備,卻無戰禍。君不疑臣,臣不疑君,國家安定,君權鞏固,臣屬適時身退,君臣之間也能和諧而無矛盾。春秋時期的五霸時代,統治臣屬用權術,結交賢士靠信義,使用人才靠獎賞。如果信義減弱,賢士就會疏遠,獎賞不夠,屬下也不會聽從命令。
古代的兵書《軍勢》說:“出兵打仗,將帥軍務在於自行決斷。如果進退都要受朝廷的控制,那就很難成功。”《軍勢》上說:“使用有智謀、勇敢、貪婪和愚笨人的方法,各有不同。有智謀的人樂於建功立業,勇敢的人好實現其志願,貪婪的人追求利祿,愚笨的人不顧惜生命,要根據各自的特點來使用他們。這是軍隊用人的妙術。”《軍勢》上說:“不要讓能言善辯的人談論敵人的長處,因為這會混淆視聽,擾亂軍心;也不要用仁慈的人掌管財物,因為他們會濫施財物去迎合下級。”《軍勢》上說:“軍隊中要禁止巫祝,不準他們給官兵卜問軍事上的吉凶。”
《軍勢》上說:“使用有節操的人不能靠錢財,因為有節操的人不會為不仁的人去效死賣命;聰明的人,不會為昏庸的君主出謀劃策。”君主不可以沒有德行,沒有德行,臣屬就會叛離;君主也不可以沒有威嚴,沒有威嚴,就會喪失權力。臣屬不可以沒有德行,沒有德行,就不能為君主盡忠守職;不可以沒有威嚴,沒有威嚴,國家就會衰弱,威嚴過盛,自己就會栽跟頭。
所以聖王統治天下,觀察盛衰的變化,考慮得失的原因,從而建立制度。所以規定諸侯轄二軍,方伯轄三軍,天子轄六軍。後來天下混亂,叛逆逐漸發生,天子的恩澤竭盡,諸侯之間就會結盟立誓互相攻伐。由於政治軍事勢均力敵,誰也沒有辦法消滅誰,於是千方百計收攬英雄之心,與他們同喜好同憎惡,然後再運用權術。所以,不用計策就無法決嫌定疑,不詭詐出奇就不能破奸滅寇,不施陰謀就不能成功。
聖人能夠體察宇宙的法則,賢者能夠順應自然規律,智者能夠以古為師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因此,《三略》一書是為亂世而作的。通觀全篇,《上略》是說設定禮賞,辨別奸雄,闡述成敗的;《中略》是區別德行、明察權變的;《下略》是闡述道德、分析安危,說明嫉賢妒能、迫害人才的災禍的。所以,君主深通《上略》之理,就能任用賢人,戰敗敵人;深通《中略》之道,就能駕馭將帥統領士兵;深通《下略》之言,就能明白盛衰的根源,熟悉治國的綱紀。臣屬深知《中略》之道,就能成就功業保全身家。
高飛的鳥死了,良弓就要被收藏起來;敵國滅亡了,謀臣就要被消滅。所謂消滅,並不是消滅他們的肉體,而是削弱他們的威勢,剝奪他們的權力:在朝廷上給他們高官厚祿,以表彰他們的功勞;再給他們中原的良田沃地,就會使他們家庭富裕;再給他們美女珍寶,就會使他們心情舒暢。士卒一經編成就不能倉促解散,兵權一經授予就不能馬上改變。戰爭結束將帥班師回朝的時候,正是君主存亡的關鍵時刻,所以,要削弱將帥的實力而給他們高位,剝奪他的兵權而封給他們以土地,這是“霸者”統御將帥的策略。因此,“霸者”的行為,其道理是很複雜的。既要保全國家又要收羅英雄,這就是《中略》所論的權勢,是歷代國君的秘寶。

作品評析

《中略》命名為“御將統眾之計”,說的就是怎樣管理將領、統一軍隊的計謀、方法。作為首領,有四種統一、安定部下的方式,即“三皇之法”、“五帝之法”、“王者之法”、“霸者之法”。第一種方法是很玄妙的,是自然而然進行的方法;第二種方法則是要效法天地來制定措施,讓天下人都在不知不覺之中受到教化,從而具有仁德之心,服從統治者的命令;第三種方法是統治者遵循“道”來治理國家,讓天下人都心甘情願地服從;第四種是統治者用權變和信用統一諸侯,使民心歸附。只要掌握了其中的一種,那么就可以所向披靡了。
主將發出的命令要果斷,不需要事事都請示上級;要合理調遣智者、勇敢的人、有貪慾的人、愚笨的人,根據他們的特點讓他們的本領儘可能地發揮;要穩定軍心,不讓能說會道的人稱讚敵方,軍中也不能聽從巫祝的話,以免妖言惑眾、軍心渙散。主將要有德行,從而部下才能順服、聽從。
本篇指出《三略》是衰世的作品。因此,此書寫作的目的其實不完全在怎樣調兵遣將、謀敵制勝上,而是要使統治者以德治兵、治國。關於這一點,《下略》中有具體的論述。所以這裡說“《上略》設禮賞,別奸雄,著成敗;《中略》差德行,審權變;《下略》陳道德,察安危,明賊賢之咎”。《中略》寫作的目的在於“存社稷羅英雄者”,這是《中略》的效力。

國學故事

1. 唐太宗用人論功定賞
貞觀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召集群臣,論功行賞,封房玄齡為中書令、邗國公,杜如晦為兵部尚書、蔡國公,都為一等功臣。當時諸將爭功,亂鬨鬨地鬧個不停。淮安王李神通仗著自己是太宗的叔父,帶頭髮泄不滿說:“您和高祖從太原一起兵,我即舉兵回響,平定京師立下了大功。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不過是些刀筆之吏,卻被封為一等功臣,職位在我之上,我哪能咽下這口氣!”太宗開導淮安王說:“國家的大事,無非是賞與罰。賞得公平,沒有功勞的人就會自動靠邊;罰得恰當,作惡的就會有所收斂。可見,獎賞什麼人,懲罰什麼人,是不能草率從事的。我是根據功勞的大小來確定獎賞的。開始起義,叔父雖然首先帶兵回響,大概也是自己想免除禍災。後來竇建德吞併山東,叔父全軍覆滅。房玄齡等人在軍營中出謀劃策,坐在那裡安定了國家,有運籌帷幄的豐功偉績。論功行賞,被列入一等功臣是當之無愧的。叔父您與我是骨肉至親,可不能利用私情去和那些功勳卓著的人爭功啊!”淮安王被說得滿面羞慚,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將軍丘師利等人本來打算跟在淮安王后面一同起鬨,聽了這番有理有據的分析批評,也都打消了爭功比高低的念頭。他們說:“陛下這樣公道,不徇私情,我們怎能不安分呢!”於是都心悅誠服。
房玄齡說:“皇上當秦王時,府中的舊人沒升官的都抱怨。認為服侍皇上多年了,任命的官職反而在皇上兄弟的府中人之後。”唐太宗說:“大公無私才能讓天下人心服。我和你每天所吃所穿,都是索取老百姓的。因此,設立官員的職務,為的是給百姓辦事。應當選擇有才能的人來用,不能根據新人舊人來排定職務的大小。真要是新人有才能,舊人不像樣子,怎么可以拋開新人而用舊人呢!現在不談他們有沒有才能,光說他們滿意不滿意,難道這是掌管國家大政的原則嗎!” 
2. 狄青擲錢穩軍心
北宋時期,南方廣源州的儂智高起兵反叛朝廷,宋仁宗派大將軍狄青前去平定。
狄青率大軍離開桂林後,由於出路艱險,一些士兵開了小差,而且,日落日出,開小差的現象一天比一天嚴重,即使嚴加懲處,也收效不大。狄青手下有個多才多智的謀士,叫做劉易,狄青向劉易請教對策,劉易搜腸刮肚,終於想出一條妙計。
幾天后,大軍在途中休息。狄青召集身邊的將士,對他們說:“此次遠征,山高水險,路途坎坷,吉凶難卜,難怪弟兄們開小差。我現在想藉助神明來測知吉凶,我把100個銅錢扔上天空,待它們落到地上,如果個個面朝上,那就是吉,我們就進軍;如果有一個銅錢不是面朝上,那就是凶,我們要班師回朝,諸位意見如何?”眾將士齊聲說“好”。
狄青命令一名親兵拿來一袋銅錢,狄青伸手從袋子中抓了一把,數足是100個,攥在手中,然後閉上雙眼,虔誠地禱告:“神明保佑!神明保佑……”
將士們一個個瞪大眼睛,望著狄青。
突然,狄青睜開兩眼,將100個銅錢拋入空中,待銅錢落地,將士們紛紛跑上前觀看——100個銅錢個個面朝上!頓時,“神明保佑”的歡呼聲響震山谷,三軍將士無不歡欣鼓舞。
狄青向天空中跪拜致意,然後命人拿來100隻釘子,把100個銅錢釘在地上,又用青紗罩在上面,還親自動手加了封,最後,再次禱告:“待大軍得勝回朝,一定用厚禮祭奠神明,到那時再取回這些銅錢!”
其實,這是謀士劉易藉助將士們迷信鬼神的心理來穩定軍心的一條“詭計”——因為所有100個銅錢的上、下都是“面”,銅錢和“將士”都是事先精心安排好的。
果然,狄青擲銅錢以後,士氣高漲,再也沒人開小差。狄青指揮三軍迅速南進,一舉平定了儂智高的叛亂。
3. 戚繼光恩威並用練精兵
“戚家軍”是一支名垂青史的光榮軍隊,他的創建者是明朝參將戚繼光。
明朝嘉靖年間,江浙沿海一帶倭寇橫行,戚繼光奉命組建一支新軍抵抗倭寇。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戚繼光親赴義烏、永康等地招募了4000多名新兵,對新兵進行精心訓練。
戚繼光把實戰殺敵作為最重要的訓練。他按士兵的年齡大小、身材高矮、體質強弱不同,分別授予不同的兵器,讓士兵身穿重甲、手握重器、腳裹沙袋,練習體力、手力和腳力。倭寇的活動範圍集中在江浙沿海一帶,戚繼光根據江浙沿海的地形和倭寇的作戰特點,創製了鴛鴦陣法、兩儀陣法、小三才陣法和三才陣法,這些陣法,長短兵器結合,變化無窮,在實踐中顯示了無窮的威力。戚繼光還制定了嚴格的軍紀,要求全軍將士做到“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違者嚴加懲處。一次,一名跟隨戚繼光多年的親兵違反了軍規,戚繼光得知後,立刻命令依照軍法斬首示眾,眾將士無不悚然。
對於那些作戰勇敢、立有戰功的將士,戚繼光總是論功行賞,不斷地把他們提拔到重要的職位上來。
戚繼光的“新軍”組建不久,倭寇在台州(今浙江沿海)一帶登入,戚繼光與倭寇交戰9次,9戰9捷。倭寇逃離浙江,轉而騷擾福建、廣東沿海,戚繼光又轉戰福建、廣東,在廣東橫嶼島殲敵2000多人,在廣東牛田連破倭營60多座,在福建將倭寇全部逐走。
由於戚繼光的卓越功績,戚繼光的“新軍”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戚家軍”。
4. 清軍有兵不練屢遭敗
我們不能忘記近代史上當帝國主義軍隊一次又一次入侵我國之時,有著龐大八旗兵和綠營兵的大清王朝,屢戰屢敗,眼睜睜地看著帝國主義破門而入,瘋狂地掠奪和瓜分我們的祖國。
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很多,從軍事角度而言,官兵素質差,缺乏戰鬥力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當鎮江陷落之時,欽差大臣賽尚阿提出,憑長江天險,與英軍決一雌雄。道光帝嘆息說:“無人、無兵、無船,奈何?奈何?”(《道光夷務》第五冊)他所說的“無人”,指無長於韜略的將領;“無兵”,指少英勇善戰的軍隊。當時澳門新聞報曾這樣評論說:“中國之武備,普天之下,為至軟弱的極不中用之武備”,“其國中之兵,說有70萬之眾,未必有1000人合用”(范文瀾《中國近代史》)。這些話雖然不無誇張,但清軍之無戰鬥力則是毋庸置疑的。
清軍許多高級將領不學無術,戰守無策,一味被所謂“船堅炮利”所嚇倒,聽憑英軍沿海北上、南下,不敢進行堅決的還擊。欽差大臣琦善接替林則徐後,只知裁減水師,遣散水勇,撤除障礙,允割香港,賠償巨款,一心退讓乞和。靖逆將軍奕山督師廣州,不思如何退敵,反而叫嚷“防民甚於防寇”,廣州被圍立即豎起白旗投降。三元里人民自動抗擊英軍,而他卻為英軍解圍。揚武將軍奕經援浙,屯兵蘇州不前,沉溺於歌舞酒色,後分兵三路,同時反攻寧波、鎮海、定海,企圖僥倖取勝,結果大敗而還。更愚蠢的是參贊楊芳,竟然收集民間馬桶,想以邪術破壞英軍猛烈炮火。當英軍進至南京江面時,兩萬英軍已減員至7000人,而且病號相當多,能戰之兵只有3000人,已成強弩之末了。可是,掌握指揮大權的清朝重臣們怯敵懼戰,不趁機實施還擊,反而向英軍屈膝投降。依靠這樣一群昏庸腐朽的將帥指揮作戰,鴉片戰爭焉有不敗之理。
大量史料說明,多數清軍基層官兵只知酗酒、吸毒、聚賭、狎妓、養鳥、強拉民夫、欺壓民眾。浙東前線有的旗兵,竟“以四民抬一兵,臥而入城”,不願打仗,也不會打仗。廈門地方官徐繼畲這樣描寫當時清軍情況:“人不知戰,名之為兵,實則市人,無紀律,無賞罰,見賊即走。”(胡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怎么能夠指望這樣的軍隊去戰勝敵人!
一切先進的軍事學術,高超的技術戰術,過人的膽略和非凡的勇敢精神,高度的組織紀律性,都是從嚴格、艱苦、緊張的訓練活動中獲得的。清軍入關後耽於安樂,無心征戰,將軍事訓練棄置一邊。
操練廢止,終日“鑽營、奉迎、取巧、油滑、偷懶、剋扣、冒餉、窩娼、庇盜、開賭場、吸鴉片”(羅爾綱《綠營兵志》),技術戰術無從提高,嘉慶帝於嘉慶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御批道:“於甲辰年南巡至杭,營伍騎射皆所目睹,射箭,箭虛發;馳馬,人墮地,當時以為笑談。”(羅爾綱《綠營兵志》),這樣的軍隊怎么可能在饑渴勞累、險象叢生的戰場上制伏對手!侵略軍在許多地方如入無人之境,正是由於清軍缺乏嚴格訓練,戰鬥力喪失的結果。
今天,我們正處在和平與發展的國際環境中,帝國主義靠幾尊大炮即可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炮艦政策的影子並沒有完全從地球上消失,國家利益仍然需要國防來保衛。只有提高軍隊素質,鑄造國防的利劍,才能贏得未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5. 孫武軍前斬美人
春秋末年,孫武從齊國來到南方的吳國,經吳國大夫伍子胥的介紹,見到了吳王闔閭。吳王說:“你寫的兵法13篇我已經讀過了,你能用我的宮娥彩女做一次軍事演習嗎?”
顯然,吳王並不是要看認真的軍事演習,而是要和孫武開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孫武知道吳王的用意,決心因勢利導,假戲真做,使這次軍事演習成為體現紀律嚴明、信賞必罰以及“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這些最新軍事思想的典範。
於是從宮中選出180個美女,分成兩隊,任命吳王最喜愛的兩個寵姬作為隊長,每個人都手持方天畫戟,英姿颯爽,意氣風發。
孫武耐心細緻地對她們進行交代:“你們知道前心,後背,左手,右手嗎?如果發布命令‘向前走’,就對著前心走;‘向後走’,就轉過身走;‘向左走’,朝左手走;‘向右走’,朝右手走。這些口令你們都聽清楚了嗎?”180名女兵同聲回答:“聽清楚了”。
接著在軍前樹立銀光閃閃的大斧,這是用來執行軍法的,違背軍法的當場斬頭示眾。
孫武下令擂起戰鼓,發布“向右走”的口令,這些在宮中嬌生慣養的美人哈哈大笑,站在原地不動。孫武說:“你們可能對口令還不明白,對軍法還不熟習。”又不厭其煩地三令五申,直到每一個人都明白無誤。
孫武第二次下令擂起戰鼓,發布“向左走”的口令,這些美女更加笑得前仰後合,仍然站在原地。孫武嚴肅地指出:“口令不明,軍法不熟,是大將的責任;口令已明,軍法已熟,而不按口令行動,是違反軍法,兩名隊長應承擔罪責。”下令把兩名隊長推出斬首。
吳王在遠處高台上正看得高興,忽見孫武要斬兩名隊長,連忙派專使下來制止,說:“我已經知道孫將軍會用兵了,這兩個美人是我最寵愛的,沒有她們,我吃飯不香,睡覺不甜,請不要殺她們。”孫武對專使說:“吳王既然任命我為軍事演習中的大將,大將在軍事行動之中是可以不接受國王命令的。”兩名隊長的頭用大斧剁下來,放在盤子裡在軍前傳觀,又任命兩名宮女充當隊長,重新擂起戰鼓發布各種口令,兩隊女兵向前、向後、向左、向右,跪下、起立,一舉一動都符合軍令的要求,嚴肅認真,鴉雀無聲。孫武使人向吳王報告:“這支娘子軍已經訓練就緒,可以使她們去赴湯蹈火,請吳王下來觀看。”吳王因兩個寵姬被殺,心裡十分難過,說:“孫將軍請回賓館休息,我不願下來觀看。”孫武說:“吳王只會說空話,而怕做實事。”
通過這次軍事演習,吳王了解了孫武的軍事才能,任命他為吳國的大將。後來,孫武率領吳國的軍隊打敗強大的楚國,攻進楚國的首都,為吳國立下赫赫戰功。
6. 李愬善待降將克蔡州
唐憲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彰義(彰義、淮寧,均屬淮西道,治所在蔡州)節度使吳少陽去世,他的兒子吳元濟隱匿父喪不報,對外謊稱父親得病,由他自己統領軍務。隨後,吳元濟以蔡州為據點,在淮西燒殺搶掠,公然反叛。唐憲宗派人安撫不成,只得調遣各路兵馬前往討伐。平叛戰爭持續兩年多,屢遭失敗。長期的戰亂給人民帶來了災難。為了儘快結束戰事,李愬主動給唐憲宗上書,請求領兵討伐吳元濟。李愬是唐朝著名大將李晟的兒子,青年時代即受朝廷的重用,歷任多種官職,政績卓著。當時新任宰相裴度也認為李愬有軍事才能,可以重用。唐憲宗遂命李愬為隋唐鄧節度使,負責西路官軍的指揮。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正月,李愬到達淮西前線的唐州(今河南泌陽縣)。他看到官軍將士普遍懼戰,士氣低落。李愬因而決定暫時不主動出擊。他首先慰問將士,撫恤傷病人員,讓部隊戰士休養生息。淮西叛軍由於連敗官軍,滋生輕敵情緒,又見新任的統帥李愬並不採取軍事行動,因而不做任何準備。西線官軍經過幾個月的整頓,已經可以作戰了,李愬便著手進攻蔡州。考慮到兵力不足,採取“以敵制敵”的鬥爭策略,削弱叛軍實力,增強自身力量,最後消滅叛軍。一天李愬部將馬少良在巡邏時與叛軍丁士良相遇,展開一場惡戰。最後丁士良戰得精疲力竭,被馬少良生擒而歸,丁士良隨即被押到李愬跟前。李愬問他有何話說。丁士良鎮定自若地說:“大丈夫死則死耳,囉唆什麼!”李愬嘆道:“好一個大丈夫!”即令部下給他鬆綁,並任為將。於是丁士良感激李愬再生之恩,甘願以死相報。當時蔡州西面有一個重要的外圍據點文城柵,由叛將吳秀琳駐守,唐軍曾數攻不克。丁士良向李愬獻策道:“文城柵之所以難以攻破,都是因為有陳光洽在為吳秀琳出謀劃策。公若許可,我就設法去把陳光洽捉來。”李愬欣然表示贊同。丁士良果然捉獲了陳光洽。吳秀琳由於失去陳光洽為他謀劃,沒多久就獻出文城柵,率部投降。李愬重用為衙將。吳秀琳屬下有一員干將,名叫李憲,頗有才勇,李愬替他更名為李忠義,然後讓他在身邊做事。李愬又命人把文城柵降將的家屬全部遷到唐州保護起來。由於連續取得勝利,官軍士氣重新振奮起來。叛軍見形勢不利,紛紛投降。李愬讓他們去留自便,對家有父母的,還特別發給衣帛路費。不少降卒感激不已,願意留下為李愬打仗。李愬每得降卒,必定親切接待,多方詢問,因而叛軍中地形險易,兵力虛實無不知曉。李愬開始謀取蔡州叛將,吳秀琳獻策道:“興橋柵(在文城柵以東)守將李祜是吳元濟的健將,驍勇善戰,公欲取蔡,非先取李祜不可!”一日,探馬飛報,說是李祜率領士卒在張柴村割麥。李愬設下300伏兵,活捉了李祜。由於李祜在以往的戰鬥中殺死不少官軍,眾將都非常恨他,紛紛要求把他殺死。李愬連忙勸退眾將,親自為李祜松縛,待為上賓。李祜見李愬如此優待降將,願棄暗投明,與李愬一起籌劃攻取蔡州。諸將對李愬把人人切齒痛恨的降將待為上賓,並委以重任的做法,不理解,不服氣。李愬只好派人將李祜押送朝廷處置。事先上了一道密表,詳細地闡述了自己的意圖,並且說:“李祜是討伐吳元濟不可缺少的將才,如若殺了他,平定蔡州恐怕難以成功。”唐憲宗甚為讚賞李愬善待降將的做法,下詔赦免了李祜,讓他返回到李愬軍中。李愬隨即任命李祜為散兵馬使,令其佩刀,出入李愬營帳。經過這一番波折,李祜愈加感激朝廷的信任,不斷為李愬出謀獻策。其他降將見此,更加願意拚死效力。沒多久,李愬即用李祜的計策,雪夜攻破蔡州,迫降吳元濟。

作者簡介

黃石公(約公元前292年――前195年),齊國人(今山東淄博)。據宋人羅沁《四皓辯》史記,黃公石,又名夏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因避秦時苟政暴虐,曾隱居湖北谷城黃石山,世稱黃石公,後又在太湖夏黃修道,故曰夏黃公,簡稱“黃公”。
黃石公原在莊襄王中擔任股肱大臣,輔佐幼帝有功。後在帝國皇宮中被收為門客謀臣,是專門研究兵法的大學士,曾用名“方衍”。宰相呂不韋主編的古代百科全書式著作《呂氏春秋》中“論威”、“決策”、“三略”等諸篇兵法,都是黃石公撰寫。後受呂不韋與秦皇逼交《太公兵法》之害,又看透他們狼狽為奸的暴政手段,才棄仕與另三位大臣一道歸隱商山,這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商山四皓”之稱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