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紅葉楊

三季紅葉楊

三季紅葉楊,即全紅楊。楊柳科楊屬落葉喬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三季紅葉楊
  • 別稱:全紅楊
  • :植物界
  • :楊柳
  • :落葉喬木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主要品類,

形態特徵

它體量大、適應性強、樹幹通直、挺拔。

分布範圍

目前,三季紅葉楊在-25度以上均可種植。在中國的河南、山東、江蘇、河北、陝西、山西、湖北、四川等地均可種植。

主要價值

三季紅葉楊不僅屬高大喬木,而且葉片大而厚,葉面紅色且持續春夏秋三季,一般正常年份,在3月20日前後展葉,葉片呈玫瑰紅色,可持續到11月份,樹桿7月底以前為紫紅色。葉柄、葉脈和新梢始終為紅色,色澤亮麗誘人,為世界所罕見,觀賞價值頗高,是彩葉樹種紅葉類中的珍品,可在城市綠化中廣泛種植。
生長迅速,成樹周期較短,三年即成大規格苗木,是營造速生豐產林的好樹種。

栽培技術

一、育苗地選擇:選擇土壤疏鬆、肥力較高、有水澆條件的地塊作為育苗地。
二、整地:畝施有機土雜肥2500公斤,氮、磷、鉀含量各15的複合肥40公斤,均勻撒於土表,結合耕地深翻入土中(一般肥深翻20-30cm)。整平,作好畦壠及水道,澇則排,旱能澆。
三、育苗密度:由於目前中華紅葉楊繁殖材料緊缺,價格高,為降低成本,採用栽砧嫁接方法。根據我們的試驗,這樣苗木生長量大,當年在0.6-0.8米處打頂,可發3-6個枝條,生長到3-5米長,不打頂則苗高達到5-6米。如果育苗目的為採種條,畝植1800株(0.9米×0.4米),採取打頂法可多採種條,如果育苗,可畝植3000株(0.9米×0.25米)。
四、砧木選擇與栽植:根據我們的觀測與試驗,砧木以選擇美洲黑楊類品種如2025楊、中林46楊為佳,可買當年苗地徑在2cm以上的最好,於秋後至封凍前或在春季土壤化凍後栽於大田,栽後於35-40cm處截乾,隨後澆透水。
五、紅葉楊接穗選擇及沙藏:
⒈選擇:紅葉楊為速生楊類,應選擇一年生生長充實的種條,芽飽滿,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將上部發育不充實的芽,下部的癟芽去掉。
⒉貯藏:無論年前或年後購買的種條,為保證種條的新鮮度,不失水,都要進行沙藏一段時間,嫁接時隨取隨用。沙藏法:挖寬80cm,深60cm的土溝,長度視種條數量而定,先從一端整成斜坡,鋪一層沙,沙層厚度2-3cm,擺一層種條,種條梢端向上,不能擠壓,然後再覆一層沙,再放種條等,最上部復蓋5-6cm的沙即可。如果是冬藏,每隔一段時間要檢查一下種條貯藏情況。
六、嫁接:
⒈嫁接時間:根據我們的經驗,於3月中旬嫁接成活率高,成活率可達98%以上。
⒉嫁接方法:帶木質部芽接。
3,嫁接位置:在離地面5—10厘米的位置嫁接。
七、接後管理:
⒈解綁:一般在嫁接後10-15天在嫁接芽片的芽萌動時破膜把芽放出來,然後在芽條生長到7-15cm時解綁將膜去掉。
⒉防風折:因為楊樹葉片較大,易招風,引起折斷。所以在紅葉楊長到20cm左右時,用繩片將萌發枝條與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固定一下,以防風折。
⒊抹芽:由於是嫁接,在紅葉楊萌發的同時,砧木也要萌芽,為保證紅葉楊的順利生長,要將砧木萌發的芽全部抹去,一般要抹芽3-5次。
⒋剪砧:如果是培養種條,原保留的35-40cm的砧木可不剪去,如果是培育苗木,就在紅葉楊長到60-80cm時將原保留的砧木在嫁接口上2cm處剪掉。
⒌追肥:根據紅葉楊的生長特點,在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上旬追肥為好,第一、二次追肥20公斤尿素,第三次追含N、P、K各15的複合肥20公斤。
⒍澆水:紅葉楊要求土壤濕潤。所以視天氣情況,旱則澆,澇則排。
⒎中耕除草:為保持苗木良好生長,在苗木生長期間適時進行人工耕除以鬆土除草,保證苗木肥水供應。
⒏病蟲害防治:紅葉楊很少有病蟲害。從4月下旬起每隔20天噴灑一次800倍40%的氧化樂果,以防治癭蟎類危害即可。
三季紅葉楊工程苗三季紅葉楊工程苗

主要品類

中紅楊:一代彩葉紅葉樹
全紅楊:二代三季紅葉楊
金紅楊:三代最新金紅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