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葉

三七葉

三七葉,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ne exC. Chow的葉。分布於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常用於吐血,衄血,便血,外傷出血,跌打腫痛,癰腫瘡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三七葉
  • 別稱:田七葉、山漆葉、金不換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傘形目
  • :五加科
  • :人參屬
  • :三七
  • 分布區域: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
  • 採收時間:夏、秋季採收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一、採集加工,二、炮製方法,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散瘀止血,消腫定痛。

主治

用於吐血,衄血,便血,外傷出血,跌打腫痛,癰腫瘡毒。

相關配伍

治癰癤初起:鮮三七葉搗爛外敷,乾則更換。(《安徽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或沖泡代茶。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炮製

一、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挖,鮮用或曬乾。

二、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搶水洗淨,切段,曬乾。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竹鞭狀,橫生,有2至幾條肉質根;肉質根圓柱形,長約2-4厘米,直徑約1厘米,乾時有縱皺紋。地上莖單生,高約40厘米,有縱紋,無毛,基部有宿存鱗片。葉為掌狀複葉,4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4-5厘米,有縱紋,無毛;托葉小,披針形,長5-6毫米;小葉片3-4,薄膜質,透明,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中央的長9-10厘米,寬3.5-4厘米,側生的較小,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下延,邊緣有重鋸齒,齒有刺尖,上面脈上密生剛毛,剛毛長1.5-2毫米,下面無毛,側脈8-10對,兩面明顯,網脈明顯;小葉柄長2-10毫米,與葉柄頂端連線處簇生剛毛。傘形花序單個頂生,直徑約3.5厘米,有花20-50朵;總花梗長約12厘米,有縱紋,無毛;花梗纖細,無毛,長約1厘米;苞片不明顯;花黃綠色;萼杯狀(雄花的萼為陀螺形),邊緣有5個三角形的齒;花瓣5;雄蕊5;子房2室;花柱2(雄花中的退化雌蕊上為1條),離生,反曲。果實未見。

生長環境

野生於山坡叢林下,今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腳斜披、土丘緩坡上或人工蔭棚下。分布於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野生者已少見,多為栽培。

藥材性狀

本品長25-50cm。莖常皺縮扁平或類方形,近基部2-3cm處黃白色,上部灰綠色,直徑1.5-2mm。掌狀複葉3-4枚輪生莖頂,葉柄長5-10cm,具縱棱;小葉片3-7枚,常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橢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3-14cm,寬1.5-5cm,中央數片較大,兩側2片較小,先端長尖,基部近圓形或偏斜,邊緣有細鋸齒,齒端及葉兩面沿葉脈有刺狀毛,黃綠色,兩面有銅綠斑。質脆易碎。氣微,味微苦。

藥理作用

1、對中樞神經系統作用:鎮痛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作用:抗心律失常;
3、抗炎作用;
4、延緩衰老作用;
5、降血脂作用。

相關論述

1、《綱目》:“治折傷跌扑出血,敷之即止,青腫經夜即散。余功同根。”
2、《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消瘀散血,敷毒瘡,治痰火,又能止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