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辰

丁肇辰

生於台灣,受教於美國和歐洲,發展於大陸。以一個台灣學者身份,無怨無悔地奉獻國內學界近10年,長期參與大陸數字娛樂產業的發展,並將國際間的寶貴學術資源帶給國內的師生們。足跨多個設計領域,專業背景包含了建築設計規劃、數字媒體與互動設計、數字娛樂設計、時尚趨勢設計等學科,擁有非常全面且獨到的藝術與設計思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肇辰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國台灣
  • 職業:教授、碩士導師
  • 主要成就:《創意經濟報告》中文版的翻譯工作
  • 性別:男
人物介紹,專業與專長,學術經歷介紹,工作業績,基本信息,延伸信息,專業組織,國際論壇演講,其他公開演講,專書,論文,展覽,作品,

人物介紹

性別:男
出生地:中國台灣
現職:教授、碩士導師
祖籍:中國山東
現居住地:北京朝陽
學歷: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後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博士/ 德州奧斯汀大學建築學院碩士
  • 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 數字與互動媒體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 多媒體演藝虛擬空間合成上海市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
  • 台灣師範大學文化創藝產學中心研究員
  • 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數字娛樂實驗室研究員
  •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 北京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新媒體系教授
  • 北京大學軟體學院數字藝術系兼職教授
  • 上海戲劇學院創意學院特聘教授
目前的研究包括以下四個方面:數字娛樂設計(Digital Entertainment Design);遊戲空間學(Theoryof Game Space);互動牆面(Interactive Facade);隨境遊戲(Pervasive Game)。

專業與專長

具有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是個能從不可能搭建出可能的跨學科建築師。具備國際化視角的跨專業背景,諸如時尚趨勢分析、建築設計、互動設計、數字娛樂設計等,能輕易的遊刃於不同的專業領域之間,並串連這些領域的專家,讓專家門彼此輕鬆而且愉快的進行項目合作。2009年4月份,成功整合不同學校與不同藝術設計專業的學術成果,將北京服裝學院一年一度的國際化活動“數字娛樂節”帶到具有50年歷史的米蘭設計周,在米蘭達文西科學博物館展開為期一周的學術論壇、工作坊、時尚表演、展覽等活動,成功地將北京服裝學院的教學成果以及國際合作成果呈現在米蘭這個世界時尚舞台。
擅長運作國際項目合作與進行國際學術交流,擁有大量的國際企業與學術人脈和資源。自2000年開始,一直在國際學術交流這方面展現長才,經常代表學校和校領導與國際間學校進行合作與交流,接觸來自於義大利、西班牙、德國、瑞士、英國、韓國、台灣、香港等地的學校代表,與其建立友好合作關係。2010年成功推薦5名北京服裝學院畢業的優秀設計師到米蘭理工大學,研讀8個月的新科技紡織品大師課程,此課程是米蘭市為了推動2015年世博會所執行的跨國學術項目,每名被推薦的設計師均得到米蘭市的全額獎學金。

學術經歷介紹

1990年留學美國並獲建築學本科和碩士學位,師從後現代主義建築大師CharlesMoore。1994年,手繪建築設計稿曾經獲得美國AIA建築師協會競賽銅獎;譯作《工程師奇想An Engineer Imagines 1996》在台灣入選中國時報,聯合報,誠品書局選書;散文《紙模子歐洲行 1997》在台灣獲得國家文學藝術基金會文學獎。
2002年開始到大陸發展並攻讀博士,2006年在清華大學發表了亞洲第一個關於電子遊戲空間設計相關研究的博士論文,開創國內此領域的探索。2008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數字文化產業,期間協助中國社會科學院舉辦了兩屆中國國際文化產業論壇,並且參與聯合國貿發會《創意經濟報告》中文版的翻譯工作,於2010年取得博士後證書。
2002年開始在北京多個高等院校教授設計課程,包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北京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中央美術學設計學院,北京服裝學院設計學院等。此間,陸續編寫出版了4本專業設計書籍和數字藝術教材以及9篇國內與國際核心期刊論文,並且在國際會議和公共場合發表了68次演講,探討以下的數字文化產業議題:數字娛樂設計(DigitalEntertainment Design);遊戲空間學(Theory of Game Space);互動牆面(Interactive Facade);隨境遊戲(PervasiveGame)等。
2007年加入北京服裝學院,是北京市專項引進的高級人才,也是北京市第一個引進的數字媒體設計專業台灣人才。倡導從橫向課題和課程實踐中為學生構建立體的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能力和專業素質。曾經合作過的國際與國內合作夥伴包含:義大利TVN網路電視頻道(米蘭數字娛樂節)、諾基亞中國研究院(北服諾基亞趨勢研究中心/諾基亞移動創新大賽/農村手機界面研究)、微軟亞洲研究院(娛樂搜尋)、創新工場(3D全息影像展示台)、北京市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中國工業設計紅星獎展場)、德國Trendburo趨勢研究中心(趨勢設計工作坊)、德國ThisMedia媒體建築設計公司(動態空間工作坊)等。

工作業績

2011年,在擔任國際數字遊戲研究協會(DiGRA,DigitalGame Research Association)論文評閱人期間,協助北京服裝學院完成申報數字與互動媒體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的項目,並擔任學術委員。此實驗室是北京第一個“數字與互動媒體類”重點實驗室。
2010年,成立北服諾基亞趨勢研究中心。這是一個產學完美結合的機構,在移動網際網路大受重視的同時,為諾基亞與北京服裝學院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樑,持續地設計新奇的移動套用軟體,讓企業的先進理念和技術進入到課堂當中,也讓學生的大膽創意得到被重視的研究渠道以及良好的實踐平台,並將優秀的畢業人才推薦給諾基亞並取得雙贏。
2009年,在擔任數字娛樂節總策劃期間,成功的聯繫到位於米蘭的投資合作夥伴,將數字娛樂節帶到了歷史悠久的米蘭設計周(至今已有50年歷史),並且成為當年國內設計產業赴米蘭最大的展場。在義大利最重要的科學博物館,達文西科學博物館展開為期一周的學術論壇、工作坊、表演、展覽等活動。活動場地面積8000平方米,展出作品包括來自亞洲的概念設計、幻想建築、遊戲設計、互動設計、音樂、動畫和短片等六大類數字作品。
200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進行博士後研究期間,參與了多次中國文化產業藍皮書的編寫,並且協助舉辦了兩年的中國國際文化產業論壇。2008年曾經擔任中國國際文化產業論壇秘書長,此次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聯合國貿發會會主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世界出版協會(IPA)、國際設計聯盟(IDA)、國際多媒體協會聯盟 (FIAM)以及國際節慶協會(IFEA)等權威國際組織和行業協會的主要領導人。
2007年,在北京服裝學院任教期間,發起了“數字娛樂節”。作為國內首個以數字娛樂專業為基礎的節慶活動,數字娛樂節開創了北京設計學校間首次的學術資源共享,讓一般的學生能分享到一線學校學生才能享有的國際師資;此外,在多數設計學校還沒有對外展示學生作品意識的年代,大膽而且生動地將北京服裝學院以及聯合參與院校的教學成果以及國際合作成果呈現在公眾舞台。

基本信息

過去12年的學術亮點
2010年成立北服諾基亞趨勢研究中心
2009年將米蘭/北京數字娛樂節帶到米蘭設計周
2008年擔任中國國際文化產業論壇秘書長
2007年發起北京數字娛樂節
2006年發表亞洲第一個關於電子遊戲空間設計的博士論文
2005年受邀到英國鄧迪大學擔任交換學者
2004年獲頒行政院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台灣)
2003年發表專業著作與譯作共4 本(台灣)
2002年進入北京清華大學進行博士研究
2001年組織台灣校長參訪團至北京進行高校學術交流(台灣)
2000年加入全球排名百大設計名校的實踐大學(台灣)
1999年建立台灣第一個流媒體地圖網站(台灣)
1998年獲頒國家文藝基金會文學獎(台灣)
學習經歷
2008-2010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博士後(數字文化產業)
2003-2006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文學博士(電子遊戲空間學)
1994-1997 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建築學院,建築設計學碩士(城鎮規劃)
1992-1994 美國德州阿靈頓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工學學士
2011-2011 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訪問學者
2011-2011 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訪問學者
2011-2011 西班牙赫羅那大學訪問學者
2004-2005 英國蘇格蘭鄧迪大學訪問學者
學術工作經驗
2011-至今 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數字娛樂實驗室,研究員
2011-至今 數字與互動媒體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
2010-至今 北服諾基亞趨勢研究中心,主任
2009-至今 台灣師範大學文化創藝產學中心,研究員
2007-至今 北京服裝學院新媒介研究所,所長
2006-至今 北京服裝學院數字媒體專業,副教授碩士導師
2005-至今 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兼任教師
2004-2005 北京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兼任教師
2003-2004 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系,兼任教師
2000-2003 台北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企業工作經驗
2008-2009 北京直觀智業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2006-2008 德國Trendbuero趨勢顧問公司,資深趨勢研究員
1999-2001 美國Ionglobal艾昂國際顧問公司,資深客戶關係經理
1999-2000 台北應奇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與站長
1997-1999 台北104網路人力銀行,設計總監
1994-1995 台中名景建築師組,建築監造工程師
1990-1992 台北原創室內空間設計,主任設計師

延伸信息

專業組織

2011 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數字娛樂實驗室,研究員
2010 亞洲設計教育網籌備委員會,執行秘書
2009 台灣設計師周,北京策展人
2009 米蘭北京數字娛樂節,總策劃
2009 台灣師範大學文化創藝產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2009 北京互動設計國際會議,學術委員
2008 北京數字娛樂節,總策劃
2008 中國宋莊國際文化產業論壇,秘書長
2007 北京夏日數字娛樂節,總策劃
2007 數字娛樂學盟(D.E.A.L.),召集人
2005 Usability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可用性專家協會,會員(美國)
2003 實踐大學東閩紀念大樓新建工程委員會,媒體傳達系設計召集人(台灣)
2002 實踐大學電算計算器推展委員會,委員(台灣)
2001 Intl. Who’s Who國際名人年鑑,2001全球管理人(美國)
2000 中華民國青年網路協會,理事(台灣)
1998 iMedia網路技術社群,創辦人(台灣)

國際論壇演講

2011 0528 “文化產業與藝術集聚區發展”, 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品牌高峰論壇, 中國淮北
2011 0428 “Edutainmenting Chinese Students”, Metaversos Conference2011, IBIZA, Spain
2011 0416 “The Educational Landscape of Chinese DigitalEntertainment”, MIND Conference, Triennale, Italy
2011 0315 “Jamming Digital Entertainment”, GEElab OpeningSymposium RMIT, Melbourne, Australia
2010 1112 “The Survival Guide to Chinese Digital Entertainment”,Busan Design Congress, Busan, Korea
2009 0824 “北京烤鴨在哪裡 ?”,台灣設計師周論壇 ,中國台灣
2009 0426 “International Showcase for The Education ofDigital Entertainment”, DEJ Conference, Milan, Italy
2009 0422 “Current Scene of Reality Games in Beijing”, DEJConference, Milan, Italy
2009 0206 “數字媒體傳播手段與運作案例”, 第六屆北京科學傳播與創新發展論壇, 北京
2008 1024 “Digital Entertainment Jam”, 2008 British Arts FestivalsAssociation Conference, Liverpool, UK
2007 1102 “Being Realistically Digital”, D2 Festival, Busan, Korea
2006 0926 “即時改造城市風貌的藝術行為”, 新地產設計新能量專題論壇, 北京

其他公開演講

20100109 “中國數字娛樂教育現況”,亞洲設計教育論壇,台北
2009 0824 “ 台北.上海.北京 設計對話”,台灣設計師周,台北
2009 0509 “米蘭北京數字娛樂節”,文化聚合2,北京
2009 0713 “數字娛樂節走進米蘭”,Betacamp2,北京
2009 0426 “An International Showcase for The Education ofDigital Entertainmen”,米蘭數字娛樂節,米蘭
2009 0422 “Current Scene of Reality Games in Beijing”,米蘭數字娛樂節,米蘭
2009 0412 “插電先生的網路協作秘訣”,文化聚合1,北京
2009 0206 “數字媒體傳播手段與運作案例”,第六屆北京科學傳播與創新發展論壇,北京
2008 1024 “Digital Entertainment Jam”,2008英國國家節慶年會,利物浦
2008 0822 “北京夏日數字娛樂節”,首爾國民大學互動研究所,首爾
2007 1202 “My Building is My Playground”,數字娛樂沙龍周末專題, 北京
2007 1102 “Being Realistically Digital”,D2數字娛樂節,釜山
2007 0917 “互動電子雜誌的發展”,交通大學,新竹
2006 0926 “即時改造城市風貌的藝術行為”,新地產設計新能量專題論壇,北京
2005 1211 “電玩藝術建築設計”,北京紅鶴溝通走紅日演講,北京
2005 1211 “遊戲空間材質變化對於玩家的情緒影響”,台灣Yahoo,台北
2005 1211 “電子遊戲空間設計概論”,樂升遊戲,台北
2005 1211 “電子遊戲空間設計與建築行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
2005 0624 “Emotional Responses of FPS Game”,Dundee,英國
2004 0110 “機械工作室Machine Studio作品”,實踐大學媒傳系,台北
2004 0316 “機械工作室Machine Studio作品”,朝陽大學建築系,台中
2004 0624 “Me My Place My Favorites.Thing”,實踐大學媒傳系,台北
2004 0917 “台灣媒體設計教育的介紹講座”,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工業系
2001 1123 “從建築的空間規劃看經驗設計”,創造美好數位經驗國際研討會,台北
2001 0901 “SMS在無線通訊定位服務上的運用與未來”,艾昂國際,台北
2001 0718 “e-Strategy Implementing”,第一屆網路行銷套用研討會,台北
1999 0513 “建築跨界/詩建築或歐洲行”,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新書發表會,台北

專書

2011 0601《數字娛樂設計史》,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
2008 0601 《數字遊戲策劃》,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
2006 0701 《摸.洛.樂.——自由自在旅行創作MONOLOGUE》,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台北
2004 0401 《嗆設計ExperienceDesign》,木馬文化事業,台北
2003 1020 《丁肇辰繪本筆記書三冊》,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台北
1998 0201 《紙模子歐洲行AStencil Navigation》,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台北
1997 0401 《譯作:工程師奇想》,創興出版社,台北

論文

2011 A Study of Few Reality Gamesin Beijing incl. in (2011), 2010 Design Week Busan Journal, Design Center Busan, Korea. (國際會議論文集)
2010 真實的虛擬-數字時尚的核心概念,《裝飾》雜誌第201期(核心期刊)
2008 Playing WithFriends And Families - Current Scene of Reality Games in Beijing》incl. inBorries, Friedrich von, Walz, Steffen P., B?ttger, Matthias(eds.) (2007), Space Time Play, Birkh?user Publishing. (國外專著論文)
2008 娛樂互換,點爆數字空間——北京夏日數字娛樂節,《裝飾》雜誌第186期(核心期刊)
2008 架起中德藝術的橋樑,《飾》雜誌第42期
2007 無處不玩的遊戲—隨境遊戲的特性與發展探討,實踐大學設計學報創刊號(核心期刊)
2007 隨境遊戲—一個可見可觸的遊戲體驗,《裝飾》雜誌第170期(核心期刊)
2006 認知與體驗—電子遊戲空間設計模式研究,清華大學博士論文
2006 電子遊戲中冒險遊戲的教育學習特質,第二屆藝術與科學研討會(國際會議論文集)
2006 電子冒險遊戲的設計剖析—以StillLife(2005)為例,《裝飾》50周年院慶特刊(核心期刊)
2005 跨領域混血的開放設計學程,北京首屆新媒體藝術展與論壇
2003 Virtual Toward Real,DocumentingArchitecture vol.3.
2003 專業軸心課程的教材規劃與教學方法,核心與專業軸心課程研討會
2002 媒體設計教育網站的建構與評估,數位化設計環境建構與套用研討會
2001 從建築的空間規劃看經驗設計,創造美好的數字經驗國際精英研討會

展覽

20100413 “中國工業設計紅星獎“於米蘭設計周展覽,米蘭設計圖書館,米蘭
2008 1110 “妝飾 Decorative Graffiti“參加北京服裝學院教師成果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20071017 “移動的祈禱“參加上海動漫美學雙年展,上海當代美術館,上海
20070804 “7天系列“參加DE-DAY數字娛樂展,798創意廣場,北京
20050620 “7天“參加2005北京國際新媒體藝術展暨論壇,北京世紀壇,北京
20030606 “SARS實踐藝術家的創作性症候群“參加新一代設計展,光點,台北
20020514 “設計也是一種檢驗思維的路徑“參加新一代設計展,世界貿易中心,台北
19971010 “Wall Staries-Graffiti Installation“個人作品展,A8畫廊,台北
1997 0120 “Lugano Program GroupExhibit“參加歐洲遊學覽,德州大學建築美術館,奧斯汀

作品

2010,“全息影像展示台”,展台
2010年發表於李開復創新工廠(Innovation Works)的新辦公室開幕式上,“全息影像”被稱為“不用帶眼鏡的三維影片”,輕靈的物體在無盡的空間浮動,似乎觸手可及,效果逼真。
2010,“中國紅星獎米蘭設計周”,展場
發表於2010年米蘭設計周中國設計交易市場,“中國紅星獎”堪稱中國工業設計界的“紅點獎”。此展場旨在將中國工業設計優秀產品帶到全世界最大的設計周,將中國設計推向世界。
2010,“米蘭創新節”,宣傳片
發表於2010年米蘭創新節,《米蘭創新節》宣傳片直觀的向觀眾傳達2010年米蘭設計周的主題和理念。
2010,“果奇網”,網站
是個科研項目的成果,AR增強實境是比較新型的技術,此項目作品主要是利用AR技術創建極具個性的個人名片形象,並方便的管理個人的聯繫人資料。
2010,“視方電視頻道”網站
發表於2010年北京InputOuput設計展,《視方電視頻道》製作了一系列對數字領域先鋒、藝術家、設計師和企業家的視頻採訪。基於這些採訪,開創了一條讓中國的數字革命通往世界的橋樑。
2010,“空”,動畫
發表於2010年北京InputOuput設計展,一種超現實的表現手法,表現人內心的空虛感,以及宿命感,手法誇張震撼,扣人心弦。
2010,“性本善”,動畫
發表於2010年北京InputOuput設計展,作品“性本善”採用了單色線條的動畫效果,“盤古開天”,“後裔射日,夸父追日的表現,顛覆性表現展現了作者對“性本善”的詮釋。
2009,“妝飾”,互動藝術作品
發表於2009年中國美術館北京服裝學院教師作品展,《妝飾》是一個基於手機的虛擬塗鴉互動裝置。觀眾是藝術參與的一部分可以對藝術品畫面進行塗改和變更。
2009,“互動投票樹”,簡訊投票遊戲
發表於2009年諾基亞移動創新大賽,《互動投票樹》是一個手機互動遊戲。參與者可以通過發簡訊的方式來對設定好的內容進行投票選擇。
2009,“光影塗鴉”,隨境遊戲
發表於2009年諾基亞移動創新大賽,參與者將手機與光影技術兩者結合,創造圖案化的光影塗鴉作品。豐富了光影塗鴉娛樂性,可拓展性。
2009,“鯊魚吃壽司”,互動抽獎遊戲
發表於2009年諾基亞移動創新大賽,通過參與者手機拍照,上傳照片,“鯊魚”來隨機挑選作品的方式抽取獲獎者,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互動遊戲。
2009,“七天”,互動藝術作品
發表於2009年米蘭達文西科學博物館米蘭數字娛樂節DE-DAY展,在“米蘭設計周”期間的展映作品,使用第一人稱遊戲Unreal引擎所製作的遊戲地圖,玩家將經歷不同的天氣,隨機的對象材質變化,最終完成一個輪迴。
2008,“彩信輪盤”,隨境遊戲
發表於2009年摩登天空音樂節,是一個通過彩信上傳照片並進行活動抽獎的趣味集體遊戲。作品將採用了一個更為充滿創意的方式來吸引人們參與到抽獎活動中,將原本普通的抽獎變得更有趣,更好玩。
2008,“電子簽名”,隨境遊戲
發表於2008年北京數字娛樂節DE-DAY展,是一個互動桌面裝置,用戶可以直接通過螢幕,創立自己的電子簽名。
2008,“Eco Fighter”,體感遊戲
發表於2008年北京數字娛樂節DE-DAY展,是個雙人玩的競賽型遊戲,玩家在遊戲過程中可以了解到生態環境是構成我們生活勝敗的關鍵因素,是一個具有教育意義的體感遊戲。
2007,“移動的祈禱”,互動藝術作品
發表於2007年北京數字娛樂節DE-DAY展,“移動的祈禱”是一個基於手機簡訊為基礎的公益互動藝術作品,參觀者傳送簡訊到戶外螢幕上,通過這一舉動提高他們對於地球溫室效應與環境破壞的關注。
2007,“北京新摩登3D全息互動影像T台”展示作品,
發表於2007年北京新摩登服裝發布會上,T台上表真實演者的出現和虛擬的畫面交疊出現,將高科技的全息影像和時尚活動做出最優美的結合。
2007,“走馬101”,隨境遊戲
發表於2007年北京數字娛樂節DE-DAY展,“走馬101”是一個通過手機簡訊與大樓LED互動的隨境遊戲,玩家通過簡訊的形式,完成制定的內容。
2007,“101 侵略者”,隨境遊戲
發表於2007年北京數字娛樂節DE-DAY展,是一個單機射擊類遊戲,玩家在利用一個瞄準儀,完成對投影在牆面上侵略者射擊。玩家在遊戲,有著較強的沉浸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