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祖詒

丁祖詒

丁祖詒是西安翻譯學院創始人,院長。1964年六年制高壓電器專業本科畢業。1997年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1985年,他受命西安市科協創建了西安地區大型學術團體“西安翻譯協會”,並當選為副理事長兼秘書長。1987年,丁祖詒創建了西安翻譯學院。1992年晉升為講師,1997年被國家人事部人事與人才科學研究所聘為“特約研究員”,1998年被破格評為教授。 2001年被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聘為特約研究員,2001年10月陝西省高教協會授予民辦教育家稱號,年底被評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012年3月,丁祖詒因病去世,享年73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祖詒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洪澤
  • 出生日期:1939年8月29日
  • 逝世日期:2012年3月12日
  • 職業:教授
  • 信仰:中國民主促進會
  • 主要成就:創辦西安翻譯學院
  • 代表作品:《經濟英語》,《外貿函電》,《計算機基礎
  • 影響事件:丁祖詒事件
人物經歷,人物成就,創建學院,力爭上遊,爭取生源,人物思想,在其位謀其政,發展民辦教育,寄語年輕人,人物作品,圖書簡介,首發簽名,人物評價,人物軼事,文集研討,與世長辭,

人物經歷

丁祖詒教授自1997年起,任陝西省政協第十屆常委(教育組)。
丁祖詒丁祖詒
1999年、2000年,近百位駐華使節兩度專程來陝西參觀該院並座談,在全國引起反響。陝西省長程安東盛讚“西譯”是陝西社會辦學的楷模。
此外,丁詛詒教授還翻譯刊出了近百萬字譯文,80年代主編了30萬字《英語常用詞用法手冊》,90年代中期參與編寫出版《經濟英語》、《外貿函電》、《計算機基礎》等10多部陝西省自考指定教材,90年代末期主編出版。
2004年,方舟子指責丁祖詒教授發布假訊息,聲稱丁祖詒教授被“美國50州高等教育聯盟”評為“中國最受尊敬大學校長”,並被轉載到中國國內許多新聞媒體。稍候,方舟子向洛杉磯時報證實該文章存在,但是一則付費廣告。由於有很多人詢問此事,洛杉磯時報的工作人員Janette Dean正式回覆說:你送來的圖像看來是我們報紙在2004年10月4日第B-6頁的掃描或拍攝圖像(圖像上面用紅字標記的“2004年11月10日”看來是在後來拍攝或掃描時加進去的)。 這個關於某個聯盟做了一次調查提名中國頂級大學的加框文字,的確是一個付費廣告,而不是由《時報》記者或其他任何記者根據調查而得的事實所寫的文章。同時方舟子也發現“美國50州高等教育聯盟”為一個叫賀玉民的人在2004年5月新註冊的。
2007年4月,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美國50州高等教育聯盟”並非“子虛烏有”,方舟子等沒有證據表明洛杉磯時報文章是付費廣告。但是洛杉磯時報早已表示那就是一則付費廣告。該判決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學校官網截圖、學校官網截圖、
丁祖詒教授,一個靠自學成材的落榜生,為落榜生創辦了一所全國規模最大的民辦大學。這是一所已經具有相當規模的民辦大學,一所家喻戶曉享譽華夏的民辦大學———西安翻譯學院
艱難困苦,對弱者來說是一場災禍,而對丁祖詒卻是一筆財富。
46年前的一個夏天,18歲的丁祖詒教授以優異成績被國內名牌大學青睞,但卻因“政審”不合格而“落榜”。他發誓:今天我沒能跨進大學的門檻,總有一天,我要登上大學的講台。
40多年來,他由工人到助理工程師,由中學教師到大學教授,由過去的“黑五類”到今天的省政協常委,由過去的“牛鬼蛇神”到如今中國民辦教育界屈指可數的“東方之子”……他被眾多國家研究機構聘為高級研究員,被國務院授予享受特殊津貼的專家,被省高教協會授予民辦教育家稱號。
或許是與他落榜生的經歷有關,丁祖詒教授對落榜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落榜生就像燒了七八十度的水,如果給他們添上一把柴,讓他們在民辦大學進行深造,他們同樣會成為高等專業人才,他們同樣是我們祖國未來的希望,這應該是第二個希望工程。
懷著這樣的心情和願望,年近半百的丁祖詒教授在自己落榜的30年後,面對一群像他當年一樣嚮往大學殿堂的落榜生,開始了人生的拼搏。1987年,他創辦西安翻譯學院。1993年10月,他斷然買下一家國營大廠的舊址,在全國率先擺脫了民辦學校靠租賃為主的初級辦學格局。
16年來,丁祖詒教授在15平方米的院長辦公室里至少睡了10年。他節衣縮食,但他會花幾千萬元建校園網和圖書館,花幾千萬元為學生配置專業實驗室,花幾億元建教學大樓和公寓樓。他辦學嚴謹,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嚴格得讓學生叫苦,但又和藹到可以與學生共同嬉戲。
桃李不負園丁苦,如潮讚嘆滿乾坤。16年來,西安翻譯學院依靠學費自我滾動,憑藉拼搏進取,擁有了完全屬於自己的1500畝校園和49萬平方米校舍,成為擁有12億元淨資產、年收入2億元的全國民辦大學;有3萬名全日制住校生,為國家輸送了眾多有用人才。丁祖詒的魅力在於他對民辦教育的執著。在西譯,丁祖詒一反普通高校單一專業的常規,創造並實踐了“外語+專業+現代化技能”的雙專業複合實用型涉外人才培養模式。這一模式把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與大學後繼續教育融為一體;把專業深造與現代技能合三為一,豐富了高等教育的內涵。
丁祖詒丁祖詒
丁祖詒教授說,民辦大學的興起,為非國家財政的人力資源開發開闢了一條非常規跨越式發展之路。對於民辦大學立法的基點問題,他也有獨特的觀點:民辦教育立法基點應從辦學者轉向以200萬民辦大學學生為主體,變管理為保護和扶持。
西安翻譯學院優質的生源群體、良好的校園氛圍、獨特的教育管理模式,使她當之無愧地摘下了《中國高校網》評出的“最佳民辦高校之首”等桂冠。世紀老人冰心曾拉著丁祖詒教授的手,勉勵他要將“第二希望工程”的希望延伸。國學泰斗季羨林教授在丁祖詒教授受北大特邀前往講學期間熱情地約見他,語重心長地說:“我約見你並不因為你是校長,而是因為你為兩萬多名落榜生播種了希望。”
丁祖詒教授說,自己白手起家創業的12億元資產沒有一分屬於他個人私有,那全是國家的。
丁祖詒教授心中一直有一個夢,那就是經過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拼搏和努力,建立一所東方最好的民辦大學,就像美國的私立大學“哈佛”那樣。因此,西譯一開始就注重走向世界。西譯有2000多名畢業生出國深造。西譯公派美國杜布克大學留學的大專生馮君、顧莉婭和余卓涌均已取得碩士學位。
丁祖詒丁祖詒
中國國情網、國家文化網、國家中西部網在推介了丁祖詒和他的西安翻譯學院之後,網際網路上掀起了探討中國民辦教育發展之路的熱潮。人們紛紛通過網路電話表達自己對丁祖詒和他所獻身的“第二希望工程”的讚嘆之情,西譯的招生諮詢電話也幾乎被打爆。
如今的西譯,正在實現由“落榜生”向“線上生”和3年大專向4年本科的轉化,向“東方哈佛”的目標挺進。“東方哈佛”的夢是美好的。丁祖詒說,但那畢竟需要經過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的拼搏才有可能實現。

人物成就

2006年2月9日,西安市副市長黃省身將“2006年度西安經濟領域最具影響力人物”的獎牌頒發給了西安翻譯學院院長丁祖詒教授。 “2006中國西安經濟影響力頒獎典禮”由《西安日報》、《西安晚報》主辦,西安市副市長黃省身、西安市政協副主席李廣瑞等領導和眾多西安地區有影響力的企事業單位代表參加了此次頒獎盛典。西安市領導相繼給西譯丁祖詒院長、西鳳酒偉志西服等頒發了“中國西安最具經濟影響力的人物”、“中國西安最具經濟影響力的品牌”、“中國西安最佳和諧企業”等大獎。
丁祖詒丁祖詒
丁祖詒院長在發表即興獲獎感言時說:“今天能夠榮膺‘2006年度西安經濟領域最具影響力人物’我很榮幸!這項大獎是我們西安人民自己評出來的,這代表著西安人對我們西譯的肯定!今天評選出西安10名經濟領域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這使我想起‘安得廣廈千萬個,讓天下寒士盡開顏’的千古絕唱,陝西應該有千千萬萬個經濟領域的精英,才能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將陝西建成西部經濟強省,三秦父老才能沐浴真正的和諧,這是我的美好願望!我們西安翻譯學院是公益性事業,比不上同台獲獎的大企業家,你們為國家和地方創造了利稅,而我們翻譯學院只是在培養人才的社會效益上作出了應有的貢獻!西譯20年的辦學和西安晚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西安晚報是品牌媒體,全國民辦高教矽谷中的西譯也是全國民辦高校的品牌,我代表西安民辦高等教育向《西安晚報》的媒體同人表示衷心的感謝!”2010獲“中國最具魅力校長”稱號。

創建學院

“目前,幾乎所有的民辦大學都提出培養複合實用型人才的口號,作為民辦大學的領頭羊,西安翻譯學院的‘雙專業複合實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與他們有什麼不一樣嗎?你們成功的經驗是什麼?”簡單的交流後,記者迫不及待地追問起西譯年年創造98%高就業率的“葵花寶典”。
丁祖詒擺擺手,笑了:“看來,我們西譯的宣傳還“春風不度”,我的這次“破冰之旅”就越發顯得必要了!”
見到記者的遲疑,丁祖詒告訴記者:“不是我們的模式與他們有什麼不同!而是說,全國幾乎所有民辦院校凡‘複合實用型雙專業’教育模式,都是‘照’我這個‘貓’畫成‘虎’的!早在10多年前的1996年3月,我就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西安翻譯學院丁祖詒民辦教育管理模式高層研討會》上提出了這一模式。與會的老教育部副部長楊海波現場發表了‘丁祖詒教育管理模式值得向全國普通高校推廣’的感言。這一模式的本質在於西譯大膽地擯棄了公辦高校長期以來奉行的‘單專業’教育模式,走了一條民辦高教自己‘複合實用型’的雙專業特色之路。公辦高校進去是這個專業,四年畢業了還是這個專業。我就是利用‘三個半瓶子醋’將‘外語+專業+現代化技能’或‘專業+外語+現代化技能’這三個“半瓶醋”合三為一,造就西譯學子“一瓶半醋”的就業競爭能力,在人才市場上脫穎而出。我們採取的‘複合實用型’雙專業涉外人才教育模式,就是著力培養社會和市場所歡迎的‘萬金油’。”
丁祖詒丁祖詒
丁祖詒舉了一個典型事例:“1997年,新加坡銀行系統在西安要30名‘勞務’做新加坡的銀行職員,要一口流利的英語口語。先到公辦外語類院校招了30人,結果全部被退了回來,因為他們一點‘國際金融’專業知識也沒有,然後又到財經類院校要了30人,結果也被退了回來,因為他們多為聽不懂說不出的‘啞巴英語’。最後試著來到我們這所民辦西譯院,我們的學生既能連續講半個小時的英語,又是將“國際會計”作為專業方向的應屆畢業生,結果全被錄用了,月薪7000元。‘雙專業複合實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是我們西譯對中國民辦高教的金色奉獻。”丁祖詒如是說,臉上洋溢著驕傲。
“公辦高校連續擴招了8年, 讓半數的民辦高校因生源枯竭而過早‘夭折’,而西譯卻將‘一年招一個萬人大學’的民辦大學擴招神話,演繹了8年。我們有‘不以營利為目的’的20年傳統,我們的‘無私奉獻’學生有目共睹,就是因為我們有了這個靈魂,我們民辦西譯院才能久盛而不衰,就能將學生培養成才。”丁祖詒滿懷信心而道。

力爭上遊

西譯於2003年打造的五年專修英語無學歷“敢死隊”,已經在神州大地上名聲鵲起。這是一個“五年不拿國家學歷”、培養準“同聲傳譯”的翻譯研修生院。在這裡,五年不準講漢語,只準講英語,連校警都要講英語,如果食堂大師傅不會,就拿手比劃,人為地創造了一個小外國獨特的全外語氛圍。 丁祖詒介紹說,進入研修生院的學生高考分數基本上都在500多分,有的完全可以進入“二本”而“改玄易轍”,他們幾乎都可以通過自學考試拿到國家的本科文憑和學士學位。“為什麼叫敢死隊?苦讀5年不拿國家學歷,畢業後自主創業,家長學生都要寫保證,風險很大,當時我的心都有點懸。”
丁祖詒丁祖詒
“最初有很多新聞媒體也發出了同樣的疑問,西譯此舉是‘吃螃蟹還是撞南牆’?現在不但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還沒撞南牆,而且,最近來該院視察的國家教育部副部長掌新勝也現場讚揚我們的這一實驗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丁祖詒說,經過四年實驗,一年只收一百個(四年總共四百人)的“自願兵”,個個成了“黑馬”。不但在全省幾乎包攬了所有英語講演大賽的冠軍、亞軍或季軍,還在多場全國性大賽上與名牌大學選手並駕齊驅連獲冠軍、二等獎和三等獎。“現在,我根本不用擔心招生的問題和就業的問題。”丁祖詒說。
“其實,敢死隊的意義不僅在於這幾百個人成為緊俏人才,也不是譁眾取寵吸引更多生源,而是對社會傳統觀念的一種挑戰和變革。”丁祖詒表示,在他心中有一個夢想,就是要帶領西譯“創東方哈佛”。
丁祖詒激動地表示:“我在歷次的訪談當中都一再聲明,我們是在‘創’,是通過幾代人或者十幾代人的努力,這是我們心中的理想。我們13億人的中國應該有一二所民辦大學能代表中國走向世界,這是我們良好的願望。我們從來就沒有說過我們就已經‘是’東方哈佛。有些人閉著眼睛批判我們,對我們不理解,他是因為不了解我們全面的表述,這是我們的一個理念嘛。好在,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國家教育部副部長袁貴仁在日前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講:‘建世界一流大學,還應該包括高職和民辦高校’,我如釋重負。他要是早講十幾年,我們也少挨十年罵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不就是和創東方哈佛同一概念嗎?這兩個等意啊,這是一個人和一個民族的志氣、一個理想,我們應該有這樣的雄心壯志。

爭取生源

湖南的考生多以“高分段”為主,一直被譽為全國高校的“兵家必爭之地”,西譯對湖南卻似乎“看不上”,丁祖詒解釋說,忽略湖南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湖南已經有了一所比較大的民辦高校——涉外經濟學院,再者是由於湖南的近鄰江西也是民辦高校的“重鎮”,那裡的學校收費便宜,考慮湖南學子的實際情況,所以無意和江西爭奪生源。他表示,高校開學在即,西譯的招生全線飄紅,此行已與今年招生無關,但是他們非常看好湖南的高分段考生,今後不再忽略湖南生源,並希望湖南一行成為開發芙蓉之國的“破冰之旅”,為明年招收湖南考生做準備。
針對貧困生的入學問題,丁祖詒肯定地表示,他們將不折不扣地按照國家規定,拿出學費的6%,也就是1000萬用來支助貧困生。“作為一個辦學者,應該有這樣的氣度,愛心和深情!”丁祖詒感慨。

人物思想

在其位謀其政

1996年、1998年和1999年先後三次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芳菲苑召開的"西安翻譯學院丁祖詒教育模式高層研討會""西譯現象高層研討預備會"和"全國民辦高教研討會"就對我們這個模式和現象進行了探討。
我認為素質教育是我們學生一雙翱翔在市場經濟的翅膀,這是一雙任何風雨也折不斷的翅膀。為什麼這樣說呢?當素質教育十年前還處在一片空白的時候,我們就大膽地提出並實踐了素質教育,這種奧秘恰恰在於推行了使許多人聽起來撓頭的素質教育。在辦學之初,我們學院就面臨著一個辦學方針的嚴峻選擇,一窮二白的民辦學校用什麼來吸引生源?因為這裡沒有"清華"、"北大"的金牌加身,只能去奮鬥一張還沒有被社會普遍接受的"自學考試"畢業證來取得國家承認的承認的大專學歷(當然,我們現在被批准為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試點院校,擁有了1/3的出題考試權),即使是這樣一張畢業證書,也是需要翻譯學院竭盡全力、亦步亦趨地跟著"自考"的指揮捧轉,甚至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學生有一門課通不過,拿不到這張銅牌。然而,我們沒有這樣做,我們一開始就橫下一條心一改舊的教育體系。創造與市場經濟與未來社會相適應的新的教育體系。我們通過大量的社會調查發現,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精通外語的專業人才--包括旅遊、貿易會計、經營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我們果斷地提出了"外語+專業+現代化技能"的複合型教育模式,將拿學歷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與不拿學歷而拿上崗證的大學後繼續緊密結合,將專業理論學習與現代化實踐技能培訓融為一體,以培養複合實用型崐的人才為目標的嶄新教育體系。不論哪個專業的學生,在入校後的一年半內,首先學習英語大專的全部課程,打牢堅實的外語基礎,繼而在後一年半除保留英語長線科程外加開學院設立的各種選修涉外專業,如國際會計、國際貿易、國際旅遊、計算機套用、涉外秘書、市場行銷等。同時,在校期間還必須學習多種現代化技能,如外文打字、微機套用、禮賓禮議、現代公關外貿函電、書法、小汽車駕駛。
正像一些專家指出的那樣,21世紀有三個通行證,一是外語、二是微機、三是汽車駕駛。我們用超前長遠的戰略眼光創立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與專業和現代化技能培訓合而為一的高等教育模式,大大豐富了高等教育的內崐。這么一來,我們一批又一批適應國內外市場經濟高速發展需要的複合型人才從我們這個學院就自然而然地就造就出來。他們不僅有國家承認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畢業證書,而且有學院頒發的專業和技能資格證書,既會外語又懂專業,還掌握多種現代化技能,走向社會,非常實用,用人單位非常歡迎,我們畢業生足不出戶就被搶聘一空,這十多年來已成為事實。許多用人單位年年來要人,尤其是一些三資企業非常歡迎我們西安翻譯培訓學院這些多才多藝的多面手,只要一說是西安翻譯學院的學生就刮目相待,我們的牌子正是在素質教育這塊磨石上打磨出來的,而且越來越耀眼。就拿該院今年畢業近2000名學生來說,在臨畢業前兩個月的五月底,就被上門的168家三資企業聘走了97.3%。在全國就業難的情況下, "西譯"連續第十年取得了推薦的滿堂紅。
丁祖詒丁祖詒

發展民辦教育

我國的民辦教育,過去稱私學,它源淵流長,從古代春秋時期的孔子一直到南宋的朱熹,再到近代的武訓陶行知等,在我國悠久的民學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的偉大的教育家,他們曾輝煌於世界。而從解放以後,民辦教育由於受計畫經濟及"極左思潮"的影響,一度曾被取締,在那時即使是國辦教育,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發展。自從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後,才使得我們民辦教育得到復甦。民辦教育得到這十多年來的發展。已經開始由起步階段步入今天民辦教育的春天,這個機遇應當說是非常難得的。當前我們發展民辦教育有一個很好的背景,同時,也因為過去曾是一片荒涼的處女地,從而它就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為什麼說它充滿生機和活力呢?因為我們國家人口眾多,有近13億人口這個大背景,國民素質的整體水平還比較低,需要接受教育的人人數龐大,這個"未來的工程"單單靠國辦教育的發展是遠遠不能滿足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對人才需求,這個擔子必然落在民辦教育的肩上。因而社會上也就湧現出一大批民辦學校。我們不是沙烏地阿拉伯沙特是很富有的,它的國策規定每一位家長必須把他們的孩子送進大學受高等教育,如果不接受高等教育,不送孩子上大學家長就要受到處罰。這主要是他們很富有,人口又少。而我們現在民辦教育發展到今天,恰恰在這個概念上存在著一個誤區,就是以為我們是處在"初級階段",經濟較落後,國家又沒有能力拿出那么多錢發展高等教育,因此,將發展民辦作為權宜之計。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國家富有了,就可以不需要發展民辦教育呢?我們說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人家美國很發達,日本也很富有,但是他們民辦教育至少是和國辦教育並駕齊驅的,甚至超過了國辦教育。美國最有名的是私立"哈沸"大學,它名列美國大學的榜首;在日本最有名的是私立"早稻田"大學,它也名列日本所有大學之首。這些富有的國家民辦教育尚且超過了國辦教育,更何況他們的人口還比我們少得多,這應該說是給了我們一個樣板。我們應該從長遠著眼,我們並不是因為經濟暫時落後才讓民辦教育發展,民辦教育必然會作為主角進入一個輝煌的時期。
丁祖詒丁祖詒
發展民辦教育是人心所向。我們現在處於獨生子女年代。 那么多家長,那么多獨生子女,那么多高中畢業生考不上大學,幾乎占到二分之一,這么多學生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失去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家長既不甘心也不忍心自己的子女停留在高中畢業的水平上。而未來要求我們的學生更要適應現代化的發展,若還停留在中學水平,將成為"現代文盲"。現在落榜生與日俱增,長期流落社會也會對社會產生一些不安定的因素,我也相信這些落榜生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也應該接受未來的挑戰和擔負起這個造就"第二希望工程"的使命,這就是我對民辦教育的看法和前景瞻望。
丁祖詒丁祖詒

寄語年輕人

我要對3部分年輕人說3句話。第一,不要因為一次的高考失利就認為前途渺茫,條條大路通羅馬。曾經有這么一句名言:厄運給我們帶來了痛苦、更帶來了新的機遇。當年我也是落榜生(主要是因為政審不合格),一時很苦悶,感到自己一下子從理想峰巔墜入到殘酷深淵,但自己經過左奔右突,又選擇了不斷進擊的路,付出了比常人艱苦百倍的代價,終於又站在大學講台上,這些戲劇性的變化,是逃避現實的人不可能體驗到的,只有勇敢地進入社會,在社會中闖蕩一番,才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機會,機會是用苦換來的,不付出陣痛不可能分娩出機會。正如作家柳青所說:"人生關鍵時刻,就是一兩步",若自暴自棄,就會失去人生的許多機會。每一位成功者在人生道路上邁出的堅實的一步,幾乎都是在最為緊要的時刻,在最為風聲鶴唳的時刻。正是這樣,他們挺了過來,抓住機會和命運抗爭,才使人生在"山重水複"之後便又"柳暗花明"了。毋庸置疑,在這個處處渲染成功充滿種種誘惑和競爭的喧囂時代,每個年輕人心中都裝著自己美好的夢想,都有一張自己構想的人生藍圖,懷揣著這夢想的藍圖,他們就會踏上苦苦圓夢的征途。我們學院只會讓他們歡呼,不會讓他們沮喪。因為我們有實力有信心使他們在這裡成才。
丁祖詒丁祖詒
第二,廣大在校生,加入了翻譯學院就要把這條路走到底,堅定信念,學到知識,學會做人,就會無往而不勝,我們將學費用在改善教學條件上。
第三,給予我們的畢業生,你們已經投入社會,要有社會精神,要在工作中有創新精神,努力克服一切苦難,同時,在你們需要幫助的,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的時候,學校永遠是你們堅強的後盾。

人物作品

圖書簡介

《名人眼裡的丁祖詒》:七個章節,24萬字,文章集納了社會各方名仕賢達為丁祖詒先生各種文章和人格的經典評述。其中不乏大師級人物,有世紀老人冰心的殷殷希望,有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的正義吶喊,有馮亦代黃宗英的援筆飛文,有李瑛、鄧友梅、周而復張勝友陳忠實雷抒雁、李西凡、張契等近百位文藝、教育、思想、社科的各界名人對丁先生的文論的灑落起風霜的評介和激勵。
丁祖詒丁祖詒
由《太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名人眼裡的丁祖詒》一書,於3月16日在《西安嘉匯漢唐書城》舉行了隆重的首發儀式和簽名售書活動。

首發簽名

3月16日下午一點半鐘,在西安嘉匯漢唐書店四樓會議廳,《名人眼裡的丁祖詒》一書首發暨簽名儀式隆重舉行。早早地趕來參加《名人眼裡的丁祖詒》首發暨簽名儀式的嘉賓著名評論家、作家李星和丁院長攀談起來。
丁祖詒丁祖詒
丁院長在最後講話中說:
“本書真正的主人公,應該是生花妙筆的名人諸子大家、編者、出版社甚至是投身於民學的廣大學子和家長,是他們,傾注了對中國民辦教育的真情和眷戀。
我只不過是一塊為民學破土發芽而生就的鋪路石,一員為民學吶喊呼號的司號手,一個甘願弓起脊樑讓萬千有志青年攀登成材的人梯,一把為民學公平性而勇於出鞘的利劍”!
他動情地說:“在我有生之年,我和我的戰友們還要繼續為中國民辦教育鼓與呼, 直到實現教育領域中民辦與公辦真正平等的‘共產主義’!”
快到下午二點鐘時,丁院長才從漢唐書局四樓,參加完首發儀式,剛來到一樓大廳外臨大街的門前小廣場,等候簽名的熱心讀者已經左三層右三層地將廣場圍了個水泄不通,亂中卻又自動地排成了幾條長龍,他們紛紛對簽名售書的主角丁祖詒鼓掌致敬,丁院長更是向熱心讀者招手致意。 待報幕員的高音喇叭響起,宣布我國著名民辦教育家丁祖詒簽名售書活動正式拉開序幕,丁院長揮灑起手中的濃墨為第一名讀者簽上了既鋼勁有力又龍飛鳳舞的名字,接著一個個,有序地進行著。
丁祖詒丁祖詒
趕來首發和簽名儀式的,不乏有西譯學子、學生家長、西譯歷屆畢業生和慕名專程而來的熱心讀者。

人物評價

民辦教育大無畏的開拓者
教育家丁祖詒
西安翻譯學院創始人,著名民辦教育家丁祖怡教授昨天因病去世,丁院長是中國民辦教育大無畏的開拓者,丁先生以過人的勇氣、智慧和引領了陝西民辦教育過去20年的發展。
行動改變命運
作家崔道怡
丁祖詒先生是我的老鄉,我們都是共飲湖水的人,基於這種情況我一定要發言,儘管你現在已經在陝西落戶了,但是你的根還在江蘇,還在蘇北,我也感到蘇北人到陝西的西安,而且做出這樣的事業,而且能夠引起這么多的專家,這么多的朋友重視,我也感到光榮。
我覺得丁祖詒同志他的愛心促使他做出這樣一個驚天動地的事業,因為我們長期在關注中國的教育,我們感覺它存在很多的弊病,好多的學子由於考試差幾分結果不能夠擺脫自己那種不幸的命運,還在原來的地方掙扎,丁祖詒同志用他自己這樣一種愛心,他就說我給你加一把火,差幾分加一把火。
學習的榜樣
作家鄧友梅
我覺得一個知識分子在中國這片土地上,埋頭苦幹,能夠開創這樣的成績,得了成績以後大家說著名教育家怎么怎么樣,這個並不驚人,驚人的是在著名教育家之前,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有什麼苦自己咽在肚子裡,這個精神我覺得是偉大的。而且我覺得在我們中國知識分子當中,應該這么說,是繼承和發揚了中國歷代文人最優秀的東西。這個特點,大家都各自有一點,但是光各自有一點不行,還要把它集中發揮出來。
我覺得首先我們敬重的是丁祖詒的為人。他的事業的成功,包括他這本書的出版是他事業的一個說明,而且這個說明非常完美,我覺得他本人用行動所創造的“作品”,不是文字的“作品”,我覺得不僅僅要感動我們這一代人,而且要感動幾代人,太不容易了。
生命實踐成正果
著名評論家蕭雲儒
我覺得丁祖詒先生他年齡比我略大一點,他的命運是很曲折的,是那個時代造成的。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給他提供了很大的歷史環境,使得他的生命發出了我們這代人很少見的光彩。
我讀他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丁祖詒先生實際上寫了“三”本書。
丁祖詒是教授,能夠在實踐當中培養出這樣的組織能力和精神上的號召力,這的確是傳統知識分子所沒有的,所以我覺得這兩個主角在他的書裡面交融的非常好。
西譯模式值得參考
作家舒乙
我在辦文學館期間,還辦過兩個學校,都是私立學校,受盡了苦難,所以我今天非常崇拜祖詒的成功,他是辦民辦教育的一個成功人士,我是辦民辦教育的失敗人,所以我對他第一是表示非常的祝賀、表彰,也表示非常的羨慕。
當代教育發展的心途徑
作家何建明
我想我們看待丁院長的創業,看待丁院長對教育的這種追求,還有看待我們西安翻譯學院這樣的辦學的模式,應該要轉換一種觀念,就是看待中國的民辦教育要用我們今天看待民營經濟發展,在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的未來的意義,以及在中國未來現代化進程當中的意義的觀念,我們才有可能真正認識到丁院長所追求的事業以及這個學校對中國教育的意義,如果不是從這一點,我們還不能認識到我們整箇中國的教育的未來發展的趨勢和我們丁院長他所追隨的那種價值所在。我是寫報告文學的,寫教育的也很多,有人讓我寫新中國的新教育,還有包括舒乙老師他們探索的這種,包括很多教育家都在探索中國的教育到底如何走向,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多有識之士都在探索。那么丁院長他這種教育模式已經給我們提供了非常有意義的價值。
對中國教育的革命性衝擊
詩人鄭介甫
我認為丁院長他所從事的事業是對中國教育制度的一場革命性的衝擊,這個衝擊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辦一所大學的意義。當然現在民辦大學遍地都是,但是在丁教授當時辦大學的時候,面對的是制度方面的障礙,資金方面的障礙,以及不被社會認可,所以這種意義很可能會在一百年以後才會引人矚目,我們只是對丁教授的作品評論評論,我覺得可能三五十年一百年以後,會對丁教授做出一個很深刻的,很高層次的評價。
我覺得丁院長是教育工程師,實踐的工程師。有些人對丁老師存在誤解,認為辦大學是賺錢,其實不是,一所大學要維持下去要有很多投資。我覺得丁老師文集裡面所有的論文、他的演講稿、他的詩文,激情澎湃,是苦難的積澱和呼喊。與其說是文書,不如說是我們教育和改革的先行者,一個吶喊者,至少我是這么認為的。
堅持鑄就成功
詩人蔣巍
我讀丁先生的文集,我想到三句非常具有文學感覺的話,我想贈送給丁先生:丁先生是以不可遏制的激情記錄教育,是以不可阻擋的鋒芒記錄社會,是以不可磨滅的光彩記錄歷史。這就是我讀我們丁先生的這部文集所留下的非常深刻的印象。進入教育我想我們在文集當中看到,丁先生當年扛著面袋子的照片,一幅儒家的學者風采,包括帶有老闆的氣質,那個時候整個一個農民工,我們也看到了他的西譯這個學院的起源,是在那樣一個簡陋的環境讓我們感嘆丁先生創造了奇蹟,創造了教育的奇蹟。

人物軼事

2007年4月16日,西安翻譯學院訴《北京科技報》和方是民(方舟子)名譽侵權一案,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維持了2006年11月14日西安市長安區人民法院的一審判決,作出了方舟子敗訴向原告道歉賠款的終審判決。至此,西安翻譯學院訴方是民(方舟子)名譽權案件,獲得了終審的勝訴。
丁祖詒
丁祖詒
判決生效後,十天內,如北京科技報社和方是民[方舟子]不予以公開道歉,為西安翻譯學院和丁院長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並執行賠款義務,西安翻譯學院將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2005年7月和8月,《北京科技報》和方是民[方舟子]分別發表文章,對西安翻譯學院以及丁祖詒院長進行人身攻擊。文章連續在《北京科技報》兩次發表,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西安翻譯學院為了挽回影響,委託律師要求北京科技報社予以調查,並在調查的基礎上,為西安翻譯學院恢復名譽。
但《北京科技報》並未進行調查,而是支持方是民[方舟子]的一面之詞,對西譯再次詆毀,並在二審訴訟中書面表示:在此事中,不願意調查西安翻譯學院。
西安翻譯學院被迫採取了法律手段,經過一年零八個月的兩級訴訟,終於為學院恢復了名譽。西安翻譯學院表示,雖然經濟損失沒有得到完全賠償有些遺憾,但西譯人更在乎自己的名譽。

文集研討

3月31日,由中國現代文學館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中國散文學會聯合主辦的《丁祖詒文集》首發暨研討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文聯副主席李瑛,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鄧友梅、張鍥,全國政協文教衛委員會副主任王巨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博物館學會會長舒乙,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勝友等出席,閻綱周明何西來雷抒雁等眾多評論家、作家以及多家媒體也悉數到場。同時,李瑛、鄧友梅為文集首發揭幕,中國文學館常務館長李榮勝代表中國現代文學館接受了丁祖詒的簽名贈書,該書已被中國現代文學館館藏。
研討會上,來自各界的專家學者踴躍發言,對《丁祖詒文集》的出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對丁祖詒及其西安翻譯學院成功的辦學實踐表示肯定,認為他的文集是一部“記錄教育、記錄社會、記錄歷史”的大作。

與世長辭

2012年3月12日下午,西安翻譯學院網站發布訃告:
我國著名民辦教育家、中國民辦教育開拓者西安翻譯學院董事長丁祖詒教授於2012年3月12日13:50在西安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享年73歲。
丁祖詒教授告別儀式於2012年3月16日8時30分,在西安市三兆殯儀館長安廳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