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澤民

丁澤民(1919~2014)男,江蘇省江都縣人,中醫痔科專家。“丁氏痔科”第八代傳人。曾任南京市中醫院全國肛腸醫療中心主任中醫中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首任會長、終身名譽會長等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基本介紹

  • 人物名:丁澤民
  • 主要成就:“丁氏痔科”第八代傳人
  • 代表作品:《丁氏痔科學》
  • 擅長:肛腸科
  • 出生日期:1919年
  • 逝世日期:2014年
  • 出生地:江蘇省江都縣
主要經歷,著作,學術內容,臨床套用,軼事典故,1. 治癒美籍華人30年位複雜性肛痰,2. 為研究止痛方法,親身試藥,後世影響,

主要經歷

丁老出身於中醫世家,幼承庭訓,16歲起隨父著名中醫丁輔庭行醫,後又拜師於兩淮官醫朱霞林門下,系統學習中醫內科知識。1943年丁老離家到揚州行醫,1945年又輾轉來到南京,1948年就讀於國醫專科學校(國醫館)。在國醫館,丁老系統地學習了有關祖國醫學的基本理論和臨床的基本技能,畢業後在南京地區開辦診所,醫術享譽四方。
1956年,他放棄私人診所的優厚待遇,將祖傳的專科器械和驗方獻給政府,創建了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並擔任肛腸科主任中醫師,1959年出席全國群英會,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又被授予江蘇省、南京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稱號,1980年任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學會會長,1984、1989年兩次獲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稱號,1990年再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並授予“國家級專家”稱號,1991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被聘為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1995年被評為“南京市科技功臣”。1995年任第五屆亞太地區肛腸學術會議大會執行主席。
於2014年7月9日22時25分,因病搶救無效逝世,享年95歲。

著作

他主編完成了《丁氏痔科學》,並在國內雜誌上發表論文40餘篇。

學術內容

丁老早在五十年代就研製改進我國的傳統枯痔藥物,將含砒的枯痔散改為無砒枯痔液,並改進了治療方法,保持了傳統療法的療效,而避免了砒對人體的藥物不良反應,受到衛生部的嘉獎。肛腸科已研製的專科製劑30餘種沿用至今,長盛不衰。
七十年代,他在我國最早將二氧化碳雷射新技術套用於肛腸疾病的治療。八十年代,他又對傳統結紮方法展開了系統的研究,研究出分段齒形結紮療法治療環狀痔及三、四期內痔,成功地解決了術後併發症肛門狹窄、肛管缺損、泄漏分泌物等難題,此項研究成果獲1982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九十年代,他對複雜性肛瘦治療提出利用保留括約肌手術的方法來保護肛門功能的微創治療方法,獲得國內同道的認同、讚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治療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單純西醫治療雖然近期療效較好,但難以迴避使用激素之劑的副作用。丁老在套用整體中藥內服的基礎上,結合局部中藥保留灌腸療法,取得了較為鞏固的療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臨床套用

丁老一向主張微創治療的方法,儘量減少創傷,以保護肛門括約功能。在手術時,就連切口的選擇、大小,他都要考慮到術後對肛門功能的影響。人們用“劍膽琴心”來形容他。手術刀是“劍”,“琴心”則是溫和,是對患者永懷仁愛之心。

軼事典故

1. 治癒美籍華人30年位複雜性肛痰

曾有位美籍華人,患高位複雜性肛痰30年,多方治療無效,輾轉找到丁老。丁老運用切開掛線、脫管的方法治癒患者。患者臨別時激動地說:“您讓我恢復了第二次做人的尊嚴,真是華佗再世,扁鵲重生……。”

2. 為研究止痛方法,親身試藥

肛腸疾病術後疼痛是丁老非常關注的問題。早在60年代,他就開展了中藥止痛藥物的動物試驗,在試驗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礎上,丁老主動提出在自己身上作小劑量穴位注射試驗。誰知突發的毒性反應發生了,意識短暫消失,周圍的同志驚嚇萬分,當他醒來時說:“你們看,我還好,關係不大。”

後世影響

在辨證施治治療痔出血、脫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丁氏“痔血合劑”沿用至今,長盛不衰。丁老在繼承傳統枯痔療法基礎上,研製出礬黃消痔液,提高了安全性,消除了砒霜的毒性反應。他還在傳統結紮療法的基礎上開發了分段齒形結紮療法,在肛漏、炎性腸病、直腸脫垂、肛裂等疾病的治療方面獨具中醫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