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簍油水餃

一簍油水餃

一簍油水餃是是河北省邯鄲市的風味小吃。歷史悠久,民國時期1944年王金堂在河北省邯鄲市洛新街水餃館創製。由於選料精細,堅持用新肉(當天宰殺的肉),配上小磨麻油和上等調味品,精心制餡、包制,成熟後汁包餡,吃時流油,故名。

一簍油1999年被國家國內貿易部評為中華老字號,並榮獲中華金鼎,河北省名小吃等名譽稱號。一簍油店內布局裝修與燕趙文化相結合,酒店內雅間以回車巷學步橋邯鄲市成語典故為名稱,酒店內還裝修有十三縣命名及由來典故等,文化氣息濃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簍油水餃
  • 英文名:A basket of oil Boiled dumplings
  • 主要食材:豬肉,麵粉,醬油,精鹽,味素,薑末,蔥白,香油,鮮湯
  • 分類:水餃
  • 創製時間:1937
  • 創製地區:河北邯鄲浴新大街水餃館
  • 創始人:王金堂
名稱由來,製作方法,所需材料,

名稱由來

一簍油水餃相傳創製人王一香早年與父在趙邯鄲南門外開一肉包鋪。有一天,趙大將廉頗武靈叢台點兵路過南門外時,遙遠聞著肉包香味,廉頗聞著香味趕到肉包鋪店,見食客嘗在嘴裡,贏得了食客的好評,生意大為單位很好。
一簍油水餃一簍油水餃
廉頗購買包子時,包子已賣完(包子發明於三國時期,而非戰國時期)。廉頗說到:“你的案板上的不是包子?”王小兒說:“那是生的,還得蒸。”廉頗說:“那得幾個時辰?”王小兒說:“不到一個時辰。”廉頗一聽心急了,就將案板上的包子統統扔進開水鍋里,不到一會兒,鍋里的包子全部漂起來了。王小兒一聽是廉頗大將軍就毛了,趕緊把煮熟的水包端上,廉頗吃完後連聲叫好:“真是一咬一口油,真香”。
從此,王一香就把包子鋪改為“一口油”水包館,生意更加紅火。李氏後人繼承了“一口油”的精心製作,成品汁液豐富,包裹餡心,吃時流油,後在北宋年間改為“一簍油”,傳至至今。

製作方法

1、將豬肉絞成餡,加入醬油、精鹽、味素、薑末、鮮湯拌勻上以勁,把蔥白(剁碎)與香油一起放入拌勻成餡。
2、麵粉倒入盆內,加清水和成麵團,放案板上搓條,揪劑,擀成皮包上餡。
3、水燒開,下入水餃,中間點兩次涼水燒開,水餃熟後撈出即成。

所需材料

精豬肉3500克,麵粉5000克,醬油150克,精鹽70克,味素10克,薑末100克,蔥白250克,香油250克,鮮湯適量。
一簍油水餃一簍油水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