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得救永遠得救

“一次得救永遠得救”(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 Preservation of the Saints, Eternal Security,亦稱“聖徒蒙保守”或“聖徒的堅忍”)是源於基督教神學理論之一,指如果一個人相信耶穌基督得救以後,他便可永遠得救,不管將來做了什麼事或不再相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次得救永遠得救
  • 外文名:Perseverance of the saints
  • 提出者加爾文
  • 別稱:聖徒蒙保守
  • 信仰:基督教
介紹,反對觀點,爭論,

介紹

基督教神學一向秉持這觀念為的教義,然而這觀念並非直接源自《聖經》,是源自基督教神學家加爾文(1509-1564年)對於對經文之主觀理解所衍生的神學觀,屬“五點加爾文主義”(Five-Point Calvinism)之一。
關於此神學觀念的闡釋,大體上被認為有如下兩點:
1. “神會運用其大能保守信徒不失腳。人的本性是要偏離神的,但神卻施展大能來保守著,直到永生。保守,它的英文(Preservenance)也可譯作‘堅忍’。因此,聖徒的堅忍就是聖徒竭力的工作中,神的保守,不是說,聖徒能懈懶追求聖潔。”
2. “堅忍是神的大能的工作,叫你到死那天,仍能在救恩里。”

反對觀點

羅馬天主教曾頒布了以下的命令:“如果有人說,一但稱義便不會失去救恩,因此,跌倒犯罪的人從來就沒有稱義過!這人是可咒詛的”(天特會議
阿民念派也曾作出類似的聲明:“一個重生得救的人,因為忽視救恩而犯罪使聖靈憂傷,將會完全離道,至終從恩典中墮落到被棄的光景。”(雷蒙史全特斯會議 Conference of Remonstrants)阿民念派主要的論點是:神若“勉強”人堅持到底,就與人的自由意志有所矛盾。

爭論

“一次得救永遠得救”論成為基督教內爭論焦點,可能有以下成因:
1. 源於對“一次得救永遠得救”一詞在定義或套用上存在的差異。
2. 從理解聖經章節的全面性上衍生的差異。
3. 由不同的聖經譯本所衍生的差異。
4. 源於質疑加爾文本人的信仰是否“純正”,從而衍生對其教義的不信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