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幣

一分幣

一分幣是指國家發行的一個貨幣單位,我國主要的一分幣有紙分幣和硬分幣2種,紙分幣現在已經不在市面流通。一分錢通常是世界各國貨幣中最小的面值,很多人會認為,一分幣微不足道,但在特定階段,一分幣對健全國家貨幣制度,促進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分幣
  • 外文名:One cent
  • 發行時間:1955年3月1日
  • 類型:紙幣與硬幣
概述,材質特點,紙分幣,硬分幣,傳說寶貝,“四小龍”,“五大天王”,相關報導,

概述

一分幣是指國家發行的一個貨幣單位,我國主要的一分幣有紙分幣和硬分幣2種。一分錢通常是世界各國貨幣中最小的面值,很多人會認為,一分幣微不足道,但在特定階段,一分幣對健全國家貨幣制度,促進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在收藏領域,許多人為了幾枚奇特的一分幣花了不少精力與財力。

材質特點

紙分幣

我國主要的一分幣是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中的紙分幣和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硬分幣.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套人民幣是在第一套人民幣的基礎上於1955年3月1日開始發行的。1955年3月1日公布發行的第二套人民幣共10種,一分的紙分幣就是其中一種,有無號紙分幣和有號分幣。

硬分幣

鋁質硬分幣鋁質硬分幣
發行紙分幣同時,為便於流通,國務院發布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發行1分、2分、5分三種鋁質硬幣,與紙分幣等值流通。紙分幣從2007年4月1日起停止流通。而隨著第五套人民幣的推出,鋁質硬分已“淡出”流通市場。
美國1993年林肯一分幣,是從1909年紀念林肯誕生100周年開始發行版。正面是美國總統林肯頭像,1958年以前背面圖案是谷穗環繞著“ONE CENT”字樣,1959年以後改為林肯紀念堂。材質為青銅(銅95%,鋅5%)。到目前為止,我國一共發行了3大系列的硬分幣:第一是1955-1992年一二五分硬幣,第二是1993-2000年發行的套裝硬幣,第三是2005年至2011年所發行的一分硬幣。2001年至2004年不知是什麼原因,未發行硬分幣,從2005年又開始發行一分硬幣,到2013年一共發行9個年份的一分硬幣,每年一款, 9年相連,這九枚一分硬幣被錢幣收藏愛好者稱為新世紀的九小金剛,也稱為“福幣”。由於一分硬幣幾乎已沒有流通意義,絕大部分新發行的一分幣直接流入了收藏界。由於流通量極少,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國家依然在鑄造小小的一分幣。
美國曾出現過3次引起很大轟動的一分幣事件。第一次發生在1942年,當時正值“二戰”,美國銅材奇缺,不得不暫停生產銅質一分幣,改用鐵質,美國生產銅質一分幣有100多年歷史,惟有這一年例外,而且數量不多,由於它與眾不同,竟然身價百倍,成為錢幣收藏熱門,價格遠遠超過了銅質一分幣。美國第二次、第三次一分幣事件分別發生在1955年和1972年,這兩年美國生產一分錢的造幣廠,在打制工作母模時,各有一副銅模出現微小錯位,生產調試模具和檢驗的工人又疏忽漏檢,打出了一批疊印的一分幣。這兩種一分幣的價格因此上升了一萬倍,真是“造幣廠的失誤造就了收藏者的財富”。
中國內地一分幣珍品出現在1981年,這一年我國流通幣比較豐富,人民銀行沒有發行一分幣,但為了滿足旅遊紀念的需要,上海造幣廠特製了5000枚一分幣,專門裝幀配套後投放市場。由於5000與上億流通幣的比差近萬倍,1981年一分幣竟成了現代幣皇后,價格上漲7萬倍。
香港的一分幣又稱為一仙,1941年英國當局生產了500萬枚一仙流通幣裝船運往香港,不料途中該船被戰火截擊沉沒,船上裝的500萬枚一仙幣全部沉到海底,事後英國當局也沒有採取補救措施。就這樣,先期在香港見到的絕少數的1941年一仙硬幣,很快成了收藏家的爭奪目標,2013年這枚硬幣的市場價為2.5萬港元。
隨著第五套人民幣的推出,鋁質硬分幣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少,硬分幣已“淡出”流通市場,極為少見。
據了解,偽造手段主要是改刻:有的將1984年1分、5分硬幣中的“4”改刻為“1”,變成1981年版;有的將1989年2分、5分硬幣中的“9”改刻為“0”,冒充1980年稀少版等。

傳說寶貝

“四小龍”

1955年 1分
1957年 1分
1992年 1分
1992年 2分

“五大天王”

1979年 5分
1980年 2分
1980年 5分
1981年 1分
1981年 5分

相關報導

市內銀行稱,央行2006年9月發布公告,決定從2007年4月1日起,停止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在市場上流通,具體券別是1953年版的5分紙幣、2分紙幣和1分紙幣。
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至今,我國先後發行了5套人民幣,由於第三、四、五套人民幣均未發行紙分幣,所以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的退市,標誌著紙分幣徹底退出市民生活。
若市民持有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自公告指日起可到央行指定的金融機構進行兌換。此外,第二套人民幣的硬分幣繼續流通。
市民很少去兌換
“你是第一個來諮詢兌換紙分幣的市民。”2007年3月30日下午1時許,當記者以市民身份諮詢紙分幣情況時,重慶建行南坪支行騎龍儲蓄所工作人員稱,以前沒有市民到該行兌換紙分幣,也沒有市民拿角幣換紙分幣。
建行重慶分行人士稱,從2006年10月1日開展紙分幣退市的兌換工作至今,很少有市民拿著紙分幣前去兌換,即使有也是少量的殘缺紙分幣。中行重慶分行人士也證實,現很少有市民前去兌換紙分幣。
“家裡的紙分幣加起來不足1元,不值得專門往銀行跑一趟。”南坪黎女士的說法,代表了很多市民的心態。
跑遍全城換紙分幣
“我專門到銀行以整換零,跑十多個網點都落了空。”錢幣收藏愛好者李先生稱,他昨天專門到市內各銀行網點兌換紙分幣,跑遍了解放碑、南坪、觀音橋等地的銀行網點,都沒有實現願望。
中行重慶分行人士稱,市民想“以整換零”獲得紙分幣不易,因為各銀行也缺紙分幣,一方面央行不再給各商業銀行配送紙分幣,另一方面銀行又沒回收到紙分幣。據了解,現以分幣算賬的交易很少,只有銀行計息時會用到分幣。
同是紙分幣價值大不同
紙分幣即將退市,不少市民起了收藏心。從主城各收藏品市場傳來的訊息顯示,同樣是紙分幣,價值卻大不相同。
與紙分幣打交道較久的市民都記得,第二套人民幣中的紙分幣,發行存在兩個不同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1953年到上世紀80年代初,紙分幣全部印有羅馬冠字頭和7位阿拉伯數字,俗稱“長號碼紙分幣”。
第二階段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紙分幣發生了微小的變化,取消了7位阿拉伯數字,只保留了羅馬冠字頭,俗稱“無號碼紙分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