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與道文化

《道德經》與道文化

《<道德經>與道文化》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海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經》與道文化
  • 作者:金海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
  • ISBN:978703050792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該書借釋義《道德經》、講解道文化,用道文化哲學指導做人做事。筆者認為,道文化涵蓋了陰陽學說的哲理,施政應客觀作為的哲理,軍事思想的哲理,自然客觀規律的哲理,實踐檢驗真理的哲理等。
中醫學與道文化哲學有著緊密的聯繫。道文化認為養生需要心理上的平靜,平靜生活是保持長久健康的基礎,提出無死地、不強行的思想。死地是指絕境,在這裡引申為困境,就是能預見困境而去提前避免的意思。強行是心理上的強行,道文化認為弱而趨向強,而強行則必然趨向弱,這是不符合道的,所以強行則必然早衰,不符合養生之道。心理上的平靜是用道文化哲學智慧創造的,這是保證長久健康的基礎。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道的概念及基本內涵
第二章對立統一是事物普遍存在的客觀規律
第三章不尚賢,按客觀規律辦事
第四章道是萬物的本原
第五章追求無私、平靜、平衡、核心的道文化思想
第六章陰陽是解析萬物奧妙的兩扇大門
第七章追求永恆的道文化思想
第八章處下的道文化思想
第九章不欲盈,適可而止的道文化思想
第十章主導而不主宰的道文化思想
第十一章思想是器物功能的本源
第十二章捨棄表面取核心
第十三章追求無患身心的道文化思想
第十四章不用她(道)看不到、摸不著,使用她(道)卻確實存在
第十五章實踐道要有恐畏、恭敬、開放、樸實、心胸開闊的態度
第十六章陰陽的相互轉化規律是萬物生命的永恆規律
第十七章堅守信念是實現真理的必要途徑
第十八章真理被壓制的時候是無謂的仁義和小聰明興起的時候
第十九章摒棄小聰明、施政仁慈、施政無私
第二十章高明施政目的是使民眾無憂慮
第二十一章本源和永恆
第二十二章婉轉表達則是基於周全的考慮
第二十三章持久和信念
第二十四章不自然的行為不可長久
第二十五章陰陽規律即自然客觀規律
第二十六章厚重和平靜
第二十七章善惡之間的師徒關係
第二十八章陰陽的不可分割性
第二十九章去掉安樂、奢侈、傲慢
第三十章道文化思想對待軍事的態度
第三十一章道文化對待軍事行動及其珍愛生命的態度
第三十二章知止則是新的開始
第三十三章一切從自我完善中出發
第三十四章大道從小從細做起
第三十五章實行道,人民獲得公平和安泰
第三十六章軍事思想的實踐與軍民之間的魚水關係
第三十七章施行法治和防止貪慾
第三十八章處其實而不居其華的思想
第三十九章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第四十章道的思想常與常人普通想法相反
第四十一章善於給予而獲得成就
第四十二章強行者最終必敗
第四十三章善於在實踐中發現客觀規律
第四十四章知足、知止是長久之道
第四十五章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平靜的心態
第四十六章常知足則獲得恆久滿足
第四十七章哲理是深入認識事物和自身成就的要素
第四十八章濃縮知識,產生核心認識
第四十九章一切為人民的道文化思想
第五十章養生的關鍵在於避免和擺脫困境
第五十一章道文化對自然生命規律的認識
第五十二章道文化的本源思想
第五十三章施政者極端主義思想的危害
第五十四章從了解自己出發
第五十五章陰陽調和是健康長壽的基礎
第五十六章捨棄表面的親疏、利害、貴賤
第五十七章施政正直和客觀作為
第五十八章從整體觀念出發分析問題
第五十九章重農事是治國之本的思想
第六十章人民的支持是施政的核心基礎
第六十一章海納百川故稱其為大
第六十二章挽救和包容是為了共存
第六十三章細節決定成敗
第六十四章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第六十五章小聰明和大智慧
第六十六章善於服務民眾者得民心
第六十七章聖人三寶:愛、自我約束、不脫離民眾
第六十八章不爭而用人之力的領導者
第六十九章軍事行動戰勝的因素
第七十章道文化指導人們發現無限的價值
第七十一章實事求是的思想
第七十二章社會和環境變故中懂得自知、自愛
第七十三章循著客觀規律獲得勝利
第七十四章依法治國的思想
第七十五章施政者貪慾與民眾饑荒的關聯
第七十六章柔弱勝剛強的思想
第七十七章人世間的兩極分化與道文化追求的平衡
第七十八章合於正道的話好像與常人想像相反
第七十九章以德報怨的思想
第八十章原始部落社會與道文化追求的社會平衡
第八十一章觀人、做事的道文化哲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