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北京慈善與公益事業

近代北京慈善與公益事業

《近代北京慈善與公益事業》是2019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熹、楊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代北京慈善與公益事業
  • 作者:袁熹、楊原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4月
  • 頁數:289 頁
  • 定價:7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34216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近代北京慈善與公益事業》是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的基礎上,經過努力修訂而成《近代北京的慈善與公益事業》一書。該課題研究的是清末民初這一時段內,北京的慈善公益事業從傳統濟貧方式,向“教養兼施”使貧民獲得自食其力能力的近代慈善事業發展的歷程。這一時間段經歷了清末和民國初年兩個不同性質的時代,還經歷了北京市政管理機構的創建、發展、成熟。慈善事業也從以政府為主導,到社會各類慈善組織積極參與,共同為主導的過程。慈善範圍也從過去簡單的施粥、平糶等措施,逐漸拓展到工商經濟、文化教育、金融、醫療衛生、婦女解放等各方面。因此從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來說,需要大量的資料和文獻支持。這不僅需要查閱政府檔案文書,而且還需要查閱大量的報紙雜誌、社會調查和名人傳記、私人文書,其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除作者的努力外,還有幸得到了蘇柏玉、黃智輝、劉瑩、丁玉鳳、李雪、姚婷、田妍、丁培嬌、張軻、王楊梅、劉華、肖瑞寧等同學的大力協助,不僅幫助查閱了資料,還參與了部分章節的撰寫。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傳統的救濟模式
一 清代北京的空間結構與管理模式
(一)北京的空間結構
(二)京師層級管理模式
二 清政府對京師貧困人口救濟的重視
(一)政府實施救濟的理念
(二)政府對城市貧民的救濟
(三)政府對外來進京饑民的賑恤與管理
(四)設定順天府專項備荒經費
(五)支持和鼓勵民間興辦慈善事業
第二章 晚清北京慈善事業的轉型
一 日益惡化的社會環境
(一)京畿地區連年的兵禍、災荒
二 貧困人口日益困擾北京
(一)八旗生計日益困頓
(二)貧困人口激增
(三)大批流民湧入京師
三 濟貧理念從傳統走向近代
(一)工商業的發展奠定了新型慈善事業的經濟基礎
(二)西方社會救濟思想的傳播以及教會的濟貧活動
(三)南方士紳義賑活動的影響
(四)有識之士及政府濟貧理念的轉變與實踐
第三章 晚清政府主導的近代慈善事業
一 內外城巡警總廳負責城市管理
二 新型官辦慈善事業
(一)傳技藝——工藝局、教養局、習藝所
(二)更加廣泛的慈善事業
三 舊有機構的革新及傳統措施的繼續使用
(一)常設的收容、賑濟機構
(二)以工代賑等其他救濟形式
第四章 晚清民間興辦的各類慈善公益事業
一 晚清民間慈善組織和活動
(一)中國婦人會
(二)中國婦女會
二 民間多種多樣的慈善活動
(一)社會救濟中的義賑
(二)興辦工藝局和貧民工廠
(三)興辦女學、義學
(四)讀報處和講演所
(五)興辦粥廠、修建道路等慈善公益事業
三 政府與民間慈善活動之關係
……
第五章 民國初年政府主導的慈善事業
第六章 民國初年民間慈善組織和社會名流的活動
第七章 民國初年民間廣泛的慈善活動
第八章 國民政府時期政府的慈善公益事業
第九章 國民政府時期民間慈善公益事業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