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市志·計畫管理志》第三十卷

《蘭州市志·計畫管理志》第三十卷

《<蘭州市志·計畫管理志>第三十卷》是蘭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蘭州市計畫管理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蘭州市志·計畫管理志》第三十卷
  • 作者:蘭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蘭州市計畫管理志編纂委員會
  • ISBN:978-7-311-03022-3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蘭州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11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蘭州市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思想,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全面、系統、實事求是地記述蘭州自然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蘭州市志 計畫管理志
蘭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現任成員名單
曾任成員名單
《蘭州市志》學術顧問
《蘭州市志》主編、副主編、編輯
蘭州市計畫管理志編纂委員會
《蘭州市志·計畫管理志》編輯人員
曾任編纂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
《蘭州市志·計畫管理志》編輯人員
曾任編纂委員會主任、副主任
《蘭州市志·計畫管理志》編輯人員
《蘭州市志·計畫管理志》終審委員會
圖片
國內生產總值
三次產業比例
固定資產投資
財政收入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物價指數
人均收入
蘭州現狀鳥瞰圖
蘭州中山橋夜景
我軍的炮火封鎖敵軍惟一的退逃之路一蘭州黃河鐵橋
我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部隊進入蘭州市區
20世紀50年代前的蘭州黃河段在每年冬天結冰,可謂蘭州一冬景
1875年的蘭州城樓、水車、民居、浮橋。如今這裡是十里濱河大道,蘭州著名的遊覽區。
1952年毛澤東為天蘭鐵路通車題詞
1952年10月1日,天蘭鐵路通車,激動的各族人民在通車的火車前留影。
50年代的蘭州車站
蘭州車站
拆遷拓寬建成後的慶陽路
拆遷前的舊城一隅
改革開放前的蘭州市景
蘭州市城關區慶陽路
蘭州市西固區化石城一角
蘭州自來水總公司廠區一角
發展中的蘭州雁兒灣污水處理廠
過去,秦王川農民吃水要靠人背驢馱
皋蘭縣西岔電力提灌工程總乾渠—泵站
榆中縣三角城電力提灌工程總乾—級渠陰山磨渡槽
永登縣境內的“引大入秦”水利工程莊浪河渡槽
蘭州重離子加速器
蘭州亞歐商廈
新建的小西湖立交橋夜景
蘭州市城關區東方紅廣場
城關黃河大橋
黃河水車
白塔寺風光
五泉山雪景
新建水車博覽園
2000年建成的位於南關什字的中匈國際友好大廈
2000年至2002年改擴建的蘭州火車站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建成的位於東方紅廣場東側的國芳百盛大樓
改革開放後建成的蘭州東部綜合批發市場
2001年建成的位於黃河蘭州馬灘——營門灘段的黃河上游第一座現代化斜拉橋——蘭州銀灘黃河大橋
2006年建成的蘭州石化公司乙烯生產裝置
2001至2003年建成的蘭州石化年產300萬噸重油催化裝置
1992年投資300萬元改造的位於西津中路的友誼飯店前樓
市計畫委員會1988年編印的《蘭州市國土資源》,全書100萬字
市計畫委員會1997年編印的《蘭州跨世紀發展藍圖》,全書60萬宇
2000年8月舉辦的第九屆中國蘭州投資貿易洽談會合作項目簽約現場
總序一
總序二
凡例
編輯說明
目錄
概述
大事輯要
第一篇 計畫編制與執行
第一章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1949年—1952年)
第一節 國民經濟恢復任務
第二節 接管和改造舊經濟
第三節 集中統一的經濟體制
一、經濟計畫管理集中統一
二、財政統收統支
三、工資體制集中統一
第四節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成就
一、土地改革與農業生產
二、工商業生產
三、城市建設
四、文教、衛生事業
五、交通、郵電
六、人民生活改善
第二章 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時期(1953年~1962年)
第一節 第一個五年計畫
一、計畫編制
二、計畫指導思想和任務
三、“一五”計畫時期社會主義改造
四、“一五”計畫時期經濟建設
第二節 第二個五年計畫
一、計畫編制
二、計畫基本任務和指標
三、“二五”計畫時期的“大躍進”和國民經濟調整
四、計畫執行
第三章 國民經濟調整時期(1963年—1965年)
第一節 調整時期的方針和任務
第二節 制定工業調整計畫
第三節 制定農業調整計畫及農業科學研究
一、制定農業調整計畫
二、農業科學研究
第四節 三年調整計畫與執行
第四章 國民經濟“三五”、“四五”計畫時期(1966年—1975年)
第一節 “三五”計畫編制與執行
一、計畫編制
二、計畫指導思想、任務、目標
三、計畫執行
第二節 “四五”計畫編制與執行
一、計畫編制
二、計畫指導思想、任務、目標
三、計畫執行
第五章 國民經濟改革開放時期(1976年-1990年)
第一節 “五五”計畫編制與執行
一、計畫編制
二、計畫指導思想、目標、措施
三、計畫執行
第二節 “六五”計畫編制與執行
一、計畫編制
二、計畫指導思想、任務、目標
三、計畫執行
第三節 “七五”計畫編制與執行
一、計畫編制
二、計畫指導思想、任務、目標
三、建設重點和布局
四、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五、完成計畫措施
六、計畫執行
第二篇 計畫管理體制
第一章 管理機構
第一節 蘭州市計畫委員會
一、機構
二、職責
第二節 蘭州市計畫委員會直屬機構
一、蘭州市工程諮詢服務處
二、蘭州市目標管理辦公室
三、蘭州市經濟信息中心(蘭州市經濟信息市場管理辦公室)
四、蘭州市計畫委員會金屬回收管理辦公室
五、蘭州市木材隊
第三節 蘭州市計畫委員會代管機構
一、蘭州市第三產業辦公室
二、蘭州市連海經濟開發試驗小區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蘭州黃河柴家峽水電站籌建處
四、蘭州市熱工測試站
五、蘭州市經濟槓桿協調委員會辦公室
六、蘭州市增產節約辦公室
第四節 縣(區)及鄉(鎮)計畫管理機構
一、永登縣計畫委員會
二、榆中縣經濟計畫委員會
三、皋蘭縣計畫委員會
四、城關區經濟計畫委員會
五、七里河區經濟計畫委委員會
六、西固區計畫委員會
七、安寧區計畫委員會
八、紅古區經濟計畫委員會
九、鄉(鎮)計畫管理機構
第五節 部門計畫管理機構
第六節 企事業單位計畫管理機構
第七節 甘肅省計畫委員會
第二章 計畫管理體制改革
第一節 “一五”計畫時期
第二節 “二五”計畫時期
第三節 經濟調整時期
第四節 “文化大革命”時期
第五節 改革開放時期
一、1979年至1983年計畫管理體制改革
二、1984年至1990年計畫管理體制改革
第三章 計畫編制
第一節 編制方法
一、計量分析法
二、綜合平衡法
第二節 編製程序
第四章 計畫管理形式
第一節 直接計畫與間接計畫
一、直接計畫
二、間接計畫
第二節 指令性計畫與指導性計畫
一、指令性計畫
二、指導性計畫
第三節 市場調節
第五章 計畫體系
第一節 長期計畫
一、1951年至1958年都市建設計畫
二、1954年至1974年城市建設總體初步規劃
三、1958年至1967年地方工業十年發展規劃
四、1960年至1967年國民經濟發展規劃
五、1976年至2000年城市總體規劃
六、1976年至1985年國民經濟十年發展規劃
七、1981年至1990年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綱要
八、1981年至200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規劃構想
第二節 中期計畫與年度計畫
第六章 指標體系
第一節 指標體系變革
一、1949年9月至1978年的計畫指標體系
二、1978年12月以後的計畫指標體系
第二節 指標體系內容
第七章 計畫管理工作重大活動
第一節 全國省會城市計委主任聯席會
第二節 城市目標管理研究會
第三節 經濟研究與經濟信息
第四節 計畫幹部培訓
第五節 技術設施改善
附錄
一、1991年~2000年蘭州市計畫管理工作紀略
1991年至200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畫
第八個五年計畫時期
第九個五年計畫時期
全國西部地區情況
1991年至1998年計畫管理體制改革
市計委歷任領導暨下設單位負責人名錄
二、1949年—1998年蘭州市經濟指標匯總表
三、重要文獻輯錄
(一)(國民政府)甘肅省五年建設工作細領
(二)蘭州市計畫委員會組織與職責條例(草案)
(三)蘭州市計畫委員會各科室業務職責範圍(試行稿)
(四)蘭州市計畫委員會關於計畫體制改革的意見
(五)蘭州市計畫委員會職責範圍
(六)關於改進機關作風的若干規定
(七)市計委黨組關於搞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教育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
四、大型骨幹企業簡介
編後記
《蘭州市志》編纂說明
蘭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歷任工作人員名錄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