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現代物理學

“道”與現代物理學

《“道”與現代物理學》是由安徽大學出版社於2006年6月1日出版發行的圖書,作者羅發海、程民治。

基本介紹

  • 書名:“道”與現代物理學
  • ISBN:781110146
  • 定價:13.5
  • 出版社:安徽大學
基本信息,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圖書編號:1713677
定價:13.5
ISBN:781110146
開本:20cm

簡介

本書不僅闡述了“道”的內涵、特徵,“道”的思想的現代形式及其與現代物理學的發展圖景的一致性,而且通過對當代物理科學的世界觀向著道家思想復歸的特徵的剖析,倡導一種通貫古今、契合東西的新文化觀。

目錄

第一章“道”的源流與道家之“道”
第一節 “道”的產生、含義及其演變
一、“道”的產生與“道”的含義
二、“道”的引申與演變
第二節 老莊論“道”
一、老子之“道”
二、莊子之“道”
第三節 “道”與《周易》
一、“常道”出於“不易”
二、“道生”思想與《周易》的“變易”原則
第四節 老莊學說的主要流派論“道”
一、田駢、慎到等人之“道”
二、《管子》的“虛而無形謂之道”
三、《易傳》中的“道”
四、《鶚冠子》的“一”同於“道”
五、《淮南子》言“道”
六、何、王玄學以“無”為“道”
第五節 當代科學家的道家觀
一、李約瑟談道家思想的世界意義
二、湯川秀樹論道家思想的現代性
三、卡普拉對道家生態智慧的推崇
四、道家思想的現代形式
第二章“道”與現代物理學圖景
第一節 “道”與計算物理學
一、八卦理論與現代計算理論之歷史聯繫
二、八卦二進制與現代電子計算原理的內在聯繫
第二節 “道”與混沌學
一、“發動機”模型式的物理世界
二、無序、變化和漲落的物理世界
三、混沌——老子之“道”的一種屬性
第三節 “道”與量子力學
一、“相反即互補”——N·玻爾的格言
二、“萬物負陰而抱陽”——老子的共鳴
三、從“‘道’與‘名’關係之辨”看互補原理
四、“辭不達意”——道家先哲的警句
第四節 “道”與亞核粒子學說
一、元氣論自然觀簡述
二、作為現代真空假說先驅的元氣論
三、陰陽相感與費曼圖
四、“道生物”與基本粒子的轉化
五、八卦圖與重子(或介子)八重圖
第五節 “道”、“氣”與場以及以太論
一、元氣論與以太論
二、元氣論與統一場論
第六節 “道”與現代宇宙學及質樸性原理
一、現代宇宙學與老子的有無之辨
二、“有生於無”與質樸性原理
第七節 “道”的周行不殆與宇宙大循環
一、宇宙熱寂論與負熵
二、負熵和宇宙大循環
三、宇宙“循環說”與“反者道之動”
第三章 “道之和”、“和之道”與當代科學求和觀
第一節 審美對象之“和”的比較
一、“至美、至樂”與“宇宙宗教信仰及其感情”
二、“和之以天倪”與“先定的和諧”
三、“本體之美”與“物理科學美”
四、“達萬物之理”與“永恆的主題”
第二節 審美心態之“和”的比較
一、道家超越功利的“大和”心態
二、現代科學家的求和心理
三、道家沖和超脫心態的復現
第三節 審美主客體“相和”的比較
一、道家“物我合一”——“‘我’的消匿”
二、物理學家沉醉忘我的科學審美
三、認知中的主客體相互同化與順應
第四節 求“和”的途徑與方法——以一總萬
一、以一總萬、力求和諧
二、和諧是真與美的統一
第四章 道家先哲覓“道”的方法論古今評
第一節 對《周易》中的模型思想審視
一、《河圖》、《洛書》與天地相交說
二、八卦的基本取象說
三、古今模型方法的比較
第二節 道家的直覺方法論剖析
一、道家的直覺法
二、現代物理學家談直覺
三、古今直覺方法論的比較
第三節 道家的思維方式評介
一、八卦思維及其現代性
二、渾沌思維及其現代性
三、太極思維及其現代性
第四節 老莊哲學與湯川秀樹的探源型思維方式
一、老莊之“道”與探源型思維的關係
二、探源型思維方式對湯川秀樹的啟迪
三、湯川秀樹的探源科研活動
第五節 普里高津科學方法論的道家特色
一、“籠統的整體觀”與“打破學科間的壁壘”
二、“天人合一”與“人與自然間的對話”
結束語 迎接東方智慧新浪潮的到來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