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建築類大學國際聯盟

“一帶一路”建築類大學國際聯盟

2017年10月10日,由北京建築大學發起的“一帶一路”建築類大學國際聯盟(以下簡稱國際聯盟)在京宣告成立。聯盟成員包括了來自俄羅斯、波蘭、法國、美國、英國、亞美尼亞、保加利亞、捷克、韓國、馬來西亞、希臘、尼泊爾、以色列等國家的44所大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帶一路建築類大學國際聯盟
  • 發起時間:2017年十月十日
  • 位置:北京
  • 目標:創新育人模式會聚於此
  • 成員來自:44所大學
北京建築大學圖書館建本報告廳外,一群國內外高教人士即將進入會場。
在一面上書“‘一帶一路’建築類大學國際聯盟成立大會”的藍色簽字板前,韓國大田大學校長李鐘瑞一筆一畫地簽下了自己的中文名字。和李鐘瑞一樣,在簽字板上留下自己名字的,還有當天到會出席的來自來自世界各地的25所大學的校領導。
2017年10月10日,由北京建築大學發起的“一帶一路”建築類大學國際聯盟(以下簡稱國際聯盟)在京宣告成立。聯盟成員包括了來自俄羅斯、波蘭、法國、美國、英國、亞美尼亞、保加利亞、捷克、韓國、馬來西亞、希臘、尼泊爾、以色列等國家的44所大學。
在氣溫驟降的金秋時節來到北京,他們為著同一個目的——創新育人模式會聚於此。
44所國內外大學組建聯盟
今天的建本報告廳,也許是近年來北京建築大學最繽紛的會場之一。因為這裡即將招待多國的客人。19個國家的國旗靜靜地佇立在會場的左前方,一字排開、顏色各異,好像正在等待檢閱的士兵。
演講台上,聯盟秘書長、首任輪值主席、北京建築大學校長張愛林說:“少年強則國家強,各國青年的互鑒交流、開拓創新是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人才培養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也是高校交流永恆的話題。
據介紹,國際聯盟將致力於高素質、國際化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培育模式的創新實踐,實現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教育的新突破;以科研項目和技術創新為牽引,創新合作機制,打造跨國界多校對社會的協同創新平台,促進資金、產品、人才和服務的跨國界流動;積極促進大學間跨國界的人員和文化交流,鼓勵大學間人員跨國界流動,聯合舉辦各類學術會議、科技競賽、文化藝術及體育類活動,積極開展各項漢語推廣活動。
首批加入國際聯盟的成員既包括安徽建築大學、北京建築大學、河北建築工程學院等國內高校,也包括亞美尼亞國立建築大學、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巴西聖保羅大學等國外高校。
作為聯盟秘書長單位、首任輪值主席單位,北京建築大學黨委書記王建中在大會上表示,成立國際聯盟,全面投身、積極融入這一偉大實踐是建築類高校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
“一帶一路”的北建大機會
作為北京地區唯一的建築大學,北京建築大學目前有西城和大興兩處校址。校內文化活動活躍,移步換景,常有“一帶一路”的痕跡。
記者了解到,北京建築大學先後完成了世界最大的線性遺產廊道項目——絲綢之路新疆地區古代寺廟遺址保護規劃、長城保護規劃、雲岡石窟保護研究以及高棉周薩神殿保護維修工程等多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規劃等工作。
尤其是近兩年,該校舉辦了大量與“一帶一路”相關的高峰論壇、國際研討會及攝影、手繪藝術展,並於去年獲得北京市教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專項獎學金,用於資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志青年來京留學。
不久前,該校又成為北京市首批“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獲得專項資金進行國際建築土木工程師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
北京建築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國際教育學院院長趙曉紅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目前學校已與28個國家和地區的63所大學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為建築企業‘走出去’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是學校的重頭戲。以往我們各學校都是單兵作戰,如今聯盟將為國內、外成員學校提供更高端的平台,將更有利於資源整合、人才培養。”
成立“一帶一路”建築類大學國際聯盟也獲得了兄弟院校的認可。採訪中,瀋陽建築大學校長石鐵矛表示,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高校培養人才既是為地方、為國家,也是為各國培養人才。“每所學校都有自身的特色、優勢,經過不同的學科特色、優勢培養出來的人才會更優秀,更能服務於地方、國家。”
實際上,在去年,由瀋陽建築大學牽頭成立了國內八所建築大學聯盟。在此次聯盟成立大會上,八所國內高校也集聚一堂,共同將小聯盟推向國際舞台,開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新局面。
校長交流會上顯真誠
美國夏威夷居民以熱情好客著稱,不管到哪裡都會帶上禮物。在下午的校長交流會上,美國夏威夷太平洋大學校長約翰·喬坦達告訴聽眾,自己也準備了一份禮物——相思樹做的木槳。
古老的夏威夷有不少探索者,他們劃著名木槳乘著獨木舟跨越太平洋,木槳也因此成為勇於探索的象徵。而這也與國際聯盟創新開拓的精神吻合。
“一個跨境虛擬課堂看起來是什麼樣子?在這個課堂里,來自亞洲、非洲以及美洲的學生在一起,從世界級導師那裡學習並相互學習,又是怎樣的場景?……”美國夏威夷太平洋大學校長約翰·喬坦達不禁問道。如今技術已成熟,所欠的只是合作的“東風”。而夏威夷太平洋大學也將“貢獻”小班教學、因材施教等經驗,助力國際聯盟中其他建築類大學的發展。
在下午的校長交流會上,簡短而精彩的報告,給記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真誠”。來自世界多國的校長們不僅介紹了自身的辦學特色、辦學歷史以及國際化交流的經驗,還各領“任務”,為國際聯盟的建設出謀劃策。
實際上,早在上午的發言中,亞美尼亞國立建築大學校長加吉克·加斯蒂安就自己認領了第一屆“暑期學校”的任務,他期待著來自全球不同學校的學子與最頂尖的專家學者進行交流,一同分享各大學的理念、技術以及建築、工程方面的經驗。
為了推動國際聯盟可持續發展,張愛林建議,第一,建立“一帶一路”建築類大學國際聯盟可持續發展與管理運行機制,建立開放基金制度。第二,以信息化推動聯盟及成員單位的資源開放共享。第三,設立開放基金,推進聯盟成員協同創新研究。第四,建立“一帶一路”建築類大學國際聯盟校長論壇成果落地機制。
會議尾聲,他將國際聯盟會旗傳遞到馬來西亞大學聯盟主席黃子煒手中,白色的會旗迎風飄揚,也讓人對2018年在馬來西亞舉辦的第二屆國際聯盟會議充滿期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