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相環

色相環

色相環(color circle)是指一種圓形排列的色相光譜(SPECTRUM),色彩是按照光譜在自然中出現的順序來排列的。暖色(WARM COLOR)位於包含紅色和黃色的半圓之內,冷色則包含在綠色和紫色的那個半圓內。互補色(COMPLEMENTARY COLOR)出現在彼此相對的位置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色相環
  • 外文名:hue circle
  • 基本含義:色相的顏色依序排列成環狀
  • 概述:色彩的使用工具
簡介,色相,十環,十二環,十六環,二十四環,主要色相,色彩設計,

簡介

色相環分十二色相環與二十四色相環等等等,如三十六色相環,四十八色相環等
色相環

色相

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徵,是區別各種不同色彩的最準確的標準。事實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顏色都有色相的屬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間色複色來構成的。色相,色彩可呈現出來的質地面貌。自然界中各個不同的色相是無限豐富的,如紫紅、銀灰、橙黃等。色相即各類色彩的相貌稱謂。

十環

在色相&色調(Hue&Tone)體系中,10色相分別指:紅色(Red)、橙色(Yellow Red)、黃色(Yellow)、黃綠色(Green Yellow)、綠色(Green)、青綠色(Blue Green)、藍色(Blue)、藍紫色(Purple Blue)、紫色(Purple)、紫紅色(Red Purple)。

十二環

十二色相環是由原色(primary hues),二次色(secondary hues)和三次色(tertiary hues)組合而成。色相環中的三原色是紅、黃、藍色,彼此勢均力敵,在環中形成一個等邊三角形。
二次色是橙、紫、綠色,處在三原色之間,形成另一個等邊三角形。紅橙、黃橙、黃綠、藍綠、藍紫和紅紫六色為三次色。三次色是由原色和二次色混合而成。
井然有序的色相環讓使用的人能清楚地看出色彩平衡、調和後的結果。

十六環

CCS十六色相環由兩部分構成,分別是:
1、CCS基礎色相環:CCS將紅(R)、橙(O)、黃(Y)、黃綠(YG)、綠(G)、藍(B)、群青(U)、紫羅蘭(V)這8個具有代表性的顏色按秩序排列,構成基礎色相環。這8個顏色又能構成4組完全對應的補色組合,紅和綠、橙和藍、黃和群青、黃綠和紫羅蘭。
2、CCS16色色相環:在這8個色相中,等間距各增加一個顏色,橙紅(OR)、橙黃(OY)、青黃(gY)、葉綠(LG)、藍綠(BG)、群青藍(UB)、青紫(UV)、紫紅(VR),就形成了16色色相環。
色相環
色相號 色相名(中國) 英語色名 英語縮寫
1 紅 red R
2 橙紅 orange red OR
3 橙 orange O
4 橙黃 orange yello OY
5 黃 yellow Y
6 青黃 greenish yellow gY
7 黃綠 yellow green YG
8 葉綠 leaf green LG
9 綠 green G
10 藍綠 blue green BG
11 藍 blue B
12 群青藍 ultramarine blue UB
13 群青 ultramarine U
14 青紫 ultramarine violet UV
15 紫羅蘭 violet V
16 紫紅 violet red VR
CCS色相環使用人群及行業:形象諮詢顧問、藝術類設計人員、美容美髮從業人員 。

二十四環

奧斯特瓦爾德顏色系統的基本色相為黃、橙、紅、紫、藍、藍綠、綠、黃綠8個主要色相,每個基本色相又分為3個部分,組成24個分割的色相環,從1號排列到24號。在24色色相色環中彼此相隔十二個數位或者相距180度的兩個色相,均是互補色關係。互補色結合的色組,是對比最強的色組。使人的視覺產生刺激性、不安定性。相隔15度的兩個色相,均是同種色對比,色相感單沌,柔和,統一,趨於調和。
用CMYK色盤調出的24色色相環用CMYK色盤調出的24色色相環
色彩像音樂一樣,是一種感覺。音樂需要依賴音階來保持秩序,而形成一個體系。同樣的,色彩的三屬性就如同音樂中的音階一般,可以利用它們來維持繁多色彩之間的秩序,形成一個容易理解又方便使用的色彩體系。則所有的色可排成一環形。這種色相的環狀配列,叫做「色相環」,在進行配色時可以說是非常方便的圖形,可以了解兩色彩間有多少間隔。
為了要在色相環上得到等間隔的色相差,先得定出幾種基本的代表色相;即主要色相。

主要色相

繪製十二色相的色環,是色彩設計的基礎。

色彩設計

色彩設計的初步練習,首先以第一次的黃(yellow)、紅(red)、藍(blueness )三色為基礎,由此三原色配置組合成十二色相環。繪製十二色相環的方法與順序如下:
用RGB色盤和CMYK色盤調出的24色色相環對比用RGB色盤和CMYK色盤調出的24色色相環對比
首先,這三種原色的第一次色,必須採用正確而純粹的原色;即不含任何其它調的純黃、純赤、和純藍。將這三種第一次色環塗於正三角形之中,黃在頂端,赤和藍各塗於右下及左下兩部位。
其次,在正三角形外畫一外接圓,再於圓中畫出一內接正六邊形。由此,內接正六邊型與正三角形之間,便形成三個底邊鄰接正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如下所示的三種第二次色便完成了。
黃+紅=橙
黃+藍=綠
紅+藍=紫
這三種第二次色,必須細心混合調配,不可偏於任一種第一次色。如橙色偏赤或偏黃、紫色偏赤或偏藍都不適合。
其次,是在此圓的外側,畫一個適中的同心圓,再將兩圓所形成的環等分為十二個扇形,扇形中分別塗上相對位置的第一次色和第二次色
最後在餘下的空白扇形中,塗上第一次色和第二次色混合而成的第三次色,其結果如下:
黃+橙=黃橙
紅+橙=紅橙
紅+紫=紅紫
黃+綠=黃綠
青+紫=青紫
青+綠=青綠
由上所述,就可以設計出正確的十二色環,在這個色環之中,任何色相,都具有不紛亂、不混淆的明確位置。這種色環的色相順序,和彩虹和自然光線分光後產生的色帶順序,完全相同。
這種色環,乃出自現代色學最偉大的教師約翰斯▪伊登(Johan-nes Itten,1888~1967)的名著"色彩論"一書,不但十二色相具有相同的間隔,同時六對補色也分別置於直徑兩端的對立位置上。十二色環的優點是:
初學者可以輕易地辨認出十二色的任何一種色相;同時,也可以簡單地認出中間的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