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ve pe

native,英文意為基本的、本國的,基礎的等,在軟體平台上可意為不可精簡或基礎的意思。一般的軟體或系統平台都是積木式的,或叫模組式,都是可裁減的,當一個軟體或系統平台裁減到不可再裁減時,這時的運行環境就是native環境。中文叫基本環境。
大家知道G4D在載入PE啟動時,由於是調用BIOS檢測來調用相應的模組,當ZIP時,由於本身沒有USB2.0接口驅動,只能以30K/秒的速度載入,載入速度很慢。足跡在精簡PE時發現了WINDOWS的這個現象,構想把一個ISO的核心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基本的驅動和2.0驅動,在開始載入時載入,一但2.0驅動載入完畢,再讀隨身碟數據就很快了,另一部分為二級核心,即普通核心。一級核心經過精簡後一般體積在3-4M左右,G4D載入這么點體積也是很快的,由於一級核心為基本的不可缺少的核心,所以起名為基本核心,英文名就叫NATIVE。
但要改造就需要一些內在的工具支持,所以足跡開發了一個native shell及native cmd工具,用以在一級核心啟動後載入二級核心,兩者各有優缺點,shell環境可掛載WIM格式的核心或工具,但有一些不足。這時足跡想進一步開發一個native pecmd,以最終替代PE的PECMD,由於參與開發的人不多,足跡又很忙,所以進展速度很緩慢。目前足跡在努力,打算重寫native shell,以提高兼容性及增加功能。
足跡把採用這類方法改造的PE,起名為PE native版,意思明顯。當然也可以叫其他什麼名字。以區別普通核心的PE。
經過這樣改造,一般啟動一個PE時間由原來的幾或幾十分鐘,縮短到現在的2分鐘以內(ZIP)。速度有大幅度的提高。
而HOTDLL等又利用BURG,進一步把時間壓縮到30秒左右(zip)。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