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人生

U形人生

人生猶如U形,老年正是又一個人生頂峰的開始,這一發現源於經濟學的一個新流派,這種新經濟學試圖為人類福祉尋找更準確的衡量體系,以取代之前以財富為核心的衡量體系。

簡介,理論來源,研究,

簡介

U形人生 所謂U形人生曲線的走向是這樣的:當青澀少年剛剛步入成年生活時他們通常是雀躍的,此時曲線處於高點。緊接著生命步入中年開始走下坡路,此時的曲線也隨之急劇下降直到抵達生命的最低點,即我們通常所說的“中年危機”。但接下來的發展恐怕會出人意料了,進入老年,人們越來越多地收穫了他們在年輕時拚命追求而不得的東西:幸福感。
U形人生
在中年之後,人們逐漸走出了中年危機,幸福感有所提升。除了性別、性格和環境以外,年齡對幸福感有顯著影響。研究表明年齡和幸福感之間呈U形的關係。U形幸福感曲線表明,老齡化並非一無是處。

理論來源

如果讓人們想像他們步入暮年的感受,人們總是把暮年生活和硬化的關節、弱化的肌肉、減弱的視力和糟糕的記憶等悲觀前景聯繫起來。但人們對暮年的恐懼是多餘的擔心,因為生命並不像人們所預期得那樣,緩慢地走向下坡路。反之,生命過程是U的:人們多半在成年時以快樂的心情開始生活,隨後逐漸步入中年危機。然而,中年之後的暮年生活雖然沒有年輕時的活力、敏銳思維和外表,但卻有人們畢生所追求的好處:快樂。
這個觀點起源於經濟學新的分支學科。傳統的經濟學以金錢來衡量人們的效用,以金錢來近似幸福感。但是這個新的經濟學分支認為,金錢和效用不一定存在直接的聯繫,幸福感則更能直接地反映效用。此觀點起源於布哈坦(Bhutan)的公共政策觀點,他認為“國內幸福感總值”(GrossNationalHappiness,GNH)更有利於政策計畫的制定,所有的政策都應該由國內幸福感總值來衡量。2008年,法國總統尼古拉斯·薩科奇(NicolasSarkozy)建議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AmartyaSen)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提供一個比國內生產總值更廣泛的工具來衡量國家能力。上個月,大衛·卡梅倫(DavidCameron)宣布英國政府將開始收集人們幸福感的數據。

研究

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更多的研究者開始對U形人生曲線產生興趣。達特茅斯經濟學教授大衛·布拉克夫勞爾(DavidBlanchflower)和奧斯沃德教授研究了72個國家居民的幸福感,各個國家幸福感U形曲線的最低點有所不同:烏克蘭居民幸福感最低點在62歲,瑞士居民幸福感最低點在35歲。大部分國家的幸福感最低點在40歲至50歲之間,全球平均最低點為46歲。
雖然從數據中,統計學家觀察到老年時期人們的幸福感有所提升,但是年齡並不一定是幸福感上升的原因:首先,70歲和30歲的個體在經歷上可能存在群體差異。比如,70歲的歐洲人經歷過二戰,而30歲的歐洲人則沒有。不過,全球數據可以排除群體差異的因素。美國人和尚比亞人沒有非常相似的經歷,但是U形曲線仍在這兩個國家出現。如果U形曲線是處於不同年齡群體經歷上的差異,則U形曲線不會一致地出現在多個國家的數據中。其次,另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幸福感低的人會更早地死亡。但是,考慮到中年時期死亡並不常見,死亡並不能解釋U形幸福感曲線。最後,U形曲線也可能由於外界環境的原因,比如中年時期子女正處於叛逆的青春期。但是,控制了收入、僱傭狀態和子女之後,U形幸福感曲線仍然存在。所以,中年後幸福感的上升也不能用外界環境變化來解釋。
有一系列的原因可以用於解釋幸福感U形曲線。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勞拉·卡斯滕森(LauraCarstensen)認為,原因在於老年人更懂得珍惜現在,他們會重視當下的感受,而不會為了將來犧牲現在的快樂。另一個觀點認為,在老年時人們對於自己的長處和缺點能夠欣然接受,放棄成為總裁等願望。不管幸福感U形曲線的原因是什麼,老年時幸福感的上升不僅讓人們擁有更多快樂體驗,還有利於身體健康。卡耐基梅隆大學的謝頓·科翰(SheldonCohen)的研究表明,快樂的人們被流感病毒感染的幾率更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