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toor

santoor這種樂器,最早在古代雅利安人的《吠陀經》(Vedas)之一的《梨俱吠陀》(Rig-Veda)中有所提到,梵語稱為sata-tantri-vina。詞根sata-意為"百",tantri-意為"弦",vina則是弦樂器的總稱,所以sata-tantri-vinaiushi就是"百弦琴"的意思。這和後來波斯語的名稱"santoor"是基本一致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百弦琴
  • 外文名:Santoor
  • 分類:樂器
  • 出處:《吠陀經》之一的《梨俱吠陀》
樂器介紹,樂器影響,樂器貢獻,

樂器介紹

波斯語中,sant-這個詞根被認為源於古印歐語中拉丁辭彙"cent"(其意等於"百"),而toor(或寫成tur)則是波斯語"tar"的變體(tar在波斯語中即"弦")。實際上,santoor主要是一個波斯樂器名稱。在印度,過去只有克什米爾地區使用這個名稱,而其他地區一般呈這種樂器為svara-mandal。

樂器影響

作為克什米爾地區的一種民俗樂器,一般來說,santoor被人們普遍認為不能適用於古典音樂領域。對於印度古典音樂的傳統而言,無論是長笛bansuri、弓弦樂器sarangi或者北印度撥弦類lute鼻祖的bin(或稱vina),古典raga的器樂演奏精義在於,必須要能表現精妙細膩的微分音以及不斷鋪陳和變化的持續音。同時這類樂器所具有的模仿人聲的表現力,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特點。而反觀santoor,其樂器的構造特性決定了它那種顆粒化的音樂型態似乎是難以克服的,而這對於演奏嚴格古典的raga而言幾乎等於先天不足。當然,也並非就沒有人嘗試用這類樂器演奏raga。比如20世紀5-60年代vina大師、苦行僧Svami D.R. Parvatikar,也是演奏svara-mandal的名手。但這些演奏大多音型簡單,也未引起廣泛重視。

樂器貢獻

毫無疑問,santoor能夠真正進入當代北印度古典音樂體系,完全來自於Shivkumar Sharma的努力。1938年,Shivkumar Sharma出生於印度最北端克什米爾的Jammu地區。他原本學習的是古典聲樂和tabla,但據說其父認定自己的兒子天賦異稟,必能開創santoor音樂的新格局。於是在這位先見之人的執意要求下,Shivkumar Sharma從13歲開始學習santoor。1955年,他初次登台表演。之後,經過10餘年的探索,Shivkumar Sharma發展出一整套用於表現北印度古典音樂的演奏技巧,使santoor的古稀之音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1967年,由他構思並主創的北印度古典音樂組曲《call of the valley》大獲成功。這張猶如克什米爾風情畫般優雅的唱片,至今仍是最暢銷的印度古典音樂錄音之一。1968年,Shivkumar Sharma參與了beatles吉他手george harrison製作的電影配樂《wonder wall》。從此,Shivkumar Sharma逐漸步入北印度古典音樂領域中最頂尖的行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