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78NT-1 高達艾利克斯

RX-78NT-1 高達艾利克斯

出自《機動戰士高達》中的機體。該機是作為地球聯邦軍“G4計畫”中的宇宙用高達而被開發(由於其機身的“▼4”標誌而被誤認為是高達四號機。實際上監督訪談中說過“真的要說應該是9號機”)。機體代號“Alex”,是“Armored Layers EXperimental(裝甲層積試驗)”之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達艾利克斯
  • 外文名:ガンダムアレックス
  • 機體番號:RX-78NT-1 
  • 英文名:Gundam "Alex"
  • 製造商:奧古斯塔研究所
  • 所屬:地球聯邦
機體介紹,開發,動力,操縱,觀瞄,武備,防禦,使用,機體資料,基本概要,技術參數,

機體介紹

開發

一年戰爭末期,由於阿姆羅·雷少尉駕駛RX-78-2高達創造了輝煌的戰果,使得“RX-78系列”計畫本部在向聯邦軍參謀本部匯報時,引起了參謀本部聯席會議對NT及開發NT專用機的高度重視。事實上,該機的開發早在0079年8月就開始了(比高達二號機參加實戰的時間還早),地點是北美奧古斯塔研究所。而隨後由於高達二號機和機師阿姆羅的驚異表現,使得聯邦對NT的興趣一下子就提上來了,於是聯邦軍以V作戰技術團隊為基礎,編成G4部隊,專門負責該型MS的開發工作,決定以“RX-78系列”的機體為基礎,迅速開發或改修出NT專用機,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NT駕駛員的能力。
RX-78NT-1 背面RX-78NT-1 背面
負責開發NT-1的奧古斯塔基地長期從事對士兵心理及精神相關問題的研究,更有意思的是當地的研究人員還發表過有關NT理論的論文。由於正趕上開發NT用MS的熱潮,聯邦決定,利用奧古斯塔基地在NT相關研究上的“領先”地位,將該基地開發中的新型高達以NT用MS為目標。聯邦軍當時已經意識到,NT真正的特點就是他們超靈敏的反應能力,也因此在得到了高達二號機的實戰數據後,技術人員針對機體的機動性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進,預備完成後交由阿姆羅參與星一號作戰。

動力

雖然從外觀來看,NT-1還是帶有很濃郁的“RX-78”系列的外貌,但其實內部構造與RX-78有著巨大的差別。NT-1在驅動系統方面進行了當時最為先進的磁氣覆膜處理,並且與RX-78-2在後期採用的臨時處理不同,NT-1在設計階段就進行了完全的處理,使之獲得了近乎RX-78-2三倍的反應速度,進行AMBAC機動時,180度姿勢變換僅需0.8秒。但這種反應速度一般人是根本無法適應的,測試機師的克里斯蒂娜·麥肯吉中尉只能發揮該機設計反應速度的30%而已,被問及駕駛感受時第一句回答的就是“太快了……這樣的反應速度能夠在實戰中運用么?”隨即開發人員便說,“能夠操縱這個的是一種怪物吧”……
參考原先的RX-78系列的設計,NT-1周身同樣設定了多部核融合爐,其中作為主發電機的兩台位於背部,依靠胸部的複合式通風系統進行散熱,但由於此系統對RX-78的空冷系統進行了改良,吸/排氣口首次採用的雙重複合式構造大大提升了冷卻效率,從而使主發電機的稼動率與安定性較RX-78有了大幅提升(到了80年代初,此構造開始大量套用於量產機之上),機體出力部分也得以充分強化,提高至RX-78-2的1.3倍,出力達到1420KW。
為了強化機動性,NT-1全身裝備了超出RX-78-2近一倍的姿勢控制噴嘴,總數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9個,使機體獲得了現存機無法比擬的機動性,也使得本機的操作難度變的相當恐怖,此前的RGM-79GS吉姆指揮官型(宇宙仕樣)也只用了14個噴口。
機體背部的主推進器也進行了大型化處理,但最值得注意的還是其小腿部裝備大型推進系統的設計。一年戰爭時期聯邦軍開發的MS在小腿部一般都採用了類似人類“腿肚子”般突出的形狀,這其實是當初設計之時認為此部分極易出現金屬疲勞之故,而金屬疲勞易導致機體破損,因此在小腿部設定推進器一直被認為是十分危險的。可RX-78的反饋數據表明,事實上此部分的金屬疲勞要遠低於當初的預計值,根據這一情況,NT-1嘗試在小腿部加裝大容量的燃料箱,並參照吉恩MS-06R-1A 高機動型扎古Ⅱ系機體,將小腿部分改裝為大功率推進器,從而使機體的總推力由原先的55500KG一躍提升至174000KG。
小腿結構小腿結構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此設計只因是NT-1增加裝甲計畫而提出的試驗性方案,普通機體被認為並不需要如此改造,因此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聯邦制MS並沒有採用此設計(80年代初期實行的“高達開發計畫”中開發的RX-78 GP01Fb為了增強機動性亦試驗性地採用了此設計)。
由於NT-1進行了“裝甲積層試驗”,原先使用一體成型裝甲的部位大都變更為多塊裝甲板積層構造形式,此構造不但使各個關節的可動範圍得以擴大,也大大簡化了實戰中裝甲中彈後的更換和修補工作。雖然有人提出此舉將使關節部的防護範圍縮小,但NT-1關節零件的多層化設計則完全解決了這一擔憂。事實上,此方案所帶來的好處絕非僅限於此,其最大的優點莫過於使NT-1在構造上的模組化程度較RX-78得以大幅強化,裝甲部件互換性的提高使其獲得了RX-78無法比擬的生產性。

操縱

在NT-1的操縱系統之中,輔助駕駛系統亦考慮到NT機師的特性而進行了升級。阿姆羅所駕駛的RX-78-2曾經出現過因機師的操作超過系統負荷而使機體活動停止的狀況,但NT-1則完全無須為此擔心,由三部高性能運算器所組成的高速大容量計算機構成了遠遠超越原RX-78系列搭載的學習型電腦的強大輔助駕駛系統(原先的學習型電腦的正式名稱為ICN System,而由於NT-1所搭載的是新系統的緣故,因此在名稱前添加了代表“新型”的“New”,被稱之為NICN System ,在G-3高達進行磁氣覆膜處理時也試驗性地搭載了此系統)。
全周天線性駕駛艙全周天線性駕駛艙
而NT-1駕駛艙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首次運用於MS之上的“全周天熒幕”及線性座椅設計,此設計使駕駛艙中的顯示屏變為了360度無死角的全周天型銀幕,給了駕駛員一個幾乎無限的視野,使得身在其中的駕駛者能夠以與MS相同的視點來觀察機體周圍的情況,從而有效提高了機體的操縱性能,而線性座椅則是一種新型的衝擊緩衝裝置,能夠大幅降低駕駛者的疲勞度。此系統由魁北克工學研究院的工程師根據奧古斯塔基地的研究人員所提出“NT對於空間具有極佳洞察力”的結論而設計完成,而事實上,該系統也同樣能夠有效減輕普通機師的操縱負擔,因而在格利普斯戰爭時期的第二世代MS中,含有全周天熒幕及線性座椅的駕駛艙便成為了機體的一項標準配備。
腹部結構腹部結構
由於裝備線性座椅的駕駛艙亦具備逃生艙的功能,因此在採用此設計的同時,作為RX-78系列標準裝備的核心戰機系統被廢除,雖然此舉大幅降低了機體成本,但不可否認的是,無法回收昂貴的學習型電腦是該設計的一大弱點。

觀瞄

NT-1的頭部與其他RX-78系列相同,是一個由光學儀器、感測器以及其他各類設備組成的高度集合體。作為取景器的光學儀器採用了傳統的“雙眼”結構,而由於使用了全周天型螢幕的關係,因此其中還新增加了空中掃描用設備。由於技術的進步,NT-1頭部的各種輔助設備與感測器的體積較原RX-78系大為縮小,由此創造的剩餘空間則得以加裝新設計的輔助系統,此類輔助系統主要用來進行各類數據收集、稼動軟體檢驗等工作,並將得到的結果直接反饋在駕駛螢幕之上,幫助駕駛者進行各種推算,使索敵、瞄準等工作更加簡易而有效。
頭部結構頭部結構

武備

NT-1除了原RX-78系機體所裝備的頭部60mm巴爾幹炮、光束劍和作為攜帶武器的光束步槍之外,還裝備了新增的固定武器,這是考慮到實戰中可能會出現因機體所攜武器消耗、損壞而導致戰鬥力下降的情況而採取的補強方案。
新增加的固定武裝參考了吉恩系MS的武裝風格,是由三管90mm口徑炮口組成的旋轉式機關炮,平時收納於腕部裝甲之中,使用時向外伸出、發射,具有相當的隱蔽性(因為此構造的緣故,此裝備也有隱藏式加特林炮的稱呼)。而此固定武器增加方案得以實現,亦得益於關節驅動用馬達小型化的成功,關節稼動部件的縮小使機體內部有了用以收納武器的充足空間。不過同樣由於內藏式構造的關係,此武裝的整備與維護變得十分困難,加之成本方面的問題,此設計並沒有被套用於此後的量產機之上。而同時也有人認為,雖然90mm的口徑使得此武裝的破壞力較頭部火神炮有所增強,但就其後坐力、載彈量方面存在的問題來看,其設計決非明智之舉(這一點在吉恩古夫系的MS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證)。
90mm腕部機關炮90mm腕部機關炮
在聯邦軍引以為傲的MS用光束武器方面,自然也為NT-1準備了全新的型號。首先是射擊武器,NT-1可以選用兩種不同的光束步槍,它們分別是通常型光束步槍與大型光束步槍。通常型除了握柄處的外型略有改變之外,其他部分與RX-78-2裝備的BAUVA·XBR-M-79-07G型光束步槍並沒有太大差異。而大型光束步槍則被賦予了全新的型式編號Bauva·Norfolk XBR-L Type-3型。此武裝為博瓦公司與諾福克產業共同開發的成果,博瓦公司高超的光束髮振器技術與諾福克產業完美的收束裝置使此槍擁有了凌駕於當時任何光束射擊武器之上的高穿透力。
Bauva·NorfolkXBR-LType-3光束步槍Bauva·NorfolkXBR-LType-3光束步槍
與射擊武器相同,作為格鬥武器的光束劍也發生了相當的變化。其裝備的Blash·XB-B-09型光束劍與RX-78用的光束劍同為布萊什公司設計製造,但其外觀與配置方式都與先前的型號有了很大差別。在光束劍放出高能米氏粒子的噴出口改為突出狀是此型號在外觀上的最大特徵,而這也是由於NT-1背包的光束劍接口等部件同樣由布萊什公司擔當製造的緣故。除了外型上的變化之外,NT-1用光束劍能源供給裝置的構造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原先的型號的供能設備被設計為背部左右各一架,分別支持兩把光束劍,而NT-1則將其統合為單一的中心機構,同時給背部的兩把劍供能,如此一來,光束劍便可從NT-1兩架主發電機的任何一架中獲得能源,即使在其中的的一架發生故障或出力不足的情況下,光束劍也可以從另一架中得到穩定的能源支持。由於此構造不但降低了成本並簡化了設備維護工作,而且還有效提高了光束劍供能方式的穩定性,因此在80年代初期開始被廣泛運用於RGM-79N特裝型吉姆、RGM-79Q 鎮暴型吉姆等量產機上。

防禦

在防禦武裝方面,NT-1繼承了RX-78系列的手持式大型盾牌,構造方面也同樣採用了類似“喬巴姆”裝甲的複合式結構,不過由於是奧古斯塔基地獨自開發的關係,該型盾牌廢除了原先的直視型視窗,外型也變得細長而流線,表層還施加了耐光束塗層。此後,部分聯邦制MS用盾牌也借鑑了與此相同的製造技術。
專用盾牌專用盾牌
為了提高機體的防禦力,開發人員為NT-1設計了追加裝甲,被稱為裝備型“喬巴姆”(CHOBAM,Ceramic Hybrid Outer-shelled Brow up Act-on Materials的縮寫,意為陶瓷複合外裝爆發反應材質)裝甲。因其採用了與舊世紀英國喬巴姆地方所開發的裝甲類似的複合式結構而得名“喬巴姆”,一般也稱之為混合型裝甲。其基本構造為:最內層使用鈦合金,然後在其外鋪設數層納米尼龍板,最後在外層以高張力鋼包裹。在使用時,將該裝甲懸掛於機體的裝甲之外,形成裝甲重疊之全裝甲形態,在受到攻擊時,依靠追加裝甲的破損來吸收外來衝擊,從而達到保護MS本體的目的。
全裝甲形態的NT-1以RX-78NT1-FA的番號加以區分,其後綴的FA二字與FA-78-1 全裝甲高達等編號中的FA相同,都是“Full Armor”的縮寫。在FA形態下,機體的全裝備重量增加了50多噸,總重達95噸,不過NT-1的追擊裝甲並非單純的裝甲那么簡單,其上同樣裝備了推進器和輔助噴口(6×7000Kg),以彌補FA形態使機動性下降的問題。
RX-78NT1-FA 全裝甲高達NT-1RX-78NT1-FA 全裝甲高達NT-1
此外,考慮到實戰中針對噴口的攻擊,部分主要噴口處的追加裝甲設定了僅在噴口使用時作動的可開閉式結構。舉例來說,FA狀態下NT-1小腿部外側的推進器是覆蓋有追加裝甲的,但這並不影響此推進器的正常使用,在此噴口作動時,其上覆蓋的裝甲會在感應裝置的控制下自動打開,而在使用完畢時則立刻自動合攏,從而達到保護輔助噴口的作用。

使用

從NT-1的構造特點中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其採用了大量全新的構造與設計,但其中真正針對NT的革新也只有線性座椅和NICN System等寥寥數項而已,而且即使是這僅有的幾種“NT用新型設備”,也並非如同吉恩軍的賽可繆那樣專供NT機師使用的裝備,只是屬於優先提供給NT駕駛員的高級品而已。
RX-78NT-1RX-78NT-1
該機所採用的各類新技術顯然已經大大超出了該時代量產機所能承載的範疇。小腿部增設大型推進器使得機體推力得以飛躍提升、周身大量的姿勢御製噴嘴大幅強化了機體機動性、全周天駕駛艙則使機體的操縱性能有了質的改善,這些不僅都是當時頂尖的MS製造技術,也為後世代MS的開發與設計提供了絕佳的範本。由此可見,NT-1亦體現出聯邦軍伴隨著MS製造技術的逐步成熟而產生的對開發凌駕於當時一切MS之上之新世代MS的勃勃野心。而格利普斯戰爭時期的第2世代MS中大量傳承自NT-1設計思想的事實則更是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雖然在MS開發史上並沒有完全以NT-1為藍本而產生的量產機,但其採用的各種全新的設計概念與裝備則廣泛運用於一年戰爭終結後的各類MS之上,其中技術傳承色彩最為濃厚的,當數同樣繼承了“RX-78”型式編號與“高達”愛稱的GP系列機體。
另一方面,NT-1設計中對量產化的努力也並沒有隨著高達量產計畫的中斷而白費,該機的技術成果為RGM-79系的強化打下了紮實的基礎。伴隨著戰後聯邦軍再建計畫的展開,對RGM-79系機體性能的提升成為了聯邦軍開發部的重要課題。為了控制開發成本,產生了對現存高級機體部件進行有效利用,將其技術融入RGM-79設計的構想。因此,一年戰爭末期開發的NT-1中的部分技術終於在RGM-79系列上得以發揚光大,其最初的成果便是作為高級量產機的RGM-79N 特裝型吉姆,它與此後其它繼承自NT-1技術的量產型MS群一同,被人們稱之為“奧古斯塔系MS”。
可惜的是,擁有如此優異性能的NT-1,卻與一台扎古系MS-06FZ在兩名互有好感的年輕人手中進行著毫無疑義的廝殺,最終兩敗俱傷。當修理好後,一年戰爭已經結束,不久後,本機便被解體。
雙雙大破雙雙大破

機體資料

基本概要

機體型號
RX-78NT-1
中文名稱
高達NT-1
機體代號
ガンダムアレックス
英文名稱
Gundam "Alex"
出現作品
機動戰士高達0080 口袋中的戰爭
機體類型
NT專用試作型MS
製造商
奧古斯塔研究所
所屬
初次配備
U.C.0079
機師名稱
克里斯蒂娜·麥肯吉
機師圖片
克里斯蒂娜·麥肯吉克里斯蒂娜·麥肯吉

技術參數

內部環境
標準式全視野監控
尺寸
頭頂高:18.0米
全高:18.5米
本體重量
40.0噸
全備重量
72.5噸
裝甲材料及結構
月神鈦合金
發動機功率
1420KW
推進力
2×35000KG+6×8000KG+2×7000KG=132000KG
姿勢制御噴嘴數:19
加速度
1.82G
地上速度:192千米/時
裝備及設計特徵
感測器探測有效半徑:5900米
180°姿勢變換所需時間:0.8秒
外置喬巴姆裝甲
固定武裝
頭部60mm火神炮×2
光束軍刀×2
腕部90mm加特林炮×2
選用武裝
專用盾牌
選用手部武器
專用光束步槍(Bauva·Norfolk XBR-L Type-3)
遠程武器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