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埃爾利希

P.埃爾利希

P.埃爾利希,德國人,現代化學療法奠基者。是一位偉大的醫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P.埃爾利希
  • 國籍:德國
  • 出生地:西里西亞的斯特雷倫
  • 出生日期:1854年3月14日
  • 逝世日期:1915年8月20日
概述,人生經歷,

概述

P.埃爾利希,德國人,現代化學療法奠基者。1854年3月14日生於西里西亞的斯特雷倫(現屬波蘭)。1915年 8月20日卒於漢堡。1883年畢業於德國柏林大學。早年從事生物體組織和細菌的分類、染色工作。他發現生物體內不同組織像細菌一樣,各種有機染料對其具有不同染色能力。在此基礎上,他提出化學治療的概念,預言可以找到一種藥物,能選擇性地作用於人體內病原體而不影響人體組織,這為化學治療藥物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1905年義大利科學家F.桑丁發現了梅毒病原體,埃爾利希隨即進行抗梅毒藥物的研究,經過606次試驗,終於在1910年發明抗梅毒藥胂凡納明,即六○六。在青黴素問世以前,胂凡納明一直是治療梅毒的特效藥。1908年,因他從事免疫學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金。

人生經歷

德國免疫學家、血液學家,化學療法的奠基人之一。曾在布雷斯勞、斯特拉斯堡和萊比錫等大學學習。1878年畢業於萊比錫大學並獲醫學博士學位。旋即任柏林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助教,繼而升任講師、副教授。1890年在R.科赫領導的傳染病研究所任職。1896年任斯泰格利茨血清實驗所所長。1899年任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的實驗治療學研究所所長。1906年起兼任施派爾研究所所長。
他研究生物體對染料的親和力,發現生物體內不同的組織、細胞被染色的能力不同。他發明了活體染色法。最早研究細胞和組織的染色,發現染料分酸性、鹼性、中性三類。1877~1878年鑑別了肥大細胞與漿細胞,1879年發現嗜酸性粒細胞。他首先鑑別了髓細胞性白血病的各種類型,第一次提出白細胞按所含顆粒染色特性的分類法。鑑別了白血病和貧血,將染色法用於細菌及原蟲(如瘧原蟲),並發明結核菌的抗酸染色。將身體器官按對氧的親和力分為三類。1886年用美藍為活性染色劑染神經節細胞、神經末梢。1891年用美藍治療神經痛。1882年用氟化螢光素觀察房水的流動,用重氮反應測尿中的膽紅素。1885年用對氨基苯磺酸治療碘中毒。1891~1892年發現,將相思豆毒素或蓖麻蛋白以極小量開始給動物注射,逐漸增加劑量,則動物對之產生免疫力(主動免疫),經相思豆毒素免疫的母鼠乳中含抗毒素,幼鼠食母鼠乳或接受抗血清可藉此獲得暫時的免疫力(被動免疫)。他與同事使大動物產生主動免疫,以生產抗血清,幫助貝林生產白喉抗血清,設計了測定抗毒素量的方法。
創側鏈學說。他借鑑化學家費希爾“鎖和鑰匙”學說,認為細胞具有側鏈(後他改稱為受體)大分子。當細胞受到毒素(抗原)的作用後,由於受到刺激便產生大量的受體,並自細胞脫落至血流中,中和毒素,即為抗體。他研究了J.博爾代報告的動物血清的溶血反應,提出補體一詞,他的理論引起一場爭論,但A.P.von瓦瑟曼證明診斷梅毒的補體結合試驗即以埃爾利希的理論為根據。
晚年集中精力於化學藥物治療傳染病的研究,他認識到血清療法對許多原蟲及細菌所導致的傳染病無效。1907年他提出:側鏈學說的基本原理也適用於化學藥物對於傳染病治療的作用機理,認為藥物既能與病原體細胞上的化學受體結合,又能與機體細胞上的化學受體結合,所以一個藥物既對病原體有殺滅作用,同時也損傷機體。於是他以德國發達的化學工業與染料工業為基礎,致力於探尋低毒高效的化學藥物。在秦佐八郎的協助下,他們曾以砷苯化合物為基礎,通過改變化學結構,合成千餘種衍生物,逐一篩選。1910年發現的第606號化合物,即二氨基二氧偶砷苯(商品名砷凡納明或 606)不僅對錐蟲病有較好療效,而且能成功地治療梅毒。他被譽為化學療法的先驅。先後獲得世界各學術團體授予的81個榮譽稱號。著有論文60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