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ler結節

Osler結節(Osler's node)是一種常見於指(趾)端肉質部位的紅色、米粒大小、質地柔軟、有明顯壓痛的結節,偶也可見於指(趾)的較近端,一般可持續存在數小時至數天。

概述,形成機制,臨床意義,

概述

Osler結節於1909年首先由加拿大生理學家Sir William Osler報導,主要存在於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中。

形成機制

Osler結節的具體形成機制尚未明了。目前一般認為,其主要源自體內免疫複合物的沉積,從而引發機體產生免疫反應,局部形成水腫、炎性紅腫,並刺激末梢痛覺神經,產生一定的疼痛感。而對Osler結節進行活檢培養,結果往往呈現陰性。
Osler結節

臨床意義

Osler結節具有較好的臨床指證性意義,其多存在與一些慢性(或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中,也可存在於系統性紅斑狼瘡(SLE)、非細菌性栓塞性心內膜炎(NBTE)、播散性淋球菌感染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