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榴彈發射器

M-1榴彈發射器

M-1式75毫米榴彈炮國際上通稱為“pocket-rocket”,按字面意思應翻譯成“盒子炮”,抗戰時中國軍隊引進後把它翻譯成了“小鋼炮”,之後我軍就沿用了“小鋼炮”和“75炮”的說法。

作為美國陸軍常用火力支援武器,M-1式75榴彈炮雖然在二戰浩繁如星的武器中顯得不太“出名”,但是在戰士的眼中它的確是一件靠得住的武器。依靠緊湊的外型和可靠的性能,無論在叢林還是沙漠,它都能有效地給予敵人炮火殺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M-1榴彈發射器
  • 通稱:pocket-rocket
  • 國家:美國陸軍
  • 特點:有效地給予敵人炮火殺傷
橫槊立威太平洋,征戰四海不知愁,

橫槊立威太平洋

1945年2月硫磺島戰役,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們正小心翼翼地跟在LVT履帶式兩棲戰車後潛行,白色的沙灘映襯著遠處的火山格外美麗,但是老道的陸戰隊員並沒有因此放鬆警惕,因為他們知道在這平靜外表下隱藏著無數黑洞洞的槍口。其實自從塞班島戰役後,日軍已經從決戰灘頭陣地的戰鬥模式改為放棄灘頭進行島內殺傷盟軍,美軍火力之強大和兵力之強壯已經讓日薄西山的日軍吃不消了。在經歷過瓜島、塞班島等慘敗後,日軍發現與其在灘頭被美軍炮火轟掉,還不如利用火山形成的山洞與敵人周旋更有效。
此時,第二兩棲火力支援營的本森中士十分著急,周圍的兄弟連隊早就衝上灘頭深入島內作戰了,而他的LVT兩棲車卻陷在火山灰里。該車是LVT(A)4型兩棲火力支援型,炮塔裝備一門75毫米榴彈炮,主要在海軍艦炮進行彈幕射擊後對陸戰隊進行火力掩護使用。在太平洋的島嶼爭奪戰中,由於日軍通常在近岸設定大量障礙物如地雷、暗堡等,所以需要使用大口徑海軍艦炮對日軍工事進行火力清除,而登岸後的火力支援則需要LVT(A)4型兩棲火力支援戰車等武器來進行火力掩護,作為第一衝擊波的本森中士正是擔任此任務的一員。可這時本森中士目睹了許多戰友倒在了敵人暗堡的火力下,他立即和車組成員把兩棲戰車上的M-1式75毫米榴彈炮卸下並架設在前沿陣地對可疑目標進行炮擊。由於火炮十分輕巧再加上戰士們訓練有素,他們立即消滅了許多敵人的火力點,但是敵人的火力仍舊像長了眼睛一樣殺傷了很多陸戰隊員。這時炮長觀察到距離海岸線不遠處有一個日軍的觀察哨,這個觀察哨正在利用無線電指揮日軍的火力點進攻,不過日軍躲在一塊巨大岩石後面。這需要用迫擊炮攻擊,時間刻不容緩,本森管不了那么多了,立即指揮將火炮轉向,開火!天啊,竟然連巨大的火山岩都擊成了粉末!
這是一段真實的M-1型7 5 毫米榴彈炮戰鬥實錄。雖然該炮在戰場上屢建奇功卻鮮為人知,之所以被人遺忘主要是因為有正在印度藍珈姆受訓的遠征軍戰士試射M-1型75毫米榴彈炮M1-105和155毫米榴彈炮這樣高大威風的大哥存在,緊湊小巧的75毫米榴彈炮就顯得單薄多了。不過正是因為這些特點,M-1型75毫米榴彈炮在戰場上更為實用一些。首先其使用靈活性最為士兵們稱道,無論是山地還是叢林,只要是需要火力支援的戰場環境,該炮都可以發揮作用,比如像義大利卡西諾的山區作戰和太平洋的島嶼攻堅戰,需要近距離火力支援的地方都會有75毫米炮的身影。一個成功武器的標準就是能否通用,比如既適合常規的地面火力支援也適合空降特種作戰,在這一點上M-1型75毫米榴彈炮做到了。由於其輕巧靈便可以按照需要分解成零部件,很適合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這也使得M-1型75毫米榴彈炮成為了當時二戰盟軍陣營中的常青樹武器。以美國為例子,無論陸軍還是海軍陸戰隊都裝備了此武器,並且還成功利用《租借法案》大量援助反法西斯同盟國家,這從另一方面也證明了M-1型75毫米榴彈炮由於其構造簡單,所以生產上也是占儘先機的。
小個子戰神的誕生
M-1型75毫米榴彈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戰結束時。當時一戰的硝煙剛剛散去,各國有感於戰爭的巨大毀傷力從而注重軍事裝備的研究,其中對榴彈炮性能的提高引起了各大國軍隊的關注。美軍召集韋斯特維爾特公司的研究團隊為下一代近距離支援榴彈炮進行開發,但是軍方的要求極其苛刻,其要求下一代榴彈炮的射程要達到4600米左右、75毫米口徑,最苛刻的是要求火炮在分解狀態下能讓四名士兵搬運或者馱載!最終,研發團隊不負眾望於1927年完成了初期樣炮,很快美國陸軍將其列裝並命名為M-1型榴彈炮。
M-1型75毫米榴彈炮總重650公斤,可分解為9大件以人力扛運,或者6匹軍馬馱載, 最大射程可達到9489米。它採用75毫米口徑火炮,炮管重110公斤,最大仰角45°,俯角4°,長3.9米,寬1.2米,而高度在同類產品中最低:僅有0.9米!該炮採用M48型榴彈(重約7公斤),可搭配瞬發、延期(0.5秒)空炸引信,全裝藥射程可達8800米左右。實際操作射擊時三人就可以完成。發射時雖然有炮鋤支撐,但發射時的後坐力依舊會使炮跳離地面,所以通常火炮的大架後端會放幾包沙包,減少火炮往上跳的距離和跳動的次數,以便加速退彈和裝填下一發彈。該炮很快就下發到美軍各個作戰師中,當時美軍作戰師的編制為一個師含三個師屬炮兵團,炮兵團中將會有一個營裝備M-1型75毫米榴彈炮,而其他的兩個營裝備155毫米榴彈炮。雖然新裝備的列裝速度很快,但是軍方仍舊感到時間緊迫,畢竟此時全面的世界大戰已經在波蘭打響,不久蘇軍和德軍的鐵拳就在東線碰撞上了。鑒於戰爭的迫近和新火炮性能優秀,美國國會很快就通過了相關議案,同意M-1型75毫米榴彈炮的大規模列裝計畫,直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的那個悲慘的早上,許多美國軍人還在使用著一戰時的M1897式75毫米榴彈炮。
戰事一旦開啟,巨大消耗讓曾經綏靖的美國政府意識到必須大力增強軍備,於是包括海軍陸戰隊在內的許多炮兵單位都換裝了新的M-1型75毫米榴彈炮,在換裝過程中美軍又對其作出了一些改進。由於75炮身材小巧很適合搭載在美軍各種裝甲車上,而且在戰爭初期美軍坦克的數量和質量與德軍相比都不占優勢,這樣改裝很快就緩解了當時美軍缺乏坦克近距離支援火力的困境。其中,加裝75炮的M2半履帶裝甲車被最終定型為M2S型,並廣泛裝備盟軍部隊,直到韓戰後才被換裝。M2S在戰場上運用成功,但是畢竟該車的裝甲還是相當薄弱甚至抵擋不住重機槍的直射,所以M8裝甲車成了75炮下一個改造對象。由於採用了開放式炮塔和較厚的裝甲保護,M8裝甲車立即被裝甲兵們認可,到戰爭結束一共製造了1778輛裝備75炮的M8裝甲戰車。該車採用橡膠輪胎和新的減震系統更方便輕巧,而且分叉型的炮鋤也使得火炮射擊穩定性增強,這在沒有炮兵計算機的時代可以說是革命性的設計。不久美國裝甲騎兵師也拿出75炮的最終改進型——裝備了75炮的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該坦克在換下了孱弱的37毫米火炮後似乎脫胎換骨,包括法國、中國等在內的許多同盟國大量裝備。
作為美軍的明星級軍種——海軍陸戰隊更是對75炮產生了濃厚興趣。由於太平洋上艱苦的蛙跳作戰使得陸戰隊員們必須在地形複雜的火山島嶼上拼殺,因此LVT兩棲戰車成了搭載75炮的理想平台。改造後的LVT戰車被稱為LVT(A)1型,LVT(A)1絕對是個混血怪物,它有著LVT的底盤和M-1型75毫米榴彈炮的炮身,以及“斯圖亞特”輕型坦克的炮塔,但就這么個怪物無論在灘頭火力破障還是內陸清剿敵人都屢建奇功。在換上了M8戰的炮塔後它又成為LVT(A)4型重火力支援車,用來彌補戰列艦炮火過後火力支援的空擋,被陸戰隊員成稱為“水上蛟龍”。
其實對75炮最為滿意的恐怕還是山地部隊,複雜地形和陡峭的山嶺限制大傢伙的套用,155和105火炮是不可能為部隊攜帶,因此美軍第10山地師對75炮作出了許多改進以便適應山地戰鬥。由於無法在山地使用吉普車,他們就在騾子身上打起了主意,比如簡化75炮的零件將其由4匹軍騾負荷,他們設計出了具有四個掛架的馱架,這樣既可以擔負火炮零件又可以背負彈藥甚至傷員。第10山地作戰師在編制上也作出了調整,設立4個馱載炮兵營,每營裝備12門75榴彈炮,通常6匹軍騾負責擔負火炮,而5匹擔負其彈藥的供應任務,另有一個獸醫部門提供後勤服務。
隨著戰爭的進行又有一些新的改進被提了出來。眾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空降兵和裝甲兵的使用讓戰爭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原來二維的空間作戰被立體作戰模式所取代,古老的炮兵也需要與時俱進,於是緊湊型的M-1型75毫米榴彈炮誕生了!與老式M-1型75毫米榴彈炮不同的是,前者重量大為減輕,各個部件也更為方便拆卸和運輸,這對既需要火力支援又不能攜帶像155等重炮的空降師來講絕對是天大的美事,拿到新炮的82和101空降師官兵驚奇地發現這個小個子戰友竟然一樣能搭載降落傘緩緩而下!而對於裝甲兵來說也同樣妙不可言,大量裝備威利斯吉普的裝甲兵既可以拖拽緊湊型M-1型75毫米榴彈炮,也可以把它拆卸成零件運往戰場,然後再裝上半履帶車或者LVT兩棲車又變成了M1型75毫米自行式榴彈炮,這簡直是一件萬能的武器!

征戰四海不知愁

在空降作戰中除了直接利用降落傘空降外,75炮還會搭載上滑翔機運送到前線作戰,於是空降作戰時都會看到一門門75炮從滑翔機的機腹中被拖拽出來。為了能夠更好地發揮75炮的威力空降兵通常都會反覆練習快速拆裝,由於空降作戰最危險的時刻就是落地後的幾分鐘,所以即使一名士兵都可以快速設定75炮,82和101空降師的官兵仍然覺得不夠,於是新型派拉格式空投器被研製出來輔助75炮的空投。使用9個派拉格式空投器就可以輔助650公斤的75炮安全落地,當戰場形勢危急時甚至可以將75炮懸掛在道格拉斯C-47的機身之下直接空投。75炮一旦落地,訓練有素的空降兵會立即將其組裝並檢查射擊諸元,炮組只要7分鐘就可以完成射擊準備。但是,由於當時技術水平的限制直接空投75炮有很大的風險,比如容易造成火炮上精密零件在落地時被損壞,再有就是丟失零件,這些情況一旦發生火炮將無法射擊。
在部隊的編組上,美國空降師一般將師屬野戰炮兵分為三個火力支援群,每個炮兵群裝備4門榴彈炮,而英軍空降部隊通常在師內編成一個“空降輕型炮兵團”,該團由3個炮兵群組成,擔負著全師的火力支援任務。二戰爆發後整個英軍就用美制的M-1型75毫米榴彈炮換裝94毫米口徑榴彈炮。和美軍不同的是,英軍每個炮兵群裝備6門75炮而非4門,並且配備2輛“威利斯”偵察吉普和3輛火炮運輸車,另外配備了2個反坦克炮兵群和1個防空群,以保護炮兵群的安全。
82空降師的傘兵約翰·麥肯司(JohnMcKenzie)二戰中曾經服役在第456野戰炮兵營,他在回憶錄中寫道自己曾經是75炮組成員之一,在諾曼第登入戰中參加了空降到德軍後方的行動。著陸後他和戰友們必須儘快攜帶75炮趕到指定位置阻擋德軍增援部隊,到達目標所在地後他們立即架設火炮並實施偵察,確定目標射擊諸元矯正火炮,很快敵人就發現了他們並進行了炮擊。由於炮擊過於猛烈(電視劇《兄弟連》中巴斯通一幕),他們只能轉移,就這樣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在諾曼第33天的血戰中他們攜帶75炮進行了25次陣地轉移,並給予敵人重大殺傷。之後,約翰·麥肯司隨第456炮兵營參加了1945年2月阿登森林的血戰。在阿登戰役中,他們和101師、第8集團軍抵擋住德軍最後的瘋狂,在德軍潰退後他被編入505空降團的炮兵群擔負追擊任務,這時候德軍已經從巴斯通一線撤退到後方一個叫埃爾莎的小鎮處。他和別的75炮組成員立即偵察到了這一情況並決定占領鎮的制高點進行阻擊,當約翰·麥肯司爬到窗戶處放眼望去,才發現他們竟然面對著 500多名裝備著半履帶車和裝甲車德國機械化部隊!他立即向炮兵群報告了敵情,不多時M48型榴彈如暴雨傾盆而下,德軍的裝甲車和大量技術兵器當場就被砸癱在鎮子的十字路口處,可能是被打傻了,大量德軍被堵在路上竟動彈不得,美軍則趁熱打鐵又消滅了幾個M42機槍陣地。隨後,約翰和戰友挺著明晃晃的M4刺刀將剩餘的德國兵迅速地殲滅了。這個漂亮的伏擊戰在30分鐘內就結束了,500多名法西斯士兵或死或傷全被約翰和他的戰友乾淨地消滅了,這從另一個側面證明如果戰術配合得當再加上有效地使用手中的武器,即使像75炮這種“不起眼”的武器也能創造奇蹟!
7 5 炮在歐洲和太平洋戰場上的優秀表現讓其他反法西斯戰場的盟軍部隊羨慕不已,活躍在印支那戰區的“梅利爾搶劫者”突擊隊( Merrill'sMarauders)經常使用。“梅利爾搶劫者”突擊隊得名於美軍梅利爾準將的手下一隻善於叢林戰的特種部隊,本來他們還有個正式番號是美國陸軍5307暫編團,但是士兵不喜歡這個名稱,說是像“洛山磯街道上的雜貨鋪”,反而當地軍民起的“搶劫者”的綽號更適合他們的性格。在攻緬甸的日軍孟山據點後史迪威將軍迅速要求進行“眼睛王蛇行動”,目的是奪取日軍在緬北的最後一個據點——密支那。於是“搶劫者”突擊隊迅速開赴前線,在75炮發射M48榴彈的掩護下,包括中國50師在內的盟軍在經過80天奮戰後全殲日軍。在攻克密支那的戰役中75炮為盟軍提供了有效的近距離火力支援,這是其他火炮所不能比擬的。其中在密支那市區的戰鬥中,由於日軍利用城市建築和地下工事阻擋了盟軍前進的步伐,而大口徑火炮無法進入狹窄的街道,迫擊炮火力又顯薄弱,在此情況下突擊隊藉助75炮的火力將日軍火力點一一拔除,為占領密支那奠定了勝利基礎。此次戰役也證明75炮不僅能對敵軍步兵給予有效殺傷,也能摧毀碉堡等建築物。在攻克密支那機場的最後戰鬥中,日軍龜縮於鋼筋混凝土搭建的工事中據守,美軍官兵一邊作戰一邊大喊“快把小胖子(形容其粗壯的炮身)調來,轟這幫狗日的!”於是一個接著一個碉堡在在M1式榴彈炮的攻擊下土崩瓦解,日軍水上源藏少將也此次戰役中自盡身亡。
當第二次世界的硝煙漸漸遠去,M-1型75毫米榴彈炮也成了博物館中的展品,但是它輕便的身影和震耳欲聾的炮聲仍能迴響在天空中。今日,M-1型75毫米榴彈炮化身為M-120禮炮,作為戰爭紀念儀式上的禮儀用炮。也許老戰士們在那隆隆的炮聲中能夠回憶起當年征戰的歲月和這位生死與共的袍澤,就像那句名言“老兵不死,只是悄然地隱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