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期

M期

M期 M period 也稱為有絲分裂期(mitotic period),在分裂間期之後,指細胞周期中進行核分裂和細胞質分裂的時期。根據染色體形態的不同和活動情況,而分為前期、(前中期)、中期、後期和末期。細胞分裂期,包括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後期,分裂末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M期
  • 外文名:mitotic period
  • 分裂過程:前期、前中期、中期、後期、末期
M期的變化特點,前期,中期,後期,末期,有絲分裂M期過程,1.前期,2.前中期,3.中期,4.後期,5.末期,其它含義,

M期的變化特點

前期

染色體現出 ②紡錘體形成 ③核仁核膜消失 ④染色體散亂排列 細胞內染色體數:2n DNA數量:4n

中期

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體形態清晰,便於觀察和計數 細胞內染色體數:2n DNA數量:4n

後期

①著絲點 ②染色單體分開,形成2條染色體 ③移向兩極 細胞內染色體數:2n→4n DNA數量:4n

末期

①染色體消失 ②紡錘體消失 ③新的核膜、核仁形成 ④形成兩個子細胞 細胞內染色體數:4n→2n DNA數量:4n→2n

有絲分裂M期過程

    1.前期

    染色質濃縮成染色體。核仁解體,核膜開始消失。微管開始組裝紡錘體。
    標誌細胞進入前期的第一特徵是:染色質絲螺旋纏繞而成顯微鏡下可見的、有特定結構的、並有一定數目的染色體。染色體先是隨機地散布於核中,以後逐漸移向核周。核仁解體並消失。分散於細胞質中的微管在前期開始時也解聚而形成一個大的微管蛋白分子庫,供組裝紡錘體使用。紡錘體由成束的微管所組成。中心體的外圍有成輻射狀排列的微管,形成光學顯微鏡下可見的星絲,星絲和中心體合稱星體。2個星體最初在核膜外保持一定距離,至晚前期,由於星體間的微管,即極微管的延伸,兩個星體被推向相反的兩極。

    2.前中期

    核膜破裂標誌著前中期的開始。核膜破裂後,以小膜泡的形式分散到細胞質中。核膜下面的核纖層不再黏附在這些核膜片段上,而解聚成分散的肽鏈。染色體進一步凝集濃縮,變粗變短,形成明顯的X形染色體結構。紡錘體完成裝配(由動粒微管、極性微管以及輔助分子共同組成。)

    3.中期

    染色體繼續濃縮變短,染色體上的動粒微管繼續向細胞兩極延伸而達到中心體。各染色體都排列到紡錘體的中央,它們的著絲粒都位於細胞中央的同一平面,即赤道面上,這是中期的標誌,中期持續時間一般較長。

    4.後期

    染色體的著絲粒分為2個,導致每個染色體的2個單體成為2個獨立的子染色體。各對子染色體彼此分開後以相同的速度分別向兩極移動。同時微管不斷延長,因而紡錘體兩極間的距離也逐漸增長。

    5.末期

    分離的兩組染色體分別抵達兩極時,動粒微管消失。極微管進一步延伸,使兩組染色體的距離進一步加大。在兩組染色體的外圍,核膜重新形成,染色體伸展延長,最後成為染色質。核仁也開始出現,DNA合成功能逐漸恢復,細胞核恢復了新時期形態。至此,細胞核的有絲分裂結束。

      其它含義

      M期,即月經(Menstrual cycle),是生理上的循環周期,發生在一些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類與其他人科動物之間。其他的哺乳類動物則是經歷動情周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