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界線

是指介於白堊紀(Cretaceous Period簡寫為K)與緊臨較年輕的第三紀(Tertiary Period簡寫為T) 界線,在五大滅絕事件中,屬最靠近現代的一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KT界線
  • 釋義:白堊紀與緊臨較年輕的第三紀界線
  • 出處:五大滅絕事件
  • 意義:分析生物種比例逐漸遞減
概念,The K-T 界線,恐龍的滅絕,完美的理論,岩層越厚,撞擊理論,尷尬的發現,第三種觀點,

概念

意指在白堊紀最末期的生物種比例逐漸遞減,越近KT 界線時物種消逝越達高峰,在這界線之後有許多生物即遭到滅絕。這個界線由薄薄一層的細緻黏土構成,至今還沒有人知道這層泥土代表什麼。但是界線兩邊的浮游生物化石、地球化學證據都指出,白堊紀末期與第三紀開始前有五十萬年的間隔。

The K-T 界線

是介於白堊紀和第三紀之間的界線,大約出現在六千五百萬年前 ( K代表希臘文的 kreta ,是白堊的意思)。這段期間發生大規模的絕種,包括最後的恐龍和其它的動物族群,都遭受滅絕的命運。

恐龍的滅絕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認為他們知道造成恐龍滅絕的原因。6500萬年前,災難從天而降。一顆直徑 10公里的隕星撞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造成了世界範圍的森林大火,引發數千米的海嘯,塵埃遮蔽太陽長達數月甚至數年。恐龍在這場飛來橫禍中被炸死、燒死、凍死。
然而,現在有一部分科學家宣稱,他們已經掌握了越來越多的證據,證實“隕石撞擊”理論可能是錯誤的。

完美的理論

在世界各地的礦山和露頭,都可找到 6500萬年前形成的岩石。在這一岩層之下存在大量恐龍化石,在其之上卻找不到一副恐龍骨架。這一岩層被稱為 KT分界線。
1978年,科學家在加州伯克利實驗室檢測KT分界線中的銥含量時發現,KT分界層中銥含量是正常水平的三百多倍,有時可達到五百多倍。如此密度的銥元素通常來源於太空。科學家認為,有一顆直徑約 10公里的小行星或彗星,在岩石形成的時期撞擊了地球,並推斷撞擊引發的大火球相當於 100億顆廣島核子彈爆炸。荷蘭理論物理學家揚·施密特在 KT分界線內發現一些岩石小球。它們證明撞擊造成的火球使數十億噸岩石蒸發,在外太空蒸氣濃縮成小球粒掉回地球。接著,科學家又在 KT邊界線內岩層中發現了另一線索——大量的煤煙,表明撞擊引發全球範圍森林大火。撞擊還可能引發可怕的酸雨。火球釋放的化學物質把水變成像電瓶水——致命的酸液,幾乎可以殺死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包括恐龍。最後一條證據是蕨類植物孢子化石的聚集——每當環境災難造成其他植物毀滅時,它們便大量繁殖。

岩層越厚

加拿大宇宙化學家阿蘭·希爾德布蘭德發現,北美洲 KT分界線的平均厚度自北向南從 1厘米增加到大約 0.5米。最終他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的 Chicxulub村發現了一個直徑大約 180公里的隕坑。這很可能就是殺死恐龍的小行星留下的隕坑。

撞擊理論

遺憾的是,隕坑被埋藏在地下 1公里,從表面看不到任何痕跡。揚·施密特只好在墨西哥到處尋找與隕坑同年代的露頭,希望從中發現撞擊留下的其他秘密。最後,他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露頭,其年齡與 Chicxulub隕坑完全一樣。隕星撞擊的完整歷史終於可以從中解讀了。通常小球粒層和富含銥元素的岩層是緊靠在一起的,這次施密特卻在兩個岩層中間發現了大量砂岩。砂岩通常存在於海岸邊。但在 6500萬年前,這一整片區域都淹沒在深海中,因此砂岩不該在此出現。在施密特看來,唯一的解釋是隕星撞擊地球還造成了另一場災難——一次史無前例的海嘯,以每小時數百公里的速度前進,高達數千米,把海岸上的沙捲入海床。當海平面降低後,已變成砂岩的沙子被暴露出來。根據施密特的理論,這一切都在很短時間內發生。隕星撞擊地球幾分鐘後,熔化的隕坑岩石蒸發變成小球粒返回地表,掉入海床。幾小時後,巨大的海嘯襲來,把岸上的泥沙卷到海床上,最後才輪到銥元素層的形成,由於銥的顆粒細小,需要幾天甚至幾周才會在海床上安定下來。

尷尬的發現

加入海嘯沉澱過程之後,撞擊理論似乎完整無缺了。它橫掃科學界,征服了大眾的想像。但這一切是在格塔·凱勒尷尬的發現之前。凱勒和同事斯丁尼斯貝克來到墨西哥,檢查了同一地區的 50多個露頭。每一處都發現了施密特描述的砂岩岩層。但海嘯沉澱說法仍然無法讓凱勒信服。
第一個尷尬的細節就是砂岩中的古生物化石。在砂岩的底層分布大量蠕蟲,而在砂岩頂部則是螃蟹的殖民地。這兩層是在不同時期,而不是像施密特所說在幾天或幾周的短時間內形成。
第二個尷尬的事實是,砂岩中分布著多泥的水成岩,這些岩石形成時間相當長。它們主要由細沙構成。細沙在海床上堆積的速度非常緩慢。
在露頭底部,他們發現了第三個尷尬的事實——一層石灰岩。石灰岩遇酸產生劇烈反應,它同樣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形成。
最後,凱勒和斯丁尼斯貝克發現了所有事實中最尷尬的一個。它位於露頭之下 6米,是另一層小球粒層。化學分析顯示,這些隕星殘骸與上面的 KT層一樣只能來源於 Chicxulub隕坑。這些小球粒位於從前發現的小球粒層之下 8米,這意味著整個岩石形成理論和恐龍滅絕理論的改寫。時間是其中的關鍵因素。在 Chicxulub撞擊幾分鐘後,小球粒在海床上安定下來,它們是剛剛被凱勒博士發現的小球粒。在此之上是一個正常的堆積層—— 8米厚的泥沙堆積。根據凱勒計算,可能花掉了 27萬年的時間後形成石灰岩層,這需要數千年時間形成。再之後才出現了砂岩。再之後是細沙層,可能需要幾百年時間形成。最後經過蠕蟲層之後才是銥元素層,這一層形成的時間恰好與恐龍滅絕期吻合。但是凱勒推算,這時距離 Chicxulub撞擊已經過去了 30萬年。
科學大爭論
凱勒的工作引發科學大爭論。 2001年年末,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在 Chicxulub隕坑心臟的位置用石油鑽塔鑽到 1公里深度,取回數百米長的岩石樣本。多數岩石在撞擊後被壓得粉碎,但其中有一部分沒有被毀壞。它位於壓碎的岩石之上,因此必定是在撞擊之後形成的,但它剛好在銥元素層之下,因此現在剩下的問題是,這部分樣本形成的時間。如果它們是緩慢形成的,則將支持凱勒的觀點。
斯丁尼斯貝克對樣本進行了 X射線衍射分析,發現了海綠石。海綠石的形成需要數千年時間,因此斯丁尼斯貝克認為,樣本的形成至少經歷了數千年。凱勒也獲得了部分樣本,她找到一種叫做有孔蟲的浮游生物。這些生物被認為在 Chicxulub撞擊後與恐龍一同消失。在凱勒看來,這意味著, Chicxulub撞擊必然發生在生物大滅絕之前約 30萬年前。
然而揚·施密特分析樣本時,得到完全不同的結論。他發現岩石中分布著線形圖案,它們是強烈海流衝擊的證據,間接證明海嘯的發生。施密特檢查了綠色黏土礦物層,沒有發現海綠石,卻發現了蒙脫石。蒙脫石可在極短時間內迅速形成。至於凱勒發現的有孔蟲,施密特說,在模糊的照片上,鏡下無機物晶體很可能被誤認為有孔蟲。在施密特看來,所有證據顯示,樣本是在短短几天內因一次海嘯形成的,這意味著, Chicxulub撞擊仍然是毀滅恐龍的真兇。

第三種觀點

第三種觀點基於一個簡單的事實——地球歷史上曾多次遭遇小行星撞擊,這些撞擊很少與生物大規模滅絕吻合。
新的證據與據說席捲全球的森林大火有關。 2003年,英國地質學家克萊爾·貝爾切走遍了北美洲,尋找木炭。她在從加拿大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的 8個地點的 KT分界線內採集了樣本,令她吃驚的是,竟然沒有找到絲毫木炭痕跡。相反,她發現了大量沒有炭化的植物化石。意味著並不存在席捲全球的森林大火。
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撞擊曾造成酸雨嗎?生物學家戴夫·阿齊博爾德對滅絕和生還的物種進行了統計研究。他發現,許多應該在酸雨中絕種的物種如樹蛙等兩棲動物卻沒有從地球消失。這意味著,在白堊紀末期不曾出現過濃度如電瓶水的酸雨。
同樣,如果白堊紀末期曾出現長達數月的嚴冬,那么許多冷血動物應該已經滅絕。可事實上,它們直到今天還在繁衍生息。這意味著漫長的低溫氣候並不曾發生。
如此看來,恐龍沒有被凍死,沒有被燒死,也沒有被酸雨毒死。科學家們重新把注意力投向經典的進化理論。許多科學家相信,在 KT分界線前數千萬年,恐龍的生活環境開始惡化。隨著海平面的急劇降低,大片原本濕潤、青蔥的地區變得乾涸貧瘠。恐龍的自然棲息地開始消失。它們生活的土地減少、它們的食物減少、可以生存的地帶被乾旱的土地分割開來,恐龍無法遷徙,隨之消失。
對化石記錄的一種解釋顯示, KT分界線前 1000萬年至 300萬年,近 40%的恐龍種類滅亡。到小行星撞擊地球前 300萬年時,恐龍物種已經出現生存危機。大約在 KT分界線前 50萬年,地球碰上了歷史上最猛烈的火山活動期之一。到處是噴發的火山,溫室氣體造成氣溫急劇上升,上升幅度達到 8攝氏度。這意味著巨大的災難——生物棲息環境的改變、降雨模式的改變和氣候突變。
所有證據顯示,由於環境惡化,它們的數量開始銳減。即使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大規模火山運動和海平面下降也會把它們推向滅亡。但是,小行星撞擊——確實至少清除掉了世界上最後殘餘的恐龍。如此看來,恐龍是多種致命環境因素合謀的犧牲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