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威廉士(JohnWilliams)

約翰·威廉士(澳大利亞吉他演奏家)

JohnWilliams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約翰·威廉斯無疑是當今世界最受人尊敬的的吉他演奏大師。他1941年4月24日生於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四歲時,便從父親那裡獲得了他的第一把吉他。11歲時,小威廉斯的才華打動了吉他皇帝塞戈維亞,並被安排參加了大師在義大利的暑期課程。

基本介紹

人物資料,生平簡介,

人物資料

約翰·威廉士,又稱約翰·克里斯托夫·威廉士。當代最重要的吉他演奏家之一。
約翰·威廉斯與他的吉他約翰·威廉斯與他的吉他
演奏樂器:吉他
活躍年代:1958年至今

生平簡介

約翰·威廉斯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曾師從吉他大師安德烈斯·塞戈維亞(Andrés Segovia),並曾在倫敦的皇家音樂學院(Royal College of Music)學習鋼琴(由於該院沒有吉他專業)。畢業後,他得到學校的邀請創立吉他專業,並執教兩年。
威廉斯被認為是當代最重要的吉他演奏家之一,演出和錄製過大量的古典吉他曲目。他曾與另一位重要的吉他演奏家朱利安·布里姆長期合作吉他二重奏。威廉斯曾委託多名當代作曲家創作吉他協奏曲,例如 Stephen Dodgson,安德魯·普列文,Patrick Gowers,Richard Harvey 和Steve Gray。他也同澳大利亞的作曲家合作創作反映澳大利亞的本土音樂。
威廉斯曾為電影《獵鹿人》演奏了著名的主題曲卡瓦蒂納(Cavatina)。威廉斯注重與流行音樂和其它音樂類型的合作與交流。1970年代末,一度與他人合作創建了搖滾樂隊“天空”,並灌錄了一些古典-搖滾混合風格的音樂。
在當今國際樂壇上,約翰·威廉士是最具有才華並享有盛譽的吉他大師之一,他通過多張暢銷專輯,以及精彩的現場演出,使得古典吉他受到了現代觀眾的喜愛。威廉士在年輕的時候被人稱為是“吉他王子”,之後,人們稱呼他為“吉他之王”。從初學吉他到“吉他王子”再到“吉他之王”,一路走來,我們可以看到威廉士的人生軌跡,也可以了解古典吉他的發展歷程。
約翰·威廉士
約翰·威廉士於1941年出生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他從小就開始學琴,當回顧最初的學琴經歷的時候,他並沒有什麼叫苦連天的無限感慨,也沒有淚眼朦朧的憶苦思甜,只是輕描淡寫地說“父親教得好,自己很幸運”。威廉士17歲時舉行了他的首場職業性演出,隨即引起轟動,之後他便開始了自己的吉他演奏家的職業生涯。對於一位吉他演奏家而言,手中的吉他至關重要,威廉士多年來習慣使用製作家斯莫爾曼製作的吉他,他覺得斯莫爾曼的吉他,給了他很多的藝術靈感。
約翰·威廉士說,彈奏斯莫爾曼製作的吉他,就像和一個人談話一樣,能不斷的接收到信息反饋,手中的吉他會給你靈感,鼓勵你演奏的更好。威廉士在故鄉澳大利亞接受到了最初的音樂教育,也是在這兒,他得到了最為稱心如意的吉他。雖然威廉士在十幾歲時就離開了澳大利亞,但是,他和故鄉的音樂情緣,卻一直在延續著。
約翰·威廉士曾在十幾歲的時候離開澳大利亞,到英國接受正規的古典音樂教育,他最初的成名也是因為演奏古典吉他作品。
在約翰·威廉士的吉他演奏生涯中,除了父親對他的言傳身教之外,有兩位吉他大師也對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一位是楊戈·賴因哈特,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塞戈維亞塞戈維亞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吉他演奏家、教育家,他豐富了吉他的曲目,並提高了吉他在樂器中的地位,塞戈維亞被稱為“吉他皇帝”。在少年時期,威廉士就受到這位“吉他皇帝”的賞識,並得到他很多的幫助。
1958年11月,約翰·威廉士舉行了他的首場職業性的演出,當時他還不到18歲,在那場音樂會的節目單上,曾印著 “吉他皇帝”塞戈維亞的一句話:“吉他王子光臨音樂世界”,從此威廉士就有了“吉他王子”的美譽。同塞戈維亞一樣,在繼續著吉他演奏事業的同時,威廉士也從事著教育工作。但是據威廉士說,塞戈維亞的主要教學方式是老師示範,學生模仿。而威廉士則希望在和學生的溝通、吉他曲目的選擇等方面都有更大的改進發展。
或許是因為父親是爵士吉他手的原因,威廉士的視野並沒有局限在古典的圈子裡,而是試圖演繹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形式。從二十世紀60年代開始,威廉士開始演奏爵士,布魯斯作品,甚至還組建了搖滾樂隊。而在和來自不同地域的作曲家朋友的合作中,威廉士的作品也帶上了更多豐富的色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