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CU

I-OCU

I-OCU,全稱是OCUISDN-OfficeChannelUnitISDN,即:局內信道單元。通過信道編碼器和解碼器實現的用於提高信道可靠性的理論和方法。信道編碼定理,從理論上解決理想編碼器、解碼器的存在性問題,也就是解決信道能傳送的最大信息率的可能性和超過這個最大值時的傳輸問題。構造性的編碼方法以及這些方法能達到的性能界限。編碼定理的證明,從離散信道發展到連續信道,從無記憶信道到有記憶信道,從單用戶信道到多用戶信道,從證明差錯機率可接近於零到以指數規律逼近於零,正在不斷完善。

簡介,工作原理,信道編碼技術,

簡介

I-OCUISDN-OfficeChannelUnitISDN的局內信道單元。

工作原理

通過信道編碼器和解碼器實現的用於提高信道可靠性的理論和方法。資訊理論的內容之一。
局內設備連線關係局內設備連線關係
信道編碼大致分為兩類:
①信道編碼定理,從理論上解決理想編碼器、解碼器的存在性問題,也就是解決信道能傳送的最大信息率的可能性和超過這個最大值時的傳輸問題。
②構造性的編碼方法以及這些方法能達到的性能界限。編碼定理的證明,從離散信道發展到連續信道,從無記憶信道到有記憶信道,從單用戶信道到多用戶信道,從證明差錯機率可接近於零到以指數規律逼近於零,正在不斷完善。編碼方法,在離散信道中一般用代數碼形式,其類型有較大發展,各種界限也不斷有人提出,但尚未達到編碼定理所啟示的限度,尤其是關於多用戶信道,更顯得不足。在連續信道中常採用q系來代表訊息,這在極限情況下可達到編碼定理的限度。不是所有信道的編碼定理都已被證明。只有無記憶單用戶信道和多用戶信道中的特殊情況的編碼定理已有嚴格的證明;其他信道也有一些結果,但尚不完善。

信道編碼技術

數位訊號在傳輸中往往由於各種原因,使得在傳送的數據流中產生誤碼,從而使接收端產生圖象跳躍、不連續、出現馬賽克等現象。所以通過信道編碼這一環節,對數碼流進行相應的處理,使系統具有一定的糾錯能力和抗干擾能力,可極大地避免碼流傳送中誤碼的發生。誤碼的處理技術有糾錯、交織、線性內插等。
提高數據傳輸效率,降低誤碼率是信道編碼的任務。信道編碼的本質是增加通信的可靠性。但信道編碼會使有用的信息數據傳輸減少,信道編碼的過程是在源數據碼流中加插一些碼元,從而達到在接收端進行判錯和糾錯的目的,這就是我們常常說的開銷。這就好象我們運送一批玻璃杯一樣,為了保證運送途中不出現打爛玻璃杯的情況,我們通常都用一些泡沫或海棉等物將玻璃杯包裝起來,這種包裝使玻璃杯所占的容積變大,原來一部車能裝5000各玻璃杯的,包裝後就只能裝4000個了,顯然包裝的代價使運送玻璃杯的有效個數減少了。同樣,在頻寬固定的信道中,總的傳送碼率也是固定的,由於信道編碼增加了數據量,其結果只能是以降低傳送有用信息碼率為代價了。將有用比特數除以總比特數就等於編碼效率了,不同的編碼方式,其編碼效率有所不同。
數位電視中常用的糾錯編碼,通常採用兩次附加糾錯碼的前向糾錯(FEC)編碼。RS編碼屬於第一個FEC,188位元組後附加16位元組RS碼,構成(204,188)RS碼,這也可以稱為外編碼。第二個附加糾錯碼的FEC一般採用卷積編碼,又稱為內編碼。外編碼和內編碼結合一起,稱之為級聯編碼。級聯編碼後得到的數據流再按規定的調製方式對載頻進行調製。
前向糾錯碼(FEC)的碼字是具有一定糾錯能力的碼型,它在接收端解碼後,不僅可以發現錯誤,而且能夠判斷錯誤碼元所在的位置,並自動糾錯。這種糾錯碼信息不需要儲存,不需要反饋,實時性好。所以在廣播系統(單向傳輸系統)都採用這種信道編碼方式。
信道機發射端信道機發射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