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ndam mk3

Gundam mk3

Gundam mk3是一個虛擬人物,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Gundam mk3
  • MS類型:: 原型攻擊型MS
  • 全高::22.0 meters
  • 全重: 48.2 tons
MSF-007 GUNDAM Mk-III “ヴァルキューレ”
MS類型: 原型攻擊型MS
Gundam mk3
全高: 22.0 meters
頭頂高: 19.5 meters
基重: 32.1 tons
全重: 48.2 tons
動力爐功率: 2022 kW
火箭推進器出力: 68500 kg x 1, 9500 kg x 2
加速度: 1.82 G
探測器有效搜尋半徑: 11500 meters
裝甲材質: gundarium合金γ
武裝: 光束軍刀x 2, 光束加農x 2, 光束來復槍x 1 專用盾牌
機械設定: Kazumi Fujita
AEUG繼得到了RX-178 GUNDAM MK-II之後,又在吉力馬札羅攻略戰中獲得了RX-166,經KARABA轉手到月面的AE本社。此時AEUG的MSZ-006也完成了,新的後繼機的強化發展也在開發階段,由AE的第4開發部進行設計開發的,通過AE高品質的零件換裝,所得到新型MS,這就是MSF-007A。MK-III形式番號上的F是表示本機由Kazumi Fujita博士設計,由於當時開發的第三世代MS最全盛期的[PROJECT Z]的啟用,技術人員看好本機高等級的基礎性能和技術並將其投入了ZGUNDAM的開發過程當中。本機在0087年12月就開發成功,只經歷了1個月的開發時間,不能不說是神速。A型複製了RX-166的可動骨骼並在外部加以了處理和改良。MSF-007A向對於RX-166的最大改良點是背包,對166的高機動BINDER UNIT做出重新設計整理,並成功的將其小型化。對於已經成功開發出MSA-099A,MSN-100和MSZ-006的BINDER並積累足夠經驗的AE社來說,把166的背包中的BINDER小型化,輕量化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連線在背包上的BINDER可以往四個方向活動,高速航行的時候,下部的BINDER會跳到上部來,用來分散推力並集中在上部的2基上。同時,BINDER UNIT與中央THRUSTER推進器獨立安排,使007A能夠實現細緻的AMBAC機動。007A的頭部和MK-II一樣,採用了外置獨立的valgun彈倉,不僅是007A,007B/N和RX-166也是如此。MK-III搭載的武裝方面,通過動力爐的強化,使BEAM SABER兼用兩門BEAM CANOON作為MS的固定裝備搭載成為可能。為了迎接和TITANS的戰鬥,007A的2號機和3號機被投入了實戰,1號機留在了工廠內進行各種測試,1號機的FULL-ARMOR武裝形態與FXA-05D進行了合體試驗,為MSF-007B的開發提供了DATE收集,加上2,3號機實戰數據的反饋,007B型的開發也在順利的進行中了。 0088年2月,A型經改良後的B型被製造了出來,以增加試作為名義生產了50台,在梅爾修特羅姆作戦中投入戰場15台,剩下的35台配備在了月面的防空部隊和巡邏艦隊,相當於月面的警備部隊。B型的基本性能和A型相比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變化,不過,各部分零件的可靠性,整備性得到了提高。並且,在前線作戰的2台007A型的破損零件還可以用B型的來替換。在這之後,經過連邦系MS規格的設計改良,更強調生產性的MSA-008 GUNDAM MK-III“グーファー”出現了,007B型也中止了製造。除了A型和B型,還有一種MSF-007N存在,007N最主要的特徵是機體搭載了“生物感測器”,作業系統導入生物感測器後,讓機體的反應性大幅度提高,估計是給AEUG的NT駕駛員開發的機體。N型的外形與A,B型並沒有太大變化,只是頭部造型進行了小範圍改修,讓其更加像RX-78高達的頭部。0088年9月,亞伽瑪級機動巡洋艦3號軍艦“灰色天鵝”上搭載的007A型的3號機被改造為了MSF-007N,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007改造為N型的例子了。而且好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