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戰鬥匕首

F-S戰鬥匕首

鴉片戰爭以後,駐上海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4團希望有一種防身的利器,以應對上海複雜的環境。上海巡捕房的費爾白恩和西克斯便設計了F-S戰鬥匕首。該匕首裝備了英國突擊隊,還有英國空降部隊、加拿大空降部隊,SAS(英國特別空勤團)、SOE(英國特戰執行處)、OSS(美國戰略勤務局)等特種部隊、美國巡邏騎警等著名部隊,成為20世紀最耀眼的明星匕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F-S戰鬥匕首
  • 類別:匕首
  • 設計者:費爾白恩和西克斯
  • 誕生地:上海
基本信息,誕生,設計者,設計典故,結構,發展歷程,

基本信息

F-S匕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多支著名部隊裝備過,除了英國突擊隊外,還有英國空降部隊、加拿大空降部隊,SAS(英國特別空勤團)、SOE(英國特戰執行處)、OSS(美國戰略勤務局)等特種部隊、美國巡邏騎警等,除了裝備部隊之外,個人購買的也不在少數。更為重要的是,它影響了一代戰鬥匕首的風格,二戰期間許多著名的戰鬥匕首,如美國的V-42匕首、海上襲擊者短劍等,都明顯受了F-S匕首的影響。如果說吉姆·鮑伊是19世紀的匕首之王,那么F-S匕首則是20世紀最耀眼的明星匕首。

誕生

二戰期間著名的武器裝備數不勝數,而這一把著名的戰鬥匕首,它的出現影響了整整一代匕首的設計風格,而且它的誕生地是中國上海。這其中的來龍去脈,還要從當時上海特殊的歷史背景說起。
由於1840年鴉片戰爭的失敗,在隨後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中,上海被開放為通商口岸,並允許外國在上海設立租界。後來,隨著各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侵略程度的不斷加深,其在上海租界的規模和權利也越來越大,儼然成了國中之國。中國的軍隊、警察不可隨意進入租界,租界內的治安由帝國主義國家設立的“巡捕房”負責管理。這巡捕房就是帝國主義國家在上海租界設立的警察機構。

設計者

F-S戰鬥匕首的兩位設計者——費爾白恩和西克斯當時就在巡捕房任職。這兩人是單兵格鬥的專家,對西方的格鬥技巧和中國武術都很精通。

設計典故

據費爾白恩和西克斯的一位同事奧尼爾回憶,F-S匕首的設計製造是由當時駐上海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第4團提議的。因那時上海的社會狀況十分複雜,各種匪徒、海盜、黑社會組織的活動十分猖獗,並且上海的街道既黑暗又狹窄,使得駐紮在那裡的外國軍隊也感到很不安全,所以都希望有一把防身的利器帶在身上。
一個叫雅頓的美國上尉在研製這把匕首的過程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費爾白恩收集了大量的英國刺刀,雅頓利用它們作原料,試驗匕首的最佳尺寸和造型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性。

結構

經過一番努力,這款匕首終於製成了,生產量不大,大約500把左右,雙刃刀身,可樂瓶形刀柄,S形護手。護手長度最初為7.5cm,明顯過大,只生產了幾把,以後就改為5cm。這一批產品被稱為第一代F-S匕首,集中體現的設計思想就是突出其格鬥的作用,而不附加其他功能。這和很多現代刀具追求多功能的設計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其中間粗、兩端細的刀柄正適合捅刺時刀尖向前的握持姿勢,手掌下部的凸起部分正與刀柄後端較細的部分相貼合,刀柄中間較粗的部分與掌心相貼合,而拇指和食指正好握在前端較細的部位。刀柄用黃銅材料製成,使其有一定的重量,可確保捅刺時的威力;刀柄表面刻有斜方格紋路,可起防滑作用;非常尖銳的刀身更是將捅刺的威力發揮到了極致,而且兩側開刃,砍削也很靈活。
這一批產品有一個不夠理想的地方,就是它的護手設計成了S形,可能是當時認為這樣比較美觀一些吧,但實踐證明這種造型不可取,因為它容易鉤掛衣服。
這一型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其靠近護手的一小段刀身不開刃,也不由中間向兩側逐漸變薄,而是在這個位置上形成一塊方形的平面區域,英文稱為“recasso”,但是找不到一個中文辭彙和它對應,受手槍的“套筒座”、“轉輪座” 的啟發,我們不妨稱之為“刀身座”。這種設計是為了方便在上面刻制銘文,但加工起來比較麻煩。

發展歷程

1940年,費爾白恩和西克斯回到了英國,當年8月,英國組建了一支“突擊隊”,這可以說是一支具有現代意義的特種部隊,主要作戰任務是以奇襲的方式,破壞敵人的重要軍事設施,截獲情報等。這支突擊隊,就是現在英軍SBS(特別舟艇團)的前身。鑒於費爾白恩、西克斯高超的技藝和豐富的閱歷,他們被任命為教官,專門負責隊員的格鬥技術訓練。突擊隊正缺少一種合適的匕首,於是在上海設計的這種匕首正好派上了用場,他們在第一代F-S匕首的基礎上又作了改進,將S形護手改成了直的,這樣不但避免了鉤掛衣服的麻煩,而且使它在握持的時候不必再管哪一側的刀刃向上。另一個變化是取消了刀身座,使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而且全部的刀身都開刃,使切割東西變得更加容易。這一時期生產的F-S匕首被稱為第二代產品,從1941 年初期生產,生產了近兩年的時間。由於它的黃銅刀柄很重,英國人給它取了一個俗名:“胖子”。
到了1942年底或1943年初的時候,由於戰爭對物資的大量消耗,用於製造F-S匕首刀柄的黃銅也開始被列為戰略物資,因為它是製作彈殼所必需的原料。於是F-S匕首的刀柄不得不改用鋁合金製造。同時,製作工藝由原來的車床加工改為衝壓,刀柄上的紋理也由原來的斜方格改為一圈圈相互平行的圓環,稱為“肋骨形”,這就是第三代F-S匕首。由於費爾白恩和西克斯並沒有參與這一次改型,有人認為這以後的產品不應再稱為F-S匕首,英國軍方也將它改稱為“突擊隊戰鬥匕首”,但是F-S匕首的名稱早已深入人心,有的工廠在生產時仍然刻上“F-S”字樣。
這時已有越來越多的工廠開始生產F-S匕首,其刀柄、刀首、刀鞘等也越來越多樣,但其基本特徵始終保持不變。二戰結束以後,仍然有工廠製造F-S匕首, 還出現了專供收藏的產品,製作十分精美。
1982年美國歷史基金會製作的二戰中歐洲戰場使用的F-S匕首紀念版,共6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