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K-1A/B“經國”

台灣的F-CK-1戰鬥機是台灣在美國技術協助下設計開發的一種輕型超聲速噴氣式戰鬥機,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在台灣空軍的規劃中,F-CK-1與購自法國的“幻影”2000-5及購自美國的F-16A/B構成其台海空中優勢作戰的主力,其中F-CK-1負責中低空防禦。

20世紀80年代,在台灣前領導人蔣經國的指示下,台灣空軍開始“自研製防禦戰鬥機”(Indigenous Defensive Fighter,IDF)研發計畫,以取代逐漸老化的F-5“自由戰士”戰鬥機,作為台灣的新一代主力戰鬥機。該計畫起初只是進行氣動外形的設計,其名稱為“鷹揚計畫”。後來整個研發計畫合併成“安翔計畫”,“鷹揚計畫”變成其下的子計畫。1988年12月10日第一架原型機出廠,1989年5月26日原型機首飛成功,1992年開始服役。該戰鬥機通常被稱為IDF戰鬥機,而其正式型號為F-CK-1,並命名為“經國”號戰鬥機,以紀念蔣經國。其中“CK”是“經國”二字韋氏拼音“Ching kuo”的字頭縮寫。

基本信息,機型概述,性能數據,三視圖,歷史圖片,

基本信息

中文名:F-CK-1A/B“經國”
英文名:AIDC F-CK-1A/B Ching Kuo

機型概述

中國與美國建交後,台灣向美國提出購買F-16/J79與F-20戰鬥機各150架的採購案受挫,1982年航空工業發展中心(後來的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F-CK-1戰鬥機的研發工作,到1983年整個“安翔計畫”合併了其他4個子計畫:與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合作,重點是氣動外形設計及機身研發的“鷹揚計畫”;與美國加雷特公司合作,重點發展發動機與相關係統的“雲漢計畫”;與美國西屋電子公司合作,研發雷達與航空電子設備系統的“天雷計畫”;在美國技術與關鍵技術協助下,研發近距與中距空空飛彈的“天翔計畫”,後又改名“天劍計畫”。從這些計畫可以看出,IDF名為自研製戰鬥機,實際上是得到了美國方面很大的幫助,有的方面美國人的作用甚至是決定性的。
IDF最終決定採用美方設計的單垂尾布局G-4方案,該方案採用雙發單垂尾常規氣動布局。IDF機體為傳統的全金屬半硬殼結構,機身和機翼採用翼身融合方式,機翼前方的大面積邊條翼一直延伸到座艙兩側,與F/A-18十分相似。機翼採用小後掠角中單翼,尾翼是帶下反角的全動式平尾翼加上一副垂直的尾翼構成了該機的主要外形布局。機頭微微向下傾,加上氣泡形座艙使飛行員具有良好的視野。座艙彈射座椅傾斜30°,有助於飛行員承受較高的過載。與F-16戰鬥機一樣,IDF的駕駛桿為側置式,裝於座艙右側面板上,在飛行員右手附近。座艙左側面板則安裝油門桿,飛行員左右手各持油門桿和駕駛桿。該機並配有HOTAS控制系統,可實現飛行員手不離桿的操作。
IDF戰鬥機的進氣口具有適應大迎角飛行的特點,進氣道向內側彎曲收縮可使飛機在大迎角時避免因為進氣量不足發動機發生喘振。此外由於進氣道採用了S形設計,無形中減少了飛機的紅外線信號,遮蔽了發動機葉片,降低了雷達信號特徵,加強了隱身性。
IDF戰鬥機座艙左後側裝有一門20毫米6管M61A1“火神”航炮,可用於空戰格鬥或對地攻擊,備彈400發左右。
IDF戰鬥機共有9個掛點:左右翼尖各1個,左右翼下各2個,左右進氣道下方各1個,機腹中線1個(可縱列半埋2枚“天劍”2飛彈)。
擔任對空作戰任務時,可外掛4枚“天劍”1近距空空飛彈、2枚“天劍”2中距空空飛彈,機腹掛2000升副油箱;或者翼尖翼下掛載4枚“天劍”1飛彈、翼下內側掛載2個1041升副油箱,機腹中線掛載2枚“天劍”2飛彈。這是IDF戰鬥機最典型的空戰模式武器配置。
擔任對地任務時,翼尖掛載2枚“天劍”1飛彈,如果掛載226千克的Mk 82通用炸彈,機腹中線可掛載2枚,其他掛架可各掛載1枚,最多可掛載8枚;如果掛載907千克的Mk 84重型通用炸彈,翼內側掛架可各掛載1枚,機腹中線可掛載1枚,最多可掛3枚;如果掛載CBU-20“石眼”集束炸彈最多可掛載10枚;掛載燃燒彈可掛7枚;掛載火箭巢可掛3~4個;機翼內側掛架以及機腹中線掛架可以各掛載1個1041升或568升的副油箱。
美國出於限制F-CK-1戰鬥機性能的考慮,不願提供大推力軍用發動機的技術輸出或是出售給台灣。台灣方面只能尋求與以生產中小型民用和教練機發動機為主的加雷特公司進行合作,研發一種IDF戰鬥機使用的發動機。加雷特公司也想衝破普·惠公司和通用電氣公司在軍用發動機方面的壟斷地位,積極尋求合作夥伴,先後找到了有合作意向的瑞典、義大利和中國台灣入伙,共同研發一款發動機,這就是TFE-1042渦扇發動機的起源。後來,瑞典與義大利退出了合作,合作方最後只有加雷特公司與台灣航空工業發展中心,兩家公司最終成立了國際渦輪發動機公司(ITEC)來運作此事。
由於受美國政府的限制,TFE-1042發動機經過多次波折,才勉強達到了IDF戰鬥機所需的設計推力,IDF發動機最終確定安裝的型號為TFE-1042-70。TFE-1042-70軍用推力27千牛,加力推力42千牛,推重比為6.99,勉強達到20世紀70年代美軍渦扇發動機水平。此型發動機後由美軍賦予正式編號F125-GA-100。1988年按照預定計畫安裝在第一架IDF原型機上的是比TFE-1042-70推力要小的TFE-1042-7發動機,到1990年3月完成全部飛行測試。第二架原型機換裝增大推力的TFE-1042-70發動機,此發動機也是量產型IDF戰鬥機的標配發動機。期間,台灣對美國將TFE-1042推重比限制在7以下感到不滿,因此積極爭取推重比8的發動機,最後美國決定提供改進型J-101/SF渦扇發動機與TFE-1088(TFE-1042-70改進型)發動機進行競標,但是其條件是要在IDF戰鬥機生產162架以後才能提供,結果因為引進了F-16戰鬥機,IDF戰鬥機生產數量由原計畫的250架降至130架,因此換裝發動機的計畫無疾而終。
IDF戰鬥機航空電子設備與火控系統的研製,起源於“天雷計畫”。1982年台灣航空工業發展中心提出“火力控制系統研製初步定義討論書”,建議台灣中山科學院(現改為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空空攻擊使用的火控系統,同時配合“鷹揚計畫”建立自製戰鬥機航空電子設備與火控平台能力。台灣中山科學院三所負責此雷達發展計畫,其研發成果就是“金龍”53(GD-53)火控雷達。GD-53上視距離為57千米,下視距離為39千米,只能同時攻擊1個空中目標。GD-53雷達以AN/APG-67(V)為基礎,加上部分F-16戰鬥機使用的AN/APG-66A雷達模組,整合發展成的GD-53型脈衝都卜勒多功能雷達(美軍編號AN/APG-67(V)ERR),採用模組化設計,具有俯視、仰視制導能力,不過在功能上刪掉了原24種模式中與對地攻擊有關的6種模式,只剩下18種模式可以使用。該雷達以台灣前領導人李登輝之父李金龍命名。
1990年5月12日,F-CK-1首架雙座原型機B1/10004出廠完成首飛。
1992年2月,首架預生產型F-CK-1戰鬥機(1601)試飛成功。
1994年12月28日,首支擔負戰備任務的F-CK-1A/B中隊(第8中隊)於空軍清泉崗基地成軍。
1997年4月13日,台灣空軍第427聯隊(清泉崗基地)完成換裝任務,成為第一支裝備F-CK-1A/B的聯隊,該聯隊共編制70架F-CK-1A/B。
2000年1月15日,最後一架量產型F-CK-1A戰鬥機(1503)交付空軍使用。至此,F-CK-1“經國”戰鬥機共生產了131架量產型與4架原型機。
台灣空軍在2009年12月和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簽訂“翔展計畫”契約,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獲得168億元台幣經費,將在4年內為71架F-CK-1進行升級,升級後的IDF稱為F-CK-1A/B MLU。第一批F-CK-1A/B MLU已於2011年6月30日由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交付台灣空軍,整個“翔展計畫”於2012年年底完成。

性能數據

性能數據性能數據

三視圖

三視圖三視圖

歷史圖片

歷史圖片歷史圖片
歷史圖片歷史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