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g

digg

digg是網路最新名詞,中文翻譯為“掘客”,或者“頂格”,鼻祖是美國digg公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掘客
  • 外文名:digg
  • 中文翻譯:掘客或頂格
概述,使用介紹,技術,爭議,國內站點,國外網站,盈利機制,平民文化,命運,代替GR,

概述

2004年10月,美國人凱文·羅斯創辦了網站,是第一個掘客網站。從2005年的三月開始漸漸為人所知,最初定位於科技新聞的挖掘;於2006年的6月第三次改版,把新聞面擴充的其他的門類,之後,流量迅速彪升。目前Digg已經是全美第24位大眾網站了,正逼近紐約時報(第19位),輕鬆打敗了福克斯新聞網。digg的Alexa的排名是全球第100位。每天有超過100萬人聚集在掘客,閱讀、評論和“Digging”4000條信息。
diggdigg
掘客類網站其實是一個文章投票評論站點,它結合了書籤、部落格、RSS 以及無等級的評論控制。它的獨特在於它沒有職業網站編輯,編輯全部取決於用戶。用戶可以隨意提交文章,然後由閱讀者來判斷該文章是否有用,收藏文章的用戶人數越多,說明該文章越有熱點。即用戶認為這篇文章不錯,那么dig一下,當dig數達到一定程度,那么該文章就會出現在首頁或者其他頁面上。在一個掘客類網站上申請一個用戶就可成為掘客,就象在部落格網站上申請一個用戶成為部落格一樣。
看來,流行語即將要從“今天你博了嗎?”改為“今天你掘了嗎?”。

使用介紹

龐大的Digg社區由擔任不同角色(這些角色經常發生重疊)的用戶組成。新聞提交者負責張貼他們在部落格、專業新聞網站和某些不知名的網路角落找到的新聞報導。這些報導都進入到Digg的內容序列中,臨時評論員則在這些內容序列中查找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並把它“挖掘”出來——也就是單擊一個按鈕,讓Digg知道他們認為這篇報導很出色。在文章得到足夠的挖掘(並且滿足一系列其他基本要求)之後,它會被提升到主頁中。此外,還有一些真正的專職評論員,他們每天花費數小時的時間梳理內容,並主動提升好的新聞並報告不好的新聞(如果有足夠多的人報告說某篇新聞不好,則它最後會被刪除)。實際上,這些人決定了哪些新聞能夠出現在主頁上從而得到數以千萬人的點擊和瀏覽。有時候訪問量之大甚至會意外地使Web伺服器崩潰。如果訪問量從每天400人突然增長為兩小時內5000人,小型網站和家庭伺服器可能會變得不堪重負。而對於博聞網這樣的網站(我們的伺服器能夠處理這樣的流量),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知道我們何時被“挖掘”了。當我們的統計數據表明某篇文章超過了每小時數千次的正常點擊量,我們便會檢查一些主流的新聞匯總站點(Slashdot、Fark和Digg),看看是誰把它挖掘出來了。
diggdigg
最後,還有Digg的讀者,他們大多是Digg的用戶,享受著負責將最佳新聞提升到主頁上的Digg志願大軍的辛勤勞動成果。作為報答,讀者們幫助Digg保持良好的廣告收入,讓新聞提交者和挖掘者能夠繼續他們的勞動。
儘管某些人可能將此稱作一種根本性的變革,但是網站自身的基本功能仍然非常簡單和直觀。使用Digg的過程很簡單。當您訪問Digg主頁的時候,已經可以看到當前一些最受歡迎的新聞報導,足夠多的用戶挖掘了這些報導並將它們提升到主頁上。如果想做更多事情而不只是閱讀主頁新聞,可以在Digg上執行以下幾類主要的操作:
註冊Digg
只需花大約5秒鐘的時間您就可以在Digg中創建一個帳戶。註冊帳戶之後,便可以使用網站的所有功能,並在提交和挖掘新聞報導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
瀏覽和挖掘Digg
瀏覽Digg的“Upcoming Stories”(即將發布的新聞)序列中的新聞,通過單擊每篇新聞標題左側的“Digg”(挖掘)按鈕來讓Digg知道哪些報導是您喜歡的。(您挖掘的每篇文章都會保存在您的帳戶中以供今後查看,所以您最後可以得到一個包含曾經挖掘過的所有文章的動態列表。)某篇報導的挖掘次數越多,它就越有機會進入主頁。此外,您還可以按類別瀏覽該序列,並且可以在“Story View”(新聞視圖)和“Cloud View”(潛力新聞視圖)中來回切換。
評論
如果發現某篇新聞特別有趣並且想補充一些內容或與其他Digg用戶討論它,可以單擊新聞簡介下方的“comments”(評論)連結。可以在評論頁面的底部添加您自己的意見。
埋葬
作為一名Digg用戶,主動報告重複新聞(重複新聞是不允許的)、死鏈、錯誤新聞、過時新聞、缺陷新聞以及垃圾信息的工作將得到大家的讚賞,可以單擊每篇新聞簡介下方的“problem”(問題)下拉列表中的相應連結來報告相關信息。如果有足夠多的用戶報告說某篇新聞有問題,或者說希望“埋葬”它,它便會從Digg的新聞序列中消失,而且只會顯示在搜尋結果和用戶檔案中。
提交
最後,您自己也可以將新聞張貼到Digg序列中,希望其他用戶發現它的有趣之處並將它挖掘到主頁中。如果您的新聞做到了這一點,會給您帶來很大的樂趣。您需要做的就是單擊主頁左上角的“Submit a Story”(提交新聞),進行關鍵字搜尋或URL搜尋,並提供所張貼新聞的標題、連結或簡短介紹(如果系統顯示您的新聞尚未提交)。 它要么由於得到足夠的挖掘而進入主頁,要么由於沒有得到足夠的挖掘(或者由於多位用戶報告它存在問題)而最終消失。
diggdigg
上面介紹了Digg的大部分基本知識,但是您還可以在Digg上進行更多的操作。它是新聞網站、部落格訂閱程式和“社交書籤”中心的集合體。可以在Digg中使用的部分其他功能包括:
Digg間諜:通過Digg間諜可實時了解Digg的活動。可以在新聞獲得提交、提升、挖掘和報告時得到相關信息。
社交書籤:添加朋友並通過您自己的檔案頁面來跟蹤他們在Digg上的活動。
播客:訂閱Diggnation播客視頻,聽Digg的創立人及其夥伴討論每周Digg上最受歡迎的新聞和解決有關Digg的各種問題。
部落格連線:如果您的部落格空間是由Typepad、Blogger、Live Journal、Moveable Type或Wordpress提供的,則可以在Digg上的任何新聞中通過一次單擊將新聞添加到部落格中。只需單擊任何新聞簡介下方的“blog story”(將新聞加入部落格)連結即可。(還可以在您自己的部落格文章中添加一個“Digg this”(挖掘此文章)按鈕,讓您的讀者將某篇文章快速提交給Digg。然而這並不是一個由Digg開發或認可的功能,但是Digg看起來並不介意人們這樣做。)
RSS 源:通過一個RSS源將Digg新聞添加到您自己的網站中,您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選擇要提供的新聞——可以自動添加所有Digg主頁文章、您挖掘或評論的所有文章以及您的朋友挖掘或評論的所有文章。
用電子郵件傳送新聞:通過單擊新聞簡介下方的“email this”(用電子郵件傳送此文章)連結,可以用電子郵件將任何新聞傳送給朋友。
阻止/報告用戶:如果發現您不喜歡某個人提交的文章或發表的評論,可以阻止該用戶,使與該用戶有關的任何信息都不再出現在您的Digg視圖中。如果有足夠多的Digg用戶阻止了該用戶,那么Digg會禁止該用戶登錄。
Digg網站的用戶承擔了大量的工作。表面上,是由志願者群體來不斷提供Digg主頁上值得一看的新聞內容,但是如果試想一下要為執行相同工作的人支付多少薪水,您便會知道這是一種多么令人稱道的業務戰略!而在背後,Digg只有12名真正的員工和大約75台伺服器。

技術

對於一個每月頁面瀏覽量超過2億次(2006年4月數據)的網站,Digg的技術框架顯得相當簡潔。與任何專有系統一樣,Digg的技術部門不會將它的技術秘密全盤托出。但是我們還是多多少少探聽到了一些信息,Digg的整個系統建立在LAMP(Linux、Apache、MySQL、PHP/Perl/Pyth
on)基礎之上,其編程模型則將多個伺服器應用程式(使用PHP編寫)緊密聯繫在一起,並且使用了MySQL資料庫這樣的東西。它允許系統架構中使用多種語言進行交流,同時將因翻譯轉換工作而產生的停頓降到了最低。
diggdigg
在2006年6月14日錄製的Diggnation播客視頻中,凱文·羅斯談到伺服器的總數為75台。在博聞網通過電子郵件進行的訪談中,Digg的CEO Jay Adelson確認伺服器為Penguin Computing和Sun的伺服器,並且說Web伺服器運行PHP和Debian Linux作業系統,而資料庫伺服器則運行MySQL資料庫管理軟體。Digg實際上並不需要存儲太多的數據,因為它處理的幾乎都是文本數據,但是Adelson說當前的系統具有無限的擴展能力。在2005年12月的Mad Penguin訪談訪談中,Adelson稱Digg的基礎結構“每月都要翻一番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用戶需求”。Digg的基本架構如以下所示:
在這個系統中,用戶負責提交和挖掘新聞,並可利用Digg上提供的所有其他功能。Digg不使用Cookie,只在伺服器端存儲數據,所以您的用戶數據(以前挖掘的文章、朋友、評論等)都保存在您的Digg檔案中(該檔案則存儲在Digg資料庫中)。在訪問網站時,您需要進行登錄,這實際是一種初步安全措施,確保用戶每次訪問網站時的合法性。在系統的各個位置上有許多被Digg稱作“因果檢查”的合法性檢查:當用戶嘗試提交文章時,系統會檢查提交的文章是否合法——是否是垃圾文章(由計算機自動提交的文章)以及用戶是否合法有效(是否被禁止或者受到其他限制)。根據Adelson的說法,因果檢查系統還會考慮其他多種因素,包括某些“Digg的重要用戶主體的唯一屬性”。
如果某篇提交的文章被頂上來並將進入某個類別主頁或網站主頁(這由多種因素決定,包括文章的挖掘量和挖掘速度),系統會進行檢查以確保挖掘是有效的。其中一項檢查是查找僅為了提升某篇文章而創建的欺騙性帳戶。Adelman說,“我們的因果檢查系統知道如何區分僅為了挖掘某一篇文章而創建的用戶和曾經與站點進行過互動的用戶。”該系統還會查找自動挖掘現象,也就是通過計算機進行文章挖掘,以將某篇文章通過欺騙方式提升到主頁中的現象。
Adelman確認,Digg在幕後沒有任何編輯控制,無論是文章的提交、提升還是埋葬(從Digg序列中刪除某篇文章)均是如此。除了會讓用戶開啟一個不文明用語過濾器以禁止某些不文明用詞之外,提交文章時不存在任何審查機制。而且Digg管理“埋葬”的方式也與管理其他操作相同,採用了一種專有算法。系統會運行一個“取消提升算法”,它決定了用戶報告的文章何時應該從網站主要頁面中消失。
所有的這些聽起來都十分民主和具有超前思維,Digg將我們帶到了平民網路的道路之上,將普通大眾變成了主編、記者、編輯、股票交易商和百科全書編撰者。但是在2006年中期,人們對於Digg是否真的完全由用戶推動也引起了一些爭議和質疑——至少在少數人的腦子裡和口頭上是如此。

爭議

科技部落格網站ForeverGeek的麥吉弗在2006年4月曾說,“Digg的99%都是很出色的。”雖然在後來與Digg的創立人凱文·羅斯發生爭吵之後,這位部落格作家改變了他對Digg的看法,但是
大多數人都知道他最初的評價是正確的。在Digg上,人們爭先恐後地張貼吸引人的文章,Digg也會經常提供一些未被發掘的精彩內容,引導人們發現那些不為人知但內容精彩的部落格,大部分網站的用戶都自覺自愿地致力於提升好文章和埋葬差文章的工作。理論上,用戶推動型網站的新聞立場是真實和難以被篡改的,至少難以被大公司和過於熱心的編輯所改變。當然,某些人也許會不同意這一觀點,尤其是最後一點——是否存在編輯控制是麥吉弗產生怨言的原因,我們過一會將談到這個問題。在任何基於Web的社區中,抱怨和不滿都是正常的。對於Digg,長時間以來最大的怨言之一就是對文章的評論,這些評論經常是粗魯或無聊的,並不能引起人的深思或就此展開討論。但是通常的情況是,隨著網站的成長,網站可能被濫用的顧慮也隨之增長。這些顧慮大部分與我們在前面提到過的欺騙性Digg活動有關,例如:垃圾文章、欺騙性帳戶和自動挖掘。其他可能的濫用包括:由於缺少編輯控制而利用網站進行產品推廣的可能。沒有道德的網站經營者可能會張貼一些看起來具有極大誘惑力的文章,讓Digg用戶點擊和瀏覽他們的網站,從而產生頁面瀏覽量並增加廣告收入。2006年3月,一種十分不尋常的濫用引起了Digg的注意,當時有一系列的帖子都在散布一個謠言,稱Google將收購Sun Microsystems,這樣的收購可能會使Sun的股價迅速竄高。該文章的提交具有很強的連續性,每天至少有四篇,而且Digg的用戶會將其中的幾篇提升到主頁上。每一次,都是由相同的Digg用戶來挖掘這些文章。事實上,這僅僅是一個謠言,一些人懷疑這些文章的張貼者試圖利用Digg散布虛假謠言來刺激Sun的股價以從中牟利。
diggdigg
那么,讓我們回到“99%是出色的”這一評價上,也就是說Digg上還有另外的1%具有不可避免的錯誤並且需要改進,以便捕捉住所有垃圾信息、自動挖掘行為和對網站的其他惡意濫用。現在,網站每天要處理100萬次訪問和1500篇提交的新聞,但是麥吉弗最後的怨言(這引起了一場小型論戰,幾乎所有的科技部落格都對此進行了報導)與上述所有內容都無關。
開始時爭論是小範圍的而且影響不大。麥吉弗經常向ForeverGeek和Digg提交文章,而他在Digg上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由同一用戶提交的兩篇文章都被提升到了主頁中,它們的挖掘者和挖掘順序幾乎完全相同,而凱文?羅斯碰巧是這兩篇文章的挖掘者之一。儘管麥吉弗無法從中得出任何結論,但是顯而易見的一點是:Digg漏掉了一種自動挖掘的情況,而凱文?羅斯作為挖掘者之一則令此事件更加奇怪和難以解釋,Macyger因此離開了Digg。他將自己的觀察結果發表在ForeverGeek的部落格上。
更巧的是,一位ForeverGeek的讀者(不是麥吉弗)將該部落格文章提交到了Digg上。接下來,他們發現該文章是不可挖掘的(被迅速埋葬了)而且禁止了ForeverGeek的URL,用戶無法再提交任何ForeverGeek上的文章。被埋葬的文章很快便從網站中徹底消失了。
麥吉弗接下來又張貼了一篇題為“Digg Corrupted:Editor's Playground, not User-Driven Website”(Digg的墮落:編輯的遊戲場,而非用戶驅動型網站)的文章,該文章迅速傳播開來。在Digg的官方部落格中,凱文·羅斯發表了一篇對論戰的回應,簡單表明這件事並沒有值得探究的秘密。他說,他也同樣會挖掘他認為有趣的文章,而且如果在那種情況下發生了自動挖掘,他也毫不知情。至於ForeverGeek被禁止,他說,這是因為ForeverGeek違反了Digg有關垃圾信息和欺騙性帳戶的規定。
麥吉弗則不肯輕易罷手,他認為羅斯的回應沒有回答任何實質性問題,並在ForeverGeek上使用專為本事件開闢的一個流動帳戶繼續質疑該網站的根本前提,即沒有編輯控制這一問題。很快,沒有任何解釋,Digg解除了對ForeverGeek的禁止,可以隨意提交它的任何文章。
除了這個未解決的小插曲,Digg似乎在流量和資金方面做得很好,而且它制定了一些計畫。技術團隊正在解決基礎結構的擴容問題,以應付超出當前流量10倍的更大流量。最新版的Digg包括了一些新類別,囊括了所有新聞類型,而不僅僅是科學和技術新聞,並且增加了一個“Top Digg Users”(頂級Digg用戶)功能,幫助您了解Digg網站上最活躍(也因此最有影響力)用戶的活動。通過這種類型的跟蹤,用戶可以輕鬆查找要添加到朋友列表中的人員,使自己跟上他們的挖掘活動步伐。

國內站點

IN書籤:是一個內容分享平台,是delicious、digg類網站。
PBDigg: IT資訊社區與DIGG程式提供商
diggdigg
吉客 :DIGG頂牛士 側重IT類,網際網路傳聞的DIGG網站。創辦有MJJ報!
抓蝦網 :國內首家生活技巧分享digg
開路網:一個版式不錯的網站 等等 具體的可根據參考資料第一個連結
紅亭子:一個不錯的DIGG系統,由網友自由發掘新聞,共享信息、評論。。。digg digest,以譯介方式傳播網路新鮮資訊,熱一點 這裡即將會聚所有網路熱點---因為你!你也將無意間加入我們。得到想要的一切!
WODIG:是一套經過完善設計的中文DIGG社區開源程式,是Windows NT服務環境下DIGG社區程式的最佳解決方案。WODIG程式是一個集digg民主投票方式模式發掘網站、社會性標籤tag歸類、主題評論、主題群組、Rss訂閱等多種WEB2.0元素於一體的新型社區。Digg的宗旨是:發掘、推薦、分享、交流。

國外網站

1.Digg: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基本上每天都會去看一下,目前Alexa排名1367,應該是做的最成功的Digg網站,應該也可以算是Digg網站的鼻祖吧。
2.和Digg差不多,不同之處是網站編輯可以對內容進行干預。
3.Betamaker:一個beta軟體digg類網站,Betamaker為你每天提供最新的軟體供你下載,並且你可以和他人分享你喜歡的軟體。Betamaker中文版
4.Listible:是一個列表形式來呈現內容的Digg網站。基於Web 2.0的特點如大眾分類法的標籤、共享元素如網路投票和留言評論和listible的列表分類法,信息來源可排列 成一類以便於摘要。
5.面向軟體開發人員的一個Digg類網站,上面有很多關於軟體開發相關內容。
6.Quotiki:是一個格言Digg網站,你可以在這提交你喜歡的格言,支持你自己喜歡的格言,可以收藏你自己喜歡的格言。
7.Bizzbites:是一個商務新聞Digg網站。提供的功能和其他Digg類網站類似,不同之處是只專著於商務新聞相關內容。
8.Livevideo是一個視頻類Digg網站。Livevideo除了和其他視頻分享網站一樣上傳和分享視頻以外,Livevideo加入了Digg模式,你可以Digg你喜歡的Video,這樣可以更容易的找到受歡迎的Video,更有利於分享。
11.Hypediss:一個新聞訊息的公眾評論Digg類網站。
12.Shoutback:是一個分享和推薦商品的Digg網站。Shoutback本身提供的服務類似於一個B2C或者C2C的平台 。任何用戶都可以發布自己喜歡的商品,或者自己擁有的商品。而這種Digg機制的加入,更加有利於用戶發現和分享物廉價美的商品。

盈利機制

Digg的創建人凱文·羅斯正在引領著一批乳臭未乾的年輕企業家。兩年前,羅斯突發奇想,他要改變獲取新聞的方式,讓大眾“挖掘”出網路上最有趣的故事,然後讓他們通過投票的方式把這個網頁推到Digg的首頁上。羅斯為此投入了他的所有:時間、錢,甚至女朋友。如今,29歲的羅斯成為了一個身價6000萬美元的富翁。
diggdigg
Digg如今已經成為美國訪問率排名第24位的網站,虎視眈眈地盯著紐約時報網站(第18位)。Digg每天的訪問人數超過100萬,註冊用戶和訪問量的增加為Digg帶來了潛在的巨大的廣告收入,如今他們已經能夠盈利。這也是Web2.0時代網站的慣例——先聚集人氣,隨之招來廣告商和投資。Digg超過一半的註冊用戶年齡在二三十歲左右,年薪至少75000美元,從事IT行業。對廣告商來言,這是極具價值的目標人群,而且他的註冊用戶每三個月都要翻一番。
Digg機制:
digg採取的是用戶驅動(user driven)的機制,它設定了一個新聞源的緩衝,用戶提交的新聞首先進入這個緩衝,如果認同這一新聞的讀者足夠(digg通過一種類似民主投票的方式來表示對新聞的支持和認可,這一過程叫做digg),就會從緩衝中脫穎而出,出現在digg頁面上,否則就逐漸被擠出新聞源緩衝。

平民文化

Digg的興起,根本原因是他代表了一個龐大而恢弘的網路發展方向,那就是內容評價。如果說搜尋服務是內容尋找,那么Digg所代表的則是在內容尋找基礎上更加高層次的內容評價,兩者都是網際網路信息爆炸時代解決信息匹配問題所必須的基礎模式。因此,Digg模式代表的未來和方向是巨大而深遠的,是不亞於搜尋引擎的一種全新的商業前景——我們也可以冠之以一個更加合適的、更加反映其與搜尋引擎的同等意義和同等前途的名字:評價引擎。
評價引擎與搜尋引擎在技術和服務上必然存在一定的交叉,但是兩者在信息處理方面具有根本的區別。搜尋引擎為用戶尋找訊息,用戶出發點是明確的目標;Digg的評價引擎為用戶尋找訊息,但是用戶出發點只有籠統的方向,並沒有具體的目標。所以,評價引擎既具有對於個人的信息尋找意義,更具有整體性的網路信息的加工整理和評價排序意義,他是真正推動“信息服務於人”的網路終極目標的新運用。 “評價引擎”是2.0時代的新樞紐,是不亞於搜尋模式的新機遇,尤其是這樣的機遇仍然停留在前期開發周期,那么對很多創業者而言,取得這個方面的先發優勢時猶不晚。更加具有刺激性意義的是,包括Digg在內的“評價引擎”仍然處於前期的探索階段,這個正在成長中的代表了普遍性未來的模式,未知之處甚多,相應的先發後發的差距還沒有有效拉開,這可以給那些勇敢的冒險者帶來的很大夢想。
思考Digg所代表的“評價引擎”,就必須思考網際網路2.0時代“自由、開放和共享”的基本文化,必須思考網際網路2.0時代“個人化、自組織和全息”的基本特徵,在此基礎上思考怎么樣才可以獲得其中的先發優勢。
注意:同時掘客也是對於英文網站的很好外聯的一個選擇!

命運

2012年7月12日,Digg被紐約科技開發公司Betaworks以50萬美元的低價購得。Digg於7月13日證實把品牌、網站和技術賣給了Betaworks。而售價,相對於其曾經的表現,真的微不足道。據《華爾街日報》以及《大西洋月刊》的報導,Digg之所以淪落,是因為社交媒體的價值體系中,“用戶>流量”。顯然,Digg搞錯了這個不等式。
50萬美元賤賣真的讓人大跌眼鏡,有人出價更高。不過,Digg最終認定Betaworks的品牌復興計畫是最好的。5月份,華盛頓郵報公司以1200萬美元吃進Digg公司工程團隊的15名成員(占Digg員工總數的一半以上),讓他們為旗下數字媒體公司工作。LinkedIn則以375萬至4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該公司15項專利。

代替GR

台北時間3月15日訊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繼谷歌宣布將於7月1日停用Google Reader服務之後,本周四社交新聞網站Digg宣布將推出一款RSS閱讀器。該公司表示這款閱讀器將複製谷歌閱讀器的諸多功能,並同時增添一些新型功能。
Digg將代替Google ReaderDigg將代替Google Reader
“我們希望能夠重建Google Reader中最好的功能,包括其應用程式界面,但同時我們也將會為其增添一些新型功能。Digg閱讀器將接收來自社交網路包括Facebook、Twitter等的內容,為讀者提供更為有趣的閱讀資料,”Digg向外界承諾。“請不要誤解我們,我們認為這是一項很重要的計畫。我們有信心能夠使其成為Google Reader更有價值的繼任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