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程式設計教程(第2版)(2007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C程式設計教程(第2版)(2007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C程式設計教程(第2版)》是由崔武子、趙重敏、李青編著,2007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精選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該教材是高等院校C程式設計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C語言自學者的參考書。

全書共分10章,分別是C語言基礎知識、順序結構程式設計、分支結構程式設計、循環結構程式設計、數組、指針、函式、結構體和其他構造類型以及檔案。

基本介紹

  • 書名:C程式設計教程(第2版)
  • 作者:崔武子、趙重敏、李青
  • ISBN:9787302149552
  • 類別: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精選教材
  • 頁數:348頁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6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522千字
  • CIP核字號:2007044236
成書過程,修訂過程,出版工作,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過程

該教材在第1版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除了完善原有內容,還針對每個例題增加了知識要點的介紹,在各章之後補充了章節上機訓練題及其指導等,此外還補充介紹了VisualC++6.0環境。
該教材主要修訂了以下內容:
  1. 在各章開頭針對每道例題添加了知識要點;
  2. 在各章之後添加了上機訓練內容,每個訓練題均分為題目、目標、步驟、提示和擴展;
  3. 補充介紹VisualC++6.0環境;
  4. 精簡內容,修改或更換部分例題,例題中所有變數均預先賦初值,規範了變數定義形式;
  5. 適當添加討論題,促使互動教學;
  6. 將例題、習題、討論題、上機訓練題重新統籌安排;
  7. 在附錄中添加一個含關鍵字、運算符、庫函式的索引。
該教材由崔武子主編,趙重敏和李青參與編寫,齊華山和李紅豫承擔了部分工作。該教材由鮑有文教授審閱。該教材在編寫過程中,得到譚浩強教授和高林教授的幫助。

出版工作

2007年6月1日,該教材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工作人員
責任編輯責任校對責任印製
謝琛
白蕾
何芊

內容簡介

全書共分10章,分別是C語言基礎知識、順序結構程式設計、分支結構程式設計、循環結構程式設計、數組、指針、函式、結構體和其他構造類型以及檔案。此外,附錄還包含了語言關鍵字,常用字元與ASCII代碼對照表,運算符的優先權和結合方向,常用C庫函式,常見錯誤、警告信息表,關鍵字、運算符、庫函式索引,單號題參考答案。

教材目錄

1.1C語言概述2
1.1.1什麼是C語言2
1.1.2C程式形式和程式執行過程3
1.2簡單C程式與上機步驟4
1.2.1簡單C程式4
1.2.2上機步驟5
1.3數據類型7
1.4常量與變數8
1.4.1常量與變數的概念8
1.4.2整型常量與變數10
1.4.3實型常量與變數12
1.4.4字元型常量與變數13
1.5運算符和表達式16
1.5.1算術運算符和表達式16
1.5.2賦值運算符和表達式18
1.5.3逗號運算符和表達式20
1.5.4自加、自減運算符20
1.6提高部分21
1.6.1Turbo C 2.0集成環境21
1.6.2Visual C++ 6.0集成環境24
1.6.3賦值運算符的進一步討論28
1.6.4自加、自減運算符的進一步討論29
1.6.5整型數據類型的進一步討論31
1.7上機訓練33
習題134
基礎部分34
提高部分35
第2章順序結構程式設計37
2.1結構化程式設計的基本結構38
2.1.1語句的概念38
2.1.2三種基本結構38
2.2賦值語句40
2.3輸入輸出語句41
2.3.1格式輸入輸出函式41
2.3.2字元輸入輸出函式45
2.4提高部分46
2.4.1輸入輸出函式的進一步討論46
2.4.2實例的部分程式50
2.5上機訓練51
習題253
基礎部分53
提高部分53
第3章分支結構程式設計55
3.1關係運算符和關係表達式56
3.1.1關係運算符56
3.1.2關係表達式56
3.2邏輯運算符和邏輯表達式57
3.2.1邏輯運算符57
3.2.2邏輯表達式58
3.3if語句59
3.3.1if語句的一般形式60
3.3.2if語句的嵌套67
3.4switch語句69
3.5提高部分72
3.5.1if、switch語句的進一步討論72
3.5.2條件運算符和表達式79
3.5.3實例的部分程式80
3.6上機訓練82
習題384
基礎部分84
提高部分86
第4章循環結構程式設計87
4.1for語句88
4.2while語句97
4.3do-while語句100
4.4break語句和continue語句103
4.4.1循環體中使用break語句103
4.4.2循環體中使用continue語句105
4.5循環語句的嵌套105
4.6提高部分109
4.6.1for語句的套用109
4.6.2三種循環的對比112
4.6.3goto語句以及用goto語句構成的循環116
4.6.4實例的部分程式117
4.7上機訓練120
習題4123
基礎部分123
提高部分126
第5章數組128
5.1一維數組129
5.1.1一維數組的定義和引用129
5.1.2一維數組的初始化132
5.1.3一維數組程式舉例135
5.2字元串141
5.2.1字元串的概念和字元串的輸入輸出141
5.2.2字元串處理函式143
5.3二維數組146
5.4提高部分149
5.4.1數組的補充程式舉例149
5.4.2實例的部分程式158
5.5上機訓練160
習題5163
基礎部分163
提高部分164
第6章指針166
6.1變數的地址和指針變數的概念167
6.2指針變數的定義和引用167
6.3指針和一維數組170
6.3.1使指針變數指向一維數組171
6.3.2對指針的算術運算172
6.4指針和字元串175
6.4.1通過字元數組名引用字元串175
6.4.2通過指針變數引用字元串176
6.5提高部分178
6.5.1指針的進一步討論178
6.5.2指針和二維數組180
6.5.3實例的部分程式183
6.6上機訓練193
習題6196
基礎部分196
提高部分197
第7章函式198
7.1函式的引例199
7.2函式的定義與調用202
7.2.1函式的定義202
7.2.2函式的調用203
7.2.3函式的調用過程208
7.2.4函式的返回值211
7.2.5被調函式的原型說明215
7.3函式的嵌套調用216
7.4數組做實參217
7.4.1一維數組名做實參217
7.4.2二維數組名做實參220
7.5變數的存儲類別221
7.5.1內部變數和外部變數221
7.5.2動態存儲變數和靜態存儲變數223
7.6提高部分224
7.6.1函式的遞歸調用224
7.6.2帶參數的main函式227
7.6.3指向函式的指針231
7.6.4變數存儲類別的進一步討論233
7.6.5預處理命令235
7.6.6實例的部分程式238
7.7上機訓練241
習題7244
基礎部分244
提高部分247
第8章結構體和其他構造類型249
8.1結構體類型變數的定義和使用250
8.1.1結構體類型的概念和聲明250
8.1.2結構體類型變數的使用251
8.2結構體和函式調用257
8.3提高部分261
8.3.1結構體的進一步討論261
8.3.2鍊表264
8.3.3共用體272
8.3.4實例的部分程式274
8.4上機訓練277
習題8279
基礎部分279
提高部分280
第9章位運算282
9.1移位運算符282
9.2按位與、或、異或運算符284
9.3按位取反運算符285
9.4提高部分286
9.4.1位運算的複合賦值運算符286
9.4.2負整型數據的位運算286
9.4.3無符號整型數據的位運算287
9.4.4不同類型數據之間的位運算287
習題9287
基礎部分287
提高部分288
第10章檔案289
10.1檔案的概述290
10.2檔案的基本操作291
10.3提高部分299
10.3.1檔案讀寫操作的進一步討論299
10.3.2檔案的定位操作305
10.3.3實例的部分程式309
10.4上機訓練312
習題10314
基礎部分314
提高部分315
附錄AC語言關鍵字316
附錄B常用字元與ASCII代碼對照表317
附錄C運算符的優先權和結合方向319
附錄D常用C庫函式320
附錄E常見錯誤、警告信息表324
附錄F關鍵字、運算符、庫函式索引326
附錄G單號題參考答案329
參考文獻348
(註:目錄排版順序為從左列至右列

教學資源

  • 配套教材
該教材有配套教材——《C程式設計課程教案及題解》《C程式設計試題精選(第2版)》《C程式設計輔導與實訓(第2版)》。
書名書號出版社出版時間作者
《C程式設計課程教案及題解》
9787302215332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01.01
崔武子等
《C程式設計試題精選(第2版)》
9787302200192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9.08.01
崔武子等
《C程式設計輔導與實訓(第2版)》
9787302197669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9.05.01
崔武子等
  • 課程資源
該教材配備含有電子教案等內容的課件。該課件包括電子教案、全書所有例題和實例的源程式。

教材特色

該教材是以C程式設計零起點讀者作為主要對象的程式設計教程。該教材用例題組織所有的教學內容,並用一個實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1. 每章內容分成基礎部分和提高部分:書中將每章的內容分成了基礎和提高兩個部分。將常識性的、基礎類的、必須掌握的內容放在基礎部分中;將具有擴展性的、提高性的、專業性的內容安排在提高部分中;
  2. 所有教學內容用例題組織:在基本遵循C語言教學體系的情況下,將所有教學內容用例題組織;即根據要介紹的內容編寫相應的例題,將規範的程式介紹給學生,在講解例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學習語法、了解概念、掌握算法,做到在解決實際問題中講授語法,而不是為了教語法而舉例;
  3. 涉及算法的例題增設編程點撥,部分算法提供多種解法;針對學生“讀程式容易,編程式難”的情況,書中凡涉及算法的例題,在給出其完整的程式之前,都增設了編程點撥,有些算法還提供了多種解法;
  4. 分階段介紹程式調試方法:為了培養學生調試程式、排除錯誤的能力,教材中分階段通過具體例題介紹了調試程式的方法,使用的環境是TurboC2.0;
  5. 講授指針和函式時不涉及新算法:指針和函式是C語言中的重點和難點,為了使學生能夠接受新概念,將有關算法內容儘量安排在這兩章之前,避免學生在接受指針和函式概念的同時,又要理解新算法;
  6. 用實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為了使學生儘早接觸應用程式的編寫過程,在提高部分中,提供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的一個實例,並隨著講授內容的增多,逐步補充和完善其程式的功能;
  7. 提供單號習題答案;與教材內容相對應,各章習題也分為基礎和提高兩部分;為了逐步提高學生的編程能力,還編寫了習題;書中單號習題提供參考答案。

作者簡介

崔武子,1961年生,女,吉林省延吉人,碩士,北京聯合大學電子信息技術實驗實訓基地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計算機基礎教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