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動作電位(actionpotential))

AP,可興奮組織或細胞受到閾上刺激時,在靜息電位基礎上發生的快速、可逆轉、可傳播的細胞膜兩側的電變化。動作電位的主要成份是峰電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動作電位
  • 外文名:actionpotential
AP(action potential):動作電位。
(2)形成條件:
①細胞膜兩側存在離子濃度差,細胞膜內K+濃度高於細胞膜外,而細胞外Na+、Ca2+、Cl-高於細胞內,這種濃度差的維持依靠離子泵的主動轉運。(主要是Na+ -K+泵的轉運)。 ②細胞膜在不同狀態下對不同離子的通透性不同,例如,安靜時主要允許K+通透,而去極化到閾電位水平時又主要允許Na+通透。
③可興奮組織或細胞受閾上刺激。
(3)形成過程:≥閾刺激→細胞部分去極化→Na+少量內流→去極化至閾電位水平→Na+內流與去極化形成正反饋(Na+爆發性內流)→達到Na+平衡電位(產生動作電位的局部膜內為正膜外為負,這裡要區別於靜息電位時的內負外正)→形成動作電位上升支。
膜去極化達一定電位水平→Na+內流停止、K+迅速外流→形成動作電位下降支。
(4)形成機制:動作電位上升支——Na+內流所致。
動作電位的幅度決定於細胞內外的Na+濃度差,細胞外液Na+濃度降低動作電位幅度也相應降低,而阻斷Na+通道(河豚毒)則能阻礙動作電位的產生。
動作電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
動作電位時細胞受到刺激時細胞膜產生的一次可逆的、可傳導的電位變化。產生的機制為①閾刺激或閾上刺激使膜對Na+的通透性增加,Na+順濃度梯度及電位差內流,使膜去極化,形成動作電位的上升支。②Na+通道失活,而 K+通道開放,K+外流,復極化形成動作電位的下降支。③鈉泵的作用,將進入膜內的Na+泵出膜外,同時將膜外多餘的 K+泵入膜內,恢復興奮前是離子分布的濃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