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行為療法

ABA行為療法

ABA是科學的套用行為分析療法,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的簡稱,是一種結構化的教育方法。它可把要教授的技能分解成可執行的行為單元,用特殊的手段對每一個行為單元進行培訓直到掌握,最後把已掌握的行為單元串聯起來形成更為複雜的行為,表現在語言、模仿、遊戲技巧、社會交往等。在治療自閉症時常採用的行為療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ABA行為療法
  • 外文名:Applied Behaviour Analysis
  • 性質:結構化的教育方法
  • 表現:語言、模仿、遊戲技巧
基本原則,操作方法,回合式操作,塑造法,連環法,

基本原則

目標的分解、強化和輔助是ABA的基本訓練原則,回合式操作教學法、塑造法和連環法則體現了ABA的具體訓練方法。訓練方法的實施是以遵循訓練原則為基準的;而訓練原則正是在方法的實施過程中得以具體體現的。
分解目標就是強調把每個能力分成最小、最簡單的單元進行教學,它是運用連環法和塑造法的前提。連環法是將簡單的單元行為連成鏈條形成更複雜的行為;而每個單元行為的建立都要用塑造法來完成;在塑造的過程中要通過指令、強化、輔助所構成的一個個回合加以具體操作運用。因此,連環法的運用是以塑造法為基礎的,而塑造法的完成是以一個個回合具體體現的。

操作方法

回合式操作

回合式操作教學法包括指令、個體反應、結果(強化或輔助)、停頓4個基本的元素。指令發出後,孩子出現正確反應馬上強化,然後停頓。預示著一個回合的結束。如果在指令後出現錯誤反應,停頓。進入下一個回合:重新發指令→輔助→強化→停頓。如果孩子在指令發出後1-3秒鐘沒有反應就認為是無反應,立刻重複指令,如仍失敗。第三次發指令後立刻輔助。關於回合的目的,Lovaas在書中是這樣描述的:回合可以幫助孩子注意到刺激;使教者和孩子馬上知道反應是否正確;幫助教者以一致的方式要求孩子,以免引起孩子理解上的混亂,延誤進步;幫助教者快而容易地輔助孩子的進步。
1、指令
Lovaas認為由於孤獨症兒童問題的出現同時發生在感覺輸入和加工兩個過程。迅息進入到大腦以後不能進行有效地過濾以排除無關刺激的干擾。因此,發指令時要注意簡明、扼要、突出重點,教者的聲音大而自信以確保孩子接收到,做出我們所期望的反應。其次,指令要適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孤獨症兒童的個體差異性很大,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要求。同一個個體,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也有不同的要求。要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從簡單到複雜。重複指令是一種指令無效性的表現,也是很多初學者容易出現的錯誤。我們要求發出指令後要給孩子一定的思考時間。等待的過程是期待孩子獨立做出反應的過程。等待是強調反應是思考以後的結果。而對指令的重複,剝奪了孩子的思考時間,干擾了孩子的加工過程。指令的必要性強調反應是功能性的反應。不僅要求孩子要有相應的反應,而且這種反應一定是具功能性的。例如:叫名字,答應“哎”。有的孩子答應“哎”,但是他的眼神並沒有交流,也沒有相應地行動如過來,這是形式上的東西。對叫名字的反應,可以是多樣的。我們常人的反應可以沒有語言但一定有眼神交流。
通過指令,不僅可以幫助孩子理解語言更主要的是使孩子明白自己和別人是有關係的,要對別人的指令做出功能性的反應。而非別人只是滿足自己生理需求的工具而已。
2、結果
(1)強化
當孩子對指令做出正確反應後,我們要及時給予強化。強化的原理就是適當的行為因受到強化而繼續出現;不適當的行為因沒有受到強化而減弱乃至消失。一般強化的方式分為兩種:正強化和負強化。正強化就是通過獎勵性刺激,促進正向行為的增加以達到幫助孩子體驗到與人交往的愉快,建立自信、體驗成就感的目的。例如:有的家長反應孩子強烈反抗學習。如果,我們當初在孩子出現一點點能力哪怕是一點點配合時給予充分的肯定,孩子就不會表現出對學習的反抗。負強化就是通過移去孩子不喜歡的刺激物,促進正向行為的增加以達到幫助孤獨症兒童建立是非感,增強其自我控制能力的目的。孤獨症兒童大多自我控制力很差,我們在肯定其正向行為的同時,為了提高他們的自我約束力,當他們出現不好的行為時,我們會運用一定的懲罰,如有的孩子害怕氣球,當他表現不好時,通過氣球約束他的行為。一旦表現好了,氣球就被拿走。
運用強化時的手段我們稱為強化物。一般強化物有兩類。生理性強化和社會性強化。生理性強化包括食品、活動、孩子的依戀物甚至可以是孩子的自我刺激行為。社會性強化包括誇獎、笑容、親吻、擁抱等與人有關的行為。運用什麼強化物要依孩子能否有被強化的感覺而定。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強化物。強化物是要經常變換的。
強化手段的運用關係到孩子社會性的發展。孩子對強化物需求的不同意味著孩子社會性程度的不同。我們要努力把孩子培養成社會化的人。他們要懂得別人的表情、在意別人的表情,通過別人的表情約束自己的行為。因此,強化就不能停留在生理性強化的層面。為了讓孩子將來能夠理解社會性強化的意義,對於仍需要生理性強化的孤獨症孩子,我們在運用強化時,生理性強化與社會性強化要同時使用,並且社會性強化出現在生理性強化之前,目的是讓孩子在正確行為與社會性強化之間建立聯繫。而生理性強化只是社會性強化的信號而已,以達到用社會性強化逐步替代生理性強化的作用。如我們要求孩子“坐下”。孩子一旦坐下馬上表揚,然後給予他喜歡的食物—餅乾。這樣,使孩子理解“坐下”媽媽就會笑,就會表揚我。而媽媽笑了,才有餅乾吃。逐漸,他懂得了媽媽表情的含義。而很多家長只重視知識的積累,而並不關注強化物背後的社會意義。因此,訓練長期停留在生理性強化物支撐下的知識的積累。知識的積累固然很重要,但絕對不是最終目的。
另外運用強化的最終結果是使孩子偶然出現的正確行為成為經常性的行為,最後成為一種行為習慣。因此,運用強化最終是要擺脫強化。為了做到這一點,在訓練中要避免過度強化。所謂過度強化就是強化的頻率太高使得孩子形成對強化的依賴。具體表現為不給予強化即使能做也不做。一般來說,較高頻率的強化用於當孩子剛接受訓練,不習慣接受別人的要求或對新環境適應較弱時;孩子情緒較差時;孩子面臨新的課題時。通過高頻率的強化達到與人的配合、對環境的適應和自信的建立。較低頻率的強化一般用於孩子能夠較好地配合時;課題難度不大或孩子已表現出能夠獨立完成時。通過強化比率的下降看到孩子配合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最後乃至撤消強化以成為一種自身的行為習慣。強化的關鍵就是從外部強化向內部強化的轉換。
(2)輔助
當孤獨症兒童表現為不配合或者有難度,不能獨立完成時,我們用輔助的方法。不配合時運用輔助是為了形成配合。有難度時是為了建立自信,減少挫折感。一般輔助有幾種方式:身體輔助、視覺輔助和語言輔助。身體輔助,我們通常所用的就是手把手的輔助。例如當孩子不會做某個動作時,我們就手把手地教。孩子不會拍手,我們就把著他的手幫助他拍手。視覺輔助包括示範、手勢、眼神、位置等。例如,我們教孩子認識“杯子”。桌子上有杯子和筆。發指令“拿杯子”。我們可以用示範的方法拿杯子給孩子看,要他模仿。我們也可以用手指或用眼神示意的方式幫助孩子認識杯子。例如,我們用手指著杯子或用眼睛看著杯子。另外改變物體的位置也是一種很有效的輔助方式。如把杯子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待他能力提高后再將位置還原。
在運用輔助時,家長容易出現的問題是:
l、輔助不及時。輔助不及時會造成孩子形成猜測和有挫折感。
例如:我們在教孩子認識杯子時,如果孩子拿錯了。家長會說“錯了”,或者是生氣的表情或者不說話,待孩子又去拿旁邊的筆時,家長臉上馬上露出微笑或者說“對了”。家長往往將其理解為孩子的自我修正性行為。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自我修正的能力。大部分孩子是一種猜測。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不是看著桌子上的物體而是看著家長的臉或聽家長的聲音來判斷對錯。而不是將注意力放在如何根據物體的特徵去命名物體。還有的孩子因輔助不及時有挫敗感而拒絕學習,表現為發脾氣,哭鬧甚至是自傷性行為。
2、依賴輔助。
例如:我們有個孩子。媽媽教他特指問句“這是什麼?”(蘋果)當出現特指問句後,媽媽總是馬上提示“苹”,孩子就接著說“果”。半年的時間裡一直沒有擺脫輔助。有一次,我們在提出問題後,誰也沒有提示他。過了大約一分鐘,孩子才看了看桌子上的蘋果說“蘋果”。因此對輔助依賴的惡果是使得孩子不去動腦筋思考問題,甚至連“看”這個必要的過程都被省略了。久而久之就不會思考了。為了避免對輔助的依賴,我們在運用輔助時要注意輔助程度的逐步減弱和輔助頻率的逐漸降低助程度的減弱表現在輔助方式的變化。孩子進步的過程表明運用輔助方式的變化的過程。
如指令“拍拍手”。當孩子沒有模仿能力時我們可以運用身體輔助,手把手地教;待孩子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後,我們要藉助於他的模仿。先示範給他看,然後要求他模仿拍手。示範就是視覺輔助。從身體輔助過度到視覺輔助,這是獨立意識的增強。身體輔助也許不是對語言的理解而是對成人輔助手勢的理解。視覺的輔助也許也不是對語言的理解而是對視覺印象的理解。這些都只是過度,目的是使孩子逐步理解語言。擺脫輔助的標誌就是孩子在聽指令後獨立做出拍手的動作。又如指令“過來”。在孩子與成人面對面時,他對指令的正確反應也許是對眼神的理解即成人看著他的眼神,未必是對語言的理解。
輔助頻率的降低。
以語言為例來說明。很多家長反應,孩子的語言遲遲不能從重複性語言上升為主動表達。原因就是家長的輔助太頻繁使得孩子依賴家長的輔助而喪失了主動表達的機會,進而喪失了表達的主動意識。例如:孩子想要餅乾時,家長馬上說“你說,我要餅乾。”孩子重複出來後,家長給予餅乾。孩子對表達的理解就是對大人聲音的模仿。至於大人說話的意思、在何種場景下說這句話,都不用去考慮。成人的不正確做法誤導了孩子的理解。因此,訓練孩子的主動表達是要強調他的主動性而不是說的內容是否完整。可以藉助於模仿,但在孩子有需求時要等待而不是及時輔助。等待的過程就是孩子獨立思考的過程。思考我要說什麼,媽媽才能滿足我。什麼樣的話適合這樣的場景。
3、停頓
結果出現後,下一個回合開始前,要稍微暫停幾秒鐘。作用是:使學生對剛才的反應與結果的關係有一個記憶的過程;給老師一個思考的時間。思考上一個回合孩子的反應以決定下一個回合如何處理;區別兩個回合,使得孩子對下一個指令更加清晰的判斷。

塑造法

塑造法是行為改變的一種方法,是ABA中重要的方法之一。
孤獨症兒童任何一個新行為的建立過程都是行為的塑造過程。在塑造過程中,首先將一個新的行為目標分解,通過強化近似成功的反應引導孩子朝著即定的方向和目標邁近,以達到建立新行為的作用。因此,運用塑造法的前提是掌握好目標的分解和強化。
目標的分解就是將一個大目標分解為數個小目標。分解的結果是要適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如果難度超過他們的接受範圍,孩子會知難而退。一般孩子如此,孤獨症兒童更是如此。孤獨症兒童的學習過程與其說是學習知識的過程,倒不如說是逐步培養自信的過程更為重要。很多孤獨症兒童對困難異常敏感,也許在他們的生活中有太多的負面體驗,他們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但又太缺乏自信。他們會拒絕學習他們認為困難的東西;如果強加逼迫,會嚴重挫傷他們的自信,甚至會引發孩子的自虐性行為或攻擊行為。因此,分解目標對孤獨症兒童來說非常重要。目標分解就如同上樓需要樓梯,教孩子如何一步一步走上去達到終點。
強化的關鍵是判斷強化的時機。強化孩子什麼?強化孩子進步的地方。那么,依據什麼判斷孩子進步了?依據分解的每個小目標孩子達到了沒有?如果目標不明確,強化就沒有指向。強化的重點應該是鼓勵孩子接近要求的任何一次行為。如果其間發生退步現象一定不能強化。否則,就意味著停滯不前甚至是倒退。
下面以孤獨症兒童的語言訓練為例來說明塑造法的運用:
在孤獨症兒童中有一些沒有口語能力,他們的語言訓練從模仿發音開始。如教發“啊”,我們先分解目標:
第一步:要求模仿張嘴。
如果做不出,我們可以用手輔助他張開嘴。逐漸地,他不用手的幫助就能張開嘴巴了。我們馬上強化他。當這種行為穩定後,我們開始進行下一步。
第二步:要求他張嘴發出聲音。
也許因為我們以前只強化他張嘴的行為,剛開始時有的孩子可能只張嘴而沒有聲音。此時,他對模仿發音的理解就是張嘴。認為,你一說話,我只要張嘴就行了,不用去想你到底在說什麼。這不是我們所希望的。我們對此行為不再強化。張嘴只是過度而已,我們要提高要求。由於沒有得到強化,孩子不再只張嘴了,他會發出聲音,但有可能不是“啊”。我們馬上強化他。我們強化的是他發出聲音的行為,儘管他發出的聲音和我們不一樣,但畢竟比只張嘴不出聲音是進步了。
第三步:要求他發出近似“啊”的聲音。
這一階段,我們強化他發出“啊”的近似音。對於發出其他的音的行為不再強化。這樣,由於以前發的音沒有得到強化。孩子就不會隨便發音。他要認真聽別人在說什麼,要求自己做什麼。努力模仿我們的發音,力求和我們發的一樣。
第四步:要求他發音“啊”。
這一階段,我們只強化發出“啊”的行為。對於發出近似“啊”的行為不再強化。一個模仿發音“啊”的教學過程,分解了四步。每一步都有明確的目標。孩子在每一步的過程中,在不斷調整自己。他在想別人要求我做什麼,我應該怎樣做,以逐步接近我們的目標,最終達到我們的目標。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塑造的過程就是為孩子提供達到目標的思路的過程。

連環法

連環法就是將簡單的行為組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系列更複雜的行為。這個序列就是鏈條。生活中沒有單一的事情去做,而是綜合的一系列的行為。
連環法必須遵循以下幾個步驟:1、定義目標行為。2、將目標行為分解成小的回合3、減少指令、輔助和強化,直到在開始或結束的鏈條中只有一個指令。
連環法一般分為前進連環法和後退連環法。前進連環法即從鏈條的第一步開始,以鏈條的最後一步結束。後退連環法從鏈條的最後一步開始,以鏈條的第一步結束。
例如:教孩子購物。確定目標行為是購物。然後將目標行為分解:
1、知道超市的位置。
2、能夠走到超市,中途不跑開。
3、知道買東西要用錢。
4、知道拿購物筐去購物。
5、記住自己要買的東西。
6、挑選自己要買的東西放進購物筐里。
7、到收銀台交錢。知道應找回多少錢。
8、提著購買的東西回家。
運用前進連環法,就是從知道超市的位置開始教起。後退連環法從最後一步提著購買的東西回家開始教。運用不同的方法要依據訓練的不同內容而定。有時兩種方法可以結合起來使用。一般情況下,從孩子最簡單、最容易做的一步教起。
每一步的完成要通過塑造法進行訓練。開始訓練時每一步都要通過指令、強化、輔助的過程,隨著能力的提高,要逐漸減少強化、輔助。例如,當第一步完成後,我們對第一步要撤消強化、輔助,指令也要將每一步發一個指令轉換為在一個指令下順序做出已完成的幾步。隨著孩子完成的步驟越來越多,指令越來越少。直到發一個指令“買東西”,孩子能獨立完成買東西的全部過程,然後給予強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