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
  • 外文名:the 70th anniversary year military parade for the Chinese People's Anti-Japanese War and the world's anti fascism war
  • 閱兵時間:2015年9月3日
  • 閱兵地點:天安門地區
歷史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數讀閱兵,時間,地點,主題,特點,看點,閱兵目的,閱兵安排,總體情況,梯隊組成,閱兵亮點,閱兵預演,外軍邀請,訓練情況,保障情況,出席人員,中方,外方,歷次回顧,

歷史背景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牽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戰爭分為西、東兩大戰場,即歐洲北非戰場和亞洲太平洋戰場,是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發生的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國義大利日本軸心國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衛星國為一方,以中國、美國、英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戰爭中軍民共傷亡7000餘萬人,損失達5萬多億美元。
9·3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中國、美國、蘇聯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國家實行侵略擴張、爭世界霸權所挑起的,經過多次局部戰爭逐漸演變而導致全球戰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Second Sino-Japanese War)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由於全面戰爭時間約為8年(1937年七七事變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將士書》—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亦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為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占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衝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衝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在戰爭初期,中國投入大量軍隊以遏制日軍的進攻;隨後交戰雙方即轉入相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力量逐漸發展壯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二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簡稱)的主戰場之一。
9·3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密蘇里號上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但戰爭過程中民眾的國家觀念得到了增強,戰爭的勝利極大的提高了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1951年8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發出由周恩來總理簽署的通告,確定抗日戰爭勝利日為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以國家立法的形式通過決議,確定每年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這一決議,延續了中國政府關於抗戰勝利紀念日的相關規定。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7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抗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
為了喚醒每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和珍惜,喚醒世界人民對歷史的記憶,和對和平的真愛,表明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國際秩序,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中國政府決定舉辦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中國還將首次在抗戰勝利紀念日舉行閱兵。
從過去大閱兵的規律上看,這次大閱兵或是臨時安排的一次閱兵,或是閱兵的相關制度有所改變。但不管是哪一種,這都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在非國慶節舉行大規模閱兵,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也具有極強的政治意義。

數讀閱兵

時間

2015年9月3日上午

地點

北京天安門地區

主題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特點

首次組織紀念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專題閱兵;
首次設計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遊擊隊等英模部隊代表編組受閱;
9·3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
首次安排將軍領隊參閱;
首次邀請外國軍隊代表參加。

看點

參閱部隊從7大軍區,海軍、空軍、第二炮兵、武警部隊,解放軍四總部直屬單位抽組。徒步方隊是抗日戰爭中我黨領導的英模部隊群體所在的現役部隊代表。裝備方隊展示的裝備為國產現役主戰裝備,許多都是首次展示。同時,這次閱兵還邀請有關國家軍隊派代表和方隊參加。

閱兵目的

彰顯我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定立場,彰顯中國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作出的巨大民族犧牲和重要歷史貢獻,展示我軍貫徹強軍目標、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新成就和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動員和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奮發有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閱兵安排

總體情況

這次閱兵,按閱兵領導小組、聯合指揮部、方隊指揮部三級實施領導指揮。
這次閱兵,以抗戰老兵參閱,體現緬懷先烈、敬仰英雄、繼承傳統的時代精神;以英模部隊方隊參閱,體現追憶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維護抗戰成果的決心意志;以邀請外軍參閱,體現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國際性;以將軍擔任領隊參閱,體現高級將領聽黨指揮、率先垂範、帶兵打仗的能力和作風;以新型武器裝備受閱,體現維護世界和平和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能力。
閱兵按照機動進入、列隊、閱兵式、分列式、疏散回撤5個步驟組織實施,閱兵式和分列式時間大約70分鐘左右。
為烘托紀念活動氣氛,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合唱團擔負紀念活動現場的奏唱任務。主要由解放軍軍樂團和從全軍部隊抽調的軍樂骨幹,以及從全軍7所軍事院校學員抽調約2400多人組成,一起奏唱《抗日軍政大學校歌》《保衛黃河》《在太行山上》和《人民軍隊忠於黨》等近30首反映抗戰時期的經典歌曲和富有時代特徵的樂曲,營造現場的歷史文化氛圍和莊嚴的儀式感。

梯隊組成

這次閱兵,共編50個方(梯)隊。其中,徒步方隊11個,抗戰老同志乘車方隊2個、裝備方隊27個、空中梯隊10個,正式受閱約1.2萬人,擬動用40多種型號裝備500多件、20多種型號飛機近200架。
11個徒步方隊,由三軍儀仗隊和10個英模部隊方隊組成。主要由前身為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抗聯、華南遊擊隊的現役英模部隊組成。英模部隊徒步方隊受閱將充分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為奪取抗戰勝利而艱苦卓絕的鬥爭、英勇無畏的精神和感天動地的氣概。
2個抗戰老同志乘車方隊,由從大陸遴選的、目前健在的國共兩黨抗戰老兵、我黨我軍和國民黨抗日英烈後代,以及抗戰支前模範代表組成,這些抗戰老兵平均年齡90歲,抗戰支前模範平均年齡88歲,英烈子女平均年齡78歲。
27個裝備方隊,按照作戰體系要求編組,包括地面突擊、防空反導、海上攻擊、戰略打擊、信息支援、後裝保障等模組,由陸軍、海軍、空軍、第二炮兵、武警部隊和四總部直屬部隊聯合編成,展示的武器裝備均為國產主戰裝備,84%是首次亮相。
10個空中梯隊,包括空中護旗方隊、領隊機梯隊、預警指揮機梯隊、轟炸機梯隊、殲擊機梯隊、海軍艦載機梯隊、海上巡邏機梯隊、加受油機梯隊、直升機梯隊,涵蓋了中國現有先進作戰和保障機種。

閱兵亮點

空中梯隊
一是參閱規模和機型數量創歷史之最。每一次大閱兵都見證了共和國航空力量成長壯大的足跡:1949年開國大典閱兵式上,空軍只有17架飛機;1999年國慶閱兵,三軍航空兵首次聯合受閱;到了2009年,14型151架飛機受閱,規模超過了以往。這次閱兵,空中梯隊規模更大,陸軍航空兵、海軍航空兵、空軍航空兵機型和數量都超過了歷次閱兵,創下歷史之最。
二是多種新式裝備亮相。這次閱兵除規模增加外,一些老舊機型沒有了,增加了不少引人矚目的新裝備,新一代預警機、轟炸機、殲擊機、艦載機、直升機等多型飛機均為列裝後首次參閱。
三是富有時代特色的編隊隊形新穎震撼。空中梯隊歷次受閱編隊隊形包括楔形、三角形、菱形、九機編隊、大小飛機編隊等,這次閱兵在傳統基礎上又有新變化,如首次採取紀念字樣的編隊飛行、直升機梯隊首次採用大機群密集編隊飛行、殲擊機梯隊首次以全新隊形參閱等。
四是拉煙、空中護旗等呈現方式增強美感。這次閱兵,空中梯隊將有多次拉彩煙的過程,液體拉煙系統被首次套用到閱兵中,拉煙的時間、距離和色彩效果將超過以往。此外空中護旗等梯隊在表現形式上更為多樣,將突出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主題,表達人民軍隊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不懈奮鬥的信心決心。
五是領導幹部當先鋒打頭陣。“領導帶頭參訓、第一架次受閱”是空軍歷次閱兵的優良傳統之一,在本次閱兵中體現得尤為突出。有的將軍擔任梯隊長機,有的擔任梯隊空中指揮員,有的既擔任指揮部領導,又駕機直接受閱。還有多名師長、10餘名團長直接上陣帶飛,充分體現了領導幹部率先垂範的優良作風。
徒步方隊、裝備方隊
今年的閱兵中,將軍領隊受到廣泛關注。這次閱兵遴選了50多位將軍領隊參加受閱,包括中將、少將指揮員,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徒步方隊、裝備方隊至少有1名將軍擔任領隊。
英模部隊方隊
英模部隊方隊受閱也是閱兵的一大亮點。9月3日,“狼牙山五壯士”英模部隊方隊、“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方隊、百團大戰“白刃格鬥英雄連”英模部隊方隊等10個徒步方隊將接受檢閱。

閱兵預演

2015年8月23日早,天安門地區及長安街沿線,舉行一次被稱為是“全要素”的閱兵預演。各路閱兵方隊的訓練進展,新型武器裝備的集中亮相。
9·3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

外軍邀請

截至2015年8月25日,白俄羅斯、古巴、埃及、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墨西哥、蒙古、巴基斯坦、塞爾維亞、塔吉克斯坦、俄羅斯等11國派方隊參加閱兵;阿富汗、高棉、斐濟、寮國、萬那杜、委內瑞拉等6國派代表隊參加閱兵;此外還有衣索比亞、湯加、巴布亞紐幾內亞、烏茲別克斯坦、伊朗、法國、蘇丹、波蘭、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韓國等,共31個國家表示將派軍隊觀摩團來華參加閱兵觀禮。

訓練情況

閱兵訓練在對象上突出將軍領隊、教練員和各關鍵崗位人員。在訓練內容上,徒步方隊主要是訓練“四線三功”,分別是帽線齊、手線齊、槍線齊、腳線齊;踢腿功、擺臂功、站立功。裝備方隊圍繞等速、騎線、標齊、等距訓練,精雕細刻、精益求精;空中梯隊主要圍繞編隊隊形、低氣象起降這樣一些內容展開訓練。
因為訓練時間比較短,採取了許多科學的方法,特別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引進我國自主研製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測量技術,研發訓練考核系統,配發北斗自動授時系統,製作電子沙盤和閱兵模擬仿真系統。這些手段的採取極大地提高了訓練的質量和效益。比如,徒步方隊可以做到人員站立2小時不動,正步行進200米、齊步行進1000米動作不變形;裝備方隊等速時間正負誤差在0.3秒內,距離在正負10厘米以內;空中梯隊達到了米秒不差。

保障情況

在住宿保障方面,主要依託部隊現有營房設施進行保障。比如,充分利用這些空閒營房,既讓參閱官兵們住上了標準營房,又減少了開支。這些營房設施非常完善,有空調、熱水器等生活設施,也有俱樂部、學習室等文化活動場所等等。
在飲食保障方面,主副食品全部從北京市商委推薦的主副食品供應企業進行集中採購,嚴格食品檢驗、檢疫、留驗、加工、存儲、檢毒和抽樣監測等各個環節,專門為閱兵部隊研製開發《閱兵部隊膳食評估系統》,實施科學營養配餐,確保官兵吃得科學、吃得健康、吃得安全。
在醫療保障方面,建立後方醫院、保障兵站醫療防疫隊、駐訓保障單位醫療防疫點、方隊衛生所四級醫療衛生體系,為受閱官兵提供24小時的醫療衛生服務和保障
在車輛保障方面,除日常勤務用車由部隊自行抽組保障外,閱兵部隊公路輸送主要從地方企業或者大型企業的租用車輛保障,很好地體現了軍民融合的思想。
在外軍保障方面,為外軍方隊、代表隊參加受閱的官兵準備了良好的服務工作,安排了聯絡官和翻譯,安裝了固定電話,宿舍區提供免費WIFI服務。一日三餐均為自助餐,有中西餐不同菜品。每名官兵可根據自身需要和口味自行取餐。安排集中住宿,軍官安排單間,士兵安排3—5人間,為每人配備洗漱用具和生活必需品,包括涼蓆、蚊帳等。各住宿區均設有洗衣間、熨衣間、電話間,宿舍區周圍還專門開設了超市、銀行,提供外幣兌換業務。營區有足球場、游泳館等各種文化娛樂設施,為受閱官兵在訓練之餘進行休閒娛樂。

出席人員

中方

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部分領導同志,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部分領導同志以及中央軍委委員。
抗戰老兵:參加過抗日戰爭的老戰士和老同志代表,以及抗戰烈士家屬代表。
其他參加者:中央黨政軍群有關部門和北京市主要負責同志,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以及首都各界民眾代表(包括青年代表和少年兒童代表等)。

外方

國家職務人物
外國領導人
白俄羅斯
總統
波赫
主席團輪值主席
高棉
國王
捷克
總統
剛果民主共和國
總統
埃及
總統
哈薩克斯坦
總統
吉爾吉斯斯坦
總統
寮國
國家主席
蒙古國
總統
緬甸
總統
巴基斯坦
總統
韓國
總統
俄羅斯
總統
塞爾維亞
總統
南非
總統
蘇丹
總統
塔吉克斯坦
總統
東帝汶
總統
烏茲別克斯坦
總統
委內瑞拉
總統
越南
國家主席
衣索比亞
總理
萬那杜
總理
阿根廷
總統代表、副總統兼參議長
古巴
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兼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
迪亞斯·卡內爾
阿爾及利亞
總統代表、民族院議長
本·薩拉赫
波蘭
眾議長
基達瓦-布翁斯卡
朝鮮
勞動黨中央政治局委員、黨中央書記
崔龍海
泰國
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巴威
政府高級別代表
澳大利亞
退伍軍人事務部長
羅納爾森
巴西
總統代表、國防部長
華格納
法國
政府代表、外長
法比尤斯
匈牙利
政府代表、外長
西雅爾多
印度
政府代表、外交國務部部長
辛格
義大利
政府代表、外交與國際合作部長
真蒂洛尼
利比亞
政府代表、外長
達依里
馬來西亞
政府特使、總理對華事務特使
黃家定
荷蘭
政府特使、國務大臣
威靈克
突尼西亞
總統代表、國防部長
奧沙尼
紐西蘭
總理特使、前副總理
麥金農
新加坡
政府特使、前副總理
黃根成
英國
首相特使、前司法大臣
克拉克
加拿大、德國、盧森堡、巴布亞紐幾內亞、美國、歐盟將由其駐華使節作為政府代表出席。
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
聯合國
秘書長
世界衛生組織
總幹事
陳馮富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總幹事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總幹事
李勇
紅十字會國際委員會
主席
彼得·莫雷爾
上海合作組織
秘書長
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機構
執委會主任
張新楓
獨立國協
執行秘書
列別傑夫
集體安全條約組織
秘書長
博爾久扎
亞信
秘書處執行主任
宮建偉
前政要
德國
前總理
施洛德
日本
前首相
村山富市
菲律賓
前總統、馬尼拉市長
埃斯特拉達
聖馬利諾
前執政官
泰倫齊
東帝汶
前總統
奧爾塔
英國
前首相
布萊爾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

歷次回顧

中國從1949到1959年是每年國慶都有閱兵。
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典禮制度,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
9·3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
1964年國防部頒布的軍佇列條令中,首次出現閱兵條款。之後,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緣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國連續24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
直到1981年,根據鄧小平的提議,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恢複閱兵,並於1984年國慶35周年時,舉行了恢複閱兵後第一次大型的國慶閱兵。再接下來就重新回到了逢10年一次閱兵的規律,1999年建國50周年閱兵一次,2009年建國60周年閱兵一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