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TP輕型偵察坦克

4TP輕型偵察坦克

波蘭輕型偵察坦克4TP的工廠名稱是“PZIn?.140”,此種坦克與英國維克斯公司的著名設計師卡登〔J.V.Carden〕和洛埃德〔V.Loyd〕頗有淵源。卡登和洛埃德曾設計出多種成功的輕型坦克,有些設計被銷往世界各國並且對他國的坦克設計產生過深遠的影響〔比如維克斯的E型六噸坦克〕。自一九二八年起,兩人為英國軍隊設計了一系列輕型坦克〔Mk.Ⅰ型~Mk.Ⅳ型〕,而且也產出了相應的出口型。這些車型的基本特徵是每兩個負重輪成一組,使用板彈簧或螺旋彈簧懸掛,引擎位於車體右側,坦克只有兩個乘組員,多數型號僅僅擁有機槍作為武裝。其中的出口型被稱為維克斯卡登-洛埃德四噸輕坦克,分為M1933、M1934、M1935、M1936、M1937型。這種出口型在比利時以T-15的編號製造,荷蘭購買的用於武裝荷屬東印度殖民軍,此外,拉脫維亞立陶宛暹羅〔泰國〕、阿根廷和瑞士都曾購買過,為拉脫維亞製造的後期型裝備著四十毫米火炮。這些小車亦被發展為水路兩用型,或為炮兵提供拖曳服務。卡登和洛埃德設計的最後兩種英國坦克Mk.Ⅴ和Mk.Ⅵ則有三名乘組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4TP輕型偵察坦克
  • 國家:波蘭
  • 類型:輕型偵察坦克
  • 工廠:“PZIn?.140”
簡介,性能,

簡介

三十年代初期,波蘭只能製造一些可憐的小豆子坦克〔從卡登-洛埃德的超輕型坦克發展〕。不過,波蘭的武器發展計畫要求開發一種帶有旋轉炮塔、火力足夠強勁的輕型偵察坦克,波軍準備在不久的未來用這種新坦克替換現有的超輕型車輛。於是,一九三二年九月,卡登和洛埃德的四噸坦克、水陸坦克和履帶式拖車到波蘭進行演示。作為反饋,波蘭工程部門的負責人科薩科夫斯基上校〔Col.TadeuszKossakowski〕在一九三三年五月決定購買五輛四噸坦克和一輛水陸坦克用作進一步論證,不過,由於缺乏經費,這項契約最後泡湯了。但波蘭政府確實需要而且決定要擁有這樣一種新型坦克。波蘭裝甲武器測試中心〔BBTBP〕在一九三五年命波蘭工程部〔PZIn?〕設計這種四噸偵察坦克和一種水陸坦克。工程部負責人何比奇〔EdwardHabich〕負責設計這兩種坦克的工作.
原型車參加“一九三七年八月”測試原型車參加“一九三七年八月”測試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五日交付軍方的 PZIn?.140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五日交付軍方的 PZIn?.140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六日,偵察坦克的設計圖紙完成,基於卡登-洛埃德構思而產生出的波蘭版全新設計煥發出超前的活力,這些先進設計包括扭桿式懸掛系統和可以收放的潛望鏡,引擎也是完全的波蘭產品。一九三七年一月波蘭啟動了一九三七~四二年度的裝甲兵武器發展計畫,波軍按計畫準備用新型偵察坦克替代超輕型坦克,並且給予其“4TP”的軍方編號。波蘭計畫製造四百八十輛4TP坦克,用於裝備步兵師中的十八個裝甲偵察連和四個獨立摩托化部隊〔類似早先的摩托化旅〕,後者計畫擁有一個4TP裝甲連和一個10TP裝甲連。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五日,偵察坦克的一輛原型車“PZIn?.140”交付給波蘭軍方,這輛原型車使用PZIn?.425汽油引擎驅動〔六缸,九十五馬力〕、車體後部安有三百升的油箱,採用乾式復盤離合器和機械變速,有四個前進檔和一個倒檔;主動輪前置,誘導輪位於後部,車體每側有四個掛膠負重輪、每兩個一組安裝在一個扭桿上並且有液壓減震器〔見注〕,每側兩個托帶輪支撐二百六十毫米寬之單銷履帶〔每條履帶有八十七節履帶板〕。原型車的車體由裝甲板鉚接而成,乘組員位於左側戰鬥室內,引擎位於車體右側,其中駕駛員坐席安置在戰鬥室前部、他的右側就是傳動機構,駕駛員面前開設有一扇單頁艙門、可以打開向前下方放低到前裝甲上,這個艙門上亦安置一個觀察口,駕駛員通過其上的一條細縫進行觀測。除此之外,駕駛員還可利用一項先進設計-可收縮式潛望鏡進行觀察〔由昆德拉「R.Gundlach」設計〕。戰鬥室上安置單人旋轉炮塔〔位於車體中軸線左側〕,車長坐席位於炮塔中,而炮塔後部開有雙頁活門、頂部也開有艙口。車長必須手動旋轉炮塔,而他也擁有一具可收縮式潛望鏡。設計組還計畫在量產型中安裝電台,以便車輛聯絡之用。車體使用軋制裝甲鉚接,車體厚度:前部八~十七毫米、側面十三毫米、後部十~十三毫米、底部四~八毫米、頂部五毫米;炮塔厚度:前部、側面十三毫米、頂部五~六毫米。這個防護在當時同級坦克中亦屬於良好,而且據信樣車使用的是正規的裝甲鋼而非低碳鋼。
一九三七年/三八年之交的PZIn?.140一九三七年/三八年之交的PZIn?.140
這也算一種扭桿懸掛系統,兩個負重輪成一組,每組通過懸臂聯到扭桿彈簧上,只是每組負重輪有一個液力減震器。扭桿會占用車內空間,造成車高增加,但這種不完全的扭桿懸掛系統,扭桿數量只有正常的一半〔正常情況下,每個負重輪一根扭桿,扭桿的另一頭固定在另一端的車體上,利用其彈性扭轉來吸收越野時的衝擊〕,因此占的車內空間略少一些,但性能肯定比不上完全的扭桿懸掛系統。
PZIn?.140在一九三八年測試中PZIn?.140在一九三八年測試中
十一月初,原型車參加了一個名為“一九三七年八月”的一千八百六十一公里行走驗證試驗,同時以PZIn?.140底盤為基礎發展的PZIn?.130〔水陸坦克〕和PZIn?.152〔火炮牽引車〕亦接受了測試,PZIn?.140顯示出相當優秀的可靠性,而且也容易保養。測試結束後,原型車被送回工程部接受一些維修和部件更新。一九三八年,再度進行了測試,在這年的六、七月間,PZIn?.140搭載了二十毫米wz.38FK-A自動火炮的樣炮進行試驗,評測委員會最後給了樣車設計一個良好評價,委員會認為它只要接受一些細微改動就可以投入量產。需要改動的部位集中在懸掛部分,委員們認為目前的扭桿懸雖然在可靠性和彈性方面沒有問題,但指出它過於脆弱,在行駛中造成坦克嚴重的震動,而且用於製造懸掛系統的原材料並不耐用。委員會同時對原型車的變速箱也持有保留意見,儘管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原型車的工藝材料,而此種問題完全可以在量產開始後得到解決。PZIn?.140的最後一次測試是在一九三九年五月,它行駛了四千三百公里而沒有出現值得一提的故障。但是波蘭軍方仍舊沒有批准讓它進入量產,因為根據西班牙內戰的實際戰況,波軍認為即使PZIn?.140投入生產,它也無法適用於未來戰爭的模式,波蘭現在需要裝甲、火力更為可靠的坦克車輛執行偵察任務,它應該屬於7TP的級別,而不是四噸的PZIn?.140〔部分資料認為波軍準備在一九四○年投產PZIn?.140,這種說法並不可信〕。所以儘管PZIn?.140在三十年代末期不失為一種優秀的輕型坦克,波軍仍然將它放棄了,輕型坦克在日後歐洲戰線的命運證明波蘭軍方的正確。
PZIn?.140在一九三八年測試中PZIn?.140在一九三八年測試中
4TP的唯一一輛原型車沒有武裝。只是在一九三八年六、七月的測試中搭載過波蘭產二十毫米wz.38FK-A自動火炮的樣炮。設計組計畫為它安裝二十毫米wz.38FK-A自動火炮和7.92毫米wz.30機槍作為武器,攜帶有二百~二百五十枚炮彈和二千五百發機槍彈藥,參考計畫四面圖,可看到火炮位於右側,左側的機槍帶有明顯的水冷護套。而在原型車的工作進程中,設計人員又想到用三十七毫米wz.37火炮武裝4TP,首先不可能在車體上直接安裝7TP坦克的雙人炮塔,而車體也無法承受任何一種雙人炮塔。何比奇就此設計了一種改進型的4TP坦克,稱為PZIn?.180,它安有一個較大的單人炮塔,這個炮塔是截稜柱型,安裝有三十七毫米火炮。但很快就發現車長為了操控火炮而無法執行其餘任務。而且,相對於三十七毫米炮來說炮塔仍太小,為了順利裝進炮塔,火炮亦必須接受大幅度的重新設計。其後,何比奇利用PZIn?.140的底盤設計出PZIn?.160坦克殲擊車,在此種外形低矮的自行火炮上似乎更加適合安裝三十七毫米火炮,但由於戰爭的爆發,PZIn?.160僅停留在圖面階段。
設計者曾經決定在4TP原型車上安裝火焰噴射器,但是也沒有實現。
完全武裝設計圖完全武裝設計圖
長久以來,波蘭軍隊在各種宣傳中被醜化成一群抱著腐朽騎兵思想的過時頑固主義者,這種誤解是不公平的。而不幸的是,閃電戰的成功將這種誤解急劇的加深。這裡能夠明確這樣一個事實:波蘭軍隊在軍事技術思想上並非落後之輩,只不過其不太高明的戰術思想似乎更加引人注目。而波蘭為何無法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則是由於理論和國力的脫節,能否設計生產一種先進車型和能否靈活運用這些先進設計開拓戰術領域完全是兩回事,蘇聯尚要提著褲子為T-34的炮彈供應發愁,更何況半農業化的波蘭。

性能

戰鬥全重:4330kg
長:3.84m
寬:2.08m
高:1.75m
炮塔前部裝甲厚度:13毫米
炮塔側面裝甲厚度:13毫米
炮塔頂部裝甲厚度:5~6毫米
車體正面裝甲厚度:8~17毫米
車體側面裝甲厚度:13毫米
車體頂部裝甲厚度:5毫米
車體底部裝甲厚度:4~8毫米
車體後部裝甲厚度:10~13毫米
最大時速:55公里/小時
引擎:一台95馬力六缸PZIn?.425汽油發動機
馬力重量比:22馬力/噸
乘員:2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