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窟

此窟主室前部人字披頂,東披分上下四段,上三段畫須達努拏太子本生,下段畫薩埵太子本生;西披分上下三段,上二段畫法華經變譬喻品,下段畫薩埵太子本生(接東披續完)。後部平頂畫彌勒上生經變。西壁開一龕,龕口略方,龕內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畫忍冬火焰背光,龕南、北壁各畫三弟子,佛座兩側分別畫婆藪仙和鹿頭梵志。龕頂呈一面披形,佛光兩側各畫散花飛天三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419窟
  • 地理位置:甘肅
  • 景點級別:5A
  • 著名景點:莫高窟
基本信息,景點介紹,畫面寓意,

基本信息

名稱: 419窟
所屬景區: 莫高窟

景點介紹

龕上塑出龕楣,畫火焰蓮花化生和摩尼珠;采帛龍首龕梁,纏枝蓮花龕柱。自北朝以來,龕梁尾部多塑龍首為飾,軀體蟠曲,張牙舞爪,形狀兇猛,以示護法。龕外兩側壁面上部飛天及天宮欄牆以下,畫維摩界詰經變問疾品,南側畫文殊師利,北側畫維摩詰;以下,兩側各畫三弟子、三菩薩。下殘存藥叉。南、北、東壁上沿均畫飛天和天宮欄牆,欄牆下有三角形垂帳紋,以下畫千佛,千佛以下畫供養人、藥叉。南北兩壁的千佛中央各畫有說法圖一鋪。圖中西壁彩繪富麗,色調熱烈。主尊跌坐佛面相和整個形體豐滿圓實,塑造手法概括、洗鍊並略帶誇張;身著田相紋袈裟,質感厚重,衣紋仍作既有的階梯式,但趨於簡化。弟子和菩薩塑像都堪稱傑作。阿難顯得聰明稚氣,迦葉(高1.65米)則表現為一個歷經苦修的高僧,衰老消瘦而又通達爽朗。肋侍菩薩(高1.8l米)亦是隋代菩薩的代表作,造型渾厚、結實,形象豐滿、健康,五官和神情表現出一種女性美。
後部平頂中央畫彌勒上生兜率天宮。圖中五間歇山頂殿堂,堂內交腳菩薩坐須彌座上,兩側侍立二菩薩、四天王。殿堂外側起重樓,高四層,內有諸天眷屬奏樂、供養。後部平頂兩側,分別畫乘龍車的帝釋天(北側)和乘鳳車的帝釋天妃(南側),周圍有飛天、人非人簇擁隨行,表現諸天神前往兜率天宮赴會,畫面充滿歡樂的氣氛。帝釋天以下畫菩薩坐束腰蓮座上,為跪在膝前的信士摩頂授記,兩旁侍立供養菩薩三身。與之對稱,南側的帝釋天妃以下,亦畫菩薩坐束腰蓮座上,為思惟像,其左側二供養菩薩侍立。

畫面寓意

畫面的大部分畫著龐大而結構複雜的建築群,屋頂紛紛起火。在此三界火宅之中,鼬狸鼷鼠、狐狼野獸、諸惡毒蟲 交橫賓士。上段北部院牆之外,列牛、羊、鹿三乘寶車,為長者誘子逃離火宅所設。下段北端畫彩棚牛車一乘,珠寶、瓔珞裝飾齊全,以喻一乘大法。最下段畫薩逐太子本生,故事情節上接東披。北起,畫三兄弟山中見餓虎,太子捨身飼虎,二兄急報父王,收遺骨起塔供養。其中畫太子捨身飼虎後,二兄馳回報信,打馬如飛,穿過密林,越過山嶺,表現生動。自然景色優美,起了襯托主題的作用。起塔供養以北的一些說法場面,似為上段譬喻品中的情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