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五華縣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五華縣政府工作報告》是五華縣人民政府代縣長吳暉於2016年2月25日在五華縣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作出的報告。

2016年五華縣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2月25日在五華縣第十四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五華縣人民政府代縣長吳暉
各位代表:
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十二五”時期工作回顧
“十二五”時期,是我縣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鄉環境持續改善、民生事業全面發展、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的五年。五年來,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省市決策部署,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大力實施“兩新兩特兩重點”、惠民生、促和諧、強隊伍工作思路,積極應對複雜的經濟形勢,扭緊“三大抓手”,堅守“兩條底線”,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破解社會發展難題,圓滿完成了“十二五”的各項目標任務。
——縣域經濟明顯增強。全縣生產總值、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兩位數增速,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地區生產總值由“十一五”期末的70.5億元增加到126.4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6713元增加到11841元,年均分別增長11.0%、10.3%。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由“十一五”期末的2.0億元增加到5.6億元,年均增長25.7%。固定資產投資由“十一五”期末的11.2億元增加到69.9億元,年均增長44.2%。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一五”期末的9995元增加到17537元,年均增長11.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一五”期末的5411元增加到10138元,年均增長13.4%。三次產業比重由“十一五”期末的29.6︰22.8︰47.6調整為21.9︰29.1︰49.0,第二產業比重明顯提高。工業發展成效顯著,累計投入9.3億元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廣州番禺(五華)產業轉移工業園建成區面積由3.4平方公里擴大至5.2平方公里,進園企業由22家增加到91家;啟動了河東工業區建設,完成了25平方公里總體規劃和首期4平方公里用地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加值由“十一五”期末的22.6億元、6.9億元分別增加到59.0億元、13.2億元,年均分別增長29.5%、24.5%。農業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業總產值由33.9億元增加到48.1億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長45.0%,年均增長8.8%;糧食總產由30.2萬噸增加到32.9萬噸,比“十一五”期末增長8.9%,年均增長1.8%。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高速公路從“十一五”期末的1條32.5公里增加到3條77.1公里。累計投入31.2億元,建設改造6條國省道121.7公里、18條縣鄉道255.3公里,完成村道硬底化550公里,實現村村通硬底化。3條省道整合升級為2條國道,新增國道184.9公里。全縣公路通車裡程由“十一五”期末的2735公里提高到3247公里、公路密度從每百平方公里84.8公里提高到101公里。投入17.5億元,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完成了121宗省級水利示範縣項目、9宗山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成了縣城污水處理廠,重點堤圍、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縣城供水管道改造、農村飲水安全、基本農田水利建設等民生水利工程有效推進。縣城和各圩鎮光纖寬頻、4G網路信號實現全覆蓋,積極推廣智慧wifi、護林e通、辦公自動化等,城市管理逐步實現數位化。
——城鄉環境持續改善。全力推進縣城擴容提質,啟動琴江新區3平方公里起步區建設,完成縣城第三次總體規劃修編,加快市政設施建設,新建城區道路5.9公里,全力打通“兩江四岸八橋”,突破關鍵節點10個,下壩堤、澄湖堤、水中堤等7段河堤建成使用,長樂公園、獅山公園等6個公園建成開放,建成了一批農貿市場和“三位一體”環衛設施。
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創建活動,完成各鎮總體規劃編制,實施了一批圩鎮改造提升工程,完善了一批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實施碳匯造林75.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0.2%,比“十一五”期末提高4.6個百分點。
——民生事業全面發展。每年財政用於民生領域資金占財政總支出的80%左右。投入校舍建設改造資金5.1億元,比“十一五”增長了2倍,新建改造校舍27.9萬平方米;成功創建“廣東省教育強縣”、“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實現教育強鎮全覆蓋。投入2.1億元,建設改造醫療機構業務用房9.7萬平方米,全面完成人口計生管理目標,衛生計生服務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有效應對“8·17”洪災,276戶全倒戶全部搬進新居,49座水毀橋樑已修復重建46座。獅雄山秦漢遺址等一批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開發,“農家書屋”和農村公共文化電子閱覽室實現全覆蓋。全面完成兩輪扶貧開發“雙到”任務,218個重點幫扶村、27527戶貧困戶實現了穩定脫貧。安全生產、綜治維穩形勢持續好轉,社會保障、環境保護、農村基層治理等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縣人大的工作監督、縣政協的民主監督,166件議案建議和123件提案全部得到辦復。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大力整治辦公用房、公務用車,“三公”經費逐年減少,廉政建設得到加強。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整改“四風”和“不嚴不實”問題,政府效能不斷提升。
2015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我們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較好地完成了縣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全縣經濟社會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生產總值實現126.4億元,比增9.7%,增速全市排名第四;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6億元,比增28.8%,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9.9億元,比增60.0%,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一、狠抓實體經濟,發展實力持續增強
工業經濟加快發展。深入開展“暖企”行動,落實縣領導掛鈎聯繫企業制度,扶持富勝實業、井得電機等企業加快上市步伐。積極搭建“助保貸”平台,為中小微企業放貸5002萬元。眉山水泥廠年產100萬噸水泥粉磨站技改項目順利投產。輝勝達電器、萬山科技獲國家高新企業認定。
投資120億元的五華抽水蓄能電站動工建設,“三洞兩路”進場施工,移民安置區建設有效推進。新增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9.0億元、增加值13.2億元,分別比增17.4%、15.2%。外貿進出口總額1.9億美元,比增15.9%;實際利用外資533萬美元。全縣工業總產值5億元以上企業4家,其中輝勝達電器工業產值超10億元。
園區擴能增效步伐加快。成功競得1.7億元產業園區擴能增效扶持資金。投入3.7億元,完成廣州番禺(五華)產業轉移工業園征地1300畝、平整1150畝,加快推進農科所板塊路網、羅湖板塊路網建設,基本形成了“七縱五橫”的路網。園區實現產值53.2億元、工業增加值11.9億元、稅收1.7億元,分別比增18.5%、20.2%、33.6%。投入1億多元,全面啟動河東工業區建設,完成征地3000畝、平整600畝,進園企業7家,長樂大道、110千伏變電站和園區主供水管網建設加快推進。
成功舉辦第四屆世界客商大會五華縣系列活動,加快推進“三個一批”項目,潤華腸衣、九鼎包裝等12個項目簽約落戶,香雪製藥、紅木家具等17個項目動工建設,立信織造、明珠星鐘錶等14個項目竣工投產。大力實施“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工程,精心挑選符合產業布局的項目,落實“一對一”招商引資責任,對接聯繫六批次86個項目。全年引進工業項目15個,計畫總投資7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9.9億元。
農業經濟穩步發展。全縣糧食播種面積83.2萬畝,總產32.9萬噸。收購菸葉3.7萬擔,新增水果、茶葉、蔬菜等連片100畝以上基地47個。創建了華城、橫陂、河東、安流萬畝國家級糧食高產示範片。完成3.8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強興七目嶂、登雲嶂雲霧茶等4家企業被評為省級農業龍頭企業。
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87家。松崗嶂綠色生態茶園入選全省唯一的“中國三十座最美茶園”。大田柿花被評為省“名優特新”農產品,“登雲金雀”綠茶、“彩雲”百香果、“鳳達園”赤靈芝孢子粉3個產品被評為省名牌產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鋪開。
商貿旅遊快速發展。建成電子商務大廈和100個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全面開展獅雄山秦漢遺址、球王李惠堂舊居和寨頂巷古村落的保護開發工作。雙龍山、新豐寨生態旅遊項目建設和熱礦泥山莊升級改造紮實推進。營田、湖田、龍獅殿農家樂飯店被評為“全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全縣旅遊接待45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1.0億元,比增22.0%、25.0%。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5億元,比增11.2%。
財稅金融得到加強。通過PPP模式融資11.6億元,保障了重點項目建設資金需求。預算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農村“三資”監管平台建成使用,財政資金項目申報得到規範。強化對重點工程、房地產行業、外出經營企業等重點稅源監管,稅收管理不斷加強。
國稅組織收入3.3億元、地稅組織收入6.7億元,分別比增13.2%、35.4%。省農村普惠金融試點縣工作全面完成。全縣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21.3億元、貸款餘額70.2億元,分別比年初增長17.3%、20.7%。
二、加大投資建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交通路網持續最佳化。汕湛、平興高速五華段建成通車,興華高速(含畲華支線)五華段實現無障礙施工,大豐華高速五華至豐順段、興汕高速五華至陸河段建設前期工作有序推進。省道S228線華城高速出口至河東段升級改造為一級公路。省道S120線東山至洋桃段和省道S238線周江至安流段升級改造全面完成。
琴江公路水寨至錫坑段、省道S120線華陽至安流段、華城觀源至獅雄山旅遊公路、興華高速五華互通至縣城連線線、汕湛高速華陽互通至龍村連線線、縣道X003線金坑至龍村段建設加快推進。
水利電力設施不斷完善。完成省級水利示範縣剩餘13宗項目。基本完成年度山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和雙華河、蕉州河治理工程。完成益塘水庫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示範項目,益塘水庫引水工程建設前期工作穩步推進。投入8400萬元,建成了176個基建配網工程。110千伏周江獅潭輸變電工程動工建設,轉水楓林輸變電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進。
三、統籌城鄉建設,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縣城建設亮點紛呈。完成了縣城中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全年收儲土地55宗1278.9畝,保障了重點項目建設用地需求。投入6.3億元,建成了人民公園一期、琴江廣場一期、街心公園、華園市場、上新市場、長樂農貿市場、城區天然氣場站,完成了羅湖堤、蓮洞堤、水潭東路車站段、華興北路、河東大道、水寨大道“嚴管示範路”等市政項目建設改造,加快了碧桂園二期、奧園城市綜合體、環城大道東延線、長樂大橋建設。成功創建“廣東省衛生縣城”,啟動“廣東省文明縣城”創建工作。
鎮村建設步伐加快。完成安流、華城2箇中心鎮總體規劃修編。抓好華城鎮幸福村居示範片建設,完成省道S239線華城圩鎮段等一批圩鎮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紮實推進岐嶺、橫陂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抓好鎮村生活垃圾專項整治,周江、雙華等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加快建設。
生態環境管護得到加強。全面完成森林碳匯重點生態工程16.4萬畝建設任務和“四江”流域水源涵養林3.3萬畝種植任務。完成森林撫育31.7萬畝。改造提升了31.8公里生態景觀林帶。啟動了水寨星湖嶺、河東天雲嶺縣級森林公園,潭下寶山嶂縣級自然保護區和雙華高山寨、橫陂貴人嶂、梅林松桂園等7個鎮級森林公園建設。完成54個鄉村綠化美化工程,打造了5個省級示範村、3個市級示範村。加大對破壞森林資源行為打擊力度,立案查處142宗151人。成功創建“省林業生態縣”。建立重點環境問題掛牌督辦制度,完成18宗重點環境問題整治。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拆除違法占用耕地建房106宗27.6畝,立案查處非法買賣土地案件3宗。
四、夯實底線民生,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社會保障更加有力。加大社保擴面征繳力度,“五險”收入3.5億元。縣人力資源市場、救災物資儲備倉庫建成使用,縣殘疾人康復中心、革命烈士陵園、公益性生態公墓加快建設。完成潭下、周江、雙華、龍村、郭田敬老院改造。
扶貧開發紮實有效。大力推進103個重點幫扶村扶貧開發“雙到”工作,各級幫扶單位累計投入6.8億元,落實村集體項目2497個,發展戶生產項目33948個。重點幫扶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達5萬元以上,貧困村農民人均純收入8843元,有勞動能力貧困戶12736戶62288人全部實現穩定脫貧。啟動了新時期精準扶貧前期工作。
教育體育事業成效顯著。高級中學、縣第六國小、特殊教育學校建設紮實推進。梅州五華足球隊成功沖甲,五華成為全國唯一擁有中甲球隊的縣。五華U12足球隊獲全國冠軍並代表國家赴瑞典參加國際青少年足球賽。承辦了球王李惠堂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暨主題學術沙龍。長布元坑中國內地現代足球發源地得到有效保護。
衛生計生工作穩步推進。加快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抓好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縣中醫院外科綜合樓、縣婦幼保健院住院大樓建設順利推進,完成新橋、雙頭等5間衛生院業務用房升級改造,民營三甲醫院、康泰精神病院、華南醫院建設前期工作有序推進。無償獻血267萬毫升,再創新高。深入開展人口計生服務“村村行”活動,實行每月人口計生工作動態考核,年度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社會保持平安穩定。深入開展“十大專項整治”和基層治理“十項重點工作”,“縣城範圍不文明送葬”行為得到有效遏制,“非法堆放經營河砂”、“非法抽取地下水”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社會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全縣信訪形勢保持總體平穩,到省到市上訪人數分別下降42.4%、51.5%。“平安五華”建設紮實推進,“3+2”專項打擊整治、“客都民意警務”考核均位居全市第一。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繼續保持“打非治違”高壓態勢,完成了棉洋鎮火災隱患專項整治,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
十件民生實事較好完成。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城鄉低保標準、五保對象供養標準、殘疾人生活津貼、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城鄉免費義務教育中國小公用經費補助標準、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生生均公用經費、縣屬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標準等不斷提高;設立縣級疾病應急救助基金,實施了應急醫療救助;20個衛生院配備了“五個一”醫療設備;培訓勞動力1.2萬人次,轉移就業1.9萬人次,新增城鎮就業5111人;減免了7項戶籍人口殯葬基本服務費;完成4413戶住房困難戶住房改造和446戶棚戶區改造,新建保障性住房100套;益塘水庫、桂田水庫水源水質得到有效保護;華城、安流鎮污水處理設施建成試運行;縣汽車客運站遷建前期工作有序推進,縣城公交線路進一步最佳化,居住縣城的60周歲以上老人、殘疾人免費乘坐公車,完成農村公路硬底化95.4公里;新水寨肉聯廠建成運營,食品安全示範學校食堂建設紮實推進;“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工作全面鋪開,對全縣各村(居)法律工作者實行不低於每年1萬元的補助。
其他各項事業取得新進步。榮獲省“雙擁模範縣”稱號。紮實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工作。全面規範機關事業單位財政供養人員津補貼發放,村(居)幹部工資待遇得到提高。華城司法所被評為“全國模範司法所”。水寨鎮府前居委被評為“廣東省科普示範社區”。下壩迎燈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成功創建潭下鎮金石村、郭田鎮龍潭村等10個市級農村文化俱樂部。外事僑務、對台事務、氣象、檔案、方誌、宗教、供銷、婦女兒童、人防、打私、應急、住房公積金等各項事業取得新發展。
五、改進工作作風,行政效能全面提升
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狠抓廉政建設,“三公”經費同比下降5.0%。完成審計項目58個,涉及金額8.2億元。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完成公車改革。全面完成鎮級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完成商事登記“三證合一”制度改革,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4583戶,比增29.9%。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清理壓減事項297項,壓減51.4%,進一步激活了市場活力。
各位代表!2015年成績的取得,是全縣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離不開縣委堅強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得益於省市有關單位和廣州市、番禺區的大力幫扶。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省市屬駐五華單位、駐五華部隊、武警消防官兵,向所有關心和支持五華發展的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和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縣域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人均生產總值與小康指標相差大,如期建成小康社會任務艱巨。二是工業發展水平低。規上工業企業少,支柱產業缺乏,發展後勁不足,工業經濟對生產總值的拉動力弱。三是民生保障有待提升。教育、醫療等保障水平低,保障安全穩定壓力大。四是城鄉發展不平衡。鎮村路網等基礎設施落後,圩鎮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不完善,南部交通亟待改善。五是服務水平有待提升。崇商重企的氛圍不夠濃厚,個別部門對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認識不足,推動發展的辦法不多,工作中仍存在不嚴不實的現象,等等。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十三五”時期目標任務
“十三五”時期,是我縣加快振興發展的攻堅時期。縣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的《關於制定五華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確定了我縣“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根據縣委的《建議》,縣政府編制了“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請本次大會審議通過後實施。
“十三五”時期的奮鬥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至2020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2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0%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10億元,年均增長1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40億元,年均增長38%左右。通過五年的努力,產業結構更加合理,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結構比重調整為17.0:33.5:49.5,縣域整體發展水平接近或達到全市中等水平。貧困人口實現整體精準脫貧,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幹部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持續平安穩定。
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實施精準扶貧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義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五次和六次全會、市委六屆六次全會精神,按照縣委十二屆六次全會的部署,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全力加快振興發展、全面提升治理水平”為主線,扭緊“三大抓手”,大力推進“一核兩區三組團”建設,聚焦產業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保障重點民生,全力建設“工業新城、宜居五華”。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5%以上;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增長9%以上。
為實現上述目標要求,我們重點抓好三大方面工作:
一、突出“三大抓手”,全面推進“一核兩區三組團”建設
推進縣城擴容提質。圍繞“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實現滾動發展”的工作思路,成立琴江新區管理機構,完成琴江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大力推進起步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建成增塘堤一期、布新南路一期、人民公園二期。加快建設碧桂園三期、奧園二期、汽車城、琴江新區管廊,加快縣汽車客運站場遷建。繼續推進縣城中心區擴容提質,升級改造華興中(南)路、華一南路,完成河東北堤、三坑水庫公園、藍嶺路、富通路建設。加快推進琴江廣場二期建設。鞏固“廣東省衛生縣城”創建成果,繼續加大“三位一體”環衛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建設中農批商貿城,新建擴建一批農貿市場。完善數字城市管理系統,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全力創建“國家衛生縣城”、“廣東省文明縣城”。
加快產業轉移園和河東工業區建設。推進廣州番禺(五華)產業轉移工業園擴能增效,完成征地1500畝、平整1000畝以上,建成工業大道北延線、工業五路、工業六路、三坑路和產業轉移園污水處理設施。力促航威斯、碧菲亞等5家以上企業建成投產。加快香雪製藥、紅木家具等項目建設。園區產值、工業增加值、稅收均增長30%以上。全力加快河東工業區建設,完成征地5000畝、平整1500畝,大力推進長樂大道、華興東路建設和供水管網鋪設,動工建設水質淨化中心、110千伏高壓變電站,完善園區首期用地板塊路網,加快園區綜合服務中心、縣人民醫院油田院區、油田國小等配套服務項目建設改造。完成6000畝土規、林地調整,保障園區建設用地需求。大力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力促如翼實業、富勝數位電視、富鑫通精密機械、嘉富包裝機械、南方智慧型精機等7家企業加快建設、3家以上企業實現投產。
統籌抓好南北部產業發展。著力打造北部、南部以及綠色能源和生態文化旅遊組團。北部大力發展新型工業、制酒製藥、城郊型農業和文化休閒度假旅遊業,全力加快以冠華傳導、環興電力為龍頭的華城電線電纜產業園建設,完成征地1200畝,貫通園區路網,新引進企業3家以上。南部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現代服務業、竹木加工、家具製造等產業,啟動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的安流工業園建設,征地1000畝以上。謀劃以五華抽水蓄能電站庫區為核心的綠色能源和生態旅遊片區建設,大力發展遊覽觀光、休閒娛樂等生態旅遊業,完成五華抽水蓄能電站籌建期工程征地任務,確保項目前期工程和安置區建設無障礙施工。力促五華龍獅殿風電場動工建設。
強力推進交通公路建設。重點跟進雙龍高鐵規劃線路走向,爭取途經我縣並設站。繼續保障興華高速(含畲華支線)五華段無障礙施工。動工建設大豐華高速五華至豐順段、興汕高速五華至陸河段。規劃建設縣道X960線接縣道X003線梧溪段,加快推進國道G355線華陽至安流段、華城觀源至獅雄山旅遊公路、郭田至雙華公路、周江冰坎至華陽新田公路等建設改造,動工建設棉洋至七畲徑公路。規劃建設高速公路互通與縣內公路的連線線,謀劃儲備一批交通公路項目。
二、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全面提升經濟發展能力和水平
——堅持創新發展。創新是一個地區發展的不竭源泉。五華作為全市乃至全省發展較為落後的地區,只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工業創新、科技創新、融資創新,才能實現經濟加快振興發展。
推進工業創新。加快廣州番禺(五華)產業轉移工業園和河東工業區主導產業發展,努力培育先進裝備製造業成為超百億產業,力促1家以上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扶持長樂燒、輝勝達電器等骨幹企業轉型升級。做好長樂燒酒申報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工作。繼續落實總部經濟回遷激勵措施。新增8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0%以上。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產業結構調整,逐步提高第二產業在三次產業中的比重。
鼓勵科技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扶持高新技術企業及後備隊伍加大技術創新投入,促進產品升級換代,培育發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以上,支持5家以上規上企業技術改造。動工建設科技孵化器、創客空間,加快中小微企業、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和阿里巴巴“農村淘寶”網點建設,拓寬產品銷售渠道。
創新融資方式。搭建和完善琴江新區、產業園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平台,加強政銀企擔合作,主動對接社會投資,通過PPP融資模式保障琴江新區、產業轉移園、河東工業區、華城電線電纜產業園、安流工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資金。完成縣農信社改制。創新金融產品,發揮“助保貸”基金槓桿效應,提高存貸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積極做好全國農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縣工作,拓寬“三農”發展融資渠道。
——堅持協調發展。協調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們必須統籌抓好城鄉、區域、科教文衛、社會管理和其他社會事業發展,通過補齊短板化解突出矛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協同性、平衡性。
統籌城鄉發展。圍繞縣城打造成為“梅州城市副中心”的目標,強化規劃引領,加快中心城區和琴江新區建設,不斷完善市政公共服務設施,啟動寨下壩片區初級中學、文化綜合體建設,提升縣城輻射帶動能力。增加公車數量和運行密度。按照將華城、安流打造成為“縣域副中心”的定位,最佳化城鎮空間布局,加快鎮村規劃編制,構建縣城、副中心城鎮和鎮三級城鎮體系。完成華城天然氣供氣站場建設,規劃建設安流天然氣供氣站場。建立重點項目管線遷改協調機制,保障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支持各鎮創建2個以上美麗鄉村示範點、建成1個以上鎮級森林公園、規劃建設1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200米以上圩鎮道路。全面完成華城鎮幸福村居工程建設。
推進科教文衛事業均衡發展。以水寨中學為試點,紮實抓好“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創建工作。規劃建設縣科技館。完成縣廣播電視網路整合提升、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和村廣播全覆蓋。全力推進“廣東省衛生強縣”創建工作,積極創建“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抓好縣人民醫院升級改造,推進文葵、小都等6間衛生院標準化改造,加快民營三甲醫院、康泰精神病院、華南醫院建設步伐。規劃建設華城區域性養老養生基地。做好“全面二孩”政策銜接工作,完成年度人口計生目標任務。抓好長布元坑中國內地現代足球發源地和球王李惠堂舊居的保護開發,籌建球王博物館和球王文化廣場,繼續推進足球“三進”活動,培育發展足球產業,擦亮“足球之鄉、球王故里”品牌。
加強社會管理。做好“十大專項整治”工作,紮實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城鄉建設管理秩序、安全生產領域等專項整治工作。深入推進基層治理“十項重點工作”,以華城鎮新一村、西區居委和雙華鎮矮畲村為示範引領,全面完成縣、鎮、村三級多功能服務平台建設,抓好村級服務民眾代辦業務工作。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暴恐、盜搶等各類犯罪活動和涉黑涉惡勢力,堅決預防和打擊製毒犯罪,推動“平安五華”建設深入開展。加大信訪積案化解力度,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建成34個居委微型消防站,組建基層安全監管隊伍,確保全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
統籌其他各項事業發展。做好縣鎮換屆工作。完成五華賓館、幹部招待所等國有集體企業轉制。動工建設國防教育訓練基地、縣級國家綜合檔案館、華城儲備糧庫。建成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完成不動產統一登記發證工作。加強機構編制、人事、外事僑務、對台事務、民兵兵役、宗教、氣象、供銷、方誌、人防、打私、住房公積金等工作,進一步發展婦女兒童、老年人事業,促進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堅持綠色發展。把綠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做好耕山致富文章,大力推進生態林業、特色農業、文化旅遊發展,實現綠色富民、綠色惠民。堅守綠色底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處理好發展與環境關係,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加強生態林業建設。抓好縣城周邊3萬畝群山綠化工程,加快水寨星湖嶺和河東天雲嶺縣級森林公園建設。完成興華高速、汕湛高速五華段生態景觀林帶撫育管護和景觀提升工程。大力推進林業生態紅線劃定工作。出台黨員幹部、公職人員野外違規用火問責辦法,實行最嚴格的野外火源管理措施。加強重點時段、重點地段、重點人群的森林防火巡查監管,抓好林火監測、防火通訊、林火阻隔等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森林火災防控能力,確保林業生態安全。
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培育1個縣域農業特色主導產品,推進60個耕山致富示範點建設,新種植水果5000畝、茶葉3000畝以上,紮實抓好棉洋綠茶、雙華板栗、龍村雲霧茶、周江百香果、潭下鷹嘴桃、大田柿花、茶亭崗金柚等“一鎮一品”、“一村一品”建設。積極推進轉水、橫陂、潭下等蔬菜基地建設,新增蔬菜基地面積300畝以上。建成安流、潭下菸葉工作點,啟動橫陂菸葉工作點建設,抓好華城西林村煙區新農村示範點建設。加快松崗嶂、新豐寨等特色休閒農業基地建設。積極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培育龍頭企業10家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50個以上。加大品牌培育創建力度,新增省級名牌農產品3個以上。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推進永久性基本農田布局調整,穩定耕地面積。
做活特色旅遊產業。動工建設五華客天下文化旅遊產業園。加快推進熱礦泥溫泉山莊升級改造和雙龍山、七目嶂、營田農業旅遊項目建設,做好獅雄山秦漢遺址公園、寨頂巷古村落保護開發,規劃建設古大存紀念館,修繕保護李威光故居,修復古驛道2條以上,打造特色旅遊品牌,旅遊接待量、旅遊總收入均增長20%以上。
抓好環境保護。繼續開展重點環境問題專項整治,嚴格防控企業排污行為,加大噪聲污染、光污染整治和黃標車、高污染燃料鍋爐淘汰力度,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加快建設縣城生活垃圾減量廠、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和垃圾填埋場。抓好益塘水庫、桂田水庫供水水源地保護。
——堅持開放發展。開放是五華加快振興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必須充分發揚五華人敢闖敢拼的實幹精神,堅持包容開放,轉變發展觀念,注重人才引進、擴大招商引資、扶持外貿企業發展,為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加強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資。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制定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參與五華振興發展。大力營造崇商重企的濃厚氛圍,繼續實施“鄉賢回鄉投資興業”工程,落實“一對一”招商引資責任,突出產業鏈招商,爭取更多優質項目投資落戶。廣州番禺(五華)產業轉移工業園引進五金機電、醫藥製造等項目15個以上,落戶企業累計達到100家以上,引資25億元以上。河東工業區引進先進裝備製造業及配套項目10個以上,引資30億元以上。
扶持外貿企業發展。完善外貿企業發展獎勵辦法,大力培育發展出口企業,鼓勵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規模企業辦理自營進出口權,新增外貿進出口企業5家以上。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專項資金,重點扶持輝駿科技、創盛工貿、凸版藝彩、潤華腸衣等進出口大戶發展壯大,擴大重點外貿企業進出口份額,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億美元以上。
——堅持共享發展。共享是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必須在社會保障、精準扶貧、信息化和水利電力設施建設方面下功夫,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增進人民福祉,讓廣大民眾共享更多的改革發展成果。
加強社會保障。全面完成社會保險擴面征繳任務。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市場的作用,解決用工和就業問題。紮實做好救災救助、雙擁優撫、殯葬改革工作,建成縣殘疾人康復中心和革命烈士陵園,升級改造縣殯儀館,加快建設水寨大嶺、河東禾尚田等鎮級公益性生態公墓。
實施精準扶貧。加大扶貧攻堅力度,鞏固和擴大扶貧“雙到”成果,全面實施新時期92個重點幫扶村精準扶貧工作,按照“六個精準”的原則,大力實施“五個一批”工程,從產業發展、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治理和培育新型農民等方面著手,將項目落實到村、精準到戶,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完成年度扶貧開發任務。
加快信息化建設。推進網路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公共4G網路通信基站225座、基站站址357個;新增公共區域無線區域網路熱點25個、無線AP點40個。全力推進“寬頻中國”建設,提高光纖寬頻和4G網路的覆蓋率,實現60%以上的行政村光纖到戶、全部行政村和主幹道路覆蓋4G網路。探索建立政務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推進大數據管理。大力實施“網際網路+”戰略,最佳化提升政務辦公自動化,推進教育信息現代化建設,促進醫療信息資源共享,推動網際網路與政務、教育、衛生、城市管理深度融合。
加快完善水利電力設施。紮實推進16宗山區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設。完成安流里江等7宗新增病險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主體工程。完成5個鎮級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啟動華城、周江、華陽、長布、安流5宗鎮級集中式水廠建設。做好梅江五華段治理和益塘水庫引水工程的前期工作。嚴格落實“河長制”,抓好河道管理和保護。完成基建配網工程“穩增長”項目235個,改造台區195個。做好35千伏新橋輸變電工程的前期工作,動工建設楓林輸變電工程,建成獅潭輸變電工程。啟動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提高供電可靠性。
三、做好“十件民生實事”,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大力推進依法治縣,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進一步提高議案建議和提案辦理質量。堅持重大決策履行“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的程式,推進行政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規範項目招投標、政府採購、公共資源交易行為,加強對財政資金的審計監督。狠抓重點工作、民生實事的督查落實,堅決整治懶政、怠政行為。落實“三個區分”原則,實行容錯減責制度,激發乾部隊伍幹事創業熱情。建立應急聯動機制,提高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繼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全面推進“三證合一、一照一碼”改革,審批事項和辦結時限分別壓減40%、57%。加快權責清單編制工作,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提高行政效能。
辦好十件民生實事。一是加大培訓就業力度。培訓勞動力1萬人以上,轉移就業1.25萬人以上;新增城鎮就業人員4900人以上,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3500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二是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從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110元。城鎮低保人均月補差水平從375元提高到418元;農村低保補助人均月補差水平從173元提高到191元。五保對象供養標準提高到上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孤兒集中供養標準從每月1240元提高到1340元;分散供養標準從每月760元提高到820元。城鄉醫療救助人均補助標準從每年1556元提高到2178元。三是幫扶弱勢群體。將鎮級殘疾人專職委員列為社會公益崗位,給予每人每月1100元的補貼。為重度殘疾人、精神和智力殘疾人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50%以上的福利彩票公益金用於支持發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落實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津貼制度,標準為每人每月500元。四是最佳化衛生公共服務。在華城、安流各規劃建設1家民營醫院。啟動遷建水寨鎮衛生院,完成梅林、大田、錫坑3間衛生院業務用房改造。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0元以上。為35-64歲城鄉貧困婦女免費篩查乳腺癌、宮頸癌。五是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從年人均380元提高到410元。城鄉居民醫保市內二級以上醫院住院報銷比例提高10%,年度醫療費用基金支付最高限額由20萬元提高到45萬元。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起付標準從1.5萬元降為1.2萬元,年度累計6萬元以下部分、報銷比例從50%提高到60%,年度累計超過6萬元(含)以上部分、報銷比例從60%提高到70%,年度累計最高支付限額從12萬元提高到15萬元。提高符合計畫生育政策分娩補助標準,順產補助從700元提高到1000元、剖宮產補助從1000元提高到1300元。六是實施交通惠民工程。完成琴江公路水寨至錫坑段建設和錫坑至安流段路基工程。建成興華高速五華互通至縣城連線線、汕湛高速華陽互通至龍村連線線、環城大道東延線、縣道X003線金坑至龍村公路。完成農村公路硬底化100公里。七是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建成高級中學、特殊教育學校、縣第六國小,加快縣職業技術學校和技工學校建設。縣屬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補助標準從每人3000元提高到3500元。農村寄宿制學校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從每生每年150元提高到200元,學前教育困難家庭幼兒生活費補助從每生每年300元提高到1000元。將山區和農村邊遠地區學校教師崗位津貼政策實施對象,從義務教育學校和完全中學擴大到所有農村公辦普通高中及幼稚園的在編在崗教職工,補助標準提高到人均每月不低於800元。八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推進普惠金融“村村通”。完成3.5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任務。完成中小河流治理197.2公里。全面啟動鎮級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九是加強低收入住房困難群體住房保障。新開工建設500套保障性住房,完成432套(戶)棚戶區改造任務(含貨幣補償)。完成2640戶農村危房改造。十是實施文化體育惠民工程。建成16個市級農村文化俱樂部和一批村級文體廣場。動工建設足球文化公園和足球訓練基地。啟動縣業餘體校足球場升級改造。在華城、轉水、河東、橫陂、安流、水寨6個鎮各新建1塊標準足球場。
各位代表,美好藍圖催人奮進,振興發展任重道遠。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更加昂揚的鬥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凝心聚力,開拓進取,攻堅克難,全力加快五華振興發展,為建設“工業新城、宜居五華”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