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是由時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謝伏瞻於2014年1月16日,在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所作。

政府工作報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一種公文形式,各級政府都必須在每年召開的當地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和政治協商會議(俗稱“兩會”)上向大會主席團、與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發布這一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主要分為三部分:一年來工作回顧、當前工作任務、政府自身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人:謝伏瞻 
  • 報告時間:2014年1月16日 
  • 報告會議: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報告會議,報告內容,

報告會議

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省長謝伏瞻作政府工作報告
2014年1月16日,省長謝伏瞻在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內容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13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面對極為錯綜複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總要求”,轉變“立足點”,突出“四著力”,狠抓“三重點”,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綜合施策、攻堅克難,努力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績。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達到3.2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高,財政總收入3686.8億元、增長12.3%,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13.1億元、增長18.3%,新增城鎮就業143.1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0萬人;糧食生產克服連續乾旱,總產達到1142.7億斤,增產15億斤,實現“十連增”;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9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475元,分別增長9.6%和12.6%。經濟社會發展繼續保持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好的氣勢。
一年來,我們突出抓了以下工作:
(一)著力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年初,我省經濟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困難局面,下行壓力明顯加大,主要指標增速全面回落。面對嚴峻形勢,我們把穩增長擺在突出位置,既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又主動出擊、精準發力,及時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稅政策,清理整頓和規範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減輕小微企業負擔,最佳化發展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要素保障機制,重點項目建設用地得到較好保障,融資總規模達到5260億元、新增504億元。
健全服務企業長效機制,搭建產銷對接、用工對接、銀企對接平台,開展大用戶直購電試點,實施工業穩增長調結構百日攻堅行動,加快1000個重大新開工項目和10000個在建重大項目建設,培育信息、養老、文化、旅遊等消費熱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8%、實現利潤總額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8%。經濟增速穩中趨升、質量穩中有進、趨勢穩中向好,各項指標趨於協調,發展後勁持續增強。
(二)全面實施三大國家戰略規劃。著眼長遠發展和全省大局,著力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我省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基礎進一步夯實,在全國大局中的地位和影響進一步提升。
紮實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實施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新建高標準糧田951.7萬畝。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農產品加工業、主食產業化迅速發展,畜牧業生產穩定增長。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增2.5萬戶、達到7萬戶。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河口村水庫建設進展順利,水庫除險加固、重要河道和中小河流治理、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等工程加快實施。
有序推進新農村建設,啟動美麗鄉村建設試點,完成215個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項目,新建改建農村公路6400公里、橋樑3萬延米,改造農村危房23.3萬戶,新解決696萬農村居民及師生飲水安全問題。推動“三山一灘”地區扶貧開發,新完成1116個貧困村整村推進建設任務,5.2萬山區貧困人口搬出深山,又有117萬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
加快中原經濟區基礎支撐能力建設。加強交通、信息化、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局部優勢向綜合優勢轉變。國家同意“米”字形快速鐵路納入規劃,鄭徐高鐵和城際鐵路建設積極推進,中原國際陸港加快建設;內聯外通高速公路建設快速推進,國省幹線公路升級改造和“縣縣暢、鄉鄉聯”工程加快實施。中原城市群納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我省上升為全國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二類地區,鄭州成為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疆電入豫工程建成調試,輻射全部省轄市的多氣源網路初步形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全線貫通。中原經濟區發展基礎更加堅實。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實現良好開局。成功爭取國家批覆實驗區發展規劃,統籌推動專項規劃編制、樞紐建設、產業培育、招商引資、政策爭取等工作。建立“兩級三層”管理體制,賦予其省轄市級管理許可權,實行與省直部門直通車制度。加快鄭州機場二期及配套工程建設,鄭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開通並實現常態化運營,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全面啟動,與菜鳥科技等知名企業戰略合作持續深化,新引進一批貨運航空公司,新開通一批國際貨運航線,基礎設施建設、國際貨運樞紐和航空物流培育、高端產業集聚取得突破性進展。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131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5.6萬噸,分別增長12.6%和69.1%。實驗區已成為我省對外開放的戰略高地,視窗平台作用凸顯。
(三)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把構建“一個載體、三個體系”作為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著力建設提升產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區、特色商業區等載體,全面推進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
大力提升產業結構。出台實施加快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指導意見,明確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促進工業結構最佳化和服務業發展。進一步淘汰落後產能,高成長性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繼續提高,智慧型終端、智慧型裝備、家電、家具等終高端產品及傳統支柱產業中的高附加值產品增長加快;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特高壓直流輸電控制設備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兆瓦級風電關鍵技術等科技成果加快實現產業化;“神舟十號”、“嫦娥三號”等國家重大專項配套生產任務圓滿完成;現代物流、信息服務、電子商務、金融保險、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出台加快推進信息化促進“四化”同步發展意見,促進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與三大通信集團公司開展新一輪戰略合作,呼叫中心、數據基地等重大項目加快實施,鄭州、洛陽4G網路正式開通,三網融合、智慧城市、電子政務公共平台頂層設計試點順利推進。
推進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制定實施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指導意見。鄭汴一體化取得新進展,實現金融同城、電信同城。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建設和城鄉一體化試點順利推進,中心城市組團式發展步伐加快。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和中小城市發展活力繼續增強。實施城鎮基礎設施擴容提升工程,一批市政設施建成投用,鄭州捷運1號線一期工程試運營,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加快。全省城鎮化率達到43.8%,提高1.4個百分點。
加快構建自主創新體系。新建一批企業研發中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河南糧食作物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首批協同創新中心。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建設規劃獲批,國家專利審查協作河南中心成立。“小麥矮抗58選育及套用”等3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快速增長,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貢獻率持續提高。
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落實生態省建設規劃,實施林業生態省建設提升工程,完成營造林564萬畝;實施城鎮增容擴綠工程和農村環境清潔工程,城市新增綠化面積3800公頃。實施主要污染物和能源消費總量預算管理,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全部安裝PM2.5監測設施並試運行,預計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能夠完成目標任務。
(四)深入推進改革開放。把改革開放作為推動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努力消除體制機制障礙、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取消和下放85項行政審批事項、112項具有審批性質的管理事項。省直管縣(市)體制改革試點紮實推進。事業單位分類基本完成。組建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改組成立南航河南航空有限公司,推進部分城商行改革重組。實施促進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行動計畫,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營改增試點有序展開。首批24個代管縣級供電企業上劃改革基本完成。文化、教育、科技、水利、集體林權、國有林場、供銷社等改革深入推進。
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成功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第八屆中博會等重大經貿文化活動,與央企新簽訂戰略合作協定18項、重大合作項目64個,京東商城、惠普全球軟體服務中心等一批龍頭型、中心性項目落戶河南,渣打銀行鄭州分行正式開業。雙匯集團、洛陽鉬業實現海外併購,河南航投收購盧森堡貨運航空公司部分股權。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實際利用省外資金、完成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11.1%、23.3%和15.9%。
(五)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持續加大民生投入,全省財政民生支出4049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占財政支出的72.6%,十項重點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努力擴大就業。繼續實施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啟動職教攻堅二期工程,完成職業技能培訓382萬人次,進一步增強勞動者就業能力,促進更高質量就業。開展“三支一扶計畫”、“志願服務西部計畫”、產業集聚區企業與高校畢業生崗位對接洽談等活動,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加強對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工作,支持創業帶動就業。全年失業人員再就業46.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0.2萬人,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增加57.4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參保人數分別增加214.8萬人、58.5萬人,覆蓋面繼續擴大。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月增171元。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新農合重大疾病保障病種從20個擴大到35個。城鄉低保對象人均年補助標準分別提高180元、144元,農村五保對象人均年供養標準提高720元。4.8萬名孤兒享受基本生活補助。新增機構養老床位3.8萬張。新建縣級社會福利中心21個。保障性住房開工建設41.95萬套,基本建成32萬套。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圓滿完成,改造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300所、縣鎮普通高中100所,免費向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義務教育階段252萬名學生提供營養餐,免費向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教科書,基本解決了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義務教育問題,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2%,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0.2%,均比上年提高;支持職業教育品牌示範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設;省部戰略合作取得新成效,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畫順利實施,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30.1%,提高2.88個百分點。
全面落實人才發展規劃,統籌人才隊伍建設,人才總量不斷擴大,人才素質持續提升,新培養高技能人才22.3萬人。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基本形成,廣播電視村村通、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話劇《紅旗渠》獲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開封宋都古城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省級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建設紮實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全民健身運動廣泛開展;競技體育取得新成績,我省在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上獲得金牌14.5枚,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城鄉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省新增醫院、衛生院床位1.5萬張,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12類45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40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穩步推進;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獲批建設、前期工作進展順利,中美(河南)荷美爾腫瘤研究院正式掛牌;重大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愛滋病“四免一關懷”政策全面落實。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1‰。老齡、婦女兒童、殘疾人、慈善、紅十字等事業全面發展。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探索建立基層服務管理模式,對流動人口、特殊人群、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的服務和管理持續改進。創新民眾工作機制,依法按政策解決問題,信訪形勢總體平穩。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蔬菜等主要農產品檢測平均合格率98%以上,肉類產品檢測平均合格率97%以上。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6.7%、14.7%,交通事故起數下降4.2%,人民民眾安全感進一步上升。
一年來,我們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法制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成效明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紮實推進“兩轉兩提”,行政效能和公務員素質不斷提高;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政府立法,推行服務型行政執法,深化政務公開,法治政府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加強廉政建設,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強國防教育、國防後備力量及人民防空建設,軍民融合式發展取得新進展,駐豫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為地方發展作出新貢獻,軍政軍民團結的良好局面鞏固發展。外事、僑務、港澳、對台、民族、宗教、統計、參事、史志、文史、地質、氣象、測繪、地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對口支援新疆哈密和農十三師工作進展順利。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20條意見,全省上下幹事創業、務實發展的氛圍更加濃厚。
各位代表!
在外部環境偏緊、我省結構性體制性矛盾更加凸顯的情況下,取得這些成績確實不易。雖然經濟增速低於預期目標,但仍屬高速增長,處於合理區間,與全國經濟發展趨勢一致,且呈逐季回升態勢,結構、質量、效益、就業等指標顯著好於預期。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省人大、省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省人民團結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向關心支持我省發展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誠摯感謝!
我們清醒地看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政府工作與自身建設還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是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依賴資源開發和初加工的地方及企業仍很困難,部分省管企業和在豫央企活力不足。
二是長期制約我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深層次矛盾還比較突出。粗放型發展方式沒有根本扭轉,科技創新能力弱、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小,第三產業比重低、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農業持續增產、農民穩定增收難度增大;城鎮化滯後於工業化、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局面沒有改變;體制機制障礙較多,對外開放水平不高。
三是民生投入欠賬較多,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公共服務水平較低;生態惡化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霧霾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教育、醫療、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存在薄弱環節;征地拆遷、涉法信訪等方面存在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四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作風不實、服務不優、效能不高、為政不廉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公務員能力素質還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要求。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解決。
二、2014年工作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從今年的發展環境看,雖然世界經濟持續復甦的基礎和動力不穩固,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地區間競爭日趨激烈,但世界經濟復甦態勢好於上年,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全面深化改革將釋放新的動力和活力;我省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快速發展,基礎支撐條件更加完備,要素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優勢日益彰顯,有利於承接產業轉移,加上科技革命方興未艾,新興業態不斷湧現,為我省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我們必須保持清醒,堅定信心,搶抓機遇,以改革開放的主動、轉變發展方式的主動、調整經濟結構的主動,贏得發展上的主動、競爭中的主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與省委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總目標,把改革創新、擴大開放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按照打造富強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麗河南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制度建設總布局,聚焦實施糧食生產核心區、中原經濟區、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三大國家戰略規劃,深入推進“一個載體、三個體系”建設,著力擴大需求穩增長,著力最佳化結構促轉型,著力改革創新增後勁,著力創造優勢強支撐,著力改善民生促和諧,調中求進、變中取勝、轉中促好、改中激活,切實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在最佳化結構、提高質量效益的基礎上,生產總值增長9%以上;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左右,外貿出口總額增長10%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9%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5%左右;節能減排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今年經濟成長預期目標定為9%以上,體現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是根據我省發展需要和可能確定的,就是要引導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上來,以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發展。
各位代表!
新的征程已經開啟,新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要扭住發展不放鬆、面對困難不退縮、團結奮鬥不懈怠,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
各位代表!
改革發展的美好前景鼓舞著我們,人民民眾過上更好生活的熱切期盼鞭策著我們。讓我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凝聚起中原兒女的智慧力量,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萬眾一心、砥礪奮進,努力譜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的新篇章!
(註:報告中的數據按國家統計局核定數訂正)
因字數限制,未盡全文見河南省政府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