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理論界好聲音

2013年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員令”。一年來,中國改革熱情持續高漲,改革措施頻頻落地,理論界諸多專家學者對於中央決策和社會熱點不斷“發聲”,改革“好聲音”此起彼伏。縱觀2014年,理論學者們不僅重點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中國等巨觀熱點,同時也就反腐敗、事業單位改革等微觀話題進行深入討論,並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烈反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度理論界好聲音
  • 外文名:2014 Annual theorists good sound
背景,內容,

背景

2013年11月12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員令”。中國改革熱情持續高漲,改革措施頻頻落地,理論界諸多專家學者對於中央決策和社會熱點不斷“發聲”,改革“好聲音”此起彼伏。縱觀2014年,理論學者們不僅重點關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中國等巨觀熱點,同時也就反腐敗、事業單位改革等微觀話題進行深入討論,並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熱烈反響。

內容

聲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人物嚴書翰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
觀點:首先,這是堅持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得出的科學結論。價值觀屬於意識形態上層建築範疇。它對經濟基礎,對實踐能起能動的反作用,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我們黨一成立就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所以我們黨的領導人歷來重視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其次,這是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特性所決定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可以用“三個倡導”加以概括,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個內涵包含了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價值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特性決定了它為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決定了它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能產生重大影響。簡言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聲音: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要把握三個關鍵字
人物李捷《求是》雜誌社社長
觀點:第一個關鍵字——中軸線。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是按照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樣一個中軸線來展開的,可以從五個視角來理解:第一個視角,就是從改革開放30多年來理解;第二個視角,就是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全部歷史發展來理解;第三個視角,就是從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奮鬥歷程來理解;第四個視角,就是從社會主義500年的歷程中來理解;第五個視角,就是從中華文明5000年的歷史來理解。
第二個關鍵字——時空觀。這個時空觀有它的縱坐標也有它的橫坐標。縱坐標包含兩條歷史發展線索,一條就是以1840年為起點的中國近代以來的發展史,另一條就是世界近代以來的發展史。橫坐標就是當今中國和世界的兩大關係。第一大關係就是中國和廣大開發中國家的關係。第二個重要的關係,就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關係。
第三個關鍵字——中國夢。就是需要把握貫穿於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之中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未來路上要過好四個關口。第一個關口就是市場經濟關;第二個關口就是民主政治關;第三個關口就是國家治理關;第四個關口就是利益調整關。
聲音:基層幹部薪酬適度上漲勢在必行但絕不是“齊步走”
人物:汪玉凱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觀點:未來我國仍需加強對公務員薪酬制度的完善和法律保障工作,通過法律途徑保障公務員薪酬合理的調整,構建公務員薪酬調整的長效機制。對於公務員隊伍當中哪些人最應該漲工資,哪些人暫時不漲,這取決於我們公務員考核的機制,由這一機制所產生的結果來決定到底哪些人的薪酬該上升。可以明確,公務員工資上漲絕不是“齊步走”,吃大鍋飯。對於怎樣構建基層公務員薪酬調整的長效機制,汪玉凱認為,考慮到中國基層公務員隊伍的實際情況,應該將基層公務員的“行政職務”與“工資級別”剝離成兩條線,通過構建完善的考核機制,使得基層公務員的行政職務即使不是很高,但也應該給予合理的薪酬水平。
聲音:周永康等被查昭告天下打虎無禁區反腐無豁免
人物:周淑真中國人民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主任
觀點:周永康等被查明確昭告天下:反腐沒有底線,反腐沒有豁免,打虎沒有禁區。腐敗分子不論職位的高低,不論是哪方要員,不論任現職還是已經不在職,不論在國內國外,只要觸犯了國家法律、違反了黨的紀律、敗壞了黨風、脫離了人民民眾,都會一查打底,絕不姑息。
聲音:事業單位改革成敗取決於能否正確理解公共價值
人物:樊鵬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觀點:當下,我國事業單位改革正在按照三中全會《決定》的部署穩步推進,重點放在分類改革和去行政化方面。事業單位改革的本質是政府改革,其核心在於改善公共服務的提供方式。《決定》提出的“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力度”和“推進事業單位轉為企業或社會組織”,其目的都是更好地改善國家治理體系,提高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和效率。圍繞這一目標,必須明確,改革的關鍵不在於實現公共產品供給多元化,而是要在主體多元、機制創新的同時,保障公共價值優先,維護民眾利益,鞏固執政基礎。
聲音:法治的核心命題,是權大還是法大
人物:楊小軍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觀點:如果是權大於法,那么執掌權力的個人就會凌駕於法律之上,法治就會變成權治,權治就會變成人治,那是國家的災難,民族的災難,當然也是執政黨的災難。如何解決好二者關係,至少有三點。第一,至上規則。黨必須和善於通過法律來治國理政,憲法和法律既是人民的意志,也是黨的意志,是二者意志的高度統一。任何個人的意志和行為,任何權力的行使,都只能在黨的意志和人民意志之下,而不能在其之上。第二,底線規則。法律是人們行為的底線,是社會秩序的底線,如果擊穿這個底線,黨、國家和社會就會出大問題。第三,踐行法治。無論是至上規則還是底線規則,都僅僅是規則,而不是事實。法大於權,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關鍵是要落實在實踐中、行為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