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焦作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不平凡的一年。面對複雜形勢和嚴峻挑戰,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搶抓機遇,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好的氣勢。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47.6億元,增長11.9%;地方財政總收入97.5億元,增長12.9%,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3.3億元,增長16.4%,其中市本級收入17.8億元,增長19.2%,增收2.8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706.5億元,增長17.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70.8億元,增長20.8%,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841億元,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1.8億元,增長18.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1年焦作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1年
  • 地點:焦作市
  • 類別:政府工作報告
檔案發布,檔案內容,

檔案發布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檔案內容

一、 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顧
(一)大力推進項目建設,發展基礎更加堅實。全市新開工項目1641個,完成投資538.7億元。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深入開展“項目服務年”、“企業服務年”活動,一批重大項目實現突破性進展,140個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26.3億元。中軸集團年產1萬輛專用汽車、昊華宇航年產24萬噸離子膜燒鹼和20萬噸聚氯乙烯、多氟多年產200噸六氟磷酸鋰、220千伏寧郭輸變電工程、河南工程技術學校新校區等項目建成投用,焦煤集團開元化工年產15萬噸環氧氯丙烷和8萬噸環氧樹脂、新鄉至月山鐵路增建第二雙線、鄭焦城際鐵路雲台山支線、職教園區、國際太極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等項目開工建設,鄭焦城際鐵路、龍源電廠2×60萬千瓦機組、人民路東西延伸、中國兵器工業焦作光電產業園、風神輪胎年產1000萬套高性能乘用子午胎(一期)等項目順利推進。有效破解資金難題。多氟多、中內配、新開源3家企業在A股上市,大通化工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全市上市企業總數居全省第二位;淼雨飲品等6家企業在天津股權交易所掛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廣發銀行落戶焦作,武陟射陽村鎮銀行開業運營,沁陽江南村鎮銀行成功簽約。強力推動銀企對接合作,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全年融資總額133億元,上級轉移支付資金52.76億元。築牢項目承載平台。焦作新區各項工作全面展開,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初步方案通過專家評審。9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建成面積50.9平方公里,入駐企業1150家,實施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27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3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利稅分別實現905億元、84億元、114億元,增長31%、18%、15%,產業集聚區綜合排名位居全省前列。
(二)積極最佳化產業結構,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做大做強工業。六大戰略支撐產業和四大新興產業分別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99.8億元、26.5億元,增長17.1%、30.9%。出台了加快中心城區發展的意見,以及加快中心城區工業、服務業、金融業、旅遊業發展的配套意見,明確了提升傳統產業的方向,制定了壯大新興產業的措施,啟動了首批十大工業特色產業園區建設。與中國化工、台盟中央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促成了科藝紡織與恆祥紡織集團、聯盟衛材與修正藥業、鑫安藥業與北京福瑞堂、堅固水泥與河南博源等企業戰略重組。推動老城區工業企業搬遷,中軸集團東風機器廠等5家首批搬遷企業開工建設。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家;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161.3億元,增長20%。夯實農業基礎。全年糧食總產199.4萬噸,增產1.6萬噸,連續7年實現豐產豐收。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19.2萬噸、28.2萬噸、22萬噸,完成營造林13萬畝,發展節水灌溉8萬畝。新增“一村一品”專業村20個,總數達到245個。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594個,總數達到2300個。天香面業成為全省唯一增加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83.3億元、利潤13.7億元,分別增長14.3%、8.1%,被命名為全國優質小麥加工示範基地和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示範基地。農機總量64萬台,畝均動力達到1.43千瓦,位居全省第一;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達到86%,成為首家地市級全國農業機械化示範區。繁榮第三產業。雲台山國際旅遊節升格為國家旅遊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在首屆中國旅遊節慶品牌峰會上榮獲“2010年度最佳旅遊節慶獎”。神農山成功創建AAAAA級景區,圓融寺、嘉應觀成功創建AAAA級景區。全年接待遊客1959萬人次、門票收入6億元、旅遊綜合收入147.5億元,分別增長15.2%、15.5%、15.2%。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路工程、家電下鄉工程紮實推進,建成農家店198家,總數達到1614家,行政村覆蓋率達到96.8%。物流、保險、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加快城市轉型,編制了《焦作市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規劃》,順利通過國家資源枯竭城市轉型中期評估,未來5年將持續得到國家支持。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城鄉環境逐步改善。南水北調工程建設順利推進,總乾渠89.1萬平方米安置房交付使用,2.7萬名民眾得到妥善安置,綠化帶46萬平方米安置房主體基本完工,榮獲“全國南水北調工程征遷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是全國唯一受表彰的地級市。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實施了解放東路、建設西路、文昌路、陶瓷路大修工程,完成了豐收路改造、迎賓路綠化工程,新增供水管網42公里、供熱面積50萬平方米。數字城管監控指揮平台與部分縣市區聯網運行,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強化國土資源管理,保障建設用地1.7萬畝,被評為“全國雙保工程先進單位”(保障經濟發展、保護耕地紅線)。大力發展交通公路事業,桃花峪黃河大橋、林鄧線一級公路建設加快,焦桐高速、雲鄭高速、焦作黃河大橋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加強新農村建設,解決了18.7萬農民和1.65萬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搬遷了4個貧困自然村,解決了1.2萬貧困人口溫飽問題,建成農村住宅樓288棟111.6萬平方米,新增戶用沼氣1萬戶,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0平方公里,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95.8公里,完成9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沁河下游治理項目列入國家黃委會“十二五”規劃。
(四)繼續深化改革開放,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完成了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實施了警務體制機制改革,推進了輪胎集團、萬方集團、化電集團改革工作;加快農村信用聯社體制改革,修武、孟州農村信用聯社分別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市商業銀行在沁陽設立了支行;借鑑重慶經驗,規範完善了五大投融資公司。持續開展大招商活動,成功舉辦了珠三角經貿合作和旅遊推介、長三角經貿洽談、深港澳地區閩籍企業家招商等一系列重大招商活動,全市新引進市外境內項目864個,總投資681.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88億美元,增長45.6%;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17.58億美元,增長63%,其中出口實現10.7億美元,增長53.9%。焦作海關籌建進展順利。與波蘭共和國盧布林市簽訂了國際友好城市協定,組團訪問了韓國首爾、忠州等城市,對外交流合作進一步加強。
(五)高度重視民生改善,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投資5.15億元,辦好十項民生工程。實施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112個項目全部竣工,建成面積16萬平方米;重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人民中路學校建成投用,積極推進職業教育資源整合,支持高等教育發展,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改造了14箇中心鄉鎮衛生院、26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區中醫院建設進展順利,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7.69%。人口計生工作紮實推進,被確定為“全國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第四階段示範市”。積極參加第十一屆省運會,總成績位居全省第三,成功申辦第十二屆省運會。全市城鎮新增就業8.4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2萬人。圓滿完成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農村新型養老保險國家試點任務。市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均提高到6萬元,城區低保標準提高到210元,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68%。免費為2833例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榮獲“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市”稱號。開工建設廉租住房22萬平方米,累計竣工5576套27.9萬平方米;棚戶區改造21個項目全面啟動。完成了城區5座危橋加固改造工程,建設改造燃氣管網59.6公里,疏通了普濟路供熱管網,新購公車30台。深入推進環境污染整治,市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達到314天。治理整頓煤球市場。實施“網路問政”,重視社情民意,解決了一批事關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
推進“平安焦作”創建活動,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人民民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升,被評為“平安建設先進省轄市”;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信訪形勢保持穩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形勢平穩;深入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市”,完善了檢測體系和風險評估體系。人民防空工作紮實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民族關係團結和睦,民族經濟進一步發展。積極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軍政軍民關係和諧融洽。駐焦部隊、武警官兵和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積極支持參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防汛抗旱、搶險救災和維護社會穩定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六)注重政府自身建設,行政效能明顯提升。出台了《轉作風提效率促落實若干規定》,明確了作風建設六條要求。市政府年度主要工作目標任務以及完成情況向全社會公示。清理行政審批事項588項,取消行政審批事項318項,電子監察系統試運行。組建了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事項238個,交易總額22億元。落實政府性投資建設項目“十個百分之百”管理,審核資金38.9億元,審減資金5.7億元,審減率14.5%。
(七)認真對待代表委員意見,切實解決熱點難點問題。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市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實行分管市長負責制,明確辦理責任,將辦理工作納入市政府目標考核體系,制定考核細則,完善辦理機制,加強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溝通,多種形式徵求意見,重點辦理、跟蹤辦理、延伸辦理,154件市人大代表建議和538件市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結。建立了市政府與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網路聯繫平台,主動及時通報政府工作情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保障外來務工女性權益等13條建議得到較好辦理。
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進展順利,審計、工商、質監、檢驗檢疫、地震、氣象、廣電、檔案、史志、宗教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2010年工作目標的實現,標誌著我市“十一五”主要任務勝利完成。“十一五”期間,我們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經歷了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嚴峻挑戰,經歷了電力供應緊張、天氣持續乾旱的重大考驗。在挑戰和考驗面前,我們科學決策、積極應對,全市人民團結一心、克難攻堅,保持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夯實了跨越式發展的基礎,推動經濟社會進入了蓄勢勃發的新階段。
這五年是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的五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13.6%,經濟總量由559.9億元增加到1247.6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由54.1億元增加到97.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252億元增加到706.5億元。
這五年是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五年。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六大戰略支撐產業發展壯大,四大新興產業初具規模,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企業1家、超50億元企業4家、超億元企業520家。科技創新步伐加快,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現代農業、特色農業健康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673家。旅遊業發展勢頭強勁,創建AAAAA級景區2家、AAAA級景區3家,榮獲“太極聖地”、“中國最佳休閒旅遊城市”稱號。
這五年是城鄉建設不斷加快、城市形象顯著提升的五年。市區建成區面積由75平方公里增加到9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預計達到48.4%,5年提高8.4個百分點。新建改建農村公路4675公里,公路通車總里程7316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達到180公里,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5倍,市區和各縣市垃圾衛生填埋場、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投用。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8.9平方米,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這五年是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的五年。政府機構、公共財政、國有企業、集體林權、金融、投融資體制等改革穩步推進。與中國鋁業、中國化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廈工股份、河南煤化等一批央企省企和行業龍頭企業深化合作,5年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54個,出口總額實現33.5億美元,與156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往來關係。
這五年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得到更多實惠的五年。堅持每年辦好十項民生工程,5年累計投入資金28.5億元。城鎮新增就業41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4.2萬人。城鄉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全部拆除中國小D級危房,改造B、C級危房,新建了人民中學等一批學校。全市1985個行政村和社區全部建成民眾體育健身工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面建立,新農合參保人數244萬人。實現8.2萬貧困人口脫貧,解決了71.2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78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512元,分別是“十五”末的1.9倍、2倍。
各位代表,“十一五”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艱苦奮鬥的結果,凝聚著各位代表、各位委員的智慧和力量,飽含著廣大幹部民眾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焦部隊官兵、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所有關心支持焦作改革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回顧五年來的工作,歷程很不平凡,成績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我們深刻體會到,要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不斷提高科學發展的能力,有“六個堅定不移”需要長期堅持並努力做好:一是堅定不移走轉型升級之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在發展中轉變,在發展中調整,在發展中提升,在發展中增效;二是堅定不移走工業強市之路,始終堅持工業強市戰略,壯大工業經濟規模和實力;三是堅定不移走項目帶動之路,集中精力謀劃、研究、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切實增強發展後勁;四是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之路,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提高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五是堅定不移走科技創新之路,加強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增強科技支撐能力;六是堅定不移走以人為本之路,把保障改善民生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增加民生投入,著力解決就學、就醫、就業、住房和社會保障等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發展成果讓人民民眾共享,依靠人民民眾共建美好家園。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發展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一是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的狀況尚未根本扭轉,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工業產品多數集中於產業鏈的前端和價值鏈的低端,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二是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科技創新人才不足,高新技術產業規模不大;三是資金保障、環境容量、土地供應等要素制約日益顯現,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壓力加大;四是水、電、氣、路、橋等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任務還很重,中心城區出現交通擁堵,城市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五是公共服務、民生改善與廣大民眾的期盼仍有較大差距,山區丘陵區民眾吃水難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六是一些幹部領導方式和工作作風還不適應科學發展的要求,服務意識不強、工作效率不高、落實不到位,政府自身建設尚需進一步加強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將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二五”時期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十二五”時期是我市加快科學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也是必須緊緊抓住並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省委八屆十一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原經濟區建設綱要,對建設中原經濟區作了全面部署,將引領河南步入新的發展階段。焦作處於中原經濟區核心區,在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偉大實踐中,我們要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搶抓機遇,加倍努力,紮實苦幹,奮發有為,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
“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四個重在”的實踐要領,緊緊抓住中原經濟區建設重大機遇,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富民強市為中心任務,強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以新型城鎮化帶動工業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協調發展,不斷增強產業集聚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城鄉統籌發展能力和區域競爭能力,奮力走在中原經濟區前列,建設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
“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願景是: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與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同步,人均主要經濟指標高於中原經濟區核心區平均水平,力爭三年一大步、五年翻一番,綜合實力和區域競爭力位居中原經濟區前列。
——發展方式顯著轉變。基本形成以高新技術企業和特色基地為支撐的現代工業體系,農業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產業和企業群體。
——城鄉面貌顯著改善。建成集生態綠化、觀光旅遊、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南水北調景觀帶,城市水系基本形成,空氣品質明顯最佳化,農村環境明顯改觀,交通路網日趨完善,城市品位有較大幅度提升,環境優美、生態和諧的山水園林城市初具雛形。
——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覆蓋城鄉,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公共設施布局更加最佳化,人民民眾生活更加殷實,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五年後,一個充滿生機、更具活力的新焦作將展現在我們面前。
《焦作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及說明已印發各位代表,請予審議。
三、2011年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總體上看,我市今年面臨的發展形勢依然複雜。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然存在,世界經濟不確定因素很多,國家實施巨觀調控,發展要素供給趨緊。與此同時,世界經濟繼續復甦,我國經濟發展趨勢持續向好,中原經濟區建設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我們面臨更多的發展機遇。壓力和動力同在,機遇和挑戰並存。我們將堅定信心,搶抓機遇,發揮優勢,加快發展,確保“十二五”開好局、起好步。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其中城鎮投資增長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5%;外貿出口增長21%;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22%;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
實現上述目標,工作中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一是著力融入大局。主動呼應、主動對接、主動融入中原經濟區建設,以更加開放的思維、更加前瞻的眼光,謀劃發展、加快發展。二是著力結構調整。突出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最佳化升級,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三是著力項目建設。強化項目意識,大手筆謀劃項目,大力度推進項目,進一步夯實發展基礎。四是著力統籌運作。在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推進“三化”進程上統籌運作,探索走出一條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的“三化”協調發展的路子。五是著力改革開放。靠改革創新破解深層次矛盾,靠擴大開放實現借勢發展。六是著力民生民心。把民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民眾需求作為第一選擇,把民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盡心竭力為人民民眾辦好事辦實事,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民眾。
今年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始終堅持項目帶動,一切工作依靠項目開展,一切資源向項目傾斜,用項目支撐焦作發展。全年計畫實施5000萬元以上項目550個,總投資1900億元,今年計畫完成投資600億元。其中,工業項目330個,總投資1000億元,今年計畫完成投資350億元。竣工投產一批項目。風神輪胎年產1000萬套高性能乘用子午胎(一期)、河南煤化焦煤集團年產20萬噸離子膜燒鹼、焦煤集團年產1000噸多晶矽、中國兵器工業焦作光電產業園一期工程等項目竣工投產。加速推進一批項目。加快焦煤集團開元化工年產15萬噸環氧氯丙烷和8萬噸環氧樹脂、龍源電廠2×60萬千瓦機組、河南思可達年產700萬平方米太陽能封裝玻璃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一批項目。焦作電廠2×66萬千瓦機組環保遷建、焦作東區2×30萬千瓦熱電機組、龍星化工年產14萬噸炭黑裝置和尾氣綜合利用、多氟多年產1億安時動力鋰電池、焦作萬方年產10萬噸鋁型材加工、焦作海關等項目開工建設。前期運作一批項目。深圳鼎利源資產管理公司低碳產業園、修正中原焦作產業園、丹河電廠2×100萬千瓦機組易地遷建、江蘇興達年產20萬噸鋼簾線、徽鋁鋁業年產10萬噸高檔鋁型材等項目爭取早日落地。認真謀劃一批項目。圍繞優勢產業拉長鏈條,圍繞對接央企省企,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城鄉統籌發展,圍繞保障改善民生,謀劃一批帶動作用強、科技含量高、經濟社會效益好的重大項目,為加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以結構最佳化為重點,加快構建現代工業體系。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壯大經濟總量,提高工業經濟的質量和效益。做強十大產業。圍繞產業鏈上下游延伸,裝備工業重點發展工程機械、造紙機械等,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向系統化、模組化方向發展,鋁工業向鋁型材等精深加工方向發展,煤鹽聯合化工產業開發多晶矽等高附加值產品,能源工業加快推進電力項目建設,食品工業積極發展精深加工。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壯大生物製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四大新興產業。2011年,六大戰略支撐產業、四大新興產業實現銷售收入突破2000億元,占全市工業的比重達到65%。建設十大園區。圍繞重點骨幹企業,加快建設焦作(焦煤集團)新材料產業園、風神輪胎產業園等中心城區首批十大工業特色產業園區,打造一批產業關聯度強、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產業集群。2011年十大園區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抓好十大平台。加快焦作新區和9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項目引進力度,2011年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投資達到50億元,工業投資達到3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100億元。搬遷10家企業。力爭老城區10家工業企業成功搬遷,真正搬出規模和效益,搬出發展的新天地。
(三)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方向,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深入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實施高產創建整縣制推進試點,高標準建設一批萬畝示範片、千畝示範方、百畝攻關田,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加快小麥種子、“四大懷藥”、食用菌、無公害蔬菜、林果與畜牧六大特色產業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建成36個標準化規模養殖場,探索發展觀光農業。強力實施“百戶龍頭企業培育工程”,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加快農業產業化,做大做強一批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新增國家級示範社1家、省級示範社5家、市級示範社20家。鞏固和深化全國農機化示範區創建成果,新增農機具4500台,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搶抓中央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節水灌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中小河道治理等水利工程,加快林業生態市建設,推進沁河、新河、大沙河治理工程,建設林區生態保護型人工增雨示範基地,改善農業綜合生產條件。加快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3年內平原地區全部用上自來水,3年內解決山區丘陵區吃水問題,讓人民民眾徹底告別吃水難,吃上放心水,吃上安全水。
(四)以文化旅遊業為龍頭,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圍繞打造國際知名旅遊城市,抓好雲台山文化休閒區、神農山文化旅遊綜合服務區、陳家溝太極拳文化旅遊園區、圓融寺文化旅遊區、影視文化旅遊區、黃河文化旅遊區六大文化旅遊園區建設,推進青天河、圓融寺和嘉應觀爭創AAAAA級景區。加快博晉路至月山寺、獲軹線大修等旅遊道路建設。辦好第六屆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籌劃拍攝一部高水平的太極拳電視劇精品,加快太極拳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進一步擴大太極拳影響,做大太極文化產業。支持雲台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加快上市。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拉長旅遊產業鏈條,加快中心城區旅遊業發展。加強煤文化遺蹟保護開發,籌建焦作煤文化博物館。培育挖掘焦作精神,豐富城市文化內涵。
大力引進域外金融機構,全年引進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力爭設立2~3家村鎮銀行;支持市商業銀行引進戰略合作者,向縣市拓展營業網點;加快企業上市步伐,力爭3家企業成功上市;加快五大投融資公司發展,推進農村信用聯社改制工作,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推動證券、保險、基金、信託、擔保、租賃等行業創新發展。引進大型商貿龍頭企業,提升中心城區商貿業檔次;積極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路工程、家電下鄉工程、社區便民服務工程、放心早餐工程建設,發展提升電子商務、網路購物等新型業態,滿足民眾多樣化消費需求;扶持現代物流業發展,實施《焦作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積極推進焦東綜合物流園區、宏達物流園區等項目;整頓規範市場秩序,營造良好消費環境,進一步繁榮市場、擴大內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