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逾時空出擊

《2010逾時空出擊》是一部由彼得.海姆斯執導的影片,魯伊.謝德等人參加演出。

監製: 彼得.海姆斯 Peter Hyams
導演: 彼得.海姆斯 Peter Hyams
主演: 魯伊.謝德 Roy Scheider 約翰.利思戈 John Lithgow 海倫.米倫 Helen Mirren 鮑勃.巴拉班 Bob Balaban 基爾.達利 Keir Dullea Douglas Rain Madolyn Smith-Osborne Dana Elcar Taliesin Jaffe James McEachin
相關分類:冒險懸念科幻驚悚
片長:116分鐘
地區:美國
語言:英語色彩:彩色
年份:1984
影片簡介
2001年,大衛·鮑曼在土星受到神奇的異化。現在,在2010年,費洛伊德博士率領另一支探險隊前往土星,他和隊友們的任務是重新啟動具有人類思維能力的電腦“哈爾——9000”,找出當年大衛·鮑曼和飛船遭遇的真相。迎接他們的,將是同樣令人窒息的震驚……
影片評價
如果願意,可以把本片當作是《2001:太空漫遊》的姐妹片,因為它是“太空漫遊”系列科幻作家克拉克的第二部作品,接著還有“2061”和“3001”兩部小說面試。而此“2010”在1984年,由彼得海姆斯執導,雖不可能和大師庫布力克的“2001”相提並論,但也獲85年奧斯卡最佳音響、最佳視覺效果等5項提名。 在此找到了台灣科幻文學學者葉李華的“從二○○一到三○○一:克拉克的千年敘事詩”,截取該文部分,順帶介紹克拉克這位作家。
作家生平:
亞瑟.克拉克 (Arthur Charles Clarke) 於一九五○年代崛起英語科普科幻文壇,引領風騷長達半世紀,與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 1920-1992) 及海萊因 (Robert Heinlein, 1907-1988) 鼎足而立,如今是廿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中唯一健在者。
這位大師的前半生相當平凡:一九一七年生於英格蘭的索美塞特(Somerset);中學畢業後來到倫敦,在政府機構當公務員,公餘時間活躍於科幻迷的圈子;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自一九四一年起在英國皇家空軍擔任雷達教官;一九四六年退伍後,才進入倫敦的國王學院,兩年後以優異成績畢業,取得學士學位。
克拉克自小即對尖端科學極感興趣,天文學及太空科學尤其是他的最愛,這奠定了他日後寫作科普與科幻的基礎。一九五○年,他出版了科普處女作《行星際飛行》(Interplanetary Flight),次年又出版《太空探索》(The Exploration of Space),這兩本書使他成為提倡太空旅行的權威。後來他又寫了很多這方面的科普書籍及文章,對宣傳太空旅行簡直不遺餘力。
由於克拉克博學多聞,並且對科學與技術的互動十分了解,因此長久以來,他對許多政府的科學決策都很有影響力。例如早在一九四五年,他就在這篇論文中倡導同步通訊衛星,而成為這個科技領域的先知(這篇歷史性的論文發表於《無線電世界》)。除了寫作之外,他還製作電視科普節目,對於西方世界的科學普及有不可磨滅的貢獻,因而獲得聯合國及許多國家頒發的學術獎項。
而身為一位科幻作家,克拉克亦享有極高的聲譽。他曾獲得三次雨果獎 (Hugo Award) 與三次星雲獎 (Nebula Award),兩者皆是科幻文壇的最高榮譽。包括一九八六年,以終身成就所榮獲的星雲科幻大師獎。
雖然很早就開始習作科幻,但克拉克直到一九四六年才正式發表科幻短篇。一九五一年,他的第一本長篇科幻《太空前奏》(Prelude to Space) 問世,同年又出版第二本長篇科幻《火星之沙》(The Sands of Mars)。值得一提的是,克拉克早期的科幻小說無論長篇或短篇,大都是以太空探險為主題。
從一九五六年起,克拉克定居斯里蘭卡。熱愛海洋的他認為這個島國是人間天堂,他嚮往海底的奇妙世界,對潛水活動尤其著迷。一九五七年出版的長篇科幻《深海牧場》(The Deep Range),便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移居斯里蘭卡之後,他還花了不少時間研究東方哲學。此後在他的科幻作品中,除了太空這個主題,海洋與東方文化也開始扮演重要角色。
相當耐人尋味的是,雖然克拉克是一位博古通今的科普科幻作家,又是一位硬科幻小說的基本教義派,篤信科技與人性都具有無窮的潛力,可是在他的作品中,卻仍然不時出現“神”的形象與意象。重要的例子包括《童年末日》(Childhood's End)一書中的外星主宰,以及本文主題“太空漫遊系列”中的神秘石板。
就科幻小說的文學面而言,克拉克受古典科幻宗師威爾斯 (H.G. Wells, 1866-1946) 的影響最深,因此在文字上較注重文學性,總是以優美的文筆娓娓道來。另一方面,由於本身的學術背景,他對科技細節的描寫也是精確無比,給人一種身歷其境的真實感。至於故事性與戲劇張力,反而不是他強調的重點。換句話說,克拉克是以散文詩的語體來撰寫科幻小說,且執著於哲理上的探討與科學上的考證,因此讀者必須細細咀嚼,才能品嘗出其中特有的濃郁香醇。
一九六四至六八年,克拉克與名導演庫伯力克 (Stanley Kubrick, 1928-1999) 合作,拍攝了一部舉世聞名的科幻經典之作《二○○一:太空漫遊》。這部電影改編自克拉克於一九四八年撰寫、一九五一年發表的科幻短篇(Sentinel,故事敘述月球山峰上發現數百萬年前外星人留下的神秘建築),劇本由克拉克與庫伯力克聯合執筆。在電影殺青時,克拉克也寫出了同名的長篇小說。許多年後,克拉克陸續為這本書寫了三本續集,分別是《二○一○:太空漫遊》(一九八二年出版)、《二○六一:太空漫遊》(一九八七年出版)、《三○○一:太空漫遊》(一九九七年出版)。如今在全球科幻迷心目中,此一“太空漫遊系列”已經成了克拉克的代名詞。
從《二○○一》到《三○○一》,克拉克用抒情的筆調、精準的文字,寫出自成一格的科幻敘事長詩。如果身為讀者的您對這個系列並不熟悉,下列簡介足以提供充分的前情提要,能讓您以最短時間跨越千年時光,直接探索三○○一年的神秘星空。
本片涉及作品介紹:《二○一○:太空漫遊》(2010: Odyssey Two)
二○○一年的“木星任務”失敗之後,美國積極趕造“發現二號”,用以尋找仍在環繞木星的“發現號”。然而在“發現二號”完工前,無人操縱的“發現號”就有墜落木星的危險。
幸好俄國及時建好一艘“里歐諾夫號”,並善意地提出合作計畫,邀請美國共同遠征,一來取回“發現號”上的電腦資料,二來探索木星上空那塊巨大的黑色石板。促成這次合作的美方代表,正是《二○○一》主角之一的佛洛依德博士。
於是美國派出三位代表,連同俄國的七名太空人,組成一支十人太空遠征軍。三位美方代表包括佛洛依德本人,以及哈兒的設計者──印度裔的強德拉博士。
經過兩年漫長的太空旅程,他們在來到木星的前夕,竟然發現有另一艘太空船後來居上。這艘命名為“錢學森號”的太空船由中國政府秘密建造,目標也是“發現號”上的資料。“錢學森號”之所以速度驚人,是因為並未攜帶返航的燃料。來到木星附近後,它並未直接與“發現號”會合,而是先降落到木衛二這個冰封的世界,以便汲取熱核反應爐所需的燃料──純水。
眼看中國太空人要成功之際,降落木衛二上的“錢學森號”忽然傳來緊急呼叫。這緊急訊號由一位張教授發出,呼叫的對象是“里歐諾夫號”上的佛洛依德博士,因為他們兩人曾有一面之緣。張教授以流利的英語,反覆強調木衛二上存在生命;他說那個生物長得像一棵巨大的榕樹,被“錢學森號”的燈光引出水面,進而爬上那艘太空船。但它帶上來的冰雪卻壓垮了“錢學森號”,如今張教授成了唯一的生還者。可是“里歐諾夫號”上的成員愛莫能助,“錢學森號”最後終於全軍覆沒。
又經歷了千辛萬苦,“里歐諾夫號”總算與“發現號”接合。強德拉博士開始忙著修理哈兒,佛洛依德等人則在近距離研究那塊“老大哥”黑石板。雖然來自美俄兩國,但成員相處得十分融洽,彼此的合作也極有默契。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有一顆“流星”從木星射向地球。其實那並非什麼流星,而是自“老大哥”石板中甦醒、變成一種無形生命的鮑曼。他飛到地球上空,首先將半空中一顆氫彈引爆,消弭了一場人間浩劫。接著,他又造訪了自己的女友與臥病的母親。
這個“鮑曼”在回到木星附近後,又藉著哈兒的顯示幕,警告佛洛依德“必須在十五天內離去”。而為了取信,他甚至利用塵埃塑造出自己的“原形”,證明自己已經是個超級生命體。
不過“里歐諾夫號”剩餘的燃料有限,二十六天后才有適當的發射時機。但是基於上述的警告,他們想出了另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里歐諾夫號”與“發現號”綁在一起,先用“發現號”當推進裝置,在半途將“發現號”拋棄後再正式點火。只是這樣一來,就無法帶哈兒回地球去。
在準備過程中,附近星空那塊黑石板突然消失無蹤!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堅定了船長的決心,於是“里歐諾夫號”立刻啟程。與此同時,木星上竟然出現一塊大黑斑,而且還在不斷擴大。原來那是上百萬個不斷自我複製的石板,正在吞噬木星上的氫元素。
在“發現號”燃料用罄遭到拋棄後,“鮑曼”來到這艘太空船,利用哈兒發出一次又一次的訊息:“這些世界都是你們的,只有木衛二例外,別試圖在那裡登入。”
不久木星整個被黑斑包圍,接著發生一場驚天動地的大爆炸,距離木星不遠的“發現號”也因為這次爆炸而粉身碎骨。不料“鮑曼”發覺哈兒仍在自己身邊,原來哈兒也轉變成類似的超級生命。
從此天空中多了一顆太陽,它就是木星爆炸後的產物;木衛二也不再是冰封的世界,而有希望發展出更複雜的生命。至於這顆新太陽的名字,大家最後的決定是“魔星”(Lucifer,亦正亦邪的光明使)。
這本小說也曾拍成電影 (2010:The Year We Make Contact, 1984出品),中文片名是“威震太陽神”。雖然也是一部十分精彩的科幻片,但由於不是庫伯力克執導,並未跳脫好萊塢的科幻窠臼,因此在藝術價值與知名度上略遜一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