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駐馬店市政府工作報告

剛剛過去的2009年,面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和經濟增速下滑的嚴峻形勢,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國家和省戰危機、保增長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緊緊圍繞擴投資、拓市場、促消費、強基礎四個關鍵環節,齊心協力,克難攻堅,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在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初步核算,全市完成生產總值903億元,增長11.5%;地方財政總收入51.2億元,增長11.1%,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9.3億元,支出143.6億元,分別增長14.5%和3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0億元,增長1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1元,增長8.9%;農民人均純收入4250元,增長9%。2009年,我們突出抓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0年駐馬店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0年
  • 地點:駐馬店市
  • 類別: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信息,工作回顧,

基本信息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工作回顧

(一)大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擴內需、保增長的關鍵措施,認真實施“4567”投資促進計畫,全面實行領導分包重點項目責任制、督查通報制,切實加大協調力度,促進了項目的順利實施。全市107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0.7億元,占年度計畫的102.9%。其中46個計畫竣工項目完成投資20.3億元,占年度計畫的101.9%;16個續建項目完成投資58.9億元,占年度計畫的120.3%;石武客運專線、焦桐高速、化新高速等項目進展順利;薄山水庫、宋家場水庫除險加固等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畫;35個計畫新開工項目中有32個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30. 2億元,占年度計畫的78.2%;10個前期項目準備工作順利推進。新增中央投資項目按計畫順利實施。全年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08.7億元,增長32.2%,投資對經濟成長的貢獻份額達65%。
(二)著力抓好工業經濟發展。針對市場需求萎縮、企業效益下滑的實際,及時篩選872戶企業作為市縣重點服務對象,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逐企業明確分包領導,建立問題台帳,認真研究解決問題,切實加強運行調節,促進了工業經濟的平穩發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225.7億元,增長17.6%;主營業務收入838億元,增長18.8%;實現利潤55.2億元,增長13.5%;實現稅金32.9億元,增長20.6%;工業用電量達40.8億千瓦時,增長8.7%。紮實推進自主創新工作,4家企業申報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家企業被認定為省級科技創新型企業。認真落實節能減排措施,萬元GDP能耗下降4.63%,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分別削減0.2萬噸和1萬噸,全面完成了省定目標任務。加快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創新管理體制,增強了吸納集聚能力,全市12個產業集聚區全部完成總體規劃編制、上報工作,總規劃面積達150.6平方公里,累計完成投資97.1億元,入駐企業740家。
(三)堅持不懈地做好“三農”工作。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繼續加大“三農”投入,保持了農業農村發展的好態勢。全年共發放糧食直補、綜合補貼資金9.4億元,兌現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2.44億元。積極實施抗旱水源、防洪除澇、灌區配套等項目建設,新增和恢復有效灌溉面積132萬畝,新增旱保田33萬畝。糧食總產達到66.17億公斤,增長1.7%,再創歷史新高。畜牧業總產值172.6億元,增長6%,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76.6萬噸、32.1萬噸和5.99萬噸。新建、完善通道綠化2044公里,成片造林61萬畝。各類農業產業化組織發展到1240家,省、市重點龍頭企業分別達到21家、206家。完成了102個貧困村整村推進和12.7萬人的脫貧任務。新發展農村沼氣5萬戶,解決了53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培訓農村勞動力10萬餘人,實現勞務輸出221萬人,勞務收入達120億元。
(四)努力加快城鎮化步伐。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和“三區兩縣一體化”規劃編制工作順利開展,中心城區控制性詳規編制工作進度加快。驛城大道、練江路西段、中華路西段、銅山大道北段和練江河、冷水河治理等工程順利實施,新建、改造了一批遊園、廣場和環衛設施。實施了36箇舊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項目。中心城區完成投資26億元,建成區面積達到50多平方公里。縣城和小城鎮供水、供電、通信、道路等基礎設施逐步改善,吸納集聚能力明顯增強。全市城鎮化率達到29.5%,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深入開展“四城聯創”活動,切實加強城市管理,抓好綠化、美化、淨化,成功創建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全年完成投資226.2億元,增長40.5%,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70.7億元,增長55.9%。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794.39億元、貸款餘額419.82億元,分別增長20.7%和25.2%,被評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金融生態示範城市。
(五)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國企改革順利推進,市供銷社直屬企業改制、水管體制改革圓滿完成,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全面啟動,集體林權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交通系統改革穩步實施,交通規費征稽和公路通行費收費人員實現了有序轉崗。堅持以東西合作為載體,借鑑宿遷等地經驗,強化了招商措施,完善了獎懲機制,先後組織了赴福建泉州、廣東東莞等地招商活動,有力推動了招商引資的順利開展。成功舉辦了全國農產品加工業博覽暨東西合作投資貿易洽談會,簽約500萬元以上合作項目556個,契約資金361億元。全年累計引進新項目443個,契約金額228億元,落實到位資金73.5億元。全市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9家,實際利用外資8366萬美元,增長15.6%;完成出口12911萬美元,增長9.3%。
(六)紮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市里確定的“十五大實事”得到較好落實。全年新增城鎮就業8萬人,下崗人員再就業2.3萬人,其中“4050”人員9216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6%。社會保障標準不斷提高,覆蓋面持續擴大,城鄉低保人數達到46.3萬人,城鎮居民醫保參保人數達到68.8萬人,新農合參合率達94.6%,平輿農村新型社會養老保險試點順利啟動。開工建設廉租房、經濟適用房36.8萬平方米和84.5萬平方米,發放廉租房租賃補貼資金2393萬元。實施各類科技計畫項目163項,研發新技術、新工藝180項。落實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資金7.44億元、城市中國小免除雜費資金1322.8萬元。中國小布局調整穩步推進,新建和擴建了一批中國小校。積極實施職業教育攻堅計畫,職教園區建設順利啟動。23個鄉鎮綜合文化站、210個農家書屋、796個基層網點建設全面完成。市廣電中心、工人文化活動中心、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博物館、群藝館等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改造了一批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建標準化村級衛生室56所、改擴建870所。積極開展白內障無障礙市創建工作,完成白內障手術2.51萬例。紮實做好愛滋病防治救助工作,有效控制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疫情。認真做好計畫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32‰。交通事業快速發展,高速公路、農村公路分別完成投資16.36億元和7.87億元。加強食品藥品監管,保障了人民民眾的健康安全。紮實推進平安建設,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狠抓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有效防止了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29.7%和27%。切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行為,進一步規範信訪秩序,積極化解各類矛盾,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保持了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人事、審計、旅遊、統計、體育、氣象、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紅十字會、史志、檔案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援助四川江油災後重建項目一期工程順利竣工。
(七)切實加強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講、樹、促”等活動,紮實推進“兩轉兩提”,服務型政府建設邁出新的步伐。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支持政協參政議政,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加強政府系統廉政建設,搞好行政監察,創新政風行風評議模式,政風行風明顯好轉。堅持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為載體,深入開展各類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公民道德水平和城鄉文明程度繼續提升,有望進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先進市行列。高度重視駐駐部隊、國防後備力量和人民防空建設,認真做好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和軍民共建工作,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鞏固,再次榮獲全省“雙擁模範城”稱號。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在巨大的困難和挑戰面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這樣的成績極其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科學決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積極支持的結果,也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駐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駐馬店建設和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社會事業欠賬多,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務仍很艱巨。二是經濟結構不合理,產業層次低,發展方式粗放,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比較困難,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不容樂觀。三是城鎮化發展滯後,工業化水平低,農村基礎設施薄弱,以城帶鄉、以工補農能力不足,統籌城鄉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四是有些幹部思想觀念陳舊,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少數部門發展意識不強,服務意識差,辦事效率低,影響了行政效能的發揮。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決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期望和重託。
二、2010年政府工作總體要求和奮鬥目標
今年(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做好今年(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對奪取應對危機全面勝利、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十二五”規劃啟動實施打好基礎意義重大。總體上看,今年(2010年)經濟發展環境將好於去年(2009年)。世界經濟正在復甦,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國家繼續實行擴大內需政策,進一步加大對“三農”的投入,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全面實施,產業轉移趨勢更加明顯。特別是經過近些年的發展,我市的資源、區位和市場優勢正在擴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廣大幹部民眾幹事創業的積極性逐步高漲,形成了較好的發展趨勢、態勢和氣勢。同時,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複雜。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會持續,國內經濟回升的動力依然不足,不確定、不可預料因素也在增多,刺激消費和投資增長的政策效應可能減弱,加之我市自身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困難,都嚴重製約著平安崛起的步伐,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因此,我們既要看到發展中的諸多有利條件,增強機遇意識,進一步堅定必勝信心;又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更加周密地積極應對困難和挑戰,努力把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推上一個新台階。
今年(2010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省委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各項部署,按照“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的要求,繼續深化“三項建設”,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提升產業層次,促進經濟轉型,著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項目建設、工業發展有新提升,農村經濟、城鎮建設有新進展,改革開放、招商引資有新突破,改善民生、促進和諧有新成效,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2010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以上,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地方財政總收入增長8%,其中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4%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下,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省下達目標以內。
圍繞上述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全面完成今年(2010年)的各項目標任務,我們必須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三個結合”,實施“三百工程”,實現“三個突破”,落實“三個確保”。堅持“三個結合”:一是堅持把保增長與改善民生、調整結構結合起來。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作為首要任務,注重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發展。同時,通過發展經濟,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通過改善民生,充分調動人民民眾發展的積極性。二是堅持把項目建設與擴大消費、增加出口結合起來。在繼續抓好項目建設的同時,努力挖掘消費潛力,擴大出口份額,不斷提升投資和消費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三是堅持把擴大開放與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結合起來。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積極推進各項改革,努力提高開放的層次和水平,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實施“三百工程”:在工業、農業、基礎設施、城市建設、服務業等領域實施300個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結構調整和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總規模超過600億元。實現“三個突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突破500億元,二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突破75%。落實“三個確保”:確保經濟發展目標圓滿完成,確保民生工程順利實施,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三、2010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務
做好今年(2010年)的政府工作,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努力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一)著力保持投資較快增長
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總抓手,通過抓好在建項目、開展招商引資、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啟動民間投資等,繼續擴大投資規模,進一步增強投資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今年(2010年)初步安排重點建設項目105個,總投資532.9億元,年度計畫投資116.2億元。工業方面,加快國電2×30萬千瓦供熱機組、豫龍同力日產4500噸水泥熟料、昊華駿化年產30萬噸純鹼和30萬噸氯化氨、華順陽光太陽能、徐福記食品加工、維維糧油等計畫竣工項目建設進度,確保按期竣工投產;抓好順達化工年產36萬噸醋酸改擴建、昊華駿化3萬噸三聚氰胺、白雲紙業高檔文化紙、大程麵粉等續建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年度建設任務;開工建設華潤安里煤礦、昊華駿化30萬噸合成氨、十三香工業園等項目。做好華潤電力風力發電、天瑞水泥等項目的前期工作。水利方面,加快宿鴨湖除險加固、楊莊滯洪區安全、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項目建設進度,完成譚山等14座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任務,開工建設蛟停湖滯洪區安全、重點平原窪地治理等重大工程項目。交通方面,抓好京港澳高速駐馬店段改擴建、焦桐高速泌陽段、化新高速及石武客運專線等重點項目建設,繼續實施幹線公路大中修和農村公路建設。積極推進境內軍民合用機場建設。社會事業方面,全面完成市廣電中心、工人文化活動中心、博物館、群藝館等文化設施建設,加快市中心醫院病房大樓、市第二中醫院遷建工程等項目建設步伐,開工建設市體育館、市體育中心、市中心醫院新區分院和市精神病院病房大樓。進一步落實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完善聯審聯批制度,繼續開展項目觀摩點評活動,激發各地抓項目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大力最佳化項目建設環境,在土地、資金、環境容量等方面優先保障重點項目建設。搞好項目篩選,嚴格控制低水平重複建設和高污染、高耗能項目上馬。繼續加強銀企合作,支持企業戰略重組和上市融資,認真落實國債項目配套資金,確保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加強對財政資金投入項目的及時跟進、全程監督,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抓好項目儲備庫建設,結合“十二五”規劃編制,圍繞國家投資重點,認真做好項目篩選論證工作,高起點謀劃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加快前期工作進度,爭取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省發展規劃。
(二)大力推進發展方式轉變
在促進工業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提升層次,最佳化結構,加快轉型,著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加快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繼續支持重點企業開展合資合作,壯大企業規模,提升產業層次,促進優勢企業做大做強。全面實施質量興市戰略,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鼓勵企業套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大力培育名優企業和名牌產品。積極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向優勢產業集中,加快能源和煤化工、食品、建材、醫藥、裝備製造等支柱產業發展,不斷壯大產業集群,帶動全市產業布局最佳化、結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大力培育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積極籌建科技研發公共服務平台,搞好科研攻關,努力開發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產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支持天方藥業爭創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白雲紙業建立省級研究中心,力爭建立8個以上市級研究中心。加快產業集聚區發展。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加快完善園區水、電、路、通訊等配套設施和技能培訓、信息諮詢、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務體系,創新管理體制機制,落實好財政激勵、優惠電價、稅收分成、建設用地等優惠政策,繼續提高集聚區承載力、吸引力和競爭力。引導老城區企業“退二進三、入園進區”,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繼續強化對企業的服務。逐步建立市場開拓、要素保障、環境最佳化、困難企業幫扶等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推動服務企業工作常態化。市、縣兩級繼續篩選一批重點企業作為服務對象,健全服務制度,完善服務措施,提高服務效率和水平。加強企業運行調控調節,搞好煤、電、油、運、氣的供需調度,努力提高保障能力,確保企業生產穩定有序。強化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建設。堅決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和“一票否決制”,進一步強化工作措施,嚴格執行產業政策,突出抓好高耗能行業和重點領域的節能降耗,加強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綜合整治,抓好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確保完成節能減排目標任務。繼續推進林業生態建設,確保完成造林29.51萬畝,完善農田林網100萬畝,力爭完成林業生態縣、生態市創建任務。綜合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加強地質生態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大力推進土地綜合整治,嚴格落實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政策,切實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率。
(三)繼續加強“三農”工作
堅持以糧食核心區建設為契機,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和諧。鞏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落實好農民種糧直接補貼和主要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政策,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紮實推進糧食核心區建設,重點抓好一批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中低產田改造、農田排灌工程和高標準農田示範工程建設;加快6個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9個產糧大縣以及8個縣區土地治理等項目建設,著力穩定和擴大糧食種植面積,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125億斤左右。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力度,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充分挖掘農業增產潛力。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緊緊圍繞食用菌、蔬菜、花木等產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打造農業品牌,培育產業優勢。繼續最佳化畜牧業結構,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抓好生豬調出大縣、肉牛發展大縣和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建設,促進現代畜牧業發展。大力扶持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積極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農產品質檢項目和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提高農業標準化水平。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經紀人隊伍,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力度,完成10萬人次的培訓任務。加強勞務輸出的組織、引導和管理,鼓勵外出務工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帶動農民致富。繼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增加並整合支農資金,繼續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爭解決40萬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新增農村沼氣用戶2萬戶,完成10萬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新增和恢復有效灌溉面積40萬畝,新增旱保田30萬畝,新增和改善除澇面積12萬畝。加快村鎮規劃編制工作進度,以20個省級和50個市級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為重點,紮實推進新型農村住宅社區建設。積極推進農村改革。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在依法自願有償基礎上,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加快組建農村商業銀行。加快縣級供銷社改革。全面推進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集體林權確權發證任務。
(四)努力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
牢固樹立統籌城鄉發展的理念,多渠道融通資金,加強城鎮建設和管理,增強城鎮吸納和輻射帶動能力,促進城鄉互動、良性發展。堅持大手筆規劃。統籌產業、城鎮、交通、生態等各類空間要素,加快編制中心城區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結合新一輪土地規劃修編,完成“三區兩縣一體化”總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的編制及評審工作。繼續完善中心城區道路、水系、市場、學校、醫院、車站等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嚴格城鎮規劃管理,嚴禁亂搭亂建,堅決清理和拆除違章建築,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堅持高標準建設。抓好驛城大道北段、銅山大道中段、雪松大道西段及汝河大道、中原大道等市政道路建設和改造,加快練江河、冷水河等水系治理進度,啟動老火車站廣場、石武高鐵火車站廣場改造建設。加大舊城和城中村改造力度,抓好環衛設施、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和管理,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努力實現國家園林城市創建目標。加快縣城和重點鎮建設,完善城鎮功能,強化產業支撐,逐步把縣城發展成為常住人口20萬人以上的中等城市。堅持高水平管理。深入開展“四城聯創”活動,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實施精細化、規範化管理,確保市容整潔、環境優美、秩序井然。繼續加大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切實解決城中村、城鄉接合部、國道沿線村鎮“髒亂差”現象,繼續改善城鄉環境面貌。創新城市發展體制機制。全面推進城鎮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在擴大政府投資的同時,進一步開發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項目,努力爭取國債資金和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積極運用市場機制,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民間資本多方參與城市建設。不斷拓展特許經營、轉讓經營權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資城建項目。加快城鎮戶籍管理、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放寬城鎮落戶條件,引導在城鎮穩定就業和居住的農民有序轉變為城鎮居民。
(五)深入推進改革開放
牢固樹立大開放、大發展意識,敢於破除束縛發展的體制障礙和陳舊觀念,善於在改革創新中尋找出路、謀求發展。繼續深化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繼續推進國企戰略重組及地方鐵路、商貿系統等非工業企業改革,加快市直局屬企業脫鉤改制步伐。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支持市商業銀行跨區經營,確保成功創建三級銀行。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實現醫療救助與新農合、城鎮職工和居民醫保同步結算。擴大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覆蓋面,構建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推進公共衛生、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行績效工資。全面完成市影劇院、豫劇團、電影放映公司轉企改制和市、縣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任務。深入開展大招商活動。依託產業集聚區,建設一批承接產業轉移的示範園區,吸引沿海地區食品、紡織服裝、中小型電子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我市轉移。緊緊圍繞支柱產業、優勢骨幹企業的發展,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開展好一系列重大招商引資活動,努力提高招商質量和利用外資水平。繼續做好今年(2010年)東西合作會的籌辦工作,創新辦會形式,提升辦會層次,力求取得更大的成效。加強對已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切實提高項目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開工投產率。強化招商引資責任,嚴格考核,兌現獎懲,確保全市招商引資工作實現新突破。積極擴大出口。落實穩定和鼓勵出口的政策措施,重點支持優勢農畜產品、醫藥、化工、帽服等傳統產品的出口,逐步提高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規模。加快口岸建設,建立快速商檢、通關機制,降低通關成本,促進外貿發展。
(六)積極擴大消費需求
堅持把擴大消費和改善民生相結合,努力提高消費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認真落實刺激消費政策。全面落實國家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加強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和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建設,落實最低工資制度,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部分優撫對象待遇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繼續落實“汽車機車下鄉”、“家電下鄉”等優惠政策,促進農村市場消費。加強和改善房地產市場調控,支持中低價位商品房建設,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力爭完成3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37萬平方米廉租房建設任務。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繼續實施“萬村千鄉”、“雙百市場”工程和農村超市對接,建設、改造一批農村便民超市、配送中心和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大力推動文化、健身、培訓、家政、養老等服務性消費,做大做強假日消費市場,促進消費結構最佳化升級。深入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強化食品、藥品監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強買強賣、哄抬物價等違法行為,為擴大消費創造良好環境。大力發展服務業。積極改造提升商貿、餐飲、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休閒娛樂、市場中介等新興服務業。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綜合物流和行業物流,加快推進中原農業產業經濟城建設,力爭儘快建成投用。積極培育文化企業、文化市場,推進文化產業發展。以成功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契機,加快嵖岈山、銅山、薄山湖、南海寺、棠溪源、白雲山、竹溝紅色旅遊等景區建設,加強宣傳推介,推進資源整合,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景區品位,努力打造旅遊精品線路,使旅遊業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切實加強財政金融工作。加強稅收征管和非稅收入管理,最佳化支出結構,嚴格控制和壓縮一般性支出,確保有限的財力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認真落實國家貨幣信貸政策,加強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資金支持。加快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中小企業擔保機構建設,提高市、縣政府投融資平台融資能力,著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七)繼續加強和諧社會建設
堅持把改善民生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力量辦好“十五大實事”,切實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民眾。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堅持把就業作為民生之首,繼續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將就業扶持優惠政策再延長一年。積極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問題,確保全年新增就業人員4.2萬人,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1萬人,解決“4050”人員就業4000人。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加強創業培訓和輔導,力爭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4.4萬人。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和復轉軍人就業安置工作。繼續擴大企業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覆蓋面,落實養老保險省級統籌轉移接續政策,基本解決各類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醫療保障問題,基本實現工傷保險市級統籌。抓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完善被征地農民補償機制和社會保障制度。認真落實困難民眾救濟救助制度,切實抓好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和殘疾人康復進農村進社區、職業培訓及危房改造等工作。積極發展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加強保障性住房建設,加大廉租住房租賃補貼發放力度,著力解決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難。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大農村教師培訓選聘力度,實施好中國小校舍安全、農村國中校舍改造等項目,完成1500所農村公辦完全國小布局調整任務,加強中心城區、縣城中國小規劃和建設,實施城鎮支教工程,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繼續解決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和留守兒童義務教育問題。強力推進職業教育攻堅,加快職教園區和實訓基地建設,基本完成職教資源整合工作。加強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一批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計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建設改造。繼續抓好愛滋病防治救助、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工作。切實抓好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廣播電視村村通、無線數位電視家家通等項目的實施。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積極備戰第七屆全國農民運動會和省第十一屆運動會。繼續實施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特別扶助制度,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穩定低生育水平。繼續做好人事、審計、統計、外事、檔案、僑務、史志、地震、氣象等工作。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開展“掃黃打非”。以開展“三優三創”競賽活動和“清潔家園行動”為載體,推動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蓬勃開展。加強誠信體系建設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積極開展法律援助。繼續推進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四進社區”和舞台藝術送農民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的文明程度。全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深入開展平安建設,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著力抓好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正確處理各類社會矛盾,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突出問題,保障民眾合法權益。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進一步完善應急機制,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和突發公共事件。繼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健全社會防控體系,依法防範和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增強人民民眾的安全感。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實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強社區建設,完善村民自治。加強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支持駐駐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建設,不斷提高預備役部隊、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設質量;積極開展擁軍優屬和雙擁活動,鞏固軍政軍民團結。全面完成援助四川江油災後重建任務。
(八)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紮實推進“兩轉兩提”,堅持科學性,增強緊迫性,突出實效性,努力建設為民、責任、務實、高效、廉潔政府。堅持依法行政。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履行職責,努力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發展環境,為人民民眾提供良好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充分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強化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廣泛接受社會公眾和新聞輿論的監督。講求實幹實效。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持求真務實、執政為民,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反對急功近利、虛報浮誇。尊重規律,科學決策,努力做到不走錯路、少走彎路。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少提口號、多乾實事,說到做到、說好做好。大力整治文風會風,嚴格控制各類檢查評比和節慶活動,集中精力謀大事、謀發展,抓實事、抓落實,努力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業績。提高服務效能。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加強和規範行政服務中心建設,認真落實聯審聯批、代辦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逐步做到一個機構對外、一個機構履職。強化政風行風評議,加強對市、縣政府部門內設機構負責人的監督考評,強化行政問責,重點整治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行政效率。加強廉政建設。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並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嚴格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公共資源配置、公共資產交易、公共產品生產等領域的管理制度,推進權力運行程式化,從源頭上防治腐敗。依法推進政務公開,主動接受各方面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探索建立系統規範的財政預算公開機制,逐步將公務消費納入政務公開範圍。堅決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切實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以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面對改革發展的新形勢,面對全市人民的新期待,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紮實工作,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為實現駐馬店平安崛起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