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遼中縣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遼中縣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與大力支持下,帶領全縣人民勵精圖治,合力拚搏,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概括起來,主要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6年遼中縣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時間:2006年
  • 性質: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遼中縣政府
2005年政府工作回顧,經濟建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明顯改善,社會事業取得明顯進步,政府執政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2006年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工作措施,堅持項目為綱發展戰略,不斷提高工業化程度和水平,堅持產業化經營方針,全面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堅持多業並舉、城鄉並重的原則,不斷滿足產業發展和消費需求,堅持產業拉動、基礎先行的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強化稅收監管,完善運行體制,提高財政的調節和保障能力,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原則,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保障社會穩定與和諧,加強政府的執政能力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2005年政府工作回顧


  
2005年,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的依法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與大力支持下,帶領全縣人民勵精圖治,合力拚搏,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經濟和社會事業得到了全面發展。概括起來,主要呈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經濟建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2005年,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00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24億元、42億元和3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4_3%、41.8%和15.6%;地方財政收入實現1.5億元,比上年增長24.7%(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68.52%);固定資產投資實現35億元,比上年增長92.3%;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實現6700元,比上年增長5.2%;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550元,比上年增長14.6%。
——“工業年”活動成果顯著。2005年工業總產值實現170億元,比上年增長34.6%;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億元,是2000年的2.7倍,比上年增長52.9%;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46戶,是2000年的5.6倍,比上年增加85戶;規模企業產值實現55億元,是2000年的8倍,比上年增長89.6%。招商引資成果顯著。全年共引進500萬元以上項目91個,是2000年的8.2倍,完成市政府下達任務的130%,其中弓l進3000萬元以上項目15個,引進億元以上項目8個,引進內資30億元,契約引進外資1260萬美元。在談項目不斷增多。共接觸客商800多人次,簽約和洽談項目97個,投資總額近百億元,其中莆田商會、永怡集團等十幾個重大園區建設項目在積極推進中。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不鏽鋼和泵閥產業集群建設正在緊張施工,九星銅材、遼冶重工、銀豐鑄造二期項目已經開始建設,銀豐鑄造一期、遼健化工、三木化工、通世精紡等項目已經竣工或投產。
——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明顯加快。在戰勝了低溫、洪水和禽流感等自然災害的基礎上,農業獲得了豐產豐收,總產值實現44億元,比上年增長9.1%。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新建和改擴建富民經濟小區325個,建成現代化農業園區12個,其中創建省級農業園區2個、市級園區4個,可望得到省市以獎代補資金3500餘萬元。農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獲國家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品牌35個。發展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家。被農業部授予東北首家無公害水產品標準化綜合示範縣和國家糧食生產先進縣榮譽稱號。
——第三產業領域不斷拓寬。全年改擴建5個專業和綜合批發市場;新增3家大型賓館和綜合超市;新增專賣店、連鎖店等服務機構21家;新增保險、信息諮詢等新興業態組織7家。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6億元,比上年增長10.6%。
——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籌集軟貸款等資金1.2億元,整理土地3500畝,基本完成了經濟開發區、不鏽鋼園、泵閥園和5個重點鄉鎮工業園區的規劃與基礎設施建設,滿足了項目落地需要。爭取省市投資3000餘萬元,完善了農業園區和生產基地的設施建設。爭取投資3500萬元,維修改造了排水站、橋涵和庫堤護坡等工程。爭取資金200餘萬元,改造了中心菜市場和南副食市場,解決了市場內積水、床位混雜、出行不便等問題;吸引民間資本5000餘萬元,提升了城鄉商業網點的檔次和功能。
——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在取消農業稅的情況下,財稅部門堅持依法治稅,全力挖潛,財政收入不斷增長,增幅居一市三縣之首。在政策性配套支出不斷增多的情況下,基本上滿足了公教人員的工資發放和機關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行。財政調控能力不斷增強。在可支配財力十分有限的前提下,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解決了大病救助、貧困救濟及低保、社保、醫保等關乎民眾生活的難點問題。特別是籌藉資金3000餘萬元,解決了工資補貼、取暖費拖欠、醫藥費報銷難等問題。財政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成立了監管機構,對大型企業納稅、機關和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進行了有效監管。清理機關和事業單位擅自離崗人員300餘人,使財政管理體制更加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力度明顯增強。全年完成審計項目41個,挽回了損失,修正了錯誤,堵塞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漏洞。

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全年撥付資金948萬元,解決了醫保、失業、低保等參保人員不斷增加的問題。籌措資金234.萬元,解決了農村貧困戶危房問題。支付資金280餘萬元,為全縣15000多貧困人口增加了“兩節”補助。籌措資金350餘萬元,解決了離退休幹部、二等乙和三方面人員就醫診點亂、醫藥費核銷難等方面的問題。開發了一批就業崗位,實名制安置就業達3769人。不同層面人員待遇和利益關係得到了有效維護。
——接控訪體制更加健全。認真貫徹國務院《信訪工作條例》,制定了《遼中縣信訪接待工作實施細則》,信訪秩序進一步規範。嚴格落實信訪穩定工作責任制,繼續實行領導包鄉包案制,及時化解了苗頭性問題。妥善處理了糧食系統“雙置”、土地延包、征占地補償、社保全置等矛盾和問題。全年共處理疑難信訪案件176起,結案率達90%以上。全年進京集體訪為零,進省市集體訪案件下降了29%,扭轉了多年來信訪工作的被動局面。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不斷增強。堅持人防與技防相結合,不斷完善防控體系。投放資金300餘萬元,改善了警務裝備。建立了“110”、“119”、“122'’三台合一警務服務體系,整合了警務資源。深入開展打黑除惡等專項整治,共破獲各類刑事案件896起,處理刑事犯罪542人。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法》和《消防法》,全年沒有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城鄉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墊付資金500餘萬元,啟動了城市防洪工程,完成了蒲河公園一號橡膠壩攔蓄水工程和兩岸土方工程。爭取投資1200萬元,新建了郭家窯污水泵站及排污管線,對24條街巷路及公廁實施了改造。爭取專項資金8000萬元,對城市電網進行了改造。配套投資1800餘萬元,基本完成了沈盤線改擴建工程。累計投資3867萬元,基本完成了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工程。籌措資金1000餘萬元,對全縣12個市級和40個縣級標準村進行了環境整治。爭取市政府投資2700餘萬元,打深水井25眼,解決了細河沿岸3.8萬多入口的飲用水問題。
——城市綜合管理能力不斷增強。加大了對無證和非法運營車輛的打擊力度,打掉“三無”營運車輛600餘台,基本取締了運營十餘年的“殘疾人”代步車。在縣城主要交通路口安裝了監控設備,強化了交通安全,規範了交通秩序。對馬路市場、沿街叫賣、占道經營及露天燒烤等“三亂”現象進行了規範整治,重點查處了亂挖濫建、亂停亂放等違章行為。加大了對環衛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城市環境有了明顯改善。

社會事業取得明顯進步


——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強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斷完善“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鞏固提高了“普九”成果。爭取上級投資1500餘萬元,建成3所九年一貫制學校,維修改造了42所中國小校舍。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積極發展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促進了教育事業的均衡發展。
——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投入資金300餘萬元,新建改造了縣疾控中心和鄉鎮中心衛生院。籌措資金140萬元,建成了殘疾人康復中心。配套投資230餘萬元,推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使參合農民的基本醫療費用得到了保障。加強了農村藥品供應和監督“兩網”建設,讓農民吃上了低價放心藥。投入資金300萬元,強化了防控禽流感網路建設,有效遏制了疫情在我縣的發生。
——科技振興戰略穩步推進。推廣和普及了先進實用的科學技術,創建和完善了農民科技工作站,科技研修和培訓基地數量不斷增加,廣大民眾的科技素質得到了進一步提高。
——文化事業蓬勃發展。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籌措資金186萬元,新建7個農村文化廣場和13個鎮村文化活動中心。改造和完善了電視信號的傳輸系統,高清晰、多台段的電視節目走進了每個家庭。“四進家園”活動深入人心,已經成為民眾學知識、學技術、提高綜合素質的有效載體。有效打擊了網咖、歌廳等不正當經營行為,“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人口和計畫生育、技術監督、司法、統計、物價、郵政、通訊、宗教、僑務、兵役、人防、檔案、氣象、地震、老齡、修志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進步。

政府執政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依法行政能力得到加強。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接受了市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於《預算法》、《土地承包法》、《稅法》等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代表和委員的滿意率均達到98%以上。建立了定期向人大報告和向政協通報工作制度。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92件、政協提案157件,辦復率和滿意率分別達到100%和98%。籌措資金52萬元,解決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活動經費不足問題。
——決策能力明顯增強。圍繞土地承包與勘界、征占地補償等重大案件和一系列歷史遺留問題,在廣泛徵求專業人員、法律顧問的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主動向國家和省、市主管部門諮詢或徵求意見。圍繞工業園區建設中的環保等問題多次召開專家論證會。圍繞蒲河公園建設、取暖費價格調整等重大問題召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論證會。政府的決策逐漸走上了依法、科學、民主的軌道。
——機關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強。從提高服務水平入手,建立了企業評議政府機關、營造和諧發展環境等相關制度,簡化了辦事程式,提高了辦事效率。從以人為本入手,注重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強化了執政為民的公僕意識,使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從強化廉政制度建設入手,落實了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對違法違紀人員進行了嚴肅查處,增強了反腐倡廉的自覺性。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的工作之所以取得這樣好的成績,是全縣廣大幹部民眾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齊心協力、合力拚搏、紮實工作的結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市直單位和社會各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鼎力相助的結果,是離任的老領導、老同志積極建言獻策、傾情奉獻、發揮餘熱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所有關心和支持遼中“三個文明”建設的各部門、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清醒地看到,在工作中還存在著諸多矛盾和問題:一是年初確定的60項重點工作任務中,由於諸多原因,部分工作完成得不夠理想。二是制約我縣經濟快速發展的“瓶頸”尚未打破。土地整理、園區建設等硬環境滯後問題已成為制約我縣項目落地的桎梏。三是農民增收後勁不足。農產品質量不優、效益不高、品牌特色不明顯、市場競爭力不強的問題尚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四是財政增收和支付能力不強。一般預算收入過低的局面在短時期內還不能得到徹底扭轉。五是影響社會穩定與和諧的問題依然存在。一些已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目前還沒有得到妥善處理,發展中的新矛盾、新問題還在不斷增加,特別是部分幹部觀念不新、精神不振、發展意識不強、服務水平不高等問題仍未得到很好解決,創建良好發展環境的任務還十分艱巨。上述這些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逐一解決。

2006年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縱觀面臨的形勢,是希望大於困難,機遇大於挑戰。首先,隨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戰略的實施,我縣的區位和政策優勢日益凸顯出來,特別是遼中已經成為沈西工業走廊的重要發展區域,並被納入到省市“十一五”發展規劃當中,預示著我縣已進入了省市級重點發展的快車道,這將為提升遼中區位,加速推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創造了歷史機遇。其次,促進我縣經濟大發展、快發展的基礎已基本形成。經過一年的艱苦奮鬥,投資25億元的工業項目已經落戶並相繼開工建設。它不僅破解了我縣多年沒有大項目的難題,而且將成為我縣2008年財政翻番的堅實基礎。產業大道的開通,工業新城的啟動,豐富的土地、水電、勞動力等資源的廣泛利用,將成為推進遼中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強大動力。再次,廣泛而良好的項目資源已初步形成。經過我們的不懈努力,總投資已接近10億元的不鏽鋼二期、加拿大普依普斯園、糠栓生產、機械加工等一批項目已經簽約待建;三木園、莆田園、不鏽鋼二園等一批意向投資項目正在註冊和醞釀簽署正式協定之中;韓國普光公司、工具機集團普車裝配基地等一批大項目正在廣泛接觸;瀋陽市政府的冶金工業園、建材園也正在規劃醞釀之中。如果這些項目都能簽約落地,將成為改寫遼中歷史、解決三農問題、加速遼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基礎。
同時,我們還面臨諸多的困難和挑戰。然而這一困難是發展中可以逾越的困難,這一挑戰是前進道路上能夠戰勝的挑戰。眾所周知,去年初,我們沒有一個開工建設的項目,沒有一點可滿足企業需求的基礎設施,沒有一畝企業可直接利用的土地,更沒有一分投入整理土地、建設園區的資金。經過一年的攻堅克難,打破了園區建設徘徊的局面,改寫了遼中沒有大項目的歷史。我們堅信,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縣廣大幹部民眾的積極參與下,只要我們勇敢面對,把握機遇,頑強拼搏,這些困難和挑戰將成為促進遼中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新起點。
縣委全會提出的“十一五”發展規劃建議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意見,已經為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描繪了宏偉的發展藍圖。在這樣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形勢面前,我們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歷史的進程與形勢的變化,按照縣委總體要求,確定2006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任務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縣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建設沈西工業走廊為契機,堅持工業立縣、項目為綱、環境為本、科學發展思想,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繼續實施好建設工業園區、承接產業轉移、打造產業集群、調優產業結構、促進城鎮建設等發展戰略,全面推進工業化、產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強政府執政能力和精神文明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努力構建經濟繁榮、法制誠信、社會和諧的新遼中。
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要實現122億元,比2005年增長2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26億元,比2005年增長8.3%;第二產業增加值實現58億元,比2005年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38億元,比2005年增長11.8%;
——財政收入實現1.8億元,比2005年增長20%;
——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0億元,比2005年增長14.3%;
——規模以上企業總數力爭達到200戶,產值實現75億元,比2005年增長44.1%;
——引進內資30億元,引進外資2500萬美元;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9億元,比2005年增長11.5%: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實現7370元,比2005年增長10%;
——農村人均純收入實現.5050元,比2005年增長11%。
引進500萬元以上項目80個;建設富民經濟小區210個;規模種植基地達到21個,規模養殖基地達到18個;全面規劃和啟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

工作措施


2006年,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堅持項目為綱發展戰略,不斷提高工業化程度和水平


——圍繞市政府啟動沈西工業走廊建設目標,做好工業新城的規劃和建設工作。進一步完善工業新城70平方公里的概念性規劃和12平方公里的詳細規劃。依託機加、冶金、電子、醫藥、化工及木製品加工等主導產業,分別啟動5平方公里的瀋陽冶金工業園。占地各l平方公里的莆田園、三木化工園、不鏽鋼第二園、加拿大普依普斯等工業園區建設。積極爭取省市資金和開發行貸款支持,做好土地整理、征占地補償和園區內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進一步完善不鏽鋼一園、泵閥園和經濟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根據資源、政策、收入共享原則,引導和鼓勵縣內民營企業家到工業新城創辦遼中民營工業園,採用合資、獨資、出租場房等多種經營方式,為遼中經濟發展和建設出力。
——加快在建項目建設步伐。積極推進不鏽鋼、泵閥等產業集群落地項目建設,年內不僅要確保二期落地項目竣工投產,而且要促進三期項目開工建設。要加快九星集團、遼冶重工、遼健化工、工具機二期等重大工業項目的建設速度,確保在9月末竣工投產。加快土地整理、征占地審批速度,提高項目審批和綜合服務能力,促進未開工建設的項目如期開工、如期投產,爭取在10月底前形成生產能力。
——不斷完善招商體制,做好項目引進工作。堅持實施以專為主、專兼結合、社會參與的招商方式,建立項目績效考核辦法。全面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制,明確鄉鎮和部門的招商任務。重點做好對浙江、廣東、福建等地的招商工作,並積極吸引韓、日、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到遼中投資。積極促進廣東永怡集團、瀋陽工具機集團普車裝配、韓國普光工業園等項目的簽約落地。做好四通醫療器械、海綿鈦、玉米乙醇、強化大米等投資超億元項目的跟蹤服務,促進其早日簽約。要牢牢抓住瀋陽、鞍山等城市老企業搬遷改造的機遇,主動出擊,爭取更多的企業到遼中落戶。
——強力推進鄉鎮工業園區建設,不斷提高鄉鎮工業發展水平。要進一步整合資源,充分利用荒地、廢棄地和閒置老企業廠地,推進鄉鎮工業園區建設,每個鄉鎮至少要實現200畝工業園區規劃建設任務。依據項目、資源、收入共享政策,允許異地籌建工業園區,以滿足項目落地和提高鄉鎮自身發展能力的需要。

堅持產業化經營方針,全面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和效益


——科學規劃區域布局,推進農業結構的最佳化升級。圍繞“多鄉一業、多村一品”的發展原則,大力發展有機、綠色、生態和安全農業。不斷擴大經濟田、設施農業面積和養殖業規模,努力形成主導產業明晰、區域特色明顯的產業格局。強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防災、抗災能力。大力推進農業園區建設,使其成為優質特色產品的生產基地、科技成果的示範基地和農民增收的致富基地。
——加大品牌創建力度,不斷提高農產品的競爭能力和效益。要加強有機、綠色和無公害食品的認證工作,強化基地建設,努力使綠色、有機農產品成為競爭能力強、市場前景好、增收潛力大的優勢品牌。
——抓好農產品加工企業建設,努h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要以基地建設為依託,採取政策扶持、品牌拉動等辦法,努力推進稻米、白酒等現有農產品的資源組合。加大農產品加工企業的招商引資力度,以最優惠的獎勵政策、最低廉的土地價格,吸引外商投資興業,確保增收的後勁不斷增強。
——抓好經紀人隊伍建設,切實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要充分發揮經紀人、專業合作社和各類中介組織作用,積極推進經紀人隊伍的凝聚與組合,促進其向公司化、網路化方向發展。強化涉農部門和各鄉鎮基層服務體系建設,在組織、協調、引導的基礎上,將服務拓展到銷售領域。

堅持多業並舉、城鄉並重的原則,不斷滿足產業發展和消費需求


——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不斷完善服務功能。要運用現代服務技術和行銷方式努力改造和提升傳統服務業,推進交通運輸、信息諮詢等服務業發展。要提升金融機構投資能力,加快金融開放步伐,力爭吸引一些商業銀行在遼中設立分支機構,以緩解發展建設資金不足問題。鼓勵發展便利店、養老、托幼、社區醫療等便民利民的家政服務,不斷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
——努力推進市場體系建設,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採取市場化運作、多渠道投資等方式,建設一批交通便利、管理規範、靠近產地的行銷市場,使其成為拉動地產品銷售的有效載體。充分發揮茨榆坨的區位和物流基礎優勢,依託機加、鑄造、有色金屬等產業,規劃和籌建工業原材料倉儲物流配送中心,使其成為連線城鄉、輻射全省、融入東北的大型工業原材料集散地。

堅持產業拉動、基礎先行的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城鎮化進程


——加快蒲東新城區建設步伐,不斷拓展城市發展空間。要適時啟動蒲東新城區規劃與部分工程建設。強化蒲河兩側土地與建設項目的審批和管理力度,嚴禁亂占、亂建行為發生。積極促進中嘉華榮公司項目的立項、審批與實施,為新城區建設與開發打下良好基礎。要加快蒲河公園建設,完成蒲河公園濱水路土石方工程和護坡改建及綠化工程,推進休閒廣場、兒童樂園、遊船碼頭、花卉園等規劃建設步伐,使公園的主體框架基本形成。
——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綜合服務功能。繼續實施小街小巷路網改造工程,切實解決居民出行難問題。推進北環明渠帶狀遊園建設,改善明渠兩側的居民生活環境。加快縣城棚戶區和西水廠改造步伐,完成污水處理廠建設,不斷提升環境質量和城市品位。
——進一步強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綜合治理能力和水平。整治交通秩序,鞏固交通運輸市場整頓成果。認真開展清理馬路市場、店外經營、流動攤點等專項整治活動,堅決杜絕濫占亂建行為。積極做好城市垃圾和積雪清運工作,努力向環保衛生城目標邁進。
——大力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啟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為契機,推進“三城”、“五鎮”的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引導農民向中心城鎮集聚。堅持“四清四改”標準,做好村屯環境整治和美化綠化試點工作。加快農村有線電視網路建設,提高有線電視覆蓋面。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網建設,完成十大線、烏楊線等改擴建工程,最大限度地提升城鎮功能。

強化稅收監管,完善運行體制,提高財政的調節和保障能力


——在鞏固稅源的基礎上,突出抓好稅源建設和管理。重點支持冶金、鑄造、泵閥、不鏽鋼、遼冶重工、遼健化工等重大稅源項目建設,積極拆藉資金,全力支持工業新城和園區建設。強化對重大稅源項目的監督管理力度,建立企業經營和納稅檔案。加大對偷稅、漏稅、騙稅、抗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減少和杜絕稅款流失。
——繼續執行屬地管理、收入共享、基數包乾、超收分成的管理辦法,充分發揮鄉鎮對區域內稅源的監管力度。在堅持財政體制五年不變的前提下,鼓勵縣直部門和鄉鎮創收,不斷提高縣直部門和鄉鎮的收入水平。
——進一步強化財政監管力度,規範財政運行秩序。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堅決取締執收單位的“小金庫”。加強審計執法力度,遏制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現象的發生。嚴格支出管理,認真核定支出基數。繼續實行辦公費、會議費、車輛燃油費等包乾制度,堅持政府採購制度,努力降低辦公成本、辦事成本和決策成本。
——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努力保障社會救助、重大疾病救治、城鄉貧困人口低保和醫療保險等經費支出,逐漸提高離退休幹部、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和福利待遇。

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原則,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整合教育資源,積極促進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利用現有職業教育資源,組建新型職業學校,為我縣經濟發展培養實用型人才。建立校長崗位交流和學科帶頭人培養機制,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努力打造一批名師,鑄造一批名校,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創造良好環境。要強化師德意識,堅決遏制輕授課、重補課現象的發生。
——繼續實施科技振興戰略,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堅持強化科技振興意識,加強科技載體建設。積極引進和推廣先進實用新技術,逐步改善傳統的種養模式和生產工藝。加快企業科技成果的引用和科技創新步伐,提升產品的科技含量。抓好科技特派員工作,進一步發揮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
——以“四進家園”活動為載體,積極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慶祝建縣100周年營造良好的思想輿論氛圍。以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為重點,努力營造誠實守信、文明和諧、愛心奉獻的社會氛圍。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文體活動,提高人民民眾的文化素養和健康水平。加強社區、學校、企業、街道的文化場所建設,強化文化市場的監督與管理,嚴厲打擊“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促進文化建設更加健康繁榮。
——不斷完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滿足民眾就醫需求。以便民利民為目標,逐漸降低參合入員醫療費報銷的起付線,提高報銷額度,增加套用醫藥品種,建立醫保網路化體系,解決費用報銷滯後問題。強化衛生醫療機構管理,提高疾病防控水平,加大對食品、藥品、餐飲衛生的監管力度,保證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保障社會穩定與和諧


——切實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推進依法治縣進程。堅持定期向人大報告、向政協通報工作制度,積極主動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虛心接受並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批評、建議、議案和提案。支持和鼓勵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就撤縣建區、工業新城、城市規劃建設等重大決策建言獻策,積極參與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建設。認真貫徹《環保法》,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短期的繁榮。不斷完善重大決策公示、聽證、協商和專家諮詢制度,使政府的決策更加順民心、合民意。
——切實加強信訪工作,不斷完善防控體系。認真貫徹信訪條例,不斷規範信訪和社會治安防控機制。進一步落實信訪穩定責任制,嚴格責任追究。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嚴格執行土地保護、征占地補償等有關規定,切實解決好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穩妥地推進企業改革,做好下崗職工安置和再就業工作。充分利用公益崗位等相關政策,努力為下崗職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不斷完善縣、鄉、村三級公共衛生、畜牧防疫網路體系,提高應對和處理各種突發性事件的能力,維護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努力維護社會穩定。繼續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堅決打擊兇殺、盜竊等刑事犯罪。嚴厲打擊村棍、村霸和強買強賣行為,嚴厲打擊“六合彩”賭博活動和“法輪功”邪教組織等違法犯罪活動。堅決防止交通、生產、消防、校園安全等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努力創建一個和諧的社會環境和良好的生活環境。

加強政府的執政能力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發展是振興遼中經濟,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第一要務。我們要以沈西工業走廊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政策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全力打造優越的投資環境、良好的致富環境、和諧的人文環境和穩定的社會環境,使每一個決策、每一項工作,都成為促進遼中經濟發展和構建社會和諧的動力。
——要強化政府機關施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服務水平。要注重決策能力建設,堅持把依法、科學、民主決策作為政府決策的根本。要注重依法施政能力建設,維護法律權威,提高依法辦事能力。要注重創新能力建設,以適應市場經濟和不斷轉變的政府職能需要。要注重協調能力建設,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處理好局部與整體、當前與長遠的關係。要注重服務能力建設,牢固樹立公僕意識,盡心竭力為人民解決難事、多辦實事、多辦好事。
——要強化政府機關隊伍建設。認真貫徹執行《公務員法》,努力創建一支政治強、業務精、服務好、作風實的公務員隊伍。積極推進機關人事制度和事業單位改革,推進公務員職位轉任制、崗位交流制、事業單位聘用契約制等制度建設,不斷增強隊伍的生機與活力。
——要強化政府機關作風建設。徹底解決觀念不新、精神不振、服務意識不強、辦事效率不高等問題。要以不畏艱辛、紮實有效的工作,完成好每一項任務、化解好每一起矛盾、解決好每一個老百姓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要加強廉政建設,著力解決好為誰服務的問題。全面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執行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嚴厲查處巧立名目亂攤派、亂罰款、亂收費行為,堅決杜絕生、冷、硬、頂和吃、拿、卡、要等損害政府形象、破壞發展環境的現象發生。要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堅持倡儉戒奢,從節約一度電、一升油、一張紙做起,不斷降低辦公成本,用有限的資金、最大限度地幫助那些生活困難的人們。
各位代表,一個新的五年建設期已經開始,一個新的發展機遇期已經到來,一個促進遼中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環境已基本形成。在新的一年裡,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與支持下,團結一致,合力拚搏,搶抓機遇,紮實工作,為圓滿完成全年的各項工作任務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