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三門峽市政府工作報告

“十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堅持抓好發展第一要務,強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正在穩步跨入中原崛起第一梯隊。據初步測算,“十五”期間,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十五”末人均突破1500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6年三門峽市政府工作報告
  • 地區: 三門峽市 
  • 類型: 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 :2006年 
前言,2005年工作回顧,2006年及“十一五”時期總體要求,2006年的主要任務,

前言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2005年工作回顧

“十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堅持抓好發展第一要務,強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正在穩步跨入中原崛起第一梯隊。據初步測算,“十五”期間,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十五”末人均突破15000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5.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九五”末分別增加2855元和789元。五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475億元,比“九五”時期增長1倍。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2億美元,增長1.27倍;出口創匯4.6億美元,增長6.7倍。經濟結構更趨合理,三次產業比例由“九五”末的13.4:52.4:34.2調整到9.1:61.5:29.4;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9.3%,提高5.8個百分點。城鎮化率38.8%,提高5.9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十五”計畫目標全面或超額完成,為“十一五”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剛剛過去的2005年,是我市“十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好的一年,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就的一年。全市上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加快發展,維護穩定,狠抓落實”的工作大局,團結一致,開拓創新,圓滿完成了市四屆人大六次會議提出的工作任務,全面實現了會議確定的主要預期目標。預計全市生產總值達到340億元,比上年增長14.5%。
項目建設突飛猛進,固定資產投資增勢強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170億元,項目建設呈現出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喜人局面。年初確定的“421”工程超額完成:投資在3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達到93個,建成投產30個,新開工45個。“三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大唐三門峽發電公司一號機組、東方希望氧化鋁一期工程即將投入運行,英國開曼氧化鋁一期工程建成投產。
支柱產業不斷壯大,五大基地初具規模。全面加快能源、煤化工、鋁工業、黃金、果品生產及加工基地建設步伐,產能迅速增加,五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86%。預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40億元,比上年增長20%;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80%,提高27.6個百分點;實現利稅47.8億元,增長35%。
城市建設力度加大,城鎮化水平顯著提升。積極實施中心城市帶動戰略,《三門峽市城市總體規劃》批准實施。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新修五原東路、文化南路、大嶺南路,澗河四期治理初顯形象,陝州大道兩側和澗河公園基礎綠化基本完工,澗南城區改造取得較大進展,台下區如期實現集中供熱,集中供氣管網覆蓋率達到60%。加快推進城鎮化,310國道沿線城鎮經濟隆起帶得到較快發展,經濟總量達到全市的75%。大力進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市區空氣品質明顯改善。深入開展“四城聯創”活動,順利通過省級衛生城市復檢和園林城市驗收,入選“2005年度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農業“三化”步伐加快,農村經濟取得新進展。抓好農產品基地建設,建成36萬畝無公害蘋果、100萬頭牲畜、25萬畝菸葉和68萬畝速生豐產林基地。果、牧、林三大支柱產業發展壯大,預計全市果品產量110萬噸,肉類產量7萬噸,奶類產量1.4萬噸。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140餘個龍頭企業輻射帶動農戶26.8萬戶,實現銷售收入12.6億元。農業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日益完善,農產品檢測網路覆蓋城鄉,“三電合一”信息化經驗受到農業部表彰並在全國推廣,菸葉生產全國領先。大力發展勞務經濟,轉移農村勞動力18萬人,實現收入11億元。
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對外開放不斷擴大。52家國有工業企業完成改制48家,靈寶黃金股份公司即將在香港上市。鄉鎮機構改革全面完成,糧食、流通、農信、文化、交通等改革穩步實施。開放型經濟迅速發展,預計全年實際利用外資720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5.2%;出口創匯1.36億美元,增長12.4%。特色旅遊日趨活躍,預計接待國內外遊客318.7萬人次,增長19%;實現旅遊收入21.6億元,增長11%。非公有制經濟增勢迅猛,全年新上項目235個,預計完成增加值113億元,增長23%;入庫稅金9.7億元,增長35%。
財政金融平穩運行,縣域經濟實力增強。財政收支取得突破性進展,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6.6億元,比上年增長39.5%,總量和增幅分別位居全省第9位和第6位;支出完成31.6億元,增長35.5%。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74億元,增長21.5%;各項貸款餘額199.2億元,增長9.7%。縣域經濟迅速發展壯大,預計縣域生產總值完成285億元,增長17%,占全市總量的84%。澠池、靈寶財政收入超3億元,義馬、陝縣超2億元,盧氏超1億元。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大力推進自主創新,預計全市專利申請量完成205件,比上年增長64%。農村教育穩步發展,提前一年完成D級危房改造任務,“兩免一補”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成功舉辦了市五運會,民眾性體育活動蓬勃開展。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力度加大,縣級疾控項目和34所鄉(鎮)衛生院改造全部完成。計生工作不斷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4.03‰。“村村通”工程完成710公里,新增通油路行政村262個。實施扶貧項目148個,解決了1.6萬人的溫飽問題和52個行政村的人畜飲水困難。1.8萬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兩個確保”達到100%,城市低保對象實現應保盡保。“清欠”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預計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100元,增長12%;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完成3220元,增長18.9%。民族宗教、婦女兒童工作被評為全國先進,實現省級“雙擁模範城”五連冠。審計、物價、外僑、對台、農機、氣象、人防、檔案、史志、無線電、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河務移民、防震減災和殘疾人事業等取得新進展。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構建和諧社會有序推進。深入開展“三好一強”和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雙創”和“兩抓一促”效果明顯。嚴格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決定、決議,辦理人大代表建議50件、政協委員提案280件。堅持依法治市,基層執法隊伍得到加強,“三嚴一創”活動有序推進,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榮獲全省、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反腐糾風取得實效。開展以小煤礦為重點的專項整治,安全形勢趨於平穩。深入貫徹實施《信訪條例》,集中處理信訪案件,保持了社會大局穩定。
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積極落實中央、省巨觀調控政策和市委確定的在調控中加快發展、在發展中順應調控的工作方針;得益於突出發展第一要務,堅持工業的核心主導地位不動搖,大力實施“擴大開放,依託提升,最佳化結構,項目帶動”的發展戰略;得益於市人大、市政協的大力支持,全市上下同心協力,社會各界團結一致,形成思發展、謀發展、促發展的濃厚氛圍。值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產業結構不盡合理,資源開發和初加工比例偏高,高新技術產業比重較低,服務業發展比較滯後。二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不快,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依然較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還很艱巨。三是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較弱,綜合競爭力有待於逐步提高。四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依法行政和作風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我們一定高度重視這些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2006年及“十一五”時期總體要求

根據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以及市委四屆六次全會精神,確定今年乃至“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緊緊圍繞躋身中原崛起第一梯隊和提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突出加快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兩大任務,牢牢把握“加快發展,維護穩定,狠抓落實”的工作大局,大力實施“擴大開放,依託提升,最佳化結構,項目帶動”發展戰略,最佳化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奮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努力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切實推動經濟社會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按照上述總體要求,在工作中要始終堅持六個基本原則:
堅持突出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竭盡全力抓落實,加壓奮進,創優爭先。
堅持轉變增長方式。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強力推進自主創新,加快速度,改善質量,提高效益,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堅持推進城鎮化。統籌規劃,科學實施,突出產業支撐,強化輻射帶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互動發展。
堅持抓好“三農”工作。全面落實政策,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三化”,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堅持加快改革開放。大力深化各項改革,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創新機制,激發活力,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發展。
堅持構建和諧社會。牢記以人為本,更加關注民生,營造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
《三門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及其說明已印發各位代表,請予審議。
根據“十一五”規劃確定的戰略任務,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增長20%,出口創匯增長1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4%;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

2006年的主要任務

為確保今年主要預期目標的實現,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定不移地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備足經濟發展後勁
集中精力抓好在建項目,確保儘快投產一批。突出抓好“四大項目”,大唐三門峽發電公司二期兩台機組上半年全部投產,同步建成50萬伏輸電線路;英國開曼、東方希望兩大氧化鋁二期工程按期完成投資計畫;開祥化工100萬噸甲醇一期25萬噸項目年底前建成。千方百計加快進度,爭取義馬氣源廠二期擴建、澠池天基5萬噸鋁型材、天鵬鋁業高精度鋁箔、陝縣專用汽車裝配生產線、靈寶新凌鉛業10萬噸電解鉛、盧氏夜長坪鉬礦二期改造等12個項目年內建成,形成新的經濟成長點。
紮實推進前期工作,確保開工一批。搶抓機遇,創造條件,確保開祥化工5萬噸1,4—丁二醇、義馬10萬噸二甲醚、義煤集團二期180萬噸乾法水泥、韶星氟化鹽擴建、陝縣捷馬公司聚氯乙烯、靈寶5000噸高檔銅箔、盧氏雞灣電站、湖濱風力發電、開發區潤德汽車座墊等30個項目年內相繼開工,掀起新的投資高潮。
精心搞好項目庫建設,確保儲備一批。圍繞“十一五”規劃和“五大基地”建設的要求,篩選出一批事關我市經濟長遠發展的大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補充完善各級項目庫。重點抓好義馬4×60萬千瓦坑口電廠一期、陝縣惠鑫鋁業200萬套車輪、湖濱20萬噸離子膜燒鹼、靈寶林紙一體化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前期工作,爭取實現大的突破,為“十一五”發展備足後勁。
(二)堅定不移地抓好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進一步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扶大做強支柱產業。圍繞五大支柱產業,依託現有優勢,大力實施名牌戰略,努力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品牌,提升支柱產業的整體實力。能源工業,加快12個在建電力項目建設,年底電力裝機達到450萬千瓦。積極發展風電、水電等再生能源,壯大能源基地規模。鋁工業,抓好鋁土資源的利用、氧化鋁的就地轉化和電解鋁的深加工,爭取形成氧化鋁200萬噸、氫氧化鋁10萬噸、汽車輪轂300萬隻、鋁型材7萬噸的產能,建設全省最大的鋁工業基地。煤化工工業,加快推進煤化工系列開發項目建設,加快形成45萬噸甲醇、5萬噸清潔油、5萬噸1,4—丁二醇、6萬噸苯酚等化工產品的產能。有色金屬工業,立足當地,向外擴張,狠抓黃金、銀、銅、鉛等系列開發和精深加工以及伴生資源的綜合利用,切實提高附加值,建設全國重要的黃金生產加工基地。林果業,鞏固濃縮果汁產能,積極發展果膠、果糖、果醬、果渣飼料及其他果製品加工,新增果品精加工能力25萬噸。壯大林板一體化規模,中高檔密度板達到40萬立方米。同時,依託醫藥產業基礎,通過基地帶動產業,重點開發澠池6萬噸中藥飲片和玫瑰油製品、豫西藥業連蒲雙清膠囊和鹽酸納美芬等系列產品,促進醫藥產業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