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遼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去年,市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帶領全市人民圓滿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過去的一年,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的一年,是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的一年,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年,實現了振興遼陽老工業基地的良好開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5年遼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 領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
  • 監督:市人大和市政協
  • 落實:科學發展觀
一、2004年工作回顧 ,二、2005年政府工作安排,

一、2004年工作回顧 

去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下,市政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帶領全市人民圓滿完成了市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過去的一年,是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的一年,是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的一年,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一年,實現了振興遼陽老工業基地的良好開端。
去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90億元,比上年增長(以下簡稱增長)16.3%;財稅總收入完成37.45億元,增長23.5%,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4.03億元,增長2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79.4億元,增長14.6%;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2.5%;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7307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3800元,分別增長9.3%和9.7%;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5.63‰。在國家統計局對2003年度地級以上城市綜合實力評價中,我市進入了百強市行列。
(一)項目建設成果顯著,對外開放取得新成績
繼續開展了項目建設年活動,開工建設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351個,其中投資2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65個,當年建成投產的重點項目38個。
"項目年"促進了對外開放。全市實際利用外資完成4581萬美元,增長51%,實現了打利用外資翻身仗的年度目標。出口創匯1.25億美元,增長51%。新增三資企業30戶。引進國內資金46億元,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47個。
"項目年"促進了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7.3億元,增長39.6%。
(二)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成效明顯,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
全市工業總產值實現630億元,增長28.4%。工業增加值實現139.4億元,增長20.1%,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8.1%。
四大支柱產業對全市經濟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增加值實現111.8億元,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82.8%。
國有大型骨幹企業和民營企業競相發展。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8.5億元,增長42.2%,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34.8%。民營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90億元,增長20.6%,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64.6%。規模以上民營企業由340戶發展到424戶,其中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由30戶發展到37戶。忠旺鋁型材獲國家名牌產品和全國馳名商標。農村"一村一品"工業加工村發展到76個,產值80億元。
落實國家巨觀調控政策,整頓征占土地和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淘汰了一批技術裝備落後的企業,關停小軋鋼、小鑄鋼、小選礦346家。
(三)農業喜獲豐收,農村經濟實現新突破
全面推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業總產值實現43.6億元,增長8%。糧食總產量實現86.6萬噸,比上年增加13萬噸。實施養殖業倍增計畫成效明顯,建成畜牧小區120個、水產小區5個,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2%,提高3個百分點。優質水稻和高油大豆增加16萬畝。無公害蔬菜增加8萬畝。引進農林牧漁名優新特品種100多個,推廣稻田養殖等20多項新技術,在全省率先實施了"黃牛改奶牛"技術。
狠抓了農產品加工業和農產品的出口創匯。原有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有了新的發展,又出現了一批新的龍頭企業。訂單農業發展到83萬畝,農產品出口創匯700萬美元,增長1倍。
加強了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村生態建設。完成農建骨幹工程123項,"沃土工程"9000畝,太子河右岸大堤建設完成4500延長米;啟動了秸稈汽化站示範工程。
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實《土地承包法》,加大土地承包流轉專項整治力度;發放糧食生產和良種補貼4052萬元、農民小額貸款2.5億元,農業稅下降3個百分點,農業特產稅全部取消,農民人均負擔減少29元。
(四)各項改革穩步推進,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深化了國有企業改革。市屬國有工業企業又有11戶採取出售、兼併、破產等形式進行了改制。市屬非工業企業完成改制35戶。一批國有企業改制遺留問題得到解決。中省直企業主輔分離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農村稅費改革進一步深化,實施了農村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遼陽縣全國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試點工作進展順利。
積極推進財稅和金融改革。實行部門預算和零基預算,完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深化了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稅務部門從徵收體制改革入手,加強依法治稅,促進了稅收增長。遼陽財政證券公司、市公路集團債券兌付平穩,化解了金融風險。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啟動,完成了增資擴股任務。
基本完成了市政府、縣(市)區政府和鄉鎮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審批事項554項。
事業單位改革開始起步,市直20戶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轉為企業。
(五)加快城鄉建設步伐,城鄉面貌發生較大變化
完成了護城河改造工程,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廣佑寺建設和中華廣場擴建工程,青年街、衛國路等道路拓寬改造工程,82條小街小巷道路改造工程。實施了城市中心區醫療垃圾焚燒爐、生活垃圾焚燒爐建設工程和繁榮路、振興路城市出入口建設工程。改造棚戶區15萬平方米。
加快了集中供熱、水源建設和電力設施建設。完成了竇雙樹熱源中心二期和併網改造。完成了3.2公里湯河水源二期管線鋪設。完成了一批重點變電所增容改造。
繼續加強交通、環保治理和綠化建設。拆除鍋爐房35座,扒掉、停用煙囪36根,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由310天提高到342天。城區綠化30公頃,農村造林6567公頃,封山育林9717公頃。我市再次被評為全國暢通工程優秀管理城市和省"綠葉杯"優勝城市。
城鎮建設步伐加快,進一步完善了城鎮規劃,完成村級油路工程293公里,完成公路大中修改建工程25.7公里。
城鄉功能逐步完善。餐飲服務業進一步發展;各類商品交易市場已發展到156個,專業連鎖店鋪增加28家;通信、金融、保險、諮詢和社區服務業的發展,方便了民眾生產生活。我市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成功舉辦了首屆佛教文化旅遊節;全年旅遊業收入實現12.6億元,增長34%。
(六)就業和社保工作再上新水平,民眾生活得到改善
在全省率先實行就業實名制。實現就業再就業5.1萬人,其中大齡就業4100人。就業培訓2.1萬人。
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參保人數分別新增1萬人、5000人、2.8萬人。進一步完善了低保制度,提高了低保標準,全市城鄉低保人數達6.45萬人。
大力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扶貧幫困活動,救助城鄉困難戶3.25萬戶。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解決困難群體大病救助、供暖補助、子女就學等問題。農村優撫對象優待補助金、困難戶救濟金和五保戶供養金全部發放到位。為122戶農村特困戶建了新房。加強了殘疾人就業、解困和康復工作,實現了"無白內障障礙市"的目標。山區扶貧開發工作成效明顯,山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50元,增長9.1%。
進一步加強了社區建設。市、區兩級投入2200萬元,改善社區辦公條件,增加社區工作人員補貼和辦公經費。社區"一站四室"平均面積增加到421平方米,達到省規定標準;4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達78個。
(七)科教興市戰略深入實施,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全年專利申請突破千項,增長率連續兩年居全省第一位。高新技術產業完成產值83億元,增長28%,居全省中小城市前列。
義務教育保持全省先進水平,控輟保學連續3年居全省第一位,高中升學率和重點率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全面實施職業教育"金橋工程"。教育系統行風建設是全省唯一的全國先進集體。教育信息化建設位居全省前列。加大了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整合力度,完成了職院、一高中、一中西藏班教學樓和部分配套設施建設,重組建成了九年一貫制第七中學;完成兩縣(市)一高中等4所高中教學樓改造工程,建成雞冠山等5所具備學生住宿條件的九年一貫制學校,改造農村中國小危房37所。
人口和計畫生育綜合改革不斷深化,城市藥具管理機制改革獲全省唯一突出貢獻獎。全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11‰,出生嬰兒性別比為103。
衛生工作繼續保持全省領先水平,行風建設獲得全國先進市稱號。完成了市公共衛生管理服務中心和兩縣(市)疾控中心建設,建成了市中心醫院病房樓和市傳染病院門診樓。改革農村藥品監督、供應體制,80%以上鄉鎮、半數以上行政村的藥品零售企業和醫療機構的藥品實行了統一配送。
文化、體育、紅十字事業都有新發展。成功舉辦了遼陽第二屆曹雪芹文化藝術節;我市創作並演出的現代評劇在省第六屆文化藝術節上獲得8個獎項;市圖書館晉升為國家一級館。成功舉辦了市五運會;我市運動健兒在第28屆奧運會上奪得1金1銅兩枚獎牌,名列全省第一位;CBA聯賽遼陽主場火爆,已成為我市體育產業新的亮點。市紅十字會被評為我省唯一的全國紅十字會先進集體。
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文明單位和公民道德建設成果顯著。雙擁工作再創佳績,我市第五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八)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依法行政工作有新進展
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認真貫徹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堅持重大事項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制度。全年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28次,辦理人大代表議案9件,建議、批評和意見194件。自覺接受市政協的民主監督,加強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的聯繫。辦理政協提案371件。
積極推進民主法制建設。深入開展"四五"普法工作,大力開展法制培訓;推進基層民主政權建設,完成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嚴格執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行政訴訟敗訴和行政複議被撤銷案件明顯減少;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減少行政許可事項312項、廢止規範性檔案44件,154項行政許可事項進入市公共行政服務中心集中辦理。
加強行政效能監察工作,集中開展了經濟發展軟環境專項治理,查處了30多起侵害企業和民眾利益的違法違紀案件。加強行風建設,有效發揮了"行風熱線"和市長公開電話的作用。調解人民內部矛盾,專項處理了一批信訪疑難案件,解決了一批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
依法打擊各種犯罪活動,全市共破獲刑事案件2690起,打掉犯罪團伙80個。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杜絕了重特大事故發生,維護了社會穩定。
審計、統計、工商、物價、廣電、民族、宗教、農機、氣象、商檢、海關、菸草、僑務、對台、質量技術監督、民兵、預備役、老齡、婦女兒童、檔案、人防、地方志和防震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果。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工作取得的成績,是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依法監督的結果,是市政協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及社會各界監督支持的結果,是駐遼各部隊、武警官兵、中省直各單位共同奮鬥的結果,是全市各條戰線幹部民眾勤奮工作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並通過你們向全市人民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總結一年的工作,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改革中的一些難點問題還沒有突破。二是對外開放水平不高,牽動力不強,外向型經濟總量較小,特別是重大項目利用外資少。三是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約束明顯。四是城鄉部分民眾生活還比較困難,一些關係民眾生產生活的熱點難點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解決。五是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社會治安還有不少薄弱環節。六是經濟發展軟環境還不完全適應加快經濟發展的需要。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5年政府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九屆九次全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全局,以加快發展為主線,以結構調整為重點,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民眾多得實惠為落腳點,全面完成"十五"計畫,打造實力遼陽、平安遼陽、誠信遼陽,構建和諧社會,加快振興老工業基地,為把我市建設成為遼寧中部城市群中具有特色和活力的現代化生態型新興工業城市邁出堅實的一步。
今年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力爭1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力爭1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力爭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和7%,力爭增長9%和8%;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
(一)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拉動全方位對外開放
加快經濟發展,打造實力遼陽的首要戰略是全方位對外開放,關節點是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引進資金、管理、技術和人才,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從今年開始到本屆政府任期屆滿,繼續連續三年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每年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要新開工50項,投產50項,儲備50項。圍繞項目建設年,繼續連續三年打好利用外資翻身仗,今年實際利用外資要增長30%,突破6000萬美元,力爭增長50%。
強化項目意識,營造對外開放氛圍。政府各部門都要關心、支持項目建設,以推進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為己任,把職能作用的發揮融入對外開放的總體格局之中。
要全方位、寬領域地招商引資。從新上工業項目到實施技術改造;從農產品深加工到種養業的工廠化生產;從各類專業市場、商場、酒店等傳統服務業和現代物流業,到城市基礎設施、社會公共事業和旅遊業;從閒置資產盤活到礦產資源開發,都要進入招商引資的主戰場。
夯實招商基礎,提高招商質量,重在跟蹤落實。一是組織專門力量包裝項目,建立全市統一、資源共享、嚴謹可行的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庫;二是收集全市的對外交往資源,建立招商信息聯絡系統,利用多種方式,同國內外企業、財團、商會和名流等保持經常聯繫;三是建立項目跟蹤調度責任制,重點項目經常調度,全程跟蹤,重點推進。同時,採取靈活的招商方式,降低招商成本,注重招商引資的實效。
進一步擴大內聯,抓好國內招商。重點在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開展多層次的招商活動。今年引進國內資金按新口徑要比上年增長20%以上。
積極擴大外貿出口。做到利用外資與外貿出口相互促進、良性互動,重點培植既利用外資又擴大出口的骨幹企業。今年外貿出口要增長30%,突破1.6億美元。
(二)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發展具有特色的遼陽經濟
繼續堅持工業強市方針,發揮區位、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四大支柱產業,形成更強的產業特色。要抓住遼陽石化分公司建設中國最大的化纖原料生產基地的重大機遇,採取大中小企業一起上,中省直企業和地方企業一起上,國有和民營企業一起上的措施,充分利用資源進行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大力發展化工化纖塑膠行業;要充分利用鞍鋼、本鋼的資源,加快改造提升冶金及金屬加工業,建設優質板管材、特種鋼、有色金屬加工基地;要融入瀋陽經濟圈,抓住瀋陽振興裝備製造業和建設汽車城的機遇,搞好與瀋陽的產品對接,發展裝備製造和零部件配套業;要充分利用我市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實現農產品的加工增值。
圍繞支柱產業大力發展加工業要更加充分地發揮我市企業體制和機制上的特色。要繼續支持國有大型骨幹企業的發展,為企業項目建設、生產經營搞好服務,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使其進一步成為我市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實力增強的重要支撐。同時,要在發展民營企業和工業加工專業村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要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培育一大批帶動全市經濟結構調整的民營骨幹企業,使他們進一步做大做優做強;要採取更加靈活的政策措施,扶持民營中小企業和工業加工專業村承接國有、民營骨幹企業產品的輻射和延伸,使更多的民營中小企業和千家萬戶參與加工配套。今年全市民營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要增長20%以上,規模以上企業要突破500戶,規模以下中小企業要增加2000戶,達到4.8萬戶。"一村一品"工業加工專業村要發展到90個以上。
加強工業建設,加快技術改造,發展循環經濟,實施名牌戰略是圍繞支柱產業發展加工業的重要措施。從今年開始要發展循環經濟,對重點行業強化管理,避免低水平重複建設,更不允許以破壞浪費資源、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增長。要高度重視名牌產品的培育,鼓勵企業爭創省以上名牌。
提升第三產業水平是我市經濟結構調整的一個重要方面。要進一步做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品牌,整合旅遊資源,在全省旅遊業的大格局當中,完善我市旅遊業發展規劃,把弓長嶺區的旅遊資源和廣佑寺景區等旅遊拳頭產品,同瀋陽、鞍山、本溪等旅遊熱線相銜接,提高旅遊業發展水平。大力發展商貿流通、交通運輸、餐飲服務等傳統服務業和現代物流、社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發展連鎖經營店鋪和專業市場。
(三)加快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下大力氣解決"三農"問題,仍然是新一年政府工作的重點。要全面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把黨和政府給農民的實惠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認真貫徹《土地承包法》,徹底解決遺留問題,推進土地依法、自願、有償流轉。進一步深化農村稅費改革,增加對農業的投入,大力減輕農民負擔,全部取消農業稅,大幅度提高農民收入水平。穩定糧食生產,農業增加值增長8%。
實施農產品加工行動計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走引資和創匯並重的開放式發展道路,實現項目招商、訂單農業和出口創匯的新突破。重點抓好8個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項目,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要達到30個。特別要抓好濃縮蛋白、異黃酮的深加工,開發生產醫藥、化妝品等終端產品。拓寬延伸肉雞加工等九大農業產業化鏈條;建成大豆、禽類等8個系列加工出口產業群。突出抓好肉蛋雞的出口,推進肉蛋雞產品直接銷往香港市場,鞏固肉雞出口的日本市場,拓展歐洲市場。農產品出口創匯增長40%以上。
加強"五大基地"建設。深入實施養殖業倍增計畫,加快畜牧業生產基地和淡水魚生產基地建設,擴大養殖規模,提高良種繁育能力,新建畜牧業和水產小區125個,稻田養殖要達到1萬畝。創建符合國際標準的無規定動物疫病區。建設優質水稻和高油大豆生產基地,擴大無公害水稻種植面積,重點發展適宜出口的優質水稻和專用糧。擴大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面積。以南果梨和葡萄為重點,建設水果生產基地,發展水果倉儲業和加工業。
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深入開展農建"大禹杯"競賽活動,實施農建骨幹工程100項,繼續奪取省農建"大禹杯"。繼續實施太子河右岸大堤工程。抵禦可能發生的洪澇災害,重點整治北沙河等河流,改造10座排水站,治理澇區15萬畝。造林8萬畝,封山育林10萬畝。進一步搞好村屯綠化工作。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建設市無公害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和現代農業科技示範中心。扶持農村各類行業協會的發展。
繼續實施"百村扶貧開發工程",進一步搞好山區產業發展規劃,突出抓好規模種養業和山野菜、中草藥等土特產品加工業,促進山區農民收入穩步提高。
(四)加快體制創新,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今年改革的主要目標是加快企業體制創新,大力實施股份制改造,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同時解決企業改制的難點問題。
分類指導,深化國企改革。有淨資產、有經營能力的國有企業,要通過引進民間資本參股,引入國內外企業參與組建規範的股份制公司;已經改制但發展不快的企業,也要積極引入國內外資本,進一步完善股份制改造和法人治理結構,注入新的活力;嚴重資不抵債的企業要依法實施破產,不具備破產條件的,採取有力措施,妥善處理遺留問題,儘快完成轉制任務。繼續推進國有企業主輔分離。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為民營企業創造平等競爭,一視同仁的法制環境、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和服務環境;根據上級的有關政策,進一步放寬民營企業發展領域;鼓勵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有和集體企業的改制和重組;加大對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保護民營企業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引導民營企業實施股份制改造和走上市公司發展的道路,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促進民營企業機制創新。
加快事業單位改革。推進首批"事轉企"單位改制,再選擇一批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實施股份制改造。
認真落實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穩步推進財稅金融改革。加強稅收征管,確保應收盡收,做大政府財力。強化公共財政職能,繼續推進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採購管理改革。加強非稅收入的徵收和管理,實行綜合預算。理順投資體制,強化政府投資行為管理。加大對全市金融業的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支持市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提高資本充足率,大幅度降低不良貸款比例,全面提高經營管理和風險控制水平,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
(五)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營造良好的城鄉人居環境
今年我們要在為人民民眾安居樂業,營造良好城鄉環境上狠下功夫。
實施"四進"社區工程。市政設施改造進社區。採取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市、區、街三級投入的方式,對小區道路、路燈、公廁、綠化、上下水、煤氣、供暖、環衛設施、體育器材等進行建設改造;環境保護進社區。對小區噪音、環衛、排污進行全面治理;警務、保全進社區。警力下移,完善社區聯防治安體系;公共服務網路進社區。城建、房產、建設、城管執法"110"在社區聯動,貼近民眾、快捷服務。
完成文聖路北段、武聖路北段、中心路北段等市政路網建設;完成繁榮路、振興路兩大城市出入口拓寬改造;啟動城市東環、南環路建設,推進河東新區開發;繼續提高城市綠化水平,以護城河兩岸、金銀遊園和社區為重點,大量栽植樹木花草;完成北草庫熱源中心擴建工程,繼續進行摘併網,力爭兩年內全部實現城市中心區集中供熱;完成4.5公里湯河水源二期供水管線建設,確保居民飲用水質量;實施城市亮化工程,在城市主幹道、廣場和園林安裝裝飾燈,在小街小巷安裝路燈,在小區住宅樓道安裝夜間聲控燈,城市亮化率達95%以上;加速改造棚戶區,以慶陽、弓長嶺地區為重點,年內改造棚戶區13萬平方米;完成本遼高速公路遼陽段征地動遷工作;完成200公里村通油路建設工程;爭取省專項資金加快老電網改造和新電網建設。
加強城市綜合管理,大力開展城市管理年活動。整治城區噪音和環境污染;三年內要拆除城市中心區煙囪和鍋爐房;進一步完善環境衛生工作體系和責任制,提高環衛機械化水平,加大城鄉結合部環境衛生治理力度;整治環保不達標企業;專項治理小張貼、小廣告,規範各類商業廣告牌匾;專項治理機動三輪車、人力三輪車、小客車和計程車,規範客運市場;清除三級以上幹道馬路市場;規範城市管理執法和建設工程報建審批程式;出台城市動遷補償辦法和土地徵用補償辦法。
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縣城所在地的規劃建設水平,加快中心鎮建設。做好採煤沉陷區治理工作,力爭年底前讓沉陷區居民入住新居。進一步整治村屯環境,改變部分村屯髒亂差的現狀。繼續堅決整頓規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制止破壞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行為。
(六)繁榮各項社會事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圍繞四大支柱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加強企業、科研機構的聯合,抓好50項重大科技項目的可研和包裝。
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加強行政管理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全年培訓各類人才1.4萬人。注重發揮離退休科技人才的作用,更多地引進國內外人才和智力。落實人才政策,創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
加快發展教育事業。著力加強農村教育工作,加大鄉村教師培訓力度,實施農村學校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構建以高職為重點、中職為主體、初職為基礎的職教發展體系,遼陽縣職教中心力爭年內建成達標,啟動燈塔市職教中心建設;加速整合教育資源,積極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完成十二中學等學校的翻建和改造,改造農村中國小危房1.7萬平方米;加大教育扶貧力度,保證考入大學的貧困家庭學生能夠按時入學,讓8000多名貧困家庭的孩子免費完成義務教育,對貧困家庭的高中生免收學費。
加快發展衛生事業。建立和完善"以縣為主、縣鄉共責"的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建設以縣(市)疾控中心為依託、鄉(鎮)防保站為基礎的農村疾病防控體系,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和新一輪鄉(鎮)衛生院改造;推進醫療事業市場化改革,加強社區衛生工作,健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完成市救治中心建設,實施市三院二期、精神病院改造工程。大力推進農村藥品監督和供應網路建設,保證農村人口用藥安全有效。
積極發展人口和計畫生育、文化、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注重提高人口質量,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以內,出生嬰兒性別比控制在107以下。發展專業藝術,繁榮民眾文化。改革文化企業產權制度,整合文化設施資源,加快文博事業發展,加強漢墓保護。改革競訓體制,積極備戰省十運會。啟動體育場項目建設,改善體育館周邊環境。繼續發展廣電事業,提高節目製作水平,實施新一輪村通電視工程,解決偏遠地區農民收看電視難問題。
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創建活動,提高公民道德建設水平。加強國防教育和民兵、預備役部隊建設,深入開展雙擁工作。
(七)關心民眾生活,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關心民眾生活,關愛弱勢群體,切實維護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是政府新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繼續把就業再就業列為政府工作的"一號工程"。免費培訓1.8萬名失業人員,使其掌握一技之長,儘快上崗就業。對大齡人員實行就業援助,實行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安排4100名大齡人員再就業。
依法推進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擴面工作。年內養老保險要確保增加3萬人,失業保險要確保增加8000人。進一步擴大醫療保險範圍,提高醫療保險的支付水平。把破產企業、改制企業退休人員和經認定無繳費能力單位的2.6萬名職工和退休人員納入醫療保險範圍。
全面構築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擴大低保覆蓋面,提高低保標準,強化動態管理,做到應保盡保。實施分類施保,對重度殘疾人、高齡老人等更困難的群體,低保金上浮。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提高農村低保標準,擴大覆蓋面。建立大病救助、就業資助和應急救助制度,緩解困難群體的生活困難。繼續搞好集中性和經常性相結合的扶貧幫困活動,全年籌集扶貧幫困資金1000萬元,救助城鄉困難民眾。建立供熱保障基金,用於困難群體的供熱補貼。做好殘疾人工作,籌集400萬元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
切實解決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調整全市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城區由每月280元提高到400元,縣鎮由每月240元提高到350元。
建立平安保障體系,建立起全方位、網路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切實增強民眾的安全感。創建"平安社區"和"平安村鎮(鄉、街)"。發展保全業,落實群防措施,形成警務和群防相結合的防控網;創建"平安公共場所"。實施派駐保全、治安等級評定、行業協會自治等多種措施,嚴格公共場所的治安管理;創建"平安企業、學校"。建立健全企業、學校內部安全保衛組織,落實內部安全保衛責任制,開展警企共建、警校共建。
認真做好信訪工作。建立各級領導幹部信訪工作"一崗雙責"責任制,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加強對各類矛盾和糾紛的排查調解,著力解決信訪疑難案件和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
加強安全生產工作。完善安全生產設施,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依法實施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深入開展專項整治,消除安全隱患,確保不發生重特大事故。
(八)堅持依法治市,進一步改善經濟發展軟環境
加快推進依法治市進程,加強誠信建設,打造"誠信遼陽",切實改善經濟發展軟環境,是建設實力遼陽的重要保障。
進一步加強政府法制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完成"四五"普法任務,落實依法治市的各項措施,完善社會矛盾糾紛的大調解機制,增強全民的法律意識。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規範行政行為。加強行政複議和應訴工作,提高辦案質量,今年行政首長首例行政訴訟案件出庭率要力爭達到100%。認真貫徹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對當年的行政敗訴和行政複議被撤銷案件的責任人予以責任追究。
改善政務環境,提高服務水平。擴大集中辦理事項,實行"三必進",凡能進市公共行政服務中心的行政許可事項、行政審批事項和行政收費事項,必須全部進入中心辦理;推行聯審服務制、首席代表制、全程代理制。經常組織人員深入企業徵求意見,了解影響或干擾企業發展的問題,堅持全年打專項整治的攻堅戰。強化行政監察工作,嚴厲查處"不作為"和"亂作為"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堅決懲治破壞軟環境的"害群之馬"。
加強誠信建設,打造"誠信遼陽",全面改善全市社會信用狀況。不斷提高政府信用,在政府機關廣泛開展創建"誠信機關"活動。加強企業誠信建設,建立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和信用檔案,評選"誠信企業",適時公布嚴重失信的企業名單。加強中介機構信用建設,制定規範市場中介組織發展的意見,促進中介機構健康發展。廣泛開展"建信用遼陽城,做誠信遼陽人"的誠信教育活動,提高市民的誠信水平。
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營造有序的市場環境。打擊偷稅漏稅、制假售假、強買強賣、欺行霸市行為,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保障人民民眾生命安全。
(九)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生態市建設步伐
建設生態市是振興遼陽老工業基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是造福當代,惠及子孫的偉大事業。根據市委九屆五次全會做出的部署,我們編制了《遼陽生態市建設規劃綱要》,提交這次大會審議。
這個《綱要》從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出發,認真學習考察借鑑外地的經驗,經過多方徵求意見,反覆研究論證,並經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提出了我市建設生態市的指導思想、任務目標、保證措施和實際步驟,是一個較為成熟的框架性檔案。《綱要》確定我市建設生態市具體分三步走:2005到2010年,全面啟動生態市建設,創建國家衛生城市;2011到2015年,初步形成綠色產業群和綠色企業群,基本建立循環經濟體系,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2016到2020年,深化生態文化建設,進一步完善已進入良性循環的經濟體系。到2018年,遼陽縣、燈塔市建成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到2020年,全面實現生態市建設各項指標,建成國家級生態市,進入生態社會。
《綱要》經過全體人大代表集思廣益審議通過之後,市政府將肩負起這個光榮的使命,依據《綱要》編制具體規劃,並從今年開始全面啟動生態市建設,經過15年的努力,實現全市人民共同的奮鬥目標。
(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開創政府工作新局面
完成新一年的各項任務,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行政能力和水平十分重要。
建設公開透明的政府。全面建立政務公開制度,建立政府決策的人大代表聽證、政協委員協商、專家論證和社會公示制度。自覺接受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積極主動地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加強同人大代表的聯繫,辦好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自覺接受市政協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的民主監督。
建設勤政高效的政府。建立嚴密的工作機制,促進政府全體組成人員和機關工作人員盡職盡責地開展工作。做到講效果,講效率,決定的事項有時間和質量要求,不推諉,不扯皮,團結協作,高效運轉。
建設求真務實的政府。發揚講實話、辦實事、重實幹、求實效的良好作風。把民眾得實惠作為第一目標,把民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使命,把民眾的滿意度作為第一標準,不搞虛假政績,不搞形象工程,杜絕形式主義。每項工作都要做到有部署、有檢查。
建設清正廉明的政府。從政府班子成員到政府各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要牢記我們的權力是人民給的,是為人民做事的,不是為自己謀私的。從思想上端正執政理念,從行動上加強自我約束,從制度上完善監督制約機制。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及時查處各種違法違紀案件,嚴厲懲治腐敗分子。
各位代表,遼陽經濟和社會發展又掀開了嶄新的一頁,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讓我們緊密團結起來,以蓬勃的朝氣、務實的作風、科學的態度,艱苦奮鬥,全面完成今年各項工作任務,並做好"十一五"規劃,為實現我市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新興工業城市的目標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