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2001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所做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 外文名:Report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2005
  • 報告日期:2005年3月5日
  • 審議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 報告人:溫家寶
  • 報告地點:人民大會堂
報告會議,報告全文,

報告會議

2005年3月5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向大會作《200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全文

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3月5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2004年,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團結奮進,銳意創新,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取得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
過去一年,我們是在應對新的挑戰和考驗中前進的。近兩年我國經濟運行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主要是糧食供求關係趨緊,固定資產投資膨脹,貨幣信貸投放過快,煤電油運緊張。如果任其發展下去,局部性問題就會演變為全局性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及時作出了加強巨觀調控的決策和部署,按照果斷有力、適時適度、區別對待、注重實效的原則,綜合運用經濟、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著力解決影響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突出問題。經過全國上下共同努力,巨觀調控取得明顯成效。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薄弱環節得到加強,避免了經濟大的起落。
一年來的成就集中表現在: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對外開放實現新突破;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繼續改善。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6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5%;財政收入2.63萬億元,增長21.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萬億元,增長13.3%;進出口貿易總額1.15萬億美元,增長35.7%,由上年居世界第四位上升為第三位;城鎮新增就業980萬人,超過預期目標;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936元,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實際增長7.7%和6.8%。這些成就,標誌著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道路上又邁出堅實的一步。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採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促進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
這次巨觀調控是從加強農業入手的。主要措施是:減免農業稅,取消除菸葉以外的農業特產稅,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對部分地區農民實行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對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大幅度增加對農業、農村特別是糧食主產區的建設投入。全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共2626億元,增長22.5%。同時,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這些政策措施力度之大,農民得到實惠之多,是多年來少有的,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糧食生產出現重要轉機,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46947萬噸,增產3877萬噸。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對於穩定經濟全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控制固定資產投資過快增長,大力加強薄弱環節。
主要是嚴把土地審批和信貸投放兩個閘門,控制投資需求膨脹,遏制部分行業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複建設。深入整頓和規範土地市場秩序,全面清理各類開發區;暫停半年審批農用地轉非農建設用地;制定了《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完善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提高商業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上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放開貸款利率上限,加強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提高鋼鐵、水泥、電解鋁、房地產等行業建設項目資本金比例。依法清理在建和擬建項目。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8%,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7.2個百分點。貨幣信貸增幅明顯減緩。
注重結構調整,加大對農業、水利、能源、交通、環保和社會事業的投資力度。長達4000公里的西氣東輸管道全線貫通並投入商業運營,三峽工程、西電東送、青藏鐵路、南水北調等重大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年新增煤炭生產能力1.2億噸,新增發電裝機容量5055萬千瓦,鐵路新線投產1433公里,新增公路通車裡程4.6萬公里。
西部大開發繼續推進,新開工10項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總投資800億元。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開局良好,國家支持啟動了197個調整改造項目,15個採煤沉陷區治理工程開始建設。
加強經濟運行調節,緩解煤電油運緊張狀況。從增加供給、抑制不合理需求、協調供需關係等方面採取有力措施,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三)不失時機推進經濟體制改革,擴大對外開放。
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農村稅費改革進入逐步取消農業稅的新階段。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進展,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框架初步建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順利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擴大到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並實施投資體制改革方案。全面落實出口退稅改革措施,做到了老賬全部還清、新賬不欠。在東北老工業基地開展了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深入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堅決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偷逃騙稅和走私等違法犯罪活動。
我們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繼續降低關稅,擴大開放領域,貫徹修訂後的對外貿易法,全面放開外貿經營權。實施“走出去”戰略,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內地與香港、澳門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順利實施。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06億美元。
(四)加大政策支持和財政投入,促進各項社會事業發展。
各級政府加大對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的支持,中央財政用於這些方面的支出987億元,投入國債資金147億元。
國家創新體系、基礎研究、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和基層科技工作進一步加強。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取得新進展。圍繞制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組織2000多位專家對若干戰略問題進行研究論證。
新一輪教育振興行動計畫進展順利。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畫開始實施。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的支持,繼續實施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為中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2400多萬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職業教育加快發展。高等教育注重提高質量。高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體系進一步完善。
以建設全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為重點,加快公共衛生事業發展。1410個縣級和250個省、市(地)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基本建成,290所緊急救援中心陸續開工。加強對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重視農村衛生設施建設,穩步進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採取果斷措施,及時遏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蔓延。
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事業發展,加強文化市場管理。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533個縣級圖書館、文化館和4萬個村廣播電視設施建設。國家重大文化項目建設和自然歷史文化遺產地保護得到加強。對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躍。民眾性體育活動蓬勃開展。我國運動員在第28屆奧運會、第12屆殘疾人奧運會上取得優異成績。
加強國土資源、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加大了耕地保護力度。重點流域和區域污染防治取得新進展。農村計畫生育工作進行了新的探索,並取得積極成果。
(五)努力改善人民生活,重視解決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
進一步落實各項政策措施,促進就業和再就業。繼續做好“兩個確保”和城市“低保”工作。從2004年7月1日起,全國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許多地方適時提高“低保”標準。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繼續推進。中央財政全年用於社會保障的資金達1465億元,增長18.1%。
加大扶貧工作力度,中央財政安排扶貧資金122億元,農村貧困人口比上年減少290萬。去年,部分地區發生嚴重自然災害,各級政府及時做好抗災、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累計救助災民6800萬人次。
依法解決農村征地、城鎮房屋拆遷和企業改制中損害民眾利益的問題。拖欠農民的征地補償費已基本償還。全面清理建築領域拖欠工程款和進城務工農民的工資,已償還歷年拖欠工資332億元。維護人民民眾合法權益擺在了政府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
(六)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積極推進基層民主建設,進一步健全村務公開和村民自治制度,繼續完善城市社區居民自治和基層管理體制。高度重視政府法制工作。國務院制定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明確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和任務;提出了《公司法》、《傳染病防治法》修訂草案和《公務員法》草案等7部法律議案,制定了32件行政法規。各級政府認真實施《行政許可法》,取消和調整了一大批行政審批項目。強化執法監督,審計、監察等部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們組織制定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及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等方面105個專項和部門應急預案;各省(區、市)也完成了省級總體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建設法治政府,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以解決損害民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為重點,深入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初步遏制了嚴重刑事案件上升勢頭。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積極化解各類矛盾。
民族、宗教、僑務工作進一步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新進展。外交工作開創新局面,我國的國際地位進一步提高。
一年來各方面的顯著成就,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駕馭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頑強拼搏的結果,各地方各部門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社會各界、各個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我代表國務院,向全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幹部,向社會主義勞動者和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和公安民警,表示誠摯的感謝!向全國各族人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對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誠摯的感謝!向關心和支持祖國建設和統一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和台灣同胞,以及廣大僑胞,向一切關心和支持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各國朋友,表示誠摯的感謝!
過去一年,我們不僅大步推進各項事業,而且在豐富的實踐中思想認識得到升華。各級政府增強了貫徹中央決策和部署的自覺性,提高了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推動發展的認識和能力。我們的主要體會是:
——必須堅持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是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導思想的新發展。它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是硬道理,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注重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要以人為本,注重“五個統籌”,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無論是解決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還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都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要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
——必須堅持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
近兩年來的巨觀調控,是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實踐。巨觀調控與市場機制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機組成部分。要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同時要搞好巨觀調控。關鍵是要根據經濟運行的變化,把握好調控的方向、重點、時機和力度,改進調控方式方法,主要運用經濟、法律手段,輔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進經濟平穩運行和持續較快發展。
——必須堅持推進改革開放。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仍處在攻堅階段。要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消除阻礙經濟發展和造成經濟不穩定的體制性根源,為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要協調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方面的改革。要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建設更加開放、更具活力的經濟體系。
——必須堅持處理好全局和局部的關係。
全國經濟是一個有機整體,應當按照“全國一盤棋”的戰略布局,充分發揮各個地區的優勢,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國家制定方針政策,必須考慮全局利益和長遠發展,又要照顧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特點;地方要充分發揮各自的積極性,又必須服從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需要。
——必須堅持按客觀規律辦事。
我國現代化建設要始終堅持從國情出發,自覺遵循客觀規律。既要積極進取,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又不能脫離實際條件,盲目擴大建設規模、片面追求經濟成長速度。否則,欲速則不達,還會造成嚴重損失。經濟工作和其他工作都要注重實效,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遵循客觀規律統一起來。
——必須堅持把人民民眾利益放在第一位。
要切實維護人民民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著力解決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保障城鄉困難民眾的基本生活。不斷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只有執政為民,我們的各項事業才能獲得最廣泛最可靠的民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總結一年來的工作,我們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困難。一是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雖有所緩解,但尚未根本解決。農業基礎薄弱的狀況沒有明顯改變,保持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難度增加;固定資產投資還有可能反彈;煤電油運仍相當緊張;物價上漲的壓力較大。二是社會發展中的問題突出。一些地方特別是廣大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需要解決的問題較多;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差距和部分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過大;部分低收入民眾生活比較困難;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不少。三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長期性問題和深層次矛盾依然存在。主要是:就業壓力巨大;經濟結構不合理,產業技術水平低,第三產業發展滯後;投資率持續偏高,消費率偏低;經濟成長方式粗放,資源約束和環境壓力加大。特別是制約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問題仍很突出。
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還存在不少缺點。政府自身改革和職能轉變滯後,行政審批事項仍然過多,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比較薄弱;一些部門之間職責不清、協調不力,管理方式落後,辦事效率不高;有些關係民眾利益的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有些政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觀念不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弄虛作假和奢侈浪費的問題比較突出;腐敗現象在一些地方、部門和單位比較嚴重。
對以上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並繼續採取措施加以解決。要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感,戒驕戒躁,勵精圖治,知難而進,堅持不懈地做好工作,絕不辜負人民的重託和期望。
2005年工作總體部署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務、為“十一五”發展打好基礎的關鍵一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進各項工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
綜合考慮國內外各種因素,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4%;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政府工作必須把握好的重大問題。我國正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應有較快發展,但增長速度也要適當。經濟大起或大落,都不利於經濟發展,不利於改革開放,不利於社會穩定。中央提出今年經濟成長預期目標為8%左右,是為了使預期目標符合實際情況,既考慮需要,也考慮可能,兼顧了就業、物價等其他預期目標的要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是指導性的,可以根據經濟運行的變化進行調整。各地區應當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提出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切實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上,不要盲目攀比經濟成長速度。
全面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任務,在工作指導和部署上,要突出抓好三個方面:一是著力搞好巨觀調控。進一步消除經濟運行中不穩定不健康因素,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二是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堅持以改革推動各項工作,把深化改革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結合起來,注重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影響發展的體制問題。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三是著力建設和諧社會。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激發全社會的創造活力;要妥善處理各方面利益關係,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設的成果;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努力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和良好環境。
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今年經濟發展要著重抓好以下四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
從當前經濟運行情況看,巨觀調控工作不能放鬆。今年要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項巨觀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要更好地貫徹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原則,更加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更加注重運用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鞏固和發展巨觀調控成果。
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1998年以來,為了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和國內需求不足問題,中央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實踐證明,這一政策是正確的,取得了顯著成效。鑒於目前投資規模已經很大、社會資金增加較多,有必要也有條件由擴張性的積極財政政策轉向鬆緊適度的穩健財政政策。今年要適當減少財政赤字,適當減少長期建設國債發行規模。擬安排中央財政赤字3000億元,比上年預算減少198億元;擬發行長期建設國債800億元,比上年減少300億元,同時增加中央預算內經常性建設投資100億元。繼續發行一定規模的長期建設國債,主要是為了加大對“三農”、社會發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薄弱環節的投入,支持西部大開發、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支持老、少、邊、窮地區加快發展;還有一部分在建項目也需要國債資金繼續予以支持。要認真做好財稅工作。依法加強稅收征管,全面清理和規範稅收優惠政策,嚴格控制減免稅,確保財政收入穩定增長。要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長,保證重點支出需要。全面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調控貨幣信貸總量,既要支持經濟發展,又要防止通貨膨脹和防範金融風險。改善金融調控方式,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企業最佳化信貸結構,改進金融服務,支持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需要,增加對中小企業和農村的貸款,合理控制中長期貸款。加強對金融企業的監管。積極穩妥地處置各類金融隱患,嚴厲打擊金融領域違法犯罪活動,確保金融安全高效穩健運行。
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繼續把好土地審批和信貸投放兩個閘門。堅持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政策,從嚴執法。加強城市規劃和土地管理,繼續開展土地市場治理整頓,嚴格控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合理控制城市建設規模。加快完善重點行業的產業政策、專項規劃和市場準入標準。著力最佳化投資結構,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發展的薄弱環節。繼續搞好經濟運行調節,進一步緩解煤電油運緊張狀況。
積極擴大消費需求。實行有利於擴大消費的財稅、金融和產業政策。穩步發展消費信貸等新型消費方式。努力改善消費環境,尤其是加快改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進一步搞活農村流通,開拓農村市場。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擴大服務性消費;引導消費預期,增強消費信心,增加即期消費。
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努力保持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價格在合理水平上基本穩定,重點抑制生產資料價格和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把握好公共產品和服務價格調整的時機和力度。加強市場和價格監管,堅決制止哄抬物價行為。
(二)進一步加強“三農”工作。
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多地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要圍繞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從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穩定、完善和強化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加快減免農業稅步伐。在全國大範圍、大幅度減免農業稅。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免徵農業稅。全部免徵牧業稅。因減免農(牧)業稅而減少的財政收入,主要由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轉移支付予以補助。今年中央財政為此新增支出140億元,用於這方面的支出總額將達到664億元。明年將在全國全部免徵農業稅。原定5年取消農業稅的目標,3年就可以實現。繼續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增加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對重點糧食品種繼續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採取綜合措施,控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過快上漲。中央財政還將安排150億元,增加對產糧大縣和財政困難縣的轉移支付。這項政策對於這些地區的基層建設和農村各項事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發展糧食生產,穩定增加糧食播種面積,加強糧食生產基地建設,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推進農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發展林業、畜牧業和水產業。發展鄉鎮企業,壯大縣域經濟。
三是加強農田水利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基本建設投資和國債資金,要重點支持農田水利、生態建設、中低產田改造、“六小工程”、旱作節水農業及縣鄉公路建設等。農業綜合開發資金進一步向糧食主產區傾斜。引導和鼓勵農民對直接受益的小型基礎設施建設投工投勞。
四是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大幅度增加農業科技投入,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增加重大農業技術推廣專項補貼。支持和鼓勵科技人員到農村開展技術諮詢和服務。
五是多渠道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穩步推進城鎮化建設,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空間。改善農民進城務工就業、創業環境,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進一步研究制定涉及農民工的各項政策。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
(三)加快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
推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依靠科技進步,圍繞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結構調整。加快開發對經濟成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以及能夠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抓緊制定若干重大領域關鍵技術創新的目標和措施,務求儘快取得新突破。完善鼓勵創新的體制和政策體系。堅持引進先進技術和消化吸收創新相結合,增強自主開發能力。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積極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加快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重大工程為依託,推動裝備製造業振興。在專項規劃指導下,繼續加強能源、重要原材料等基礎產業和水利、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現代流通、旅遊、社區服務等第三產業。既要加快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又要繼續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和重組。要立足於現有企業基礎,重視盤活用好存量資產,防止盲目鋪新攤子。要從財稅、金融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加大對重點企業技術改造的支持。注重企業技術改造與企業改革結合。支持和引導社會資金用於現有企業重組和技術改造。
注重能源資源節約和合理利用。緩解我國能源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必須立足國內,顯著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一要堅決實行開發和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鼓勵開發和套用節能降耗的新技術,對高能耗、高物耗設備和產品實行強制淘汰制度。二要抓緊制定專項規劃,明確各行業節能降耗的標準、目標和政策措施。抓好重點行業的節能節水節材工作。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汽車、節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築。三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從資源開採、生產消耗、廢棄物利用和社會消費等環節,加快推進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積極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四要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管理。整頓和規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完善資源開發利用補償機制和生態環境恢復補償機制。五要大力倡導節約能源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在全社會形成節約意識和風氣,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
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要抓緊解決嚴重影響人民民眾健康安全的環境污染問題。以水污染防治為重點,加強工業和城市污染治理,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實行嚴格的排污總量控制制度,加大環保監督和執法力度。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發展環保產業。繼續搞好天然林保護和草原建設,加強風沙源和水土流失治理。我們的奮鬥目標是,讓人民民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氣,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四)積極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是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加快現代化建設全局出發作出的整體戰略部署。實行符合各地特點、發揮比較優勢、各有側重又緊密聯繫的區域發展戰略,體現了統籌協調發展的要求,既有利於充分調動各地區的積極性,又有利於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認真總結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五年來的經驗。國家要從政策措施、資金投入、產業布局、人才開發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支持。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做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工作。大力開發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提高加工增值能力。加快推進重點區域、重點地帶開發。積極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抓緊建立西部開發長期穩定的專項資金渠道。
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各項政策措施。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強國家商品糧基地建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重點企業改革改組改造。研究建立資源型城市衰退產業援助機制,促進經濟轉型。認真做好增值稅轉型試點和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擴大試點工作。東北等老工業基地要在加快改革、擴大開放中,主要依靠體制機制創新,走出一條實現振興的新路子。
抓緊研究制定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規劃和措施。充分發揮中部地區的區位優勢和綜合經濟優勢,加強現代農業特別是糧食主產區建設;加強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設;加快發展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開拓中部地區大市場,發展大流通。國家要從政策、資金、重大建設布局等方面給予支持。
東部地區加快發展,有利於增強國家實力和競爭力,也有利於支持和帶動其他地區發展。東部地區要在最佳化經濟結構、深化體制改革、轉變增長方式等方面走在前面。更加注重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進一步發展外向型經濟;更加注重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切實加強耕地保護、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建設。積極支持和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
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支持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
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
今年,我們要用更大力量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
(一)繼續推進農村改革。
農村稅費改革是農村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全部免徵農業稅,取消農民各種不合理負擔,徹底改變兩千多年來農民種田繳納“皇糧國稅”的歷史,實現這一目標只是農村稅費改革邁出的第一步,鞏固改革成果還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走更長的路。必須抓緊研究解決稅費改革中的新矛盾新問題,把工作的重點放在搞好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體制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各項改革上。這是更為重要、也更為複雜艱巨的任務。同時,要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農村金融改革、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國有企業改革仍然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必須堅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確定的方針政策繼續推進。一要堅持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積極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知名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二要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轉換企業經營機制。推行企業年度經營業績和任期業績責任制。規範國有企業經營者薪酬制度。三要加快解決企業辦社會問題,繼續做好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工作,建立依法破產機制。四要深化電力、電信、民航等行業改革,推進郵政、鐵路行業和城市公用事業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引入競爭機制。要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監管方式,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規範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產權轉讓,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要深化集體企業改革,推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發展。
(三)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為非公有制企業創造平等競爭的法治環境、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進一步放寬非公有資本進入的行業和領域,拓寬非公有制企業融資渠道,依法保護私有財產權和非公有制企業權益。改進政府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服務和監管。非公有制企業要提高自身素質,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和安全、環保等規定,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四)加快金融體制改革。
這是關係改革和發展全局的重要任務。要加快國有商業銀行改革,搞好股份制改革試點。推進政策性銀行和其他商業銀行改革。積極穩步發展多種所有制金融企業。繼續抓緊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建設,建立健全資本市場發展的各項制度,切實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公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營造資本市場穩定和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深化保險業改革,規範保險市場秩序。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
(五)推進財稅體制和投資體制改革。
健全公共財政體制,完善和規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完善省級以下財政體制。搞好增值稅轉型試點,制定全面實施方案。完善出口退稅機制。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落實投資體制改革決定,制定相關辦法,完善項目審批、核准和備案制度;建立新形勢下的全社會投資調控體系;規範政府投資的範圍和行為;健全政府投資監管制度;建立政府投資和國有企業投資責任制與責任追究制,從根本上改變投資決策失誤而無人負責的狀況。
(六)加強市場體系建設。
積極發展各類要素市場。規範發展產權交易市場。推進流通體制改革,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方式。深化價格改革,理順價格關係。深入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重點是繼續抓好直接關係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藥品市場專項整治;繼續整頓和規範農資市場、建築市場和房地產市場;深入開展保護智慧財產權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非法傳銷和各種商業欺詐行為,打擊走私、偷逃騙稅、洗錢等經濟犯罪活動。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今年,我國對外開放面臨不少新情況。關稅要降到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水平,取消大多數非關稅措施,進一步開放服務領域。我們要適應新形勢,切實做好對外開放工作。一要加快轉變對外貿易增長方式。最佳化出口商品結構,促進加工貿易升級,保持出口繼續增長。繼續搞好能源、重要原材料、關鍵技術和重大設備的進口。改革口岸管理體制,加快“大通關”建設。妥善處理國際貿易摩擦和糾紛。二要繼續積極合理利用外資。著力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更好地把引進外資與提升國內產業結構和技術水平結合起來。鼓勵外商投資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中西部地區,限制高消耗、高污染的項目。三要進一步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加大信貸、保險、外匯等支持力度,加強對“走出去”企業的引導和協調。建立健全境外國有資產監管制度。四要抓緊做好加入世貿組織後過渡期各項工作。繼續發展多邊、雙邊經貿關係,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
因字數限制,未盡全文見中國政府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