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農戶收入研究

20世紀70年代農戶收入研究

《20世紀70年代農戶收入研究》是黃英偉編著的經濟類著作,首版時間是2018年4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20世紀70年代農戶收入研究
  • 作者:黃英偉
  • 首版時間:2018年4月
  • 類別:經濟類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版本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人民公社微觀資料庫,利用歷史計量學分析方法、口述史研究法和文獻法,在全面理解人民公社分配製度基礎上,對農戶收入進行全面分析。包括農戶收入的整體研究、收入差異和收入與農業發展。工分制既是勞動的計量也是分配的標準,是人民公社收入分配製度的核心。對農戶收入差異影響因素的分析,包括了家庭和生產隊兩個層面。在家庭層面上,短期的家庭生命周期和勞動力性別結構都對收入有所影響,長期的收入流動性考察同樣發現家庭人口結構的重要性。在生產隊層面上,發現生產隊的差異可以解釋農戶收入差異的三分之一強。家庭人口結構、年齡結構、勞動力性別結構既是短期收入的影響因素也是長期收入流動的重要影響因素。農戶收入的實物化現象更使人口結構的作用加強,限制農戶消費與投資。該研究有利於理解人民公社的內部運行和公社解體的內在動力。

作品目錄

引言. 1
第一章 導論. 5
一 20世紀70年代中國農村的一般特徵. 5
二 基本結論. 8
三 學術史回顧. 9
四 研究方法. 13
五 案例村莊簡介. 17
第二章 基本情況概述. 21
一 20世紀70年代的農村經濟檔案. 21
二 20世紀70年代的收入分配製度. 38
三 中國農村收入情況概覽. 45
第三章 生命周期與農戶收入. 55
一 引言. 55
二 中國鄉村的家庭周期. 56
三 家庭生命周期與農戶收入. 63
四 人口生命周期與農戶收入. 70
五 小結. 77
第四章 性別與農戶收入:基於固定效應模型分析. 79
一 引言. 79
二 相關說明. 81
三 數據與方法. 85
四 估計結果. 90
五 女性貢獻的影響因素. 112
六 小結. 118
第五章 生產隊與農戶收入:基於分層線性模型分析. 123
一 引言. 123
二 數據來源及簡介. 124
三 生產隊與農戶層次的收入差距. 126
四 模型與分析結果. 130
五 小結. 149
第六章 農戶收入流動性. 153
一 引言. 153
二 數據和方法. 155
三 20世紀70年代農戶收入流動. 164
四 收入流動的影響因素. 174
五 小結. 180
第七章 農戶收入實物化. 183
一 案例資料的基本情況. 183
二 農戶收入實物化. 185
三 收入實物化抑制農戶消費行為. 188
四 收入實物化與超計畫分糧. 191
五 小結. 194
第八章 農業發展、農戶收入與農村生活. 196
一 人口變遷. 196
二 農業發展. 203
三 畜牧業發展. 212
四 社會福利. 214
五 收入在國家、集體、個人之間的分配. 217
六 農業勞動生產率. 221
七 小結. 224
第九章 結語. 226
一 研究結論. 226
二 展望. 229
參考文獻.232
後記. 251

版本信息

ISBN:9787520120821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黃英偉
裝幀:平裝
版次:2018年4月1日
開本:16開
頁數:264頁
字數:28萬字
定價:79元

作者簡介

黃英偉,管理學博士,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中國經濟史研究》編輯。主要研究方向是經濟史、經濟成長和集體制農業。在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Review、《經濟學(季刊)》《中國農村經濟》等雜誌發表論文。曾出版《工分制下的農戶勞動》(2011)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